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嘛,这些所有人都知道了,狡狐不合常理的违制,不过是曹老大扔出的幌子。真正的目的,是借此为由头,朝议封公之事。
但是呢,四百年的大汉积威,到底不是一句废话。
朝中百官,对此抵御者比比皆是。
最重要的,是荀彧当即表态,此事不可!旗帜鲜明的站到了大汉刘氏一边。也让董昭等人,不得不偃旗息鼓。
荀彧的威望,实在是太重了。
他出身于四海知名的世家,立世又是德行高洁之人,已经让世人传诵不已。
经历近二十载的居中持重,和曹老大一直尽付后方之事的信任,更是让整个许昌朝廷,都不会违背他的意愿。
但凡他开了口的事,别人也不会再度反驳。
对此,刚刚回到了己吾陈家乌堡的陈恒,得到了消息后,就忍不住摇头叹息。他知道,荀彧这番对大汉朝的忠贞,等于在曹老大心里扎下了一根刺。
不拔不快的刺!
昔日的王佐之才,曹老大盛赞为“吾之子房”的肱骨,变成了不除不快的拦路石。
在野心的撩拨下,在对信念的坚持中。
终究,两人还是背道而驰,让二十载的君臣佳话,沦为后人叹息的悲鸣。
秋八月。
曹老大率军前往寿春,上表朝廷,让荀彧持节到谯郡劳军。
天子刘协无理由阻拦,许之,让荀彧奉命而行。
才刚到了谯,就被曹老大先斩后奏强制征调,上表朝廷,让荀彧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往寿春。
秋九月。
荀彧到了寿春后,与曹老大密会一夜,争执好久,不欢而散。
各自离去之时,曹老大一脸的愤怒与绝望,眼神中尽是冰冷。让人不经意瞄一眼,都能产生遍体生寒的感觉。
而荀彧则是驻足,看着曹老大头也不回的远去背影,蹙起的眉『毛』之下,眼眸中的各种情绪在交织。
痛心、悲戚、绝望、怒意、不甘、酸楚。。。。。。
将超二十载的情谊,都融化成为百般滋味,煎熬着心头,折磨着脸庞。
他终究,还是迎来了平生最残酷的现实,最讽刺的结局。
他一直坚信的,能『荡』平天下『乱』臣贼子、还给大汉朗朗乾坤的曹老大,变成了天下最大的『乱』臣贼子。
这就是某选择的、殚精竭虑辅佐的雄主吗?
这就是寄托了,某此生所有抱负的大汉忠臣吗?
荀彧将花白了好多头发的脑袋,深深的昂了起来,将眼中的悲戚,投去了银月与漫天星辰,冀望着直达天听,得到老天爷的垂怜。
可是他得到的,只是深秋刻骨凉意,与无尽肃杀。
唉!曹孟德,已经回不了头了。。。。。。
良久之后,伴着萧瑟的叹息,荀彧慢慢催下了脑袋,徐徐迈开了步子。
几息之后,再度昂起的脸庞,已经决然一片;脚步的落地,也坚定无比。因为在此时,他心里也恢复了之前的信念,与恪守。
食君俸禄,当忠君之事!
无论何时,无论何事,无论如何!某,此生,终为大汉臣子耳!
冬十月。
曹老大率军水陆并进,攻打濡须口。
濡须口,乃濡须山和七宝山之间的水口。是孙权依心腹吕蒙的建议,举兵卒数万修筑濡须坞、据险屯兵之地。
而且,为了让江东人心安定,孙权还依着刚刚病故的长史张纮的遗属,迁居秣陵,筑石头城后世南京。
以示对战曹老大,毫无压力也!
嗯,长史张纮的遗言,是说秣陵山川有帝王之气。
在此期间,参丞相军事的荀彧,染疾,不能随行,留寿春。
后不知为何,时常忧愤莫名,病益笃。短短月余,已病入膏肓。连许昌朝廷派遣而来的太医令,都对此束手无措。
未几,以铮铮铁骨,不屈,舍身为大汉之臣。
薨。
岁,五十。
时为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冬十二月也。
惜哉!青史为之涕。
壮哉!汗青取丹心!
消息传到濡须口的曹老大耳中,当即痛哭流涕,悲戚之甚,几度昏厥。
天子刘协得知,亦为荀彧悲戚至无法入食,几度昏厥。后罢朝三日,令百官录荀彧之功,谥曰敬侯,厚葬。
死后哀荣,为百官之最。
同时,荀彧之子荀恽前来寿春,迎先父遗体归葬乡里。曹老大不顾战事正急,亲自日夜兼程寿春,执荀恽之手,言尽哀悼之意。
并且亲自手书做祭文。
月余后,荀彧之棺方回到故里安葬,大汉朝便通过了一次朝议。
以曹老大,为魏公矣。
时为建安十八年,春,正月。
第二九八章、魏夺嫡之始()
荀恽,字长倩,乃荀彧长子。
妻曹老大之女(后来的安阳公主),少时便时常往来与曹府中。与曹植关系很不错,但与夏侯尚不和。
所以呢,陈恒闻讯赶来颍川荀府,给荀彧吊丧的时候,就有了点小尴尬。
本来嘛,他与夏侯尚算是姻亲,已经不怎么受人待见了。又让自己的嫡子,和曹丕长子成了总角之交。等于旗帜鲜明的,站在了曹植的对立面,不尴尬才怪了。
是的,如今的曹植,和曹丕已经有了夺嫡的迹象。
在三年前,冀州铜雀台落成,曹老大召集手下与诸子登台为赋,曹植一挥而就,独占鳌头。从此曹老大便对曹植另眼相看,寄予厚望,深喜之。
颇像当初,喜爱曹冲的迹象。
这也就导致了,许多有心人靠拢曹植的举动。虽然还不至于说,名正言顺的替曹植摇旗呐喊,至少已经在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善意了。
不过呢,到底是名扬四海的世家出身,荀恽对陈恒还是算客气的。给了陈恒难堪的人,是前来吊丧荀彧的朝中百官。
他们不少是心存汉室的人,在高干与卫凯用话语挤兑下,便群起攻讦。借着荀彧之死的可悲可叹,含沙『射』影的,骂着陈恒也是曹老大的帮凶之一。
毕竟是他故意做出违制的姿态,引出董昭等人建议曹老大封魏公之事。
好嘛,说白了,就是他们不敢诽议曹老大,就拿着陈恒来出气。
对此,狡狐的脸皮,堪比城墙,直接把他们当成了空气。
真正让陈恒有了忧虑的,是陈群。
这位荀彧的女婿,听闻噩耗后就告假携带妻儿回来奔丧,在荀府上算是半个主人。也是他,代替了荀恽送陈恒出门。
足足送出来了三里地。
因为他与陈恒并肩而行,却一路上目不斜视,自言自语的,说了好多的话。
说什么外舅(荀彧)之去,实是大汉之悲,更是颍川之殇。
说什么陈恒给曹丕举荐的王昶与蒋琬,实乃良才也,曹丕很重视。
说什么如今在朝廷之上,说话能让曹老大重视的颍川士人,也就钟繇与荀攸了。
最后,终于侧过了脑袋,给陈恒拱手作别,轻轻的说道:“子初,汝日后多保重。”
言毕,便转身离去,利索无比。
也让陈恒昂首长叹不已。
他终究还是被卷入了这场权力风暴中,还沦为输家,失去了好多利益。
荀彧是颍川士人的领袖,也是曹老大势力最大的功臣,却被曹老大活活给忧愤而亡故。所有的颍川士人,对此,都心有不安。
所以也决定抛弃之前的分歧,再度凝聚在一起,抱团取暖。相对的,颍川荀氏与陈氏,也将放弃与陈恒的仕途盟友,转而倾向于钟繇。
毕竟,现在能庇护所有颍川士人利益的,是钟繇与荀攸。
而荀攸,与钟繇是同期出仕的,两人在董卓迁都长安的时候,就已经交情莫逆。自然不会为了陈恒,而放弃钟繇这位老友。
陈群也不想左右为难,就提及了一点:汝陈子初,以后还是继续当陈留士人吧!反正汝现在也能建立自己的势力了。
是的,建立自己的势力。
陈群提及曹丕很看重王昶与蒋琬,就是很隐晦的点明了这点。也是表达他颍川陈氏的未来立场:某不会再帮汝,但也不会害汝。
大家,各自安好。
如果利益相同之时,不违背立场之时,亦可以同流。
陈恒知道,为什么陈群还特地保留了,与他为善的后路。
无非是未雨绸缪罢了!陈群很早就成了曹丕的心腹,自然是知道,曹丕的嫡子小曹叡,与小陈修是总角之交。
果然,权势之路,倚仗不了外力。若想当长青树,只有将自己的根系扎得很深,才能迎接各种狂风暴雨,始终傲立苍穹。
有些萧瑟的跨上了战马,陈恒狠狠夹了一下马腹,风驰电掣而去。让如同柳絮般飘扬的雪花,也迎面狠狠拍打而来。
一如在未来的日子,无人为他说话后,各种汹涌暗流的群起。
唉,文惠兄,汝乃某唯一的友朋,却是无法倚仗。。。。。。
马背上的陈恒,心思也是百般凄凉,刚想起了高柔,却让心情更糟。
举大汉朝廷百官,无人再与他为善;举曹老大麾下僚佐,也就总角之交的高柔,能和他站在同一战壕内。
但高柔如今人轻位卑,说不上话;『性』子还刚直,不善权争。
唉,某已经无人遮风挡雨。那么,就努力给别人遮风挡雨吧!
将目光,放在中坚我辈!
还有,下一代!
至少,某在曹老大的眼里,依然是肱股之臣!
更何况,某在曹子桓的眼里,是必不可缺的支持者!
甚至在未来,随着小陈修与小曹叡慢慢长大,一切都大有可为!
回到了己吾的陈家乌堡,正好看到夏侯称正准备出门,还带了陈家的一百私兵。
顿时陈恒便有些奇怪。
才刚被弹劾、被罚俸降职了呢!你这是要变本加厉了不成?
挥手招过来,问了一番,才知道原来是住在邺城的夏侯若君有书信来,说车驾已经过了黄河,让他去接。
至于为什么带那么多人,是因为队伍中还有小曹叡。
这个小子,是曹丕留守在邺城无法分身,便让他代父去颍川吊丧荀彧。完事了以后,还要来己吾陈家乌堡里住几日。
说什么,是典满领兵随行护卫,刚好顺道回己吾祭奠典韦。。。。
曹丕这是有事找我?
陈恒一听,就是明白其中的蹊跷。
叮嘱了夏侯称一路小心后,便坐在了庭院的屋檐下,看着漫天雪花飘扬陷入了沉思。
但思来想去,却没有个答案。
他还真想不到,如今羽翼颇丰的曹丕,还能有什么事疑『惑』来找他的。
“二兄!二兄!汝来看呀。”
“好。来了。”
稚童声音的清脆欣喜,连呼啸的北风都无法掩盖。
陈恒的眼睛顺着声音寻去,是他马上就满九岁的庶长女小陈粟,在庭院秋千旁边堆了个小雪人,喊着庶次子陈遂过来看呢。
陈粟,是张婉儿的孩子;陈遂,是小姐姐生下的孩子。他们两个在乌堡里一起长大,感情很不错。
看着自己孩儿的童趣,陈恒也不由暂时放下了心思,让嘴角微微翘起。
心里也在琢磨着,陈遂今年就十三了,是否要带去南阳历练一番,也好为他日萌荫封侯做准备呢?庶长子陈仇,就是十二岁就进了军中,被曹老大得知,才能在去岁分他的食邑封为关内侯的。
庶子嘛,想得到父辈的食邑,总得要付出多一点。哪像嫡子小陈修,父辈的爵位与食邑,天生就是为他留着的。。。
不过,还是先问问小姐姐的意思吧。
遂儿是她唯一的孩子,又兼年幼,怕是舍不得。
正这么想着,陈恒突然就挑起了眉『毛』,脑子里仿佛有一道闪电照亮了思绪。
曹丕有事找他,该不会是夺嫡之事吧?!
第二九九章、答曹子桓之问策()
《礼记·祭法》有云:“天下有王,分地建国,置都立邑”。大儒郑玄注释曰:“建国,封诸侯也。”
在秦汉期间,封公,乃是封诸侯,就是建国。
天子刘协,在昭告天下的诏书中,封曹老大为魏公,也是如此。
曰:“君以温恭为基,孝友为德,明允笃诚,感于朕思,是用锡君秬鬯一卣,珪瓒副焉。魏国置丞相已下群卿百寮,皆如汉初诸侯王之制。往钦哉,敬服朕命!简恤尔众,时亮庶功,用终尔显德,对扬我高祖之休命!”
自此,魏国初建。
自古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魏国既立,第一件事,就是建魏社稷宗庙。但是曹老大呢,就做了一件让曹丕遍体生寒的事。
他竟然让随军在扬州的曹植,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