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同样,苏康手下的人也必须与他步调保持一致,一旦其中有人跟不上他的节奏,便会陷入到危险当中。
而到了这个时候,苏康也无法殿后盯着全局的状况了,反而还必须在队伍的最前端带路,指引着众人前行。
这样一来,在队伍后方的情况,他就无法兼顾,如果后方再有人掉队,他即使想要救援,也会有心无力。
但是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如果王离将军那边能够取得一场大胜,别说是牺牲几个人,苏康觉得包括自己在内,所有人全部牺牲,能换来一场大胜,那他也心甘情愿了。
王离取得大胜,势必不会忘了自己这边的功劳,自己这边的所有人的功劳一定都会被上报。
自己的牺牲,至少也能够换来一家老小一辈子衣食无忧,他最初当兵的目的不也正是如此吗?
他们每一个人离队之前,都写了遗书交给了自己交好的战友,告诉对方如果自己无法回去的话,让对方在战争结束后帮忙捎回自己家里。
他们这支小队看似没有能够杀伤一个敌人,唯一的功劳可能也只是射伤了敌军巨兽军团统帅方谦的左臂,单纯论战功,查人头,那他们将会是损失十几人,一人未曾杀掉。
但是他们的功劳却不是能够这样简单的计算的,对于王离来说,他们做到这点,比他们到战场上杀掉几千个敌人能够得到的功劳要更大。
第320章 对手英布()
当然,胡亥如果知道了整个战斗的经过,也必然会感慨,这只诱饵小队绝对是这场战争的首功。
他们纵然未曾杀敌一个,却可能让自己一方的几万步兵不至于面对噩梦一般的敌人。
章邯手下二十万人都能够因此溃败,王离纵然很有信心,自己的手下不会溃败,但是一旦巨兽军团加入战局,那么这场战争的优势就不掌握在自己手中了。
战争中形势的逆转真的很重要,其实在与项羽的几番交战当中,他这支队伍真的没吃什么亏,一直都还占着一些小便宜。
但是这场战争的优势却始终还是在项羽那一边,直到项羽决定分兵,直到巨兽军团被吸引走,战场之上的形势才第一次产生了逆转。
王离的部队第一次在这场战争中可以以优势方的身份出现,最起码也是局部优势方。
所以王离希望自己的第一战必须要打得漂亮,最好等战争结束之后,对方也没有人能够往外传出信息。
同时要尽早结束这场战斗,争取找到机会,再灭掉项羽一个分部队。
而此时,王离已经和这个可能心中有想法的项羽军队分兵第二强的一部的部队离的很近了。
王离估计对方的斥候应该已经发现了自己这边的接近,这一次,他只是先由王战带着一千骑兵,他自己带着3万步兵前来与敌人相会。
剩下的6万步兵还在后方等待着消息,是直接前来支援,还是过一段时间绕道偷袭对方身后。
之所以王离想要采取绕到敌人身后的方式,就是想让对方成为一个瓮中之鳖,不止要赢,还要让对方没有人能够跑出去报信。
如果只是正面迎敌,纵然取胜的话,也很难阻止对方外出报信。
外围的确里外布置了三层骑兵阻止对方向外传递消息,但是届时对方派出去报信的人可能会很多,终究会有漏网之鱼。
而如果能够绕到对方后方,在前后夹击之下,对方想要派人出去报信,能够出动的人数也是有限的,必定无法越过自己提前布置下的封锁线。
如果这里能速战速决,这边的情况很可能可以暂时保密,给王离继续歼灭项羽的第二支分部队创造一个有利的条件。
当然,无论如何,他再想灭掉项羽第二支分部队还是很困难,因为他必须想办法把项羽的另外三支部队的其中一支与其他两支的距离给拉开。
想要各个击破,就必须要保证他们不能轻易的向外求援,而他们的援军及时收到消息马上赶来,这个时间也要短于自己取得胜利的时间。
当然,这一切都是后话,现在暂且不必提,目前的第一要务就是把眼前的敌人给解决掉,不做到这点,其余都只是痴心妄想,白日做梦。
“将军,对方的斥候应该已经发现我们,我已经看到有人回营报信,我们是否还按照原计划行进?”
走在王离身边的一个将领问着王离,他心中对于王离决定的先派一部分人与对方纠缠,不把全部的士兵集合起来,一鼓作气战胜对方其实多少有些不理解。
“不必担心,传令下去,骑兵在前,全军正常行进。另外盯紧对方的斥侯,一旦有想往外报信的,一个也不能放出去。”
王离看上去十分平淡的样子,好像一切尽在他的掌握之中,即使是之前心中有些怀疑他的决策的那个将领,看到王离的这个样子,心中也好像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一样。
他的身份和王离比起来简直就是天差地别,王离都不担心自己出现危险,他又何必担心呢?
这就是一军统帅的作用,他表现的越沉着若定,胜券在握,他手下的人也能跟着感觉到必胜的信心,从而传递到全军当中。
而此时,对方的车号的确也探察到了王离大军的行踪,由于王离大军并未刻意的去阻拦这些斥侯通报,有的吃好,甚至基本摸清了王离大军的军力配置情况。
几万人在一起,人山人海,想要判断人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像后世学校食堂里,你一眼看上去会有很多的人,但是让你估算出来这些人的大致人数,没有经验的话是很难成功的。
想要准确估算大批人马的人数,基本上都是采用分区估算,将所有人划分为几个区,然后每一个区大致有多少人,这样汇总起来,想要准确无误,自是不可能,但是估计个大致的数量,没有太大问题。
在大军交战之中,能把以万人计的单位弄清楚,别把对方的3万人估算成10万人,也不要把对方的10万人估算成3万人,就基本算完成了目标。
很多战争当中,一方号称有百万大军,实际上利用的就是对方,根本很难估算自己军中人数,打出这么个旗号来吓唬对手,实际上他军中可能也就有几十万人,很可能连百万大军的一半人数都不到。
王离所面对的这支军队的统帅其实名声还真的不小,这个人曾经在骊山拉走了一批人马趁着陈胜吴广起义的时机出外反秦。
后来又投奔了项梁,项梁死后,又追随项羽。
如果胡亥在这里还能说出这个人之后,又反了项羽,投了刘邦。
而在刘邦成功之后,他又要反,因此而被诛杀。
但是这个人其实也确实是一代名将,他带兵的实力未必会比声名赫赫的章邯,项羽,韩信等人弱。
而且这个人也一直被视为项羽手下的第一猛将,曾有过以少胜多的战例,当然,王离清楚的知道这些,他却仍然没有太过担心。
英布虽然是项羽麾下,但他和项羽真的未必是一条心,他心中说不定真的有与项羽分庭抗礼的念头。
这从他曾经号称有相士说自己受刑之后以后会封为王,就可以看出一二。
他都当王了,项羽本来的打算也就是霸王,这就是一个平等的关系。
这也就是王离可以利用的一点,英布绝不会轻易向项羽求援,尤其是在面对兵力相当的对手。
对于他来说,在这种情况下,求援简直就是示弱。
现在龙且执行秘密任务,据说大败,整个军中除了项羽,已经再也没人能够压他一头。
不然的话,分兵的四支队伍也不会由他带领实力最强的一支。
对他来说,这个时候正是他获取战功,从而提高自己在整个军队中地位的良机。
第321章 骑兵冲锋()
当英布得到手下传来的消息,敌军一千骑兵,三万步兵向自己攻击而来的时候,他不惊反喜。
他之所以脱离开了其他三只部队能够及时救援他的位置,不就是想把对方给引上钩吗?
他需要一场胜利,一场大的胜利,当然,他也不是傻子,先是传令全军警戒,又派出斥候探查对方这三万人外是否还有人马?
若是对方只有这三万人,他当然要打上一场,不管对手是谁,哪怕是项羽,同等人数的对战,他都有信心战而胜之。
但是对手如果还有后招的话,他就不会和对方在这里死磕了。
而且他也要搞清楚对手的统帅是谁,是否是王离亲自出动,如果是王离亲自出动,他哪怕冒一些险,也要争取一举击溃敌人,生擒王离。
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他在军中的声望马上就会超过项羽,毕竟项羽这一段日子可是拿王离一点办法都没有。
两相对比之下,他在军中未尝不可以与项羽真正的分庭抗礼,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能屈居人下。
如果说项羽手下的龙且,钟离昧,包括季布在内,对于自己在项羽手下的地位其实并没有什么不满,但是英布不同。
他从来不是一个甘于屈居人下的人,这从他前后几次反来反去就可以看得出来。
英布带兵打仗的水平很高,但是对于自身定位其实一直有些问题,他本来就适合作为一个领袖手下最能冲锋陷阵的一个人,如果他真的甘心做这种大将猛将,他可能留下的名声会比现在大很多。
真的论带兵打仗的水平,即使是韩信,也未必能比英布强上多少。
英布受限于自己毕竟是多次反叛,有这种污点,所以在历史上没能够留下太大的名声。
但即使如此,后世也有人认为英布是秦汉时期仅次于项羽的第二号猛将,足见这个人的能力了。
现在王离将和英布正面对敌,这里面就没有什么虚的了,就是比较手下士兵的战斗力,和统帅的指挥能力。
如果胡亥在这里,知道面对的对手是英布,可能会劝王离不要太大意,如果能够稳稳地取胜,那就稳稳地取胜,如果想用奇谋取得更大的战果,也许反而会适得其反。
不过如果到了那个时候,王离真的要坚持,胡亥也不会阻止他,毕竟他所了解的也只是后世自己听说过的,但真实的历史究竟是什么样,还是只有历史的亲历者有资格发话。
再说尽管英布很强,但王离同样一点不弱,最起码现在的王离是绝对不弱的。
作为一个后世来到这里的人,胡亥其实对王离的了解并没有那么多,顶多知道这个人是王翦的孙子,在巨鹿的时候与章邯一起被项羽击败,从此便下落不明,生死未知。
但是,当胡亥真的来到这里的时候,却发现巨鹿一战当中,王离根本就没有参与。
但是他也并不觉得意外,即使是司马迁的史记,距离现在也有差不多一百多年,想要真正如实的记录历史,难度很大。
即使是史记中记载的东西,都有很多,可能是错漏的,更何况是其他的史书呢。
尽信书,不如无书,本来便是人们读书该有的态度。
没过多久,王离的大军已经接近到英布军队的一里之内,而英布派出去的斥候经过初步探查,并未发现王离除了这支军队之外,还有其他的大军。
当然,他们向更远处,更外边辐射的斥侯都已经陷入了王离早早布置好的骑兵包围圈中,不是战死,就是被活捉。
所以英布第一时间得到的消息,就只是在王离这支军队附近,并未发现对方有其他军队的迹象,但是更远处暂时还没有传回来结果。
但是对于英布来说,这已经够了,只要他能够迅速解决眼前的敌人,即使敌人在远处有什么埋伏,那也只是做了无用功。
由于一路以来,英布没有遇到一个太强的敌人,致使他连战连捷,甚至经常能够以少胜多,所以他现在的自信心无比爆棚。
面对相同人数的对手,他觉得自己铁定能取胜,甚至可以速胜。
他没有听说过骄兵必败这个成语,即使知道了,他也不会在意。
因为他的骄傲是建立在他取得的成功之上,他如果只是骄傲,早就已经死了。
两个人虽然都有一定的把握,但是谁也没有贸然行动,他们都是一边心中很自信,另一边却安排得小心翼翼。
各自先派出骑兵彼此试探,若是谁的骑兵能够一鼓作气,取得优势,冲入对方阵中,把对方阵型搅乱。
那可能就会给后方的大军创造一个好机会,让自己这边占得先机。
所以两边的大军在接近到一里范围之内,都不约而同停下了脚步,转而由骑兵继续上前。
大军前方也都先摆下阵势,防止对方骑兵,如果有冲阵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