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质子”。但福建郑氏暧昧未明的态度将成为高氏海上贸易最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身前有狼一样的敌人,身后有猪一样的队友,这就是高旭所面临的现实。
要拉开十月份淞沪战场的反击战,就必须重视高氏工坊的军需后勤能力。同盟军的三镇人马之中,除了阎应元在江阴死守的第二镇,以及徐玉扬的第一镇,作为徐鸿的从旭卫队扩编至旭卫营再至旭卫镇的第三镇,是同盟军唯一一支全热兵器部队。要发挥旭卫镇的战力,后勤是关键因素之一。
“可有什么办法?”
高旭转过头,问着陪同他一起视察工坊的高老庄大管家,高氏陆上商业帝国的掌舵人邬老家伙。
老家伙冷幽幽地瞧了瞧不停地向高旭发着牢骚的孙老拐子一眼,道:“少爷,要是你提早一天问老奴,老奴的确没有好办法。但昨日水师大捷之后,这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老家伙止住口,略作思量了一下。高旭只是看着老家伙,等待着他的下文。
老家伙又道:“鞑子的镇江水师全军覆灭,整条长江皆为我所有,制江之权皆在我手,长江有多长,我高氏的运输线就有多长。在同盟舰队的护卫下,我们的商船能在长江上畅通无阻。所以,工坊所需的铁料不再单靠海路从广东福建输入,长江沿岸的铁治中心,比如湖北的大治,安徽的马鞍山……”
孙拐子是个火爆性子,与老家伙那种阴阳怪气的性子并不合拍,而且孙拐子向老家伙催促原料时,老家伙次次都说就到了,但每次都有延误,十有**都是空喜欢一场。虽说老家伙是高老庄的管家,但作为高氏工坊的主事,孙拐子的地位也不同于一般匠人,他看不惯老家伙踌躇满志的样子,忍不住泼冷水道:“水路通了,但陆路呢?湖北大冶,安徽马鞍山确实有的是铁料,问题是这些地区都在鞑子的控制之下。”
老家伙哼哼一声,道:“鞑子初下江南,立足未稳,岂能掌控全局,到时自有隙可乘。”
由于高旭所引导的同盟会运动,以及声势越来越浩大的同盟军压力,清军的兵力已最大限度地向常州、苏州、松江三府倾斜,剿灭同盟军已成为清军目前最为迫切的战略态势。而多铎南下以来的全部兵力只有二万余人,光是精锐的满蒙铁骑就在江阴、常熟、淞沪三地伤亡数千人,折损了满将尼尔康兄弟、悍将图赖、蒙将富喇克塔这样的主将。至于仆从军的绿营汉军,刘良佐部,耿仲明部,这两部人马的全军尽覆,对满清来说也是极大的打击。
同盟军对于满清主力的牵制,极大地减缓了南方其它省份的压力。根据邬含蓄情报处从湖广收集的情报来说,清军在湖北武昌府的驻军极其的薄弱。而在湖广地区,除了武昌府的清军控制区,整个湖南地区都在隆武朝湖广总督何腾蛟的控制之下。但这个何腾蛟节气有余,能力不足,湖南在他的经营之下也是乌烟瘴气。
自从李自成在湖北九宫山死后,在湖北地区还有数十万大顺军余部。这时的大顺军众龙无主,也有联明抗清之志。但何腾蛟不去联营大顺军,利用其战力驱逐清军,收复武昌府,只知一昧的排挤。而他整编的南明官军却又毫无战力,历史上清军援军一开进湖广,何腾蛟就一死了事了。
如果同盟舰队能保障商船在长江上的安全,那么高氏工坊急需的铁料资源通过长江这条大动脉,趁着清军兵力空虚的时机,在湖北大治这个铁冶中心大量收购熟铁,也不是没有可行性。
同时,暗中联络大顺军余部,开辟长江中上游的湖北战场,也能减轻江南的压力。高旭记得大顺军中的李过、高一功部被南明大臣中屈指可数的忠节能力双全的堵胤锡收编为忠贞营,在年底发起围攻荆州的战役。在历史上,是勒克德浑领兵从南京施援荆州,击败了忠贞营。但如今,历史已被高旭影响得面目全非,直到十月份,多铎还没有凯旋回京,而且勒克德浑又被派到杭州,坐镇浙东战场。
未来的战局会如何走向,着实让高旭期待。
而一切让高旭期待的无限可能性,都取决于同盟军能不能在淞沪立足,能不能让江南这块敌我双方必争的大蛋糕成为一个抽血机,把满清有限的有生力量一点点地榨干。
高氏工坊的规模日益扩大,从各地明里暗里招募而来的工匠也达千余之数。高旭最大限度地提高工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以同盟会的名义,废除禁锢大明几百年来的匠户制度,释放工匠的人身自由,对于做出技术创新的工匠的奖励力度也是前所未有。这些措施使得民间大量的工匠趋之若鹜。
值得一提的是高氏工坊内还有百余名黑奴工匠。这些黑奴一部分是当初从西班牙海盗战舰上俘获的,还有一部分是后来从澳门购买来的。这些黑奴工匠大都有一技之长,比如炮匠、铳匠、火药匠、玻璃匠,他们的手艺有的甚至还比大明工匠来得精巧,这自然是托福于他们的西方殖民者主人的教导。除了工匠以外,还有数十名是久经百战的火枪手。
当初因为容貌雷同而得高旭赐名的丹泽尔华盛顿,因为他的能干已成为这群黑奴的首领。高旭见识过丹泽尔为首的三十个黑奴火枪手精湛的枪法之后,便顿时有了组建黑人雇佣军作的想法。
自从高旭的旭卫队一而再,再而三地扩编成旭卫镇,当初旭卫队的两个头目徐鸿与史战成为独当一面的将领之后,高旭一直还没找到合意的亲卫头目。至于夏完淳只是文秘性质的勤务亲兵。见到那个丹泽尔不俗的身手以及出众的枪法之后,高旭便有意让他充当自己的亲卫头目之一,他的黑奴雇佣军也整编为自己的黑人卫队。
由于很多黑奴没有名字,他们便像丹泽尔一般央求高旭这个主人赐名。于是,继黑奴卫队的队长为丹泽尔华盛顿之后,有点机灵点有点碎嘴的副队长是《绝地战警》中的威尔史密斯,彪悍的前锋是《刀锋战士》中的韦斯利斯奈普斯,老成而又稳重的车夫则叫摩根弗里曼……望着面前三十多个精神抖擞的新任黑奴亲卫,高旭呵呵想着,这可是一支堪称繁华的好莱坞卫队啊。
第181章 中流砥柱()
第181章 中流砥柱
浓厚的阴云随着西风从陆上不停地涌了过来,飘到同盟广场的上空时,那雄伟的英雄记念碑犹如出鞘的利剑一般刺向那阴沉的天空。尽管十月初二这一天的天气不好,但丝毫影响不了崇明民众在大捷之后的热情,他们不约而同地簇拥到同盟广场的英烈碑林,一边庆祝胜利,一边又祭拜那些陵园之中新添的同盟军阵亡将士的新墓。
一个气度昂轩的青年文士立在英雄记念碑之下,仰望着石碑上“中华英雄永垂不朽!”的几个大字,神色之间蕴含着肃穆而又无法压抑的激荡之情。他便是夏完淳的老师,陈子龙。他是松江华亭县人,他与夏完淳的父亲夏允彝都是崇祯十年的同榜进士,又一起创立了几社,是明末的诗词大家,在江南士林之中极有名望。
当七月中旬时尼堪的满清铁骑开进松江之后,华亭县城破,夏允彝投水自尽,而陈子龙远走太湖,投奔吴易、孙兆奎为首的太湖义军,成为太湖义军的幕僚。但在太湖的二个多月来,陈子龙亲眼目睹由水匪组成的反清义军,所谓幕客皆是轻薄之士,诸将只顾剽掠大户,军纪日益败坏,便有离弃之心。正巧义军的首领之一,同邑举人孙兆奎要去崇明商议与同盟军联营事宜,便跟着孙兆奎来到崇明。
同盟会倡导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浪潮,以及同盟军对撼满清铁骑的威名已是传遍了整个江南,太湖当然也不例外。但陈子龙初闻之时,却是不以为然,所谓盛名之下难副其实,天知道那个同盟会和同盟军是怎么一回事。
他与孙兆奎从太湖出发,先到松江华亭,再沿着黄浦江溯江而下,一路行来,置身于越来越激荡的时代风云之中,陈子龙直觉犹如一个冰天雪地之中行走的人向一个火炉靠近一般,越发感受到崇明散发而来的热度。
沿途的打探,让陈子龙得知,整个浦东地区都已经是同盟军的势力范围,除了上海县城在清军绿营将领李元胤的控制之下,其它华亭、青浦两县只有少量的清军驻兵,城外几乎都是响应同盟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乡兵民团。整个九月份,同盟军的绝对主力,江阴徐疯子的第一镇,一直在浦东地区磨刀霍霍,只待崇明同盟会大本营的一声令下,其兵势就能卷集整个松江府。
到了吴淞口,陈子龙也亲眼见到了满清贝勒尼堪部的数万人马,在改建为棱堡型的吴淞千户所城之下,任他如何强攻也是一筹莫展。经过打探,陈子龙得知守卫吴淞城的是同盟军的第三镇旭卫镇,以犀利的火器闻名,就凭着一镇人马,一座小小的千户所城,就与尼堪的数万人马相峙近二个多月。
就在陈子龙为同盟军兵强马壮而惊叹时,昨日刚到崇明,就听到了同盟军水师在捷的消息,竟然击破全歼了清三顺王之一的耿仲明部。
当陈子龙一登上崇明岛时,那一股扑天盖地的极为汹涌的激昂气息就迎面而来。陈子龙还从没见过如此高涨的民志与民心,崇明县城里大街小巷都涮着同盟会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十六字纲领,处处飘扬着同盟会的中华旗,街头巷尾都有宣传同盟会的说书人、戏班以及免费赠阅的中华报。
在崇明岛上,同盟会的影响也渗透到了家家户户,几乎每户人家的大门上挂着同盟会会民家庭的牌子,边上插着迷你缩小版的中华旗。人们的脸上看不到那种国破家亡的沉沦,只有发愤图强的激荡之色。在国族沦亡的大时代背景之下,任何身怀忠义之心的人一登上崇明岛,就身不由己地被同盟会所倡导的激情而又奋勇的救亡浪潮所同化。
由于学生夏完淳是同盟会会长、同盟军督帅高旭的亲兵,再加上陈子龙的在江南士林之中的名望,以及孙兆奎身为太湖义军的当家人之一的身份,俩人一来到崇明就受到高规格的招待。十月初二上午,俩人在夏完淳的引领下来到比邻同盟广场的同盟会总部大本营。
当陈子龙立在同盟会大本营的城门外,望着这座风格厚实而又与众不同的五角式堡垒型总部时,只见那高旭亲自来到总部大门迎接自己。这个礼贤下士的作风却没有让陈子龙感激涕零,反而以挑剔的目光打量着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高氏少主。但陈子龙以最挑剔的目光估量对方,仍不得不承认这个高旭的气度不凡,就算他客气地说“久仰久仰”的时候,语气中透着一种让人不容置疑的真诚。
以陈子龙看来,这个高旭年仅二十二,容貌平平常常,但气度的确不同寻常,最引人注目的是,就是高旭眼里那份独特的深邃。陈子龙只觉得高旭一眼望来,似乎看透了自己的一切,而自己却是无法理解他眼里的那份深邃源自何处。
陈子龙当然无法理解,高旭以后来者的目光,一眼就看透了他的一生。
在高旭的亲自陪同下,陈子龙与孙兆奎参观了同盟会的总部大楼,引见了吏政司的沈廷扬、宣政司的顾炎武,以及隆武朝的观察使刘中藻。
陈子龙进士出身,当过绍兴推官,诸暨知县,也算是官场中人,进见已身为隆武朝大学士的沈廷扬时,虽然久仰已久,倒没有什么局促之感,只是以下官之礼相执。
至于顾炎武的性子虽然愤世嫉俗,鄙薄那些只知八股的文人,但陈子龙却不同于一般的腐儒。他在江南不务实际的学风之中率先倡导学术需经世实用。他编辑了涉及世务与国政的《皇明经世文编》,又整理了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无论在学问的造诣,还是在务实学风的提倡,这些都得到了顾炎武的尊重。
对于同盟会司署机构的设置,以及暂行的《同盟宪章》,这种完全独立于大明体制之外的东西,着实让陈子龙触目惊心。陈子龙也玩过党社,比如文学社性质的几社,但与同盟会比起来,着实有萤火与皓月之别。同盟会有贴合时局反抗满清剃发令的纲领,有五司署的治政机构,有同盟军这样强力的武装力量,还有等同于《大明律》一样的《同盟宪章》。虽说《同盟宪章》只在同盟会会民之中实行,但这些同盟会会民难道就不是大明的子民么?万一到时《大明律》与《同盟宪章》冲突怎么办?福建的隆武朝廷允许同盟会这样的怪物存在么?
陈子龙见过隆武朝的观察使,兵科给事中刘中藻之后,这些疑问就释然了。
隆武朝廷积弱,被福建郑氏所拥立,也被郑氏所制。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