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为高老庄少庄主,又身负同盟会会长、同盟军督师之职的高旭,不论身份,还是地位,都算是酒宴的主人。等众人落座开席之时,高旭却是立了起来,望着济济一堂凝视着自己的人们——这些新时代的先驱者,这些他倚以重任的干将们。
众人看着高旭似乎有话要说的神色,便安静地凝视着他。
高旭默然片刻,然后道:“甲申事变之后,满清入关,山河变色。去年鞑子南下之时,扬州十日,惨绝人寰。接着,鞑子就踏着扬州城的八十万尸骨,听着秦淮河的丝竹,坐着我们汉人的大好河山。然后,又颁布留发不留头的剃发令。虽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但是,鞑子仅仅只是要剃去我们的头发么?”
“不,他们想阉割我们的精神,剥夺我们的尊严!看他们在北方干了什么?只要他们的旗人骑着马,跑地一圈,一个个村镇都是他们的土地,土地上的人都是他们的奴才,生死予夺,这就叫做跑马圈地!除了屠杀、抢掠、圈地、投充之外,他们还要像猪羊那般,把我们剃毛蒸煮,作成他们的盘中餐,让他们十数万的满人世世代代地鱼肉!”
“留头,还是留发?这是两难的选择。北京剃了,南京剃了,苏州剃了,杭州也剃了,这些大城市,里面的人,留着头,留着金钱鼠尾的发型,还有人恬不知耻地称剃发令是‘新朝雅政’。他们选择了留头,但是江阴发出了第一声留发不留头的呐喊,然后是嘉定,昆山,松江……”
“很多人,在血战中死了,他们成为记念碑上的一个名字,但他们死了么?——没有,他们活在我们心中,他们活在后世的青史里!——记得我当初举义的时候,一个扬州书生要自杀成仁,我要他活下去。但他说看不到希望。我说只要活着,就能看到希望。他问我希望在哪里?当时,我无言以对。于是,他最终杀身成仁了。”
“但是,如今,我却是看到了希望——因为英烈记念碑上每一个英烈的名字都是希望。正因为有这么多英烈前赴后继地奔赴国难,我们的希望之光,犹如星火燎原。”
“我们的牺牲有多少,我们的希望就有多大!——所以,今日,我们这些活着的人,把手中的所有美酒,都奉献给所有死去的先烈,去浇灌我们的希望,去抚慰他们的英魂!”
酒宴是在坊内的忠义堂里举行的。在会堂之外的道地上,竖立着一块铭刻着死难英烈名字的记念碑。
自从高旭在同盟广场矗立起第一块最宏伟的中华英雄记念碑之后,中小型化的记念碑就在各地如雨后春笋一般生出来,激励着后人。在高老庄内的忠义坊,自然有这么一块。这是坊内的英烈之后出资修建的,上面铭刻的都是他们的先人。
当高旭下令夏完淳命人把酒宴中所有的酒坛供奉在堂外的记念碑下时,阎小玉暗地里看待他的目光柔和了许多。
至于阎应元,看着高旭的目光却是颇为复杂。其实阎应元不是这种迂顽、拘于小节而又不知变通的人,要真是这样的人,面对着十数万清军兵临城下时,他又如何应付自如?他自然知道高旭提出以水代酒是好意,是为了他的健康着想。
可阎应元却不是这样想的。
如果他阎应元是一杯酒,在哪里都不会成为一杯水的。
他来到崇明,虽然在某种意义上已承认高旭的领袖地位,但他的风格节操绝不容许质疑,他该坚持的也绝不妥协。
但是阎应元料不到高旭却是用个祭奠英烈的名义,把所有的酒全搬到忠义坊外的记念碑下。宴会上全部以水代酒,并声称,今后在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大业未竞之前,今后凡遇宴席,皆以水代酒,所有美酒则全部祭奠英烈,以慰先灵,当大业竞成之日,便是我等不醉不休之时。
高旭以禁酒令的方式,同样向阎应元表明,他的坚持,也绝不妥协。
没有人知道高旭套着大义光环的禁酒令是与阎应元交锋的产物。
除了阎小玉。
她望望脸色仍然如常日般冷峻的父亲,又望望容色镇定自若的高旭,眼底闪过复杂的神色。宴席是高旭办的,身为女儿,阎小玉以健康为由,告诫高旭不得给父亲饮酒,但父亲却是执意不肯以水代酒。
这看似喝水还是喝酒的小事,让阎氏父女变成留头还是留发一样的大事了,这让高旭两难了。
没有人比阎小玉更了解自己的父亲了,在江阴之战无所不用其极,若论智勇、执着、决断,简直万无其一,他决定的事没人能改变,身为女儿当然也不能。
他想喝酒,没有能阻得了他。
但高旭却做到了。
而且做得太漂亮了——你不顾身体,执意要喝酒?好,我先大义凛然地演说一番,再把所有的酒都祭奠给英烈,并且以高老庄少庄主、同盟会会长、同盟军督帅的身份下达禁酒令。这样子,大家都没酒喝,难道你要跟英烈们去抢?反过来,阎应元没有逞强喝成酒,但也没有失面子,因为大家都喝水了,你跟谁逞强去?
以阎小玉看来,这一个虽然微不足道却又极具深远意义的回合中,那高旭的格局比父亲的来得更大气、更强势。
或许,正是因为高旭具有这样的大格局,才让才高气傲的父亲心甘情愿地来到崇明辅助他,才让父亲起了良禽择木而栖的念头——而且,纵观这高旭在江南所折腾起来的声势,他已经不再是沙滩上的木头,而是中流之中的砥柱了。
阎小玉相信,在将来,会有更多像父亲这般的人,向崇明飞蛾扑火而来。因为她突然想起高旭当初对她所说的那句话:“我拯救的是一个民族,经营的是整个天下……”
后来,阎小玉跟父亲提起这句话时,她清晰地看到父亲眼底那丝炙热的东西。
在这个民族危亡之际,这句话像有一种魔力一般。
或者,正是这句话,让他们阎氏父女踏上了前来崇明的征程。
坐在晚宴的主席位上,高旭望着自己左边坐着阎应元、徐玉扬、何常、徐鸿这些同盟军将领,右边坐着顾炎武、许用、陈子龙、归庄这些同盟会骨干,在身后又立着弃笔从戎的夏完淳,内心不由得感慨万千——这些人,大都是历史上有名的英烈,经过自己的努力,他们又活了下来,为他们搭建了崭新的舞台,成为自己开创反抗满清、传承伟业的团队。
要论时世之艰难,赴难阵容之强盛,气节之凛然,这个时代的节烈之士是历史上鲜有堪比的。
这些人就像华夏民族在黎明前最黑暗时的那些流星,在这个民族将沦陷在二百多年的黑暗与禁锢之前,是他们回光返照式却又极度灿烂的星辉,警示于后人,让他们莫要遗忘这个民族的逐渐趋灭的那些风骨与质气!
而高旭,他却在这个民族即将陷入最黑暗之前,抓住了这群流星!
这些人不仅仅是让后人仰望的星辉,也是一个民族之所以能传承下去的火种!
第225章 所谓和议()
第225章 所谓和议
(今日完成了二章,将近八千字,终于给三月份开了个好头。坚持的感觉真好啊。另外,今天大家的红票很给力,希望我们一起明天再接再励。正是因为您们的支持,我才找到坚持写下去的理由。谢谢。)
晚宴之后,高旭恐阎应元路途劳顿,让他早些回房休息,但阎应元却说在船上休息得够多了。于是,高旭又请阎应元、顾炎武、徐玉扬、陈子龙等人来到忠义堂内厅,商议一些迫在眉睫的事情。
“根据情报处探子回报,南京的礼部侍郎钱谦益携妻妾柳如是,从大年初一始,就从南京出发,先到镇江,然后经漕运到达常州,今天经无锡到达苏州,大约明后天就到达崇明。”
确认了钱谦益真正来崇明的消息之后,今日高旭第一次跟大家说起这件事。
“怎么,牧斋先生要来崇明?”
陈子龙诧异道。牧斋是钱谦益的号。提起钱谦益,众人皆是露出不屑的神情来。钱谦益虽为晚明东林领袖人物,但他畏死降清,大节有亏,历来让世人所不齿。
徐玉扬“嘿”了一声,道:“这糟老头来崇明做什么?莫非弃暗投明来了?”
阎应元没有出声,听了徐玉扬的话,不由盯了他一眼。
徐玉扬是有一说一的性子,见了阎应元的神色,摸着脑门只是嘿嘿笑着。
要说起来,凡是江阴人,没有不悚阎典吏的。阎应元生性冷峻,不苟言笑,令出如山,在江阴当了十几年的典吏,民声极好,再加上江阴之战的威望,连徐玉扬都极为敬重。虽然徐玉扬已经与阎应元都是一镇提督,阎应元还兼任同盟会的副会长,同盟军的总幕僚长,地位仅次于高旭。
顾炎武沉着脸道:“如果真是弃暗投明,哪有这般磨磨蹭蹭、唯恐天下不知的走法,大可以经长江水路溯江而下,直达江阴,或者崇明。……哼,什么是国耻?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顾炎武生性耿直,极重节操,对于卖身求荣者,向来不假辞色。
阎应元皱眉道:“鞑子想要来和议?”
还是阎应元一针见血,高旭点点头,道:“应该是这个想法。”
高旭话声刚落,只见顾炎武骤地拍案而起,道:“万万不可!且不说谈不谈得成,只要与鞑子议和的风声一旦传出,那我们同盟会将成千夫所指,我们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民声就毁于一旦。”
陈子龙也是道:“是啊,这定是那洪承畴使的花招,不管我们接不接招,只要一碰就算输了。正如亭林所言,只要和谈风声一出,再加上有心人的造谣惑众,到时我们就百口莫辩了。江南先烈不下数百万,他们的英魂哪容得我们跟鞑子妥协?”
徐玉扬又是“嘿”的一声,道:“以俺看来,没那么复杂,只要那钱老头一到了崇明,不管他愿不愿意,一刀剪了他的金钱鼠尾,然后说他反正了,这样,不就啥事都成了。别跟俺说什么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什么的——又不是真的要斩,只不过是剪个辫子而已。”
高旭听罢,不由笑笑,徐玉扬的法子虽然简单粗暴,但可行。那洪老儿敢派钱谦益来,难道没想过这老头一去无回?
高旭转头望着阎应元道:“先生有什么想法?”
这次阎应元来到崇明,高旭对他都以先生相称,以示敬意。
阎应元沉吟了一下,道:“能战方能和,能和方能战,战和之道,仍兵家常态。当时博洛十数万大军阵兵城下,阎某也以和谈来拖延时间,修缮城墙,整治武备,然后再与鞑子决一死战。鞑子久战不下,而我方又久战疲惫,于是,双方又开谈和议,接着又战。如此循环往复,仍守战持久之道。”
阎应元又道:“纵观我方,吴淞一战,旭卫镇虽然取得大胜,但尼堪部是野战精锐,旭卫镇杀敌一千,自伤八百。再加上浒墅关一役,铁一镇激进失利,也折损极大,而我部忠义镇也在重整之中。所以,在军力上,我们急需休整。”
高旭点点头,道:“阎先生说得不错,这与打拳一个道理,需要先收回来,蓄劲,然后出拳,这样才有力量。”
阎应元的分析很冷静,客观,没有因为暂时性的胜利而盲目乐观。同盟军的三个主力镇的确都需要休整。旭卫镇除了加强肉搏能力之外,还有一个瓶颈就是自生火铳的产量无法满足军需。三千火铳兵至今还有一千支自生火铳的缺口,暂时只是以旧式的鸟铳替代操练。旭卫镇要全副武装,起码要等到三月份之后。
至于徐玉扬的铁一镇,阎应元的忠义镇,也是伤痕累累,需要补充新兵,加强集训。
以简陋初创之师,对阵满清身经百战之悍卒,没有勇气是万万不能的,但勇气又不是万能的。唯有平日刻苦训练,才能形成真正的战斗力。
隔了一会,阎应元又道:“我们需要时间,不仅是同盟军军力的休整,还有同盟会会政的试验性措施。如今,我们坐拥整个松江府,包括上海、华亭、青浦诸县;另外还有苏州府的昆山、太仓、常熟诸县;常州府的江阴、靖江诸县,以及江北扬州府的通州县。这些地方虽然历经屠城,残破不堪,但所谓不破不立,这正是我们破而后立的机会。除非我们同盟会具有有效治理这些府县的经验,不然的话,我们同盟军再打下多少地盘,也是无用,因为时间不足,消化不了。”
阎应元又看了高旭一眼,道:“鞑子需要时间,我们也需要时间。所以,谈谈也无妨,反正大家都是为了争取时间,积蓄力量而已。”
陈子龙道:“那么,我们需要多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