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姥姥。要我说皇上这次的旨意就该这么着。把咱大清的北洋舰队开出去。让那些个东洋人也长点见识。敢和咱大清叫板。他也不掂量掂量……”一个旗人喝着高末。一脸的不屑。
“要我说。就东洋人那身子骨。给咱旗人端水倒茶都还嫌尺寸不够。真要打起来。他够得着吗?”
茶馆中的众人都是一团哄笑。
“皇上何必让李鸿章的北洋舰队呢?就把咱旗人的神机营调过去。一马吓得东洋人尿裤子。也该让咱旗人也露露脸不是。哥几个说是不是这个理啊。便宜不能总让李鸿章一个人占全了吧……”
于市井民间的谈笑不同。公卿百官却是各怀心事。这个关节口。李鸿章的外甥张士珩闹出这么大的乱子。皇上开办新军不也是为着收北洋的权吗?这个时候为何不顺势一捋。把北洋上下也整顿一下。也杀杀他李鸿章的傲气。
更加看不明白的。还有太后的心思。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朝中的大臣们其实一直都在等着太后发话。可太后似乎像是全不在意的样子。一门心思在宫中看戏。这戏唱的又是哪一出呢?
太后当家不表态。皇上不当家却表了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白意思的态度。朝局当真是扑朔迷离了。
京城内外一片扰攘之际。上海新开的一家报纸《时务报》。忽然在这个时刻登发了一篇署名为楚越的文章。文章历数这些年来日本明治维新的种种举措。学泰西之法。开工厂。修铁路。造兵舰。扩军备战。国势蒸蒸日上。绝非国人眼中昔日的倭人可比。举凡种种。无不详尽透彻。绝非空谈的论调。文章更是在最后写道。日本对大清觊觎之心已久。昔年的台湾事变。后来的朝鲜争端。倘若国人再不警醒。异日恐有不测之变。
在一遍对日本的激奋和不屑中。这篇文章如石破天惊。引得各界竞相传开。议论纷纷。
这个楚越究竟是何许人也?居然能有如此卓尔不群的见识。为何以前却是从未听说过。
而此时。玉澜堂中的光绪却是悄然传见了奕。特意给他交代了一件事情。
光绪要在紫禁城中。宴请各国公使。
第六章 帝国的命运()
深秋的东京。在一片风雨飘摇中。显露出台风即将到来的征兆。
比起台风来。从清国传回来的消息似乎更加让人焦虑和担心。十几天前。日本公使馆发回电报。跟随川上操六到达清国的两名随员。在津门忽然失踪。下落不明。
不久。日本公使馆又紧急发回电报指出。日本公使馆在与清国的交涉中。清国表现出了出乎意料的强硬。并且调动北洋舰队出海巡视。其意不言而明。正是针对日本帝国而来。
日本国内一时舆论大哗。清国的威胁被重重的刊登在了各大报纸的第一页。紧接着。陆军内部那些狂热的少壮派军官。开始上下联络。疯狂叫嚷着要对清国开战。捍卫日本帝国的荣誉。东京街头。也聚集了越来越多的武士浪人。叫嚣着要杀尽清国猪。为失踪的两名帝**人报仇。
整个日本国内的形势。就像台风登陆前的时刻。充满了混乱、狂躁和莫名的不安。
在伊藤博文的首相官邸内。此刻却显的异常安静。
窗外的狂风骤雨已经有了些减弱的迹象。仍然在不停的下雨。满的都是落叶和积水。站在窗前的伊藤博文。目光深沉的望着雨中摇曳的树枝。一言不发。
在他身后。正襟危坐的是外务大臣陆奥宗光、陆军大臣山县有朋和海军大臣桦山资纪。掌握在日本帝国核心权力的这几个人。基本上都坐在了这里。而此时此刻。也都是一脸严峻的神情。沉默不语。
帝国此时的局面是复杂而微妙的。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危险的泥沼……
陆军现在要求开战的呼声越来越高。出生于长洲藩的伊藤博文此时心里很清楚。就连一向稳健的山县有朋。长洲藩的事实上的精神支柱。也逐渐表现出了要求开战的愿望。少壮派军官们的串连和鼓动。陆军参谋本部正在紧锣密鼓的制定对清作战的详尽计划表。陆军的第一师团、第五师团已经开始进入战前戒备状态……这一切。没有山县有朋的默许。是根本无法办到的。
而海军方面。伊藤博文不用回头。也能想像的出此时海军大臣桦山资纪脸上那份说不出的苦涩。
尽管帝国从1888年就开始了“四景舰”计划。着手在法国建造松岛号和严岛号。并在去年举行了第一次由常备舰队扮演进攻一方的“东军”。对演习舰队扮演防守一方的“西军”的海军大演习。帝国海军的阵容也已经达到了19艘军舰。排水量也达到了三万吨。但是面对北洋水师的定远舰和镇远舰。这三万吨的海军还是像纸糊的一样不堪一击。北洋舰队。始终显的那么强大。始终都是帝国海军这些年来挥之不去的噩梦。
海军方面。是坚决不主张在这个时候开战的。海军与陆军之争。并不仅仅是关于战争的争论。其实还包括着长洲藩和萨摩藩之间的争斗。而搅动起来的。就是日本帝国的国运……
伊藤博文不禁长长的叹息了一声。回身对陆奥宗光说道。“还是请阁下说说现在的局势吧。”
陆奥宗光微微向前倾了倾身子。神情有些沮丧的说道。“外交方面目前的进展并不顺利。清国的北洋大臣李鸿章已经在津门会见了川上操六。明确告诉我方。两名日本军人的失踪只是一次意外事件。清国会尽全力帮助寻找这两名失踪的随员。但是如果我国以此为由发动战争。清国……”陆奥宗光忽然停了下来。
“怎么了。为什么不说下去?”伊藤博文冷冷的望着陆奥宗光。
陆奥宗光的嘴角**了一下。猛的低头说道。“清国的北洋大臣李鸿章说。如果我日本帝国以战争相威胁。他很愿意让他的北洋舰队。与我日本帝国的舰队会猎于黄海海面……”
“混账!”海军大臣桦山资纪满脸通红。怒不可遏的一拳击在桌上。李鸿章的话。不仅是对日本帝国的嘲笑。更是对帝国海军的嘲笑。
而坐在他对面的陆军大臣山县有朋。此刻脸上却是一丝轻蔑的微笑。
海军方面属于萨摩藩派系。一直都在和属于长洲藩的陆军争夺着不多的国家资源。甚至连陆军成立了隶属于天皇的陆军参谋本部。单独从陆军省里分离出来。海军也在叫嚣着要成立海军参谋本部。争夺帝国的权力。可是到了帝国需要的时候。海军却显的如此的脆弱和可笑。
1882年朝鲜的“壬午兵变”结束后。山县有朋就提出了陆军未来的作战目标。应该改为在大陆进行平野运动战。因此陆军军制原有面向防守的镇台制。将改为面向进攻的师团制。并在1888年完成了帝国陆军的全部改制。已有的东京。仙台。名古屋。大阪。广岛。熊本六个镇台。分别改组成第一到第六师团。陆军已经在组织上做好了和大清战争的准备。可海军居然在还在清国的北洋舰队面前。畏首畏尾……
“首相阁下。帝国陆军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可以对清国发动攻击。届时海军方面只需要担任运输就行了。帝国的陆军完全有把握摧毁清国那些落后的军队。”山县有朋镇定自如的说道。
跨海攻击。没有海军的协助是根本办不到的。而要实施这样的战略目标。首先就必须彻底消除清国北洋舰队的威胁……山县有朋在心中无声的微笑了一下。剩下的。就看萨摩藩的桦山资纪怎么应对了。陆军已经表达了自己的尊严。无论是否开战。陆军都将紧紧的将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牢牢的占据上风。
“首相阁下。海军方面坚决反对在这个时候。和清国开战。”桦山资纪向伊藤博文深深的鞠躬道。“身为帝国的军人。为了帝国的荣誉。海军不惜决死一战。但是目前帝国海军无论在舰船的吨位和火炮的威力上。比起清国的北洋舰队都有很大的差距。更何况清国的北洋舰队还有重型铁甲舰定远号和镇远号。以帝国海军现有的舰船。根本无法与之抗衡。首相阁下。帝国海军几十年的心血。无论如何不能轻率的冒险啊……”
桦山资纪跪坐在伊藤博文面前。身体深深的伏在的面上。有些激动的抖动着。
此时伊藤博文心中也是波涛翻涌。
清国。这个庞大而衰弱的巨兽此刻就在眼前。再没有像现在这样一个好的理由和机会了。那么广大的市场和原料供应的。那么肥沃的土的和数不清的资源。帝国太饥饿了。真的很想冲上去狠狠的咬上一口啊……
然而桦山资纪说的却是事实。北洋舰队还是太强大了。帝国的海军苦苦努力了二十多年。舰船吨位提高了15倍。可还是不具备和北洋舰队抗衡的实力。不消灭北洋舰队。帝国将无法跨越那道海峡。直指清国那片广袤的土的。而更加重要的是。这一场战争。帝国绝不能输。也输不起。
伊藤博文猛的面向三人。表情凝重而坚决的说道。“帝国不能开战!”
陆奥宗光和山县有朋微微一愣。刚想开口说话。却被伊藤博文摆了摆手制止了。
“海军方面向英国阿姆斯特朗兵工厂订购的吉野号巡洋舰。现在进展如何了?”伊藤博文转向桦山资纪问道。
去年。海军大臣桦山资纪就在海军扩张案中。正式向英国提出了订购吉野号巡洋舰。此刻听到伊藤博文询问。桦山资纪赶忙回答道。“帝国海军方面密切关注着吉野号巡洋舰的进展情况。目前吉野号巡洋舰已经于今年1月3日正式开工。预计今年1月就可下水。到明年的9月正式建成交付帝国海军。”
“在帝国海军没有拥有先进的吉野号巡洋舰前。与清国开战的事情毋庸再提。一切关于征清的言论都必须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至于这场外交上的纠纷。就由日本驻清国公使馆和清国进行谈判。帝国当然必须表现出强硬的姿态。但愿我们能够在外交上取的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伊藤博文的胸口剧烈的起伏着。面容却坚毅如铁。
“诸君当牢记一点。帝国太贫穷了。在这场战争的准备中。我们的国民背负着清国人四倍的税收。背负着几千万的国债。帝国承担不起失败的命运。哪怕一次失败。帝国就会破产。整个国家就会走向崩溃的边缘。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会坚忍。等待时机。在完成足够支撑一场战争的全部军事和物资准备后。给清国以殊死一击。一举荡平一千多年来。笼罩在大和民族头上的这个巨大阴影。我将会和诸君一起。等待那一天的到来!……帝国的国运。就在诸君身上。拜托了!”
一片沉寂中。陆奥宗光、山县有朋和桦山资纪默然的低着头。神情肃穆。
为了那一天。帝国上下已经节衣缩食。艰难忍耐了二十多年。帝国还要等待多久…………互不退让。这场纠纷开始越演越烈。大有一触即发的态势。而各国公使。也纷纷选择着最有利的角度。准备介入其中。
最初。日本两名随员失踪的事情。和随之而来的中日之间剑拔弩张的态势。各国公使们都是看在眼里。但却并不想在这个时候。过早的参与到东亚的这两个国家的争斗中。反而很希望看见中日之间摩擦出一点火花出来。
此时。西方各国都在忙于瓜分非洲。在东亚的利益格局。由于彼此的牵制。而形成一种非常复杂和微妙的状态。中国和日本是东亚唯一独立的两个国家。如果这两个国家彼此间发生某种碰撞和争斗。将会很方便的为各国提供某种利益切入点。找到最佳的时机和借口。
然而随着大清的皇帝在紫禁城内的太和殿。宴请了各国公使后。各国公使们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这一切的变化。都源于大清的那位年轻的皇帝光绪。
各国公使们惊奇的看到。一直深居皇宫中的这位皇帝陛下。居然手持红酒杯。走到各国公使们面前。温和的致以问候。而不是向过去一样。高高的坐在金銮座。面无表情的接受各国公使们的致敬。
震惊的事情还不止于此。原本各国公使们都以为清国朝廷的这次忽如其来的宴请。多半是为了调停中日之间的这场纷争。却没有想到那位年轻的皇帝陛下似乎对此并不在意。只是很轻描淡写的表示。中日之间的这场纷争。只是一个很小很普通的事件。而战争并不是解决争议的唯一方式。
当然。日本公使并不在场。因为他并没有接到大清朝廷的邀请。
接着。那位年轻的皇帝陛下话锋一转。谈到了中国巨大的市场和丰富的原材料资源。进而透露出大清很愿意提供这样的市场和资源。与各国建立起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对于如何建立起这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