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武灵王到底还是低估了卫峥的野心。
显然,拥有九合诸侯,一统宇内之野心的卫峥迟早要对赵国动手,又怎么会容忍一个雄主当政于赵国而与己并世?赵雍虽然在身后之事的问题上连连出昏招,可这并不能掩盖他的煌煌武功,有赵雍当政的赵国,卫峥还真的要谨慎万分。
卫峥巴不得赵武灵王死,他这一死,执掌赵国的赵王何在卫峥眼里不过是一个犬牙尚未全矣的孺子,赵武灵王只想到了如何维持两国关系,却是根本没有想过一旦两国不和,自己的小儿子赵何又怎可能斗得过老谋深算的卫王?
能够真正对卫王有震慑力的君王,其一是秦惠文王,其二是齐威王,其三便是他赵雍赵主父,都是并列当世一等一的天下豪杰,当国雄主。如今卫峥熬死了秦惠文王,也熬死了齐威王,现下就只剩你一个赵武灵王了。
活得久才是最大的实力!
事已至此,木已成舟,赵雍想不到这点或许也并不是最坏之事,至少卫国、卫峥没有给他带来更大的绝望,反而还有一丝丝的希望和可笑的寄托。
须臾间,三月过去了。
赵雍心中的执念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至今毫无音讯而动摇了,心中的希望正在渐渐化作绝望。
三个月了,南边距离最近的卫王没有带兵北上解围,赵雍很清楚,如今朝歌与邯郸不但互不设防,而且互通驰道、直道,而朝歌与沙丘之间不过三四百里之遥,如果卫峥得知消息派兵北上,只需要一天一夜的急行军就能抵达沙丘。
再说边军乐毅、廉颇,哪怕是在河西汾阴这么遥远的地方,但是三个月了,大军理应早早到来。
可不论是边军还是南边的卫峥,皆毫无音讯。
“定是李兑、赵成中道劫持了我的人。他们不得消息……”赵雍惊骇的道,此时此刻他根本就没有想太多,而是下意识的认为是赵成、李兑二人所为,以至于消息不能送达朝歌也不能送达河西汾阴的三晋联军驻地。
主父彻底绝望了!
这一日正直艳阳高照,枯瘦如柴的赵主父艰难的攀上了宫内的一颗大树,因为他发现树上有一鸟窝,更听到了鸟窝里时不时伸出头来只会喳喳鸣叫的雏鸟。
离宫之内能吃都被他吃光了。
“唉……”离宫之外,始终未敢离去李兑远远的看到这一幕,竟也不忍直视,泪目不止住,心有千言万语到头来却也无言以对,惟有摇头长叹不止。
一代雄主竟是沦落到如此境地,令人唏嘘不已,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可若不是到了不是你死便是我亡的境地,李兑真的想要将主父迎回来,但他知道主父死自己才能活,他别无选择。
李兑不忍直视,最终回到了军帐内。
沙丘离宫之内,大树之上的赵主父看到几只赤||裸无毛的雏鸟,竟是忍不住呵呵的笑了,那是傻乎乎的笑,不消片刻便一把抓着塞进了嘴里,咀嚼的血水从嘴角溢出。
今后每日都是如此,主父白天便出宫晒太阳,随后便继续在离宫中的树林洗劫鸟窝,赵雍每每攀登树上时便闻林中鸟儿似是愤怒的聒噪鸣叫不停,在大树顶上盘旋不止。
赵雍仰天凝视着飞旋的鸟儿,骤然间他突然张狂大笑了,枯瘦如柴,面容腐朽,竟是长笑不停……
茫茫大地,浩浩苍穹,惟有这不知何谓的长笑久久不能散去。
赵主父终于从树上颓然倒下了……
这一年是公元前二百九十六年,这一年发生了两件大事,其一为函谷关百年之后首破于三晋,其二则是赵主父卒于沙丘。
史书有一段如是记载:……主父呼人,无一应者,欲出则门下钥矣,一连围宫数月,主父在宫中饿甚,无从取食,庭中树有雀巢,乃探其雏卵生啖之,月余饿死。遂有后世作诗叹曰:
胡服行边靖虏尘,雄心直欲并西秦。
吴娃一脉能胎祸,梦里琴声解误人。
……
第062章 :棋盘迷雾,谁能识破?()
——
赵主父殁了。【。aiyoushenm】
包围沙丘离宫的甲士退走了,赵王何扶柩发丧,一路扶着赵主父的灵柩痛哭不止。
消息传到了卫国,卫峥派出苏代前往邯郸吊唁。
消息也劲急的传到了河西之地。
“主父驾崩,赵王有命,着廉颇将军统领三军即刻撤军返国维稳大局,不得有误。”内史令亲自来到了西河联军驻地传诏。
“什么?主父驾崩了?”大帐之内,乐毅、廉颇、赵奢等人面露惊骇。在场的所有人都无比震惊,赵主父怎么就突然驾崩了呢?
就在座上的魏缭一言不发之际,帐内的赵国将领闻此噩耗无不悲痛泪目,但见廉颇擦拭虎目,面朝魏缭奋力拱手,高亢的说道:“上将军,主父驾崩,举国上下政局不稳,危在旦夕,朝野危危,赵军不能再战了!”
魏缭悠然起身,长嘘短叹之后,连道:“人死不能复生,将军还请节哀。不过将军是否多虑了?赵国不是有赵王主持大局么?当此之际乃是灭秦之天赐良机啊,大战在即,河西之地唾手可得,灭秦大业指日可期,此后怕是难有如此良机哪。”
此言显然是不愿退兵,可没有人知道魏缭的内心却是大喜,暗叹这个消息来的太及时了,赵主父的死一下子让赵国这群雄心勃勃的将军们意欲灭秦的心思荡然无存。
弱秦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秦国为了应对三晋已经到了穷兵黩武的地步,虽未动摇国本却也元气大伤,今后十五年内难以有所作为,东出无望,只能龟缩在关内。
廉颇一听,连连摇头,拱手道:“上将军此言差矣,少主年幼,难以主持朝野大局,恕我等不能再尊上将军号令了,告辞!”
说罢,归心似箭的廉颇立即撤出了大帐,乐毅、赵奢等赵国将领一看也纷纷面朝魏缭无言以拱手而礼,便也纷纷撤出了帅帐。
“这……”韩将暴鸢懵懵地看着这一幕,面向魏缭忍不住说道:“上将军,赵军一撤,这仗还能打吗?”
“赵军一撤,二十万大军没了,河西少梁乃是司马错故乡,一草一木皆了如指掌,更有二十万秦军,怎么打?”
“可惜啊,可惜啊,可惜了这大好的灭秦良机,赵主父就不能晚一年死去嘛!”
“哎,说什么?”
“末将口误,将军恕罪!”
“诸位勿躁,我自有决断。”魏缭压了压手,吵闹的帅帐顿时安静了下来。此时此刻,魏缭心中正在飞快的盘算着,惟有他一人得知卫峥真正的战略意图,攻秦实际上是为了弱秦,也是给天下一个障眼法,确切的来说是给齐国的障眼法,让他安心灭宋。
卫峥此次大费周章,耗时四年力举破秦真正的用意是谋齐。
现如今赵国发生巨变,时局顿时变得微妙起来了,赵军乃是三晋联军的一大伐秦主力,如今撤兵是成定局了,魏缭也无法阻止,赵军一撤,联军只剩下了不到十五万……
想到这里,魏缭大吃一惊,即刻下令:“传我令,大军即刻拔营后撤,务必在破晓之际退避三舍。暴鸢——”
“末将在——”
“你即刻率韩军后撤曲沃镇守此城,如若司马错乘机举兵东出,给我死守曲沃,万不得出城应战!”
“诺——”
“余下卫军随本帅退守崤塞!”魏缭环视诸将而道:“大军即刻拔营,撤离汾阴!”
众将纷纷撤离帅帐,魏缭再次回到座上的长案席地而坐,立即手持毛笔书写信文,不消片刻便将信文卷起:“传令兵——”
传令兵入帐内,魏缭亲自将卷轴交给他:“你速速将此密信亲手交于我王。”
廉颇等赵国将领得知赵主父驾崩的噩耗,已然归心似箭,第一时间便率赵军仓促撤离汾阴驻地,随后不久,汾阴驻地的卫韩联军也紧急撤退。
魏缭可是不敢小觑司马错这样的老将,赵主父驾鹤西归的消息铁定瞒不住,很快便会传到秦人耳朵里,近二十万赵军撤回邯郸也绝对瞒不过司马错的眼睛。
以司马错的魄力和对战局的观察,一旦得知赵军撤退的消息,魏缭几乎不用猜测,司马错倾巢而出是绝对的。
翌日,三晋联军驻地汾阴,赵军一夜之间撤离的干干净净,而卫韩联军也是匆匆而去,一夜间退避三舍。撤退的如此仓促实在是魏缭摄于司马错手里近十万秦军铁骑,联军的骑兵主力仍旧是以赵国的胡服军团为主,赵军一撤,卫国的那几万骑兵面对司马错一手带出来的骑兵部队定会吃尽苦头。
魏缭可不会给司马错这样的机会。
与此同时,河西要塞少梁。
延绵不绝的秦军大帐在少梁一带的原野上扎根驻营,一个从河东奔入河西要塞的飞马斥候进入了司马错的帅帐:“启禀大将军,赵主父暴毙驾崩,二十万赵军已仓皇返国!”
“什么?赵主父驾崩了?”司马错震惊的站了起来,末了,面庞瞬即浮现狂喜之色,已是情难自已,忍不住仰天长啸:“我大秦得救了!我大秦得救了!!”
“报——”这时,又一路斥候入帐禀报:“禀报大上造,卫韩联军已撤出汾阴不再与我军对峙。”
“嗯?”司马错听到这份简报立即冷静下来,忙问道:“撤了多远?往何处方向撤退?”斥候旋即回应道:“卫韩联军在一夜之间退避三舍(九十里),韩军奔往曲沃,卫军奔往崤塞。”
司马错一听愣了愣也是一言不发,过了片刻他立即来到了地图跟前,高举手臂在崤塞、曲沃二地凝视良久,司马错糊涂了:“本将看不透这魏缭究竟意欲何为……”
本来,赵主父突然暴毙死去的消息让他高兴万分,绝地反击的时刻正是此刻,欲下令兵出河西主动与剩下的卫韩联军决战,争取将之留在河西,再东出收复函谷关。
可魏缭跑的比兔子都快,几乎与赵军同时撤出了汾阴,这让想要乘势追击的司马错只能干瞪眼。不过虽有不甘,但也在他意料之内,也是情理之中,要是魏缭还敢待在汾阴不走,不过是一庸将耳,又何以破函谷关?
只是出乎司马错意料之外的是,跑路的魏缭后续的军队调度布防让他看不透了,按理说赵军一撤,这仗肯定打不了了,因为单以现在卫韩联军不足十五万大军是断然不可能继续在伐秦一途有所作为,按理说这次战争应该会结束了。
可魏缭把剩下的大军分别镇守在曲沃、崤塞,尤其是曲沃是进攻河西的桥头堡,这不是在告诉他司马错,我魏缭根本没有想要结束战争的意思,还要继续跟你秦国打!
“莫非……”司马错一番思量突然惊呼道:“莫非卫王要倾举国之力增兵河西,欲亡我大秦之心不死?”
此次,三晋联军最强的卫国只是出动了十万兵马,卫自吞三楚江淮之地后,国力急剧膨胀,以如今卫国国力,出三十万兵也是了无难事,伐秦之战才出十万兵马,换句话说卫国还没有真正发力,而东面的齐国也没有下决心给卫国压力,反而乘机意图吞宋,如此一来,意味着卫国有能力继续向西部战场大举增兵。
通过函谷关一战,司马错知道卫军战斗力的强悍,装备之精良,函谷关决战,卫军硬生生的以五万众牵制了十万秦军,若是卫国铁了心要亡秦,再向河西增兵十万卫卒甚至更多的话……
想到这里司马错的面色陡然间变得异常凝重,现在的形势即便赵国退出了,可对于而言秦国仍旧处于不利的地位,赵国虽然因为赵雍的变故先退了,可却遭来卫国的全力以赴,或许这比之前更加可怕。
而秦国呢?秦国国力在与三晋对耗数年,早已经不堪重负,虽然三晋也消耗巨大,但以目前形势来看,最先倒下的极有可能是秦国啊。
……
朝歌,盘龙殿。
“报——”
庙堂大殿之上,卫国群臣皆目视着大殿之上飞奔而入的斥候。
老内侍立刻接过了斥候手中的信报小步快走的送到了君王之手,卫峥一言不发,接过信文便打开一看,大殿静悄悄的无人开言。
末了,群臣见君王双手卷起信文,即刻高宣:“寡人诏,即刻起倾举国之力,聚兵合将,集八万步军、五万铁骑调至函谷关,不得贻误!”
卫峥面色平静,毫无波澜,内心却道:齐王啊齐王,寡人已将全部精力投入伐秦之战,余下部队守成有余,进取不足,这下你可以继续安心的伐宋了。
增兵函谷关不假,不过卫峥压根就没有想要真的与秦国死磕到底,不过是为了让齐能放心灭宋,可秦国密报得知卫国还要继续增兵的消息,举国朝野都吓得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