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兵王传说-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训练时,战斗训练计划甚至是以他的军官为主而美*官只能服从。

    他特别注重射击、格斗、游泳、驾舟、武装泅渡、登山、攀爬、防暑、耐寒、防蚊、抗疟、泥泞地行军等特殊技能,还把一个信条灌注到全体官兵的内心:相信自己经过努力一定能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当陷入困境时,相信上级一定会来救援和帮助;面临危险时,相信本师友军一定尽力前来营救。

    孙立仁是一个很会学习的人,他看到李学坤的训练方法很好,立即效仿起来,如此一来,新三十八师的战斗力也是直线上升,虽赶不上李学坤的二百师,但却也相差不多。

    转眼间,三个月过去了,随着新兵的到来,又一个话题提上了日程,那就是,中国驻印军的组建,番号已经下来了,名叫新一军,只是,谁来当这个军长却没有定论。

    从内心情感角度来讲,史迪威更倾向于孙立仁,因为孙立仁是美*校毕业,有着浓重的美国背景,对美国的态度也是最友好。

    不过,他的内心却有另外一个声音,那就是,让李学坤来当这个军长,这是因为,从能力上来讲,李学坤无疑是最强的,只是,李学坤并没有美国背景,他对美国的态度也并不明确(史迪威并不知道普拉德霍油田的实际控制人是李学坤),所以,史迪威并不敢冒这个险,最终,他决定让孙立仁当这个军长,并且上报军委会。

    此时的重庆,蒋委员长在看到史迪威的报告后,不由连骂了几句“娘希匹”!

    孙立仁拥有着浓厚的美国背景,然而,这次孙立仁远走印度,让蒋委员长很失望,在蒋委员长看来,这是对自己的背叛,孙立仁的行为触及到了他的底线,如果让孙立仁掌控这支中国未来最强大的军队,那么,自己并没有把握控制孙立仁的行为,蒋委员长相信,与自己相比,孙立仁更倾向于听从美国的话,这是他绝对不能容忍的。

    所以,让自己并不相信的孙立仁做军长,蒋委员长是绝对不能接受的,蒋委员长下意识的想到了李学坤,从能力上,从战功上,李学坤无疑是这个军长最合适的人选,只是,李学坤太年青了,他还不到三十岁,蒋委员长担心,他无法压服孙立仁与廖耀湘这样的骄兵悍将。

    思来想去,蒋委员长决定,让原第五军副军长邱清泉担任中国驻印军,即将成立的新一军军长。

    邱清泉号称邱疯子,打仗敢玩命,又曾经在德国学习过现代装甲战术,就是为人性情暴烈。

    在得知重庆方面打算派邱清泉担任新一军军长后,史迪威极力反对,他与邱清泉认识,知道邱清泉的火暴脾气,真的让他当了军长,一定会与自己争夺新一军的指挥权。

    由于史迪威的坚决反对,蒋委员长几经考虑,改派了温厚诚恳的黄埔一期生郑洞国中将到印度当军长。

    可这是个最不好当的军长,因为不管是谁来,史迪威都一概认为是重庆的“花生米”派来的掣肘之人,处处加以防范限制,郑到印度后,其境遇与罗卓英无异,一直在坐冷板凳,身边的所谓军部,连兵带官竟然只有40余人,连军纪都难以管理得过来。

    新成立的新一军实际的军权,在史迪威与三个师长的手里,以李学坤为代表的三个师长拥有着极大的话语权,没有他们的同意史迪威是无法指挥他们的军队的,

    这也很符合李学坤的性格,自己的部队,只能自己说了算。

    在初步整顿了驻印的军队后,中国在印度的三个师面貌焕然一新,三个师加起来,足有五万人,虽说离史迪威的十万人计划差了些,但是,却也是一支足够与日军争雄的队伍了。

    在经过几个月的训练之后,史迪威终于为这支军队配备上了武器,他为每个师都配备了一个坦克营,史迪威知道,这三个师中,李学坤的二百师战斗力是最强的,所以,他也将最好的武器也配备给了李学坤部,算是对李学坤战功的奖赏。

    驻印军的装备全部换装美式,那是真正的美械,所有武器装备一应俱全,李学坤的战车一营拥有30辆重达32吨的m4a2“谢尔曼”中型坦克,与它相比日军的95式和97式坦克仅仅比玩具强一点。

    新三十八师的坦克第2营和新二十二师的坦克第3营装备的m3a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也不是好惹的,日军当时最好的97式中型坦克必须要接近到300米才有可能将之击毁,而它却足以在500米外直接点燃97式坦克。至于汽车的数量之大,每个师都配备了三百辆,那就更是不足为奇了。

    与中国驻印军相比,很多美械装备也被运到了国内,装备中*队。

    国内的美械部队跟驻印军根本比不了,他们的重武器数量严重不足,多数情况下1个军才有1个75毫米山炮营,这还不如驻印军1个师的炮兵火力,吃的穿的用的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国内部队士兵一月能吃一次肉,两年一套皱巴巴的粗布军服。

    后来,史迪威被蒋委员长赶走后,美国停止了美械军的继续装备,为了平衡,重庆政府又将总共10个军的装备平均分给了20个军,这样,国内的部队质量下降得可就相当厉害了。

    所以说,这个时期,中国真正达到美械标准的军队,实际上只有驻印军的三个师。

    驻印军的编制相当繁杂,尤其是师直属队,系由1个由2吨半卡车牵引的12门制105毫米榴弹炮营、2个由骡马牵引的12门制75毫米山炮营、1个汽车骡马混合辎重营、1个装备无线电的通讯营、1个工兵营、1个教导营、1个特务连、1个搜索连、1个军械连、1个卫生队和1个野战医院组成。

    师下设步兵团,每个步兵团由3个步兵营和团直属队组成,团直属队包括1个12门制81毫米迫击炮连、1个吉普车牵引的12门制37毫米反坦克炮连、1个骡马辎重连、1个通讯连、1个卫生队,以及搜索排、特务排;步兵营由3个步兵连、1个12挺制机枪连和1个装备4具巴祖卡火箭筒的炮排组成,全团2750人。

    步兵连下设3个排,每排下设3个步兵班和一个轻迫击炮班,步兵班有2支冲锋枪、一挺轻机枪和8支步枪,炮班装备60毫米迫击炮2门。全连170余人。

    新的编制大大加强了师的支援力量,要求每个师最少要达到12500人,这个数字比1939年型步兵师高出3000人以上。

    相应的,武器装备得到了质的飞跃,1个师共计拥有汽车300辆,骡马千余匹,105毫米榴弹炮12门,75毫米山炮24门,37毫米反坦克炮36门,81毫米迫击炮36门,60毫米迫击炮162门,重机枪108挺,轻机枪360挺,火箭筒108具,火焰喷射器85具,冲锋枪与卡宾枪各400支,步枪数千支。这样的编制体现了现代战争的一个特点,那就是火力密度和后勤保障的重要性。

    相比当面的日军部队,驻印军的1个师火力和运动能力已经全面超出1个甲种师团。

二百五十九章 兵出野人山() 
相比当面的日军部队,驻印军的1个师火力和运动能力已经全面超出1个甲种师团。

    不过,美械部队的灵魂,36门155毫米的榴弹炮团,驻印军却依然缺少,美国人还是留了一手儿,155毫米的炮团只配备给了新三十八师,可见史迪威对新三十八师,还真不是一般的好,而李学坤的二百师与廖耀湘的新二十二师,各自只配备了36门105毫米的榴弹炮,这让李学坤与廖耀湘对孙立仁羡慕不已,心想,有个美国爹就是好啊。

    美国人厚此薄彼,让李学坤很生气,你武装新三十八师,我就武装我的二百师。

    李学坤直接向重庆的蒋委员长打了报告,自己的部队换装下来很多的武器,这些武器,包括英国人的百夫长坦克,装甲车,原二百师的德国装甲车和坦克,以及司登式冲锋枪等等,这些武器,虽然不如美国人的新,但战斗力也是惊人,不能便宜了外人。

    所以李学坤要求,蒋委员长再给他派一万人来,用来接收这批装备。

    当蒋委员长接到李学坤的电报后,不由哈哈大笑,这才是李学坤啊,一毛不拔,有了新东西,旧东西一样也不扔,想不到李学坤给二百师攒了这么厚的家底儿,可不能浪费了,于是蒋委员长大笔一挥,再次拔给了李学坤一万学生兵,用来接收二百师原有的装备。

    蒋委员长此举让史迪威感到不快,因为如此一来,三个师的平衡就被打破了,李学坤实际上拥有了两个师的兵力,算上美国给李学坤的坦克,李学坤实际上已拥有了近二百辆坦克,二百辆装甲车,由原来的一个轻装备师,一跃成为了一个重型机械化师,除此之外,李学坤部还有六百辆汽车,一个150毫米重炮营,一一个75毫米战防炮营,这样的火力,绝对是一个加强版重型机械化师了,人员达到了两万六千人,几乎相当于国内一个军的编制了。

    当然,重型机械化师的灵魂,重型坦克,李学坤还很缺乏,他的二百师拥有一百多辆百夫长坦克,但这些坦克,都是百夫长的原型一号车,名为重型坦克,实际上远不如后期的重量大,与自己给李学坤的30吨重的谢尔曼中型坦克相比,相差无几。

    真正的重型坦克师,美国自己也不过才几个而已,根本无法提供给中国,不过,对于中国人的对手日本人来说,百夫长坦克与谢尔曼坦克,已然是庞然大物了,它们有足够的实力摧毁日军那薄铁皮制成的九五式和九七式坦克。

    所以说,李学坤的部队,是一支武装到牙齿上,名符其实的机械化师,其编制之大,恐怕在整个二战历史上,还没有出现过这么大规模的师。

    史迪威对这种情况很挠头,李学坤没有通过他就私自扩充军队让他感到很生气,不过仔细想来,李学坤的部队还是要听从自己指挥的,蒋委员长送来的新兵,也都补充了驻印军,肥水不流外人田,所以,史迪威的气也就消了许多。

    只是,史迪威对李学坤自作主张,与蒋委员长连成一气的作法还是有怨气,所以,他主动找李学坤聊了几次。

    两个人的对话大多数是在蓝伽姆的营房里进行的,史迪威嘴里惯常叼着一根粗大的古巴雪茄,而李学坤则吸着国内的老刀牌香烟,两个人在烟雾缭绕中开始交谈,其间有激烈的争论,也有开怀大笑,但最终的结果是好的,史迪威与李学坤捐弃前嫌,两个人为了共同的目标——打败日本人而奋斗,而史迪威对李学坤这个规模空前的师也默认了下来。

    不光如此,史迪威还为李学坤弄来了大量英国武器的零部件与弹药,这也为李学坤部战冲击力的持续性提供了保障。

    一转眼,又是两个月过去了,李学坤到印度已经五个月了,这五个月中,李学坤部补充了一万五千人的新兵,这些新兵都是通过新开辟的驼峰航线运来的,为了开壁驼峰航线,美国人投入了大量的运输机,在史迪威的坚持下,这些运输机从印度将美国的援华物资运到中国,然后将中国士兵运到印度。

    本来计划每天从中国运送一千人的干兵,但是英国人怕中国士兵太多,与印度独立运动搅在一起,对自己的统治造成威胁,以物资供应不上为借口,希望将每天运来的人数缩减到四百人。

    但是史迪威拒理力争,最后,定下了每天运输七百人的配额,一天七百人,一个月就是两万一千人,这样一来,两个月就将所有的士兵全部运到了印度蓝伽姆训练基地。

    说起来,驼峰航线的飞行员都是勇士,在他们的飞行路线上,日本的战斗机经常出动骚扰,很多运输机都被击落,喜玛拉雅山下,美国被击落的飞机在阳光下反射着刺眼的光芒,竟然成为了飞机前进的座标。

    在连吃了几次亏之后,美国开始使用战斗机护航,这样一来,才大大减少了驼峰航线的损失。

    由于李学坤的厚脸皮,先到的士兵大多进了李学坤的部队,这样一来,李学坤的第二百师整训完成时间比其它部队要早了许多。

    此时,二百师已整训完毕,而孙立仁的新三十八师与廖耀湘的新二十二师都还在整训中。

    李学坤觉的,既然自己已准备好了,就要好好给日本人一点教训。他决定,从胡康河谷出发,反攻缅北。

    为此,李学坤制订了一个反攻计划,报请史迪威批准。

    史迪威对李学坤的计划最开始并不支持,他觉的,李学坤的计划有些天方夜谭,以一师之众,攻击日军两个师团,五万精兵驻守的缅北,这有点不切合实际。

    李学坤不由微微一笑,口中说道:“将军,我不过是想给日本人一个小小的教训,你知道,日本人想要攻打英帕尔,杀入印度,如果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