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卓然说道:“就是这个意思。”
侯小鹰说道:“那简单,还是老办法。咱们做一个测试,找个死囚或者死人放在那扇墙下,再从上面推下一个酒坛,看看砸中他的脑袋能否造成那样的巨大的冲击力,能否形成那样的伤痕。”
卓然摇摇头说:“目前没有这个必要。因为从常理推测,他的口供是可靠的。不过照我看来,这一点不重要。正如我刚才说的,选择从那么高的房顶把酒坛扔下来砸中人的方法进行谋杀是不靠谱的,也是不符合常理的。”
“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拉板车的,也不是什么武林高手,更不是专门杀人的杀手,他个人没有杀人的动机,也没有证据证明他被变法新党所收买杀人。所以可以得出他是过失杀人的结论。”
说到这儿,他顿了顿。忽然又叹了口气,说道:“当然,这只是目前我个人的想法。这个案子能否最终这样定案,还要看官家以及太皇太后他们的想法。因为这个案子现在已经不是单纯的刑事案件。我再把这些案情向官家做一个禀报再做定夺。”
商量完,卓然便吩咐解散了。
随后,他亲笔写了一份奏折,将案情和相关证据罗列以后,派人送去了皇宫。
令卓然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风平浪静的几天之后,卓然参加早朝,居然有大臣当朝弹劾他。
而这个大臣卓然根本就不认识,弹劾的内容就是这个案子,说明明是故意杀人,卓然偏认定为过失杀人。接着站出几个官员表示附议,认为这件案子应该移交给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三司会审,确定究竟是不是故意杀人。
而且若是故意杀人,这酒坛子与马氏素不相识,为何要杀她,幕后的真凶到底是谁,应该一查到底。而不能就这么不了了之。
卓然一听有点发懵。这还是他的案子第一次被人这样无理取闹一般的责难。自从皇上赋予了他尚方宝剑,并且赋予了他一审终审的特权之后,朝廷这些官员从来没有谁对他判的案子指手划脚。
因为说不上话,也抓不到痛处。而这次卓然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说这个案子却说得头头是道,引用的证据和对事实的叙述都非常准确。就好像看过自己的奏折似的。
可是这奏折只交给了官家宋神宗。这几个大臣和监察御史到底是怎么知道的?
立刻就有支持卓然的站了出来,表示反对。为首的说对方完全是故意找茬,想把火引向王安石的变法,居心叵测。一时之间朝堂上吵得不亦乐乎。金銮殿上宋神宗甚至一言不发,看着下面吵。
一直到这些人翻来覆去说的没有什么新意之后,宋神宗才摆摆手。示意大家都不要说了,望向了一言不发的王安石。说道:“王卿,你怎么说?”
王安石慢吞吞的说道:“若就案子而言,微臣不敢多语。因为这案子涉及到有谣言说是微臣或者微臣的哥哥雇凶杀人。因此微臣如果做任何表态都不合适。”
“如果说不同意三司会审,那就有人说微臣想蒙混过关,也就坐实了这些人对微臣的推测。若是微臣同意三师会审,又违背了先帝对提刑官卓然的器重。”
“先帝已经给了卓然以一审终审的特权。而现在却把案子移交给三司会审,这个先例一开,后患无穷。所以微臣还是不表态为好。”
立刻就有人反对说:“你说不表态,这不是已经表态了。还说什么?”
王安石似乎已经打定主意不多说了,言多必失。因此对方咄咄逼人,他也不再吭气。
宋神宗再次阻止了朝堂上的杂乱局面。望向了卓然,说道:“卓卿,你如何看?”
卓然迈步出列,说道:“如果微臣坚决反对的话,好像觉得我有鬼似的。行,就是这样,若是官家同意,那就交三司会审吧。”
“若三司会省得出是故意杀人,微臣就引咎辞职。这提刑官还是另请贤能吧。我还是到地方去当个小县尉可能更合适。”
刚才弹劾他的几个人马上就说道:“提刑官既然如此承诺,官家这案子就应该交三司会审。至于提刑官是否引咎辞职,到时候再说。先把这件案子一查到底,查出幕后真凶才是最紧要的。绝对不能让被害人白白丧命,不管他是谁。”
宋神宗并没有感到特别意外,他似乎已经料到了今天的结果。于是说道:“好吧,既然如此,鉴于此案关系重大,将这案子移交给三司。由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司会审,并将会审结果向朕禀报。”
卓然一肚子的窝囊气离开了金銮殿,返回了自己家。
当天晚上,宫里来了一位传旨太监传太皇太后口谕。
传旨太监笑眯眯的单独见了卓然,在书房里关上房门对卓然说道:“咋家传达太皇太后口谕,说你今天在朝堂上做的不错。太皇太后还以为你会闹翻天,抵死不同意呢!没想到你这么干脆就答应了。”
“看来太皇太后那天提点你的话你记在心上了,这就很好。后面的事你就不用管了,放心,即便是最终查出是故意杀人,也跟你没有关系。那是三司做的事。”
“而且太皇太后也说了,就算认定为故意杀人,他最终也会赦免这个囚犯的死罪。而改判流放之类的,这样可以保一条性命。免得你觉得眼睁睁的看着一个不该死的人死了,心里不好受。”
“这是太皇太后给你的承诺。你明白究竟发生什么了吗?”
卓然当然明白了。如果话说到这个程度他还不知道,那他简直太傻了。
不过传旨太监虽然见卓然点了头,却还是低声告诉了他事实。说道:“你的奏折交给了官家。本来官家是不想让太皇太后知道这个奏折的,但是你想,太皇太后怎么可能放过这个机会?早就有人盯着了。”
“所以你的奏折在递交给皇上之前,内容就已经传到太皇太后那去了,她就知道了这件事。所以马上找到了皇上,说这个案子不能就这么着。必须要一查到底,而且要三司会审。”
“官家当然不同意。说已经给了大人你最终裁决权,若把你定的案子再拿去给三司会审,这分明是置先皇的遗命于不顾。太皇太后却说授予你一审终审的特权,是仁宗皇帝做的。”
“当时只是因为大人具有远超其他人的侦破才能和公正的节操。但是这个案子已经不是普通的案子,关系到王安石和他的兄弟。他们现在都是朝廷官员,特别是王安石,更是当朝宰相。他们涉及到的刑事犯罪,若不一查到底,如何向天下交待?如何向先帝交代?”
“最后官家就说今天早朝问问大家的意见。大家是这个意见,而你又同意了,王安石也不表示反对。因此就移交给三司会审了,太皇太后说了,这是一个特例。以后你还是放心去审你的案子,不要计较太多。”
卓然苦笑摇头,没有多说。
送走了传旨太监,云燕紧张的来到了他的屋里。说道:“怎么回事?”
卓然说道:“山雨欲来风满楼。估计这一次我肯定要倒霉了。”
“为什么?”
“因为我有这种感觉。而且这一次不仅是我,王安石估计也够呛。”
卓然在印象中,王安石在变法过程中曾经几次辞去了宰相之职,具体时间他记不清楚了。不知道这是不是第一次。反正他的变法一波三折,自己进入历史之后没准会使这些时间发生一些变化。因此他才会做出这样的设想。
第1354章 升了官也不开心()
三司会审随后便开展了。案件和犯人都移交给了大理寺关押,由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和御史三人共同审理。
消息很快传来,只审了三天,酒坛子便招供了。说他是故意杀人,支持他的是一个黑衣人,那个人是谁他不知道。给了他一笔钱,然后他趁着马氏从他屋下经过,然后从后面尾随过去。用酒坛子砸在她的头上,把她砸死了。
后面所说跟先前的交代是一致的。只是把无意中将酒坛放在山墙掉下去砸死人说成了受人雇佣砸人,但是他没有说那个黑衣人是谁。
案件很快朝着更不可预知的角度发展。大理寺居然很快将那黑衣人抓获归案了,只用几天功夫去破案。速度之快堪比卓然。
更为有意思的是,那人一口咬定是王安石的哥哥王安上收买了他。并且还拿出了一大堆黄金,说是他哥哥给他的赏金。然后他找到了这酒坛子,酒坛子对马氏进行了谋杀。
这桩案子审到后面,前后总共没有用到一个月便最终定案。三司决定将那黑衣人处以斩刑,而酒坛子则被判处了绞刑。
这种案子按照正常程序,上报官家核准死刑。很快官家便批准下来,同意那黑衣人斩刑。但是对酒坛子则赦免了他死罪,改判流放三千里。
而对于所谓的案件主使者王安上,三司会审的结果是准予他官当。也就是用官帽子来抵罪,从而免除其他的罪责。
古代有八种人犯罪时可以得到减免刑罚,这叫“八议”,也就是说这八种人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其中就包括官员,可以用自己的官帽来冲抵罪责,从而免除处罚,也就是用罢职来换取从轻甚至免于刑罚处分。
这个处置得到了皇上的批准,王安上被免职。但是没有被追究责任,虽然最终没有涉及到王安石,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件事主要针对的就是他。而这桩案子在京城掀起了轩然大波。
当卓然得知结果之后,立刻写奏折请求辞去提刑官之职。而几乎与此同时,王安石也写了奏折,辞去宰相之职。并且王安石奏折比卓然还要绝,提交了辞呈之后,直接卷铺盖回老家去了。都不等皇上是否批准。
就在卓然提交辞呈的同时,苏轼也请求外调的奏折得到了宋神宗的批准,他被调到杭州做知府。
苏轼离京前一天,到卓然家与他辞别。
卓然让厨房做了几样小菜,拿了一壶酒跟苏轼在书房里说话聊天。
苏轼很是痛苦的说道:“很抱歉,卓兄,我把你拉下水了。我原本也没有想这样做的,但是现在看来却真的出现了这样的结果。你本来想超然物外,做一个两边都不得罪的人。但是很多时候树欲静而风不止。”
“你跟其他人不一样,你不该提请辞职。我相信官家也不会放你走的,这件事很明显有人在后面做了手脚,案子肯定是你判的是对的。”
“但是现在弄成这个样子,是别有目的的。目的就是把王安石弄回老家去。他现在走了,目的达到了,所以皇上不会批准你走的。”
卓然摇摇头说:“这件事我觉得很难受。我倒不是想耍脾气,我只是觉得我有必要离开一段时间。所以即便皇帝不同意我也不想干了。”
“说实话,我宁愿当一个小捕快,过得更逍遥自在一点。不用去考虑更多案外的事情,但是现在要想回到那逍遥的日子已经不可能了。”
苏轼说道:“实际上这种事看你怎么去想。你觉得做一个平凡的捕快自在,但是真正做了捕快,你又会觉得你做捕快也更加是身不由己。也希望手里能有更多的权,从而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这一晚,两人说了很多,都喝的晕晕乎乎的。
苏轼和王安石都离开了京城。卓然在等官家的批文。
不过,卓然没有等到官家批准他引咎辞职的奏折,反倒等来了另外一道圣旨。皇上升了他的官,任命他为枢密院史。也就是枢密副使,相当于副国防部长。
而这个职位只是一个待遇,他的职官依旧是提点提刑院,也就是提刑院的提刑官。只是官品由正三品提高到了从二品,而他的枢密副使是一个待遇,他自己是不需要也不能够到枢密院去办公的。对于这个提拔,朝廷中似乎并没有人表示任何异议,反而有很多人觉得理所当然。特别是自以为知道内幕的人。
卓然当真是哭笑不得,看来这是太皇太后给自己听话的回报。而在这一场斗争中,宋神宗很显然屈服于太皇太后,做了让步。但是对王安石的宰相辞呈宋神宗没有批准,估计王安石正在气头上,一时半会儿也不会回朝堂之上。
而这之后卓然的每次到金銮殿上朝,都会听到有官员要求任命新的宰相来填补王安石不在的空缺。但是这个提议却一直被搁置了下来。
虽然卓然没有被处罚,反而升了官,但是他一点都不开心。
这一天,他易容变成了杨二郎,来到了杨二郎的府邸见见小青。
这几个月来,他时常会抽空变成杨二郎的样子,到杨二郎的府邸跟小青相聚。一方面看看这丫头,另一方面他想看看有没有冰霜的消息。
因为他离开辽朝的时候,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