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殇-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语气愈说愈厉,到后面,已经是声色俱厉。秦风平日里除了练兵之时杀气腾腾,闲暇时都是和和气气的。这次发怒,真个是杀气腾腾,让在座众人心中多了丝寒意。他们能深切的感觉到,只要秦风愿意,他真敢对在座的人下杀手。

    刘唐是个莽汉,心中自然不服,他的嘴唇动了动,想要说什么,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在座的众人,除了晁盖、吴用和公孙胜三人是和自己一伙,其他的人,便不是秦风的亲信,也不会随随便便的和秦风作对。自己如何说得过他们?

    晁盖见刘唐没有回嘴,暗暗松了口气。他看得比刘唐远了许多,他也从秦风的话中听出了一点别样的意思。梁山上有不少好汉都是有家室的人,朝廷一旦大军来剿,定然是玉石俱焚的结局。为了家人考虑,梁山也不得不招安。

    朱武迟疑了片刻,看向秦风,轻轻的道:“大头领,朝廷招安,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可我们也不得不防,若是朝廷只想不动兵戈,便将梁山招安,而后将众多兵将散归田里,让我等各回本乡,那我等岂不是任其宰割?”

    秦风嘴角微微上翘,他看向朱武,点头轻笑道:“军师说得不错。但我料想朝廷绝不会如此作为。若是我等扫荡郓州府之时,朝廷可采此计。若是我等初败济州兵马之时,朝廷也可使此计。唯独现在这个时候,朝廷断不会用此计策。”

    朱武微微一怔,脱口道:“此话怎讲?”莫说朱武,便是一直再犹豫不决的林冲等人,也都露出了询问的目光。只有吴用依然老神在在的坐在椅子上,仿佛对什么事情都漠不关心一般。

    秦风严重闪过一道明亮的光芒,他放在桌子下面的双手微微的捏成了拳头,随即便松开了,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他看着众人,自信的道:“因为梁山吃掉了朝廷七千兵马,而且梁山用五百骑兵就击溃了淮阳精锐。”

    看着一些头领疑惑的目光,秦风轻轻的笑道:“大宋兵不经战,指的是地方厢军。禁军即使战斗力再差,也不是一般的山贼能比的。像淮阳军这样的禁军,战斗力仅次于西北边军,和守卫东京的禁军不过伯仲之间罢了。我们斩将刈旗,追亡逐北,使得威名赫赫的淮阳军落荒而逃,这样的事情,朝廷不会不重视。他们要么剿灭我等,要么招安,让我等入军中效力。更何况若真招安了我等,未尝不是给天下强人做一个榜样。日后各地州府剿贼,也能省下不小的气力不是?”

    吴用突然开头道:“大头领,可您又怎么能保证济州府将战场之事如实上报给官家呢?朝廷官员官官相护,可谓报喜不报忧。若是他们为了掩盖罪责,故意设计出招安的计策,我们岂不是正如其毂中?”

    秦风看了一眼吴用,反问道:“怎么,难道吴学究不想招安,混个一官半职,光宗耀祖不成?”

    吴用面上闪过一道几不可察的红晕,他睁眼看着秦风,语气中多了丝恭谨:“大头领所言不错,梁山水泊纵横八百里,看似广阔,实际上乃是一死地。若是朝廷真起大兵征剿,此处定不能守。若是招安之后,能保得大家平安,招安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可凡事谨慎点总是没有错的。”

    秦风微微一笑,缓缓起身,踱了几步,似在犹豫,又似再迟疑,过了良久,他才轻轻的叹息一声,淡淡的道:“吴学究说得有理,待朝廷招安的大臣到梁山,我们再做决定罢!”

    *****************************************************************

    宿元景的队伍先到了济州府,太守接著,请到府中设筵相待,动问招安一节,宿太尉都说了备细。

    太守听罢,眉头微皱,自欧阳泰惨败而归,他担心梁山兵马打城,昼夜不得安宁。本指望朝廷派遣大军征剿梁山,不想却是要招安。他心中暗自算计,若是招安成功,自己不见得有多大的功劳,再加上丧师辱国之事,少不得要受责罚,心中恼恨,口中不禁道:“梁上不过一伙毛贼罢了,朝廷何必要招安他们。这岂不是给了他们天大的面子!”

    宿元景眉头一皱,冷冷的道:“招安梁山强人,乃是朝廷的决定。你难道有什么意见不成?”

    太守心中吃了一惊,急道:“下官没有那个意思。”

    宿元景表情殊为不悦。他很看不起这个太守,一方面让梁山强人打得一败涂地,一方面又看不起对方。大宋尽是这样的官吏,如何能兴盛?他扫了对方一眼,看似漫不经心的道:“你既为济州知府,招安一事,少不得你出力。若是招安事成,自然有你一份功劳。可若是招安不成,你也难免二罪并罚。”

    济州太守听了,心中微微抽搐了一下,眼中已然多了丝畏惧。他浸淫官场十几年,一步步的爬到今天这个位置,什么事情看不透。他自然知道宿太尉固然是为招安增加成功的几率,但未尝没有给自己靠山的面子,他在缓和彼此的关系。想通了此节,他微微沉吟了片刻,当即改口道:“论某愚意,招安一事最好。梁山敢战之士,足有数千人。若能招安,也为朝廷省了一笔军费,更能添一只强军。只是一件:太尉到那里须是陪些和气,用甜言美语抚恤他众人。莫论好歹,只要成全大事,那便千好万好,太尉留个清名于万古。”

    宿元景听他话里有话,眉头不禁皱将起来:“怎么回事?这伙强人难不成还敢为难天使不成?”

    济州太守心中鄙视,都到了这个时候,还在自己面前装糊涂。他可不相信像宿元景这样身居高位的人在来此招安之前,没有打探到梁山贼人都是什么样的人物。他这么做,难不成还要显得自己清高,为了朝廷的威仪,不得不这般作为不成?饶是心中鄙夷,他口中却道:“太尉有所不知,梁山之中,内有几个性如烈火的汉子。倘或一言半语,冲撞了他,便坏了大事。更兼他们虽多有军官出身的强人,但也不乏江湖上有名有姓的大盗,若真惹恼了他们,却少不得一番争斗。”

    宿元景听罢,微微点头,眼珠子转了一转,复又露出笑意,也不知道他心中在想些什么。他似乎倦了,挥了挥手,济州知府识趣的退了出去。

    他尚未出得馆舍,就被人拉到一旁,仔细看时,却是蔡京的门生叶少安,少不得一番叮嘱不提。至于童贳、陆谦,自然少不得一番忙碌,不必细表。

    次日,济州先使人去梁山报知。

    秦风自得招安消息,虽有童贯密信先到,但他不知童贯心思,也自防备。每日在忠义堂上聚众相会,商议军情,调兵遣将,又派出数十亲信,前往这些年在东京并各地埋下的钉子处,以策万全。

    当日有一人同济州报信的,直到聚义厅上,说道:“朝廷今差殿前太尉宿元景,并太师府督办叶少安、枢密院议郎童贳、殿帅府虞侯陆谦等人,赍到十瓶御酒,赦罪招安丹诏一道,已到济州城内。”

    秦风听罢,眉头微皱,又问了几句,奈何那使者虽然精明,却也不过是道听途说,于招安内容并不知道多少。秦风见问不出什么,也不强求,当下命人取酒食,花银十两,并一封愿招安的书信,又嘱咐道:“我梁山盘盼朝廷招安已久,太尉此来,不亚于雪中送炭。”当下打发报信人先回。

    待使者去后,秦风方与众人道:“宿元景乃是天子身前的近臣,赵挺之倒后,他便成了清流之首领。我不知道此人有多大的本事,但看他凭着势力微弱的清流,能自成一党,同蔡京、童贯等人分庭抗礼,便可知道此人的不凡。”

    众头领除了朱武和吴用外,都是莽汉。让他们冲锋陷阵,他们都是一把好手。若让他们算计人,却是一个不如一个。他们听得秦风如此说,也不知道该如何接口,只在一旁洗耳恭听。

    秦风看了一眼诸人,继续道:“若是寻常官员来此,我兴许还要怀疑。既是宿元景来此,招安一事当不假。若我所料不错,朝廷定然不会薄待我等。若非如此,宿元景也不会深入险地。我梁山虽然比不得朝廷的百万大军,但要杀一两个人,还是足够的。”

    朱武点头称是。看了一眼吴用,见其依旧是半死不活的模样,嘴唇微微抿了抿,这才道:“虽然如此说,我梁山也不可不防。可遣阮小七率人先去迎接。待他们上了梁山,阮二哥和阮五哥各领三百水兵,往来巡视,若是发现朝廷兵马调动,放起号炮,山寨中自有准备。”说罢,他看向秦风。

    秦风点头道:“如此最好。有劳三位兄弟了。”

    阮氏三雄起身道:“哥哥说哪里话!”阮小五插嘴道:“哥哥,我和二哥在外面巡视,那皇帝老儿赐下的御酒你们可要给我们留着点,莫要喝得光了!”众人听罢,一起大笑。

    朱武微笑着看了众人一眼,又看向秦风,待秦风向其点头后,才轻轻的道:“水路有三雄守护,定然无忧,但陆军也不可不做准备。明日可在聚义厅附近,布下三百步人甲士,再选五百身强力壮之人,持戟而立。众骑兵也抓扎起来,若是官兵真来进犯,定然要先攻鸭嘴滩边小寨,那小寨冲水的一面易守难攻,而冲着我梁山腹心一面,恰恰是易攻难守。朝廷边是有三五千人,也经不起数百铁骑的冲击。”

    秦风点头道:“此言不错,正合我意。小心一万次也不多,如果大意了一次,则后悔莫及。我们宁可麻烦些,也不能中了朝廷的奸计,就这么办吧!”

    众头领听罢,轰然应诺,自去准备不提。当下又选了几个精明的小头目,先去济州城外二十里处等候不提。

    到第三日清晨,济州装起香车三座,将御酒另一处龙凤盒内抬着。金银牌面、红绿锦段,另一处扛抬。御书丹诏,龙亭内安放。宿太尉上了马,靠龙亭东行。济州太守,童贳、叶少安、陆谦四个骑马在后相陪。又有那护送的济州官军五十余骑,并那大小人伴,一齐簇拥。前面马上打着御赐销金黄旗,队伍开路。出了济州,迤里前行。未及二十里,早迎着山棚。

    宿元景张眼看时,只见那棚子跟前,立着两条雄赳赳的大汉。簇拥着一个书生模样的人。宿元景乃是心中有事,对这招安之事存了必成思量的人,他虽然不知对面几人的身份,却也不敢怠慢,当下滚鞍下马。

    那三人见宿太尉下马,也不敢怠慢,急忙施大礼,口中道:“梁山泊吴用、史进、刘唐,奉山寨寨主秦风之命,特来此迎接太尉。”

    宿元景听罢,急忙上前将几人扶将起来,好生安慰,众人一同上马,奔那梁山而去。行至水边,只见阮小七领了数十只大船,等着众人。

    宿元景也不畏惧,径自登船。这边童贳自然知道秦风和童贯的关系,他也不怕,摇摇摆摆的踱上船去。

    叶少安不知梁山根底,微一迟疑,摇了摇头,也上船去了。只剩下一个陆谦,他双拳紧握,指甲都扎到了肉里。他心中深恨高俅,虽然临行前高俅对自己一番勉励,且许诺自己返回东京之时,少不得加官进爵。但能走到今天这步,他如何不清楚这些朝廷大佬的诡计。

    梁山几个有数的大头目中,林冲是自己的死敌,鲁智深怕也看自己不顺眼,至于秦风,谁又能知道他的心思?一想到那个脸上始终带着笑容的男子,他的心就缩紧了。只有大奸大恶之人,才会带着那样的笑容。这样的人,会在你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痛下杀手,而且一出手,就会让你再无翻身的余地。高俅是在借刀杀人,是在借梁山的刀杀自己,同时,又借自己的死,绝了梁山招安之路。

    一箭双雕,而且不留痕迹,无论是谁,哪怕知道了高俅的用心,他们也说不出什么来。毕竟自己还是太尉府的人,是代表朝廷来招安的,梁山杀了自己,就等于不给朝廷面子。

    这样的念头在他脑海中飞快的闪过,他看了众人一眼,咧开嘴苦笑了一下,摇摇头,慢吞吞的登上大船。他有些无奈,又有些决然,反正都躲不了了,还不如堂堂正正的上船。料想秦风不是那种分不清轻重之人,他如果真想招安的话,不会做出糊涂事的。

    宿元景站在船头之上,放眼望去,但见八百里水泊,真个是烟波浩渺,沙鸥翔集,白浪粼粼。宛如西子湖畔,又似碧海滔滔。

    观望良久,宿元景心生感慨,眼中已多了丝温润之意。梁山如此美景,只可惜州府不贤,以至于被强人所占。自己此行若不能招安成功,回朝之后,怕也难入皇帝法眼。若是不成功,莫不如与这湖水相伴,也成就了自己一番名声,保不准千百年后,有人传诵。

    大船直泊将过去,不一时,到了鸭嘴滩边,秦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