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支点-第6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如官员们所想,谢昌云接着又道:“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就必须有廉洁高效的政府和安定的环境做保障。而政府怎么样才能做到廉洁高效呢?只有一个办法,这就是各级行政长官必须由民众选举产生,必须处在民众的监督之下。湖南全省明年一月底以前必须完成所有县长的直接民选,必须建立健全各级参议会体制,这是个硬条件,没有任何可讨价还价的余地,随营将派出督查组和省参议会一起对湖南的民选官员的进程进行监督。省警卫队司令部,你们要全力予以配合,对任何胆敢阻扰民选的势力或个人进行坚决打击。”

    民主制度的最初推行,很大程度上还要靠强力来进行,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来做后盾,谢昌云面前所做的一切根本就不可能。

    会后,谢昌云与程潜单独交谈了一个小时,在程潜的陪同下吃了一顿四菜一汤的简单晚餐,然后就启程飞往了郑县。

    由于郑县为省府所在地,因此于今年一月一日起就已正式恢复为“郑州市”,由省府直接管辖。

    谢昌云到达郑州已是晚上九点四十多,他和温妮虽然都很留恋当初在郑县所住的那栋小楼,但无奈原中国战区前方指挥部的那个院子已经交还给了铁路公司,所以只得带着遗憾住进了新建的“中原宾馆”。

    到了河南这个实打实的自己的地盘,谢昌云的心禁与在湖南大不相同,刚一进宾馆的客厅里就对孙蔚如道:“给我弄一碗羊肉烩面来,明天早上要吃小米稀饭、小笼包和千层饼。”

    孙蔚如笑道:“就知道你爱吃这些,全部都备着有,要不现在都给你上来?”

    谢昌云赶紧摆手道:“不了不了!宵个夜而已,哪里能吃那么多?烩面也只下个小碗的就可以了。”

    孙蔚如道:“那就不勉强了。明天中午我请副委员长吃水席。”

    谢昌云道:“水席是洛阳特色,还是等去洛阳吃为好。明天中午弄两条黄河大鲤鱼,一条红烧、一条糖醋,再来一盆胡辣汤就可以了。”

    孙蔚如道:“副委员长准备去洛阳?”

    谢昌云道:“这次来准备呆四天,重点看看洛阳、开封的工业,焦作的煤矿,黄泛区的开发,还有太行山区农民的生活状况。三号晚上回广州,具体行程孙主席看着安排吧!”

    孙蔚如想了想道:“这可够紧张的!明天早上我们拿一个行程安排出来。”

    谢昌云道:“晚上十点钟以前的时间也都可以利用上。不瞒孙主席,欣怡是十号的预产期,早几天晚几天都说不定,我还是早一点赶回去为好。”

    孙蔚如道:“这件事倒是耽误不得,我也要给你和何副主任准备些贺礼。”

    谢昌云道:“你我不是外人,虚的那套就不用讲了。给我两百斤特选的灵宝红石榴、两百斤焦作铁棍山药就行了。”

    孙蔚如道:“就是再好的石榴和山药,加起来不过几十块钱的东西,我一个省府主席能拿得出手?”

    谢昌云道:“这不是花钱多少的问题,心意到了就行。对了,有件事我给你交个底。我的二夫人这次在苏联签了一个大合同,需要向苏联和东欧出口的小麦、玉米、肉类、蛋禽、纺织品、生活日用品的量相当大,这其中有不少是河南的优势产品。另外就是还获得了在苏联几百万亩土地的开垦和种植权,中原人口稠密,农民又善于耕种、吃苦耐劳,是动员移民的理想地区,这几天我们抽时间把这些事大致规划一下,完了我二夫人还会派人来进行详细考察。”

    孙蔚如道:“到外国去种地,只怕不好动员呀!”

    谢昌云道:“一户每年至少有一千元的纯收入,还会同步建立医院和学校,还怕没有人去?”

    孙蔚如乍乍舌道:“种地怎么会有这么高的收入?”

    谢昌云道:“你当是在河南一家几亩十几亩地呀?如果去了苏联,一家至少都有上百亩地,而且还有农业公司前期提供房屋和生活资料,后期机械、种子和化肥等生产资料,实行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的农场式耕种。一千块的净收入我还是少说了呢!你想,一家如果种一百五十亩地,前五年免税,以后的税赋也低于我们国内,耕种精心一些,一亩地怎么也能净赚个十几元吧?如果再顺便种点蔬菜或搞点养殖,收入还会提高不少。”

    孙蔚如叹道:“要真是这样的条件,只怕要挣破头呢!陕西怎么样,要不要也考虑?”

    谢昌云笑道:“省主席身在曹营心在汉,主政河南还念念不忘家乡。陕西当然要考虑,包括甘肃宁夏在内,主要是从那些不适于生存的贫瘠地区向外移民,这样一来可以解决这些人的根本生计,二来也可以把黄土高原上的水土植被更好的保护起来。不过呢这里也有一个问题,那些极度贫瘠地方的农民耕种技术也相对落后,还需要有一定的帮助,所以我打算把来自平原地区的移民和他们搭配起来,用一两户来带一户。”

    孙蔚如拍手道:“这个办法好!我们河南就负责包陕西。”

    谢昌云道:“我正是这个意思。”

    正说话间,宾馆的经理带人端进来了两碗热气腾腾的羊肉烩面,还带着一碟辣椒油、一个酱油壶和一个壶醋。

    孙蔚如断过一晚烩面问道:“副委员长随从们的夜宵都安排了吗?”

    宾馆经理躬身道:“禀主席,全都安排了,是烩面和蒸饺。”

    孙蔚如又绷着脸道:“副委员长历来的习惯是餐费住宿费自理,你们要把帐记清楚了,我这碗面也要算在内,这次省府不会给你们补贴一分钱。”

    “这是!”宾馆经理斜着眼睛看了看谢昌云,见谢昌云头都不抬的只管大口的吃面喝汤,于是便答应着退下去了。

    孙蔚如不是做作,他知道谢昌云除了接受私人宴请之外,肯定要据实结算其他费用,因此还不如提前交代了大家都好安心。

第六二二章兰儿回家() 
就在谢昌云外出视察期间,谢昌云等诉中央日报和中央广播电台一案,也于十月二十五日上午在武汉地方法院正式开庭,前往法院旁听中外人员和前来采访中外记者有数百人之多,当天被法院传唤的证人也达二十余名,其中有半数证人是在拘押之中,另外中央日报社长和总编、中央广播电台台长和总编,都在数日前被法院告知在案件审理期间不得离开武汉,并且由于原告提出了附带民事赔偿要求,所以以上两单位的银行账户也被法院冻结。

    法庭开庭之后,最先审理的是谢昌云告被告“恶意诽谤罪”,不过当原告代理人宣布了起诉状之后,被告代理人就立刻承认了所犯诬陷之罪,另旁听者大掉眼球!

    实际上两个被告和他们的幕后也知道谢昌云在生活上并无很大可指谪之处,经济来源全都合法,对谢昌云的中伤,暗地里还能达到妖言惑众的目的,可一旦上了台面就苍白无力了。

    不过,法庭按原告代理人要求,还是按被告的攻击之词,逐项要被告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在被告承认了对谢昌云的攻击均系捕风捉影或故意编造之后,被告代理人并没有追问其动机,而是请法院宣布了对自抗战以来,谢昌云个人为战争、经济建设以及慈善捐赠累计达五亿三千七百五十万元、另为国家筹集资金达三十五亿八千三百万元的事实认定。

    这两个数字公布之后,法庭里顿时喧声一片,谁都没想到除了战场上的胜利和外交上的取得之外,谢昌云竟然还为国家做出了如此之大的贡献!

    庭审经过被媒体公布之后,谢昌云的声望更加高涨了起来,而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何应钦等,却遭到了各界空前的鄙视。

    十一月一日,是国民政府正式还都南京的日子,但原准备的二十万人的庆祝游行竟只有不到六万人参加,大部分省份都只派出了一名省府委员出席还都仪式,几个战区司令长官或军区司令中只有顾祝同一人出席。

    更有国民参政会、国民大会筹备委员会和经济部、工业部、交通部、藏务委员会、蒙务委员会等几个国民政府所属部委、以及空军司令部仍旧留在了武汉。

    其余迁往南京的国民政府各部也不是都心甘情愿的。谁都能看出来,除了外交之外,国民政府的权力所及不过四省两市,如果严格的说起来连四省都没有,因为浙江有三分之一、苏北的陇海线以北地区都在谢昌云控制之下,而被陈诚系所盘踞的安徽、湖北和南京特别市,能不能买国民政府的账,则要看陈诚的心情而定了。

    所以跟去南京是绝对没有前途的,而留在武汉,至少能够在谢昌云的安排下参与一些事务,特别是那些有专长的公务员,以后在新政府中还有望能谋得一个位置。

    对于拒迁南京的部委,行政院长孔祥熙在何应钦的劝阻下没有敢采取强制措施,因为军事委员会各部好歹是来了南京,万一政府方面闹翻了,军事委员会这块能不能表面维持就很难说了。

    所以权衡利弊,孔祥熙只能忍了!

    国民政府的迁都仪式竟然变成了分离和凋谢仪式。

    同一天,武汉卫戍司令部宣布撤销,由原新六军班底组成的武汉警备司令部接管了武汉的警备。

    以罗卓英任司令的华中军区也在武汉成立,第六战区随之宣布取消。

    贺耀祖接受了谢昌云的邀请,仍留任武汉特别市的市长。

    谢昌云于热闹纷繁的这天来到了洛阳,到了这里他才告诉孙蔚如,准备把一半用易货贸易、一半用现款支付从苏联买进的一个拖拉机厂设在洛阳。

    前世的洛阳拖拉机厂很有名气,谢昌云打算今世让洛阳继续这个辉煌,只不过未来的洛阳拖拉机厂将是私人资本。

    除此之外,振华公司还准备控股在洛阳、焦作和许昌各建设一座十至十五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

    谢昌云的宣布让孙蔚如和洛阳官员们喜出望外,当下凑了份子,中午硬是要在“新盛长”请谢昌云吃一顿最正宗的洛阳水席。

    谢昌云不便推辞,于是就让马兰儿回家去看看,并把她一家都接来一起赴宴。

    由于有王秋暗中给的资金支持、南华公司给提供的便利、以及马先生有两个孙女被谢副委员长家收养的消息早就传出,所以马家的生意在洛阳一带做得十分红火,仅今年前三个季度就盈利了二十二万多,其中大部都被用来办了孤儿院,所以马先生俨然已成了洛阳的知名人士,并当选为市参议会议员。

    马家现在还是住的谢昌云三年多前买下的那个院子。阳历十一月初,洛阳白天的天气还没有到穿厚棉衣的时候,看到亭亭玉立的大女儿兰儿突然出现在了面前,她的母亲疑似幻觉,擦了擦眼睛见女儿正喊着娘向自己跑过来,这才喜出望外的迎了上去。

    也只有做母亲的,才能够隔着二十多米远一眼就认出来是双胞胎女儿中的哪一个。

    “菊儿呢?”兰儿的母亲抱着大女儿后又向前张望着。

    马兰儿在母亲怀里抬起头来道:“娘,菊儿没回来,我是跟叔一起来的,在洛阳只能呆不到一白天,下午就要走。”

    “啥?谢副委员长来了?我让人赶紧喊你爷和你爹回来。宋妹子,你过来一下!”兰儿母亲一边喊着人、一边仍拉着女儿的双手不松开。

    等交代了几句,看着一名三十多岁的妇女匆匆离开后,兰儿母亲才道:“这是咱家顾的车把式的媳妇,平时就在院子里给我帮忙。兰儿,谢副委员长来不来家吃饭?”

    马兰儿道:“省府孙主席他们要请客,就不到咱家吃饭了,叔还让我把你们都喊上。娘,再把两个弟弟都从学校叫出来吧!还有我二叔,不是在我们这一片当警察署副署长吗?”

    兰儿母亲道:“你爷和你爹去就行了,我们女人和小娃子去了不好。”

    马兰儿晃着母亲的胳膊道:“娘,你们要不去叔会不高兴的。再说我还想和你、又想和爷和爹都多说会儿话。”

    兰儿母亲忙道:“好,好!我们都去!兰儿,你又长高了一些,菊儿也长高了吗?”

    马兰儿道:“菊儿和我一般高呢!叔和夫人都说了,等过年就让我们都回来看看。”

    兰儿母亲一眼瞥见了院门口还站着一名全副武装的女兵,于是就道:“还有客人一起来?还不请到屋里喝水,我再给你们那些苹果和枣子吃。”

    马兰儿道:“这是蔡姐姐,是陪我一起来的。蔡姐姐,进来坐一会儿吧!”

    马兰儿没敢说女兵是自己的警卫,免得把不知究竟的母亲给吓一跳。

    三人进屋没说多一会儿话,马先生和兰儿的父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