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赵无忌的话,又闭上眼睛想象了一番,众人皆都似有所悟,纷纷点了点头。
“然而,刚才那个纸团掉到了地上,这是因为它同时受到了两种力量的影响,第一种力量,便是空气的摩擦阻力,第二种力量,则是我们脚下的土地给予它的吸引力,我称之为地心引力。”
“空气的阻力使得纸团的速度越来越慢,地心引力则使得纸团不断向下,最终落到了地上。”
“这空气又是何物?”黄宗羲像是个小学生一般,睁大了眼睛向赵无忌问道。
“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确确实实地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像我们每一次呼吸,都是吸入新鲜空气,都是吐出体内的浊气,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对于我们来说,就像水对于鱼儿那样,虽然看不见,却离不开它。”赵无忌只得从最基本的东西开始,和他们解释。
“不知诸位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无论我们向上扔什么东西,这个东西最终都会落到地上,哪怕是轰向天空中的炮弹,被如此强大的力量发射出去,最终也会落回地面,这就是因为地心引力的存在。”
在牛顿被苹果砸了脑袋之前,从未有人想过地心引力的问题,赵无忌的话,似是这些著名的大儒面前推开了一扇神秘的大门,大门外,是五光十色,光怪陆离的广阔世界。
“……,研究这些事物的运行规律,事物之理,所以这本书,我取名为物理。”
黄宗羲等人想着赵无忌刚才说的话,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半晌之后,黄宗羲一拍大腿,“大人当真才智若海,深不可测,地心引力这个道理虽然浅显,然而在下越想,便越觉得当真是世间至理,万事万物皆遵循此理,竟然无一不中,在下五体投地,佩服不已。”
归庄瞪着眼睛说道:“确实是世间至理,细细想来,这个定律竟是完全契合自然之道,很多事情都可以用这个定律来解释。”
宋应星也是连连点头,“这地心引力果然可以解释很多事情,却不知这股力量又是来自何方?”
赵无忌拿起小册子,往下翻了下去,“这一点本官在后面有所阐述,地心引力,本质上是一种吸引力,本官将其命名为万有引力。”
“物体和物体之间,相互都会有吸引力,这个力量的大小,和这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而又和他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股力量,就是万有引力。”赵无忌自信满满地说道。
“这个……,敢问大人,何谓质量?这个平方又是什么意思?”黄宗羲身为一代大儒,乃是极为谦虚好学之人,赵无忌今日给他的震惊实在太大了,所谓知识就是力量,他已经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置于类似于学生的角色,而赵无忌便是那个强大无比的教师。
赵无忌变魔术般地从袖子里又摸出几个小册子,“质量这个词,我在刚才给你们的书中解释过了,至于平方一词,本官这里还有一本书,本官将其命名为‘数学’,有关平方的解释,就在这本书里。”赵无忌话音刚落,手中的这几本小册子就被几位大儒纷纷抢走,黄宗羲拿着两本薄薄的小册子,像是得到了什么了不得的宝物一般,紧紧抓着他们,再舍不得放手。
实在怪不得黄宗羲如此失态,牛顿的万有引力和三大定律,这四条定律构成了一个统一的物理体系,被认为是‘人类智慧史上最伟大的一个成就’,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奠定了之后三个世纪中物理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现代工程学的基础。
几人一边翻看着手中的两本小册子,一边不断地向赵无忌问着问题,赵无忌也是竭尽所能的回答他们,其实赵无忌的物理学识其实也是有限,初中高中学的那些东西他还勉强记得,至于在大学学习的那些知识,赵无忌早已完完全全地把它们还给那些教授们了。
书房中的气氛热烈无比,黄宗羲等人如同发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一般,尽情的吸纳着赵无忌传授给他们的知识,每弄明白一条定律,随后便会有身边的无数事例能够验证这条定律的正确性,慢慢地,他们看向赵无忌的眼神也开始变得不一样起来。
午时已过,叶婉儿派人唤了几次,让他们前去吃饭,然而众人此刻全部沉溺在知识的海洋中不能自拔,谁也不肯离开,叶婉儿无奈之下,只得吩咐下人将饭菜送来书房。
然而众人谁也不看饭菜一眼,对热气腾腾的饭菜视而不见,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手中的小册子上,赵无忌早就饿了,却也不好意思自己一个人吃。
扑通一声,黄宗羲突然跪了下去,望着赵无忌,眼中尽是狂热之情:“大人才华深不可测,这两本书,意义深远巨大,字字皆是珠玑真理,当真可以开宗立派,成一派之鼻祖,教育天下众多士子,在下黄宗羲,愿为大人门下走狗,请大人收我为徒!”
赵无忌顿时大吃一惊,不要这么夸张吧?虽然牛顿历史上确实是个牛的不得了的牛人,这四大定律也确实是意义极为深远重大,就算自己剽窃了牛顿四大定律,但是自己比黄宗羲还小了几岁,黄宗羲又是成名已久,是江南有名的才子大儒,自己如何敢做黄宗羲的师父?
赵无忌还没来得及说话,只听扑通一声,顾炎武也跟着跪了下来:“属下跟随大人这么久,今日才发现大人才华远远超过宁人想象,大人的学识,宁人五体投地,所谓能者为尊,宁人也愿拜入大人门下,还望大人不要嫌弃。”
扑通一声,归庄也跪了下去,瞪着眼睛说道:“弟子虽然愚钝,却也仰慕恩师才华,归庄愿入恩师门下,还望恩师成全。”
赵无忌翻了翻白眼,敢情你们都没完了是吧?
第四百三十一章收徒()
赵无忌还是低估了黄宗羲的意志力,他硬是在地上跪了半个时辰,谁来拽他都不起来,坚称只要赵无忌不收下他这个徒弟,他就一直在这里跪下去,受了他的影响,顾炎武和归庄也是跪着坚决不起来。
赵无忌发现夏允彝看向自己的眼神也有点不对了,他生怕四十不惑的夏允彝和五十知天命的宋应星也跟着要拜师,情急之下,赶紧便答应了黄宗羲和顾炎武等人的要求。
于是黄宗羲和顾炎武、归庄三次叩首,当即便行了拜师礼,从此之后,这三人便是赵无忌的徒弟了,在古代,师徒关系极为重要,仅次于父子关系,所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父,又有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赵无忌坐在椅子上,接受了他们的拜师礼,这才说道:“你们快起来罢,本官答应你们就是。”黄宗羲和顾炎武、归庄这才站起身来。
“你们既然拜我为师,为师自当将一身所学,倾囊相授,为师这里还有一本书,唤做化学,乃是为师的不传之秘,为师就是靠着化学,制造出了肥皂,香水,玻璃等物,如今传授给你三人,希望你们好生学习,将为师的这门学问发扬光大,此书切切不可外传,慎之,慎之。”这本书本来没想拿出来,不过既然三人都是自己人了,赵无忌便也不藏私了。
黄宗羲和顾炎武、归庄急忙郑重地接过赵无忌递过来的第三本小册子,小心翼翼地贴身收好,这才说道:“请恩师放心,弟子必将努力学习,保守秘密。”
“还有,为师早有一名弟子,就是这次跟你们一起前来的李定国,他虽然年纪比你们小,不过先来为尊,此后他就是你们的大师兄,黄宗羲为二师兄,顾炎武第三,归庄最小。”赵无忌有些头疼地说道。
没办法,古代就是这个规矩,师门中先到为尊,所以李定国虽然只有十八岁,然而以后若是见了面,二十五岁的黄宗羲和二十二岁的顾炎武、归庄却都要叫他大师兄。
宋应星摸着胡子笑着说道:“大人这两本书,大巧不工,讲述的正是万物基础之理,想前人所未想,自开一片天地,以此两本书,开宗立派轻而易举,也难怪太冲和宁人、尔礼争相要拜入你的门下,老夫若是年轻十年,怕也要起了拜师的念头。”
赵无忌连连摆手不迭,“小子才疏学浅,万万担当不起,宋先生切勿如此说。”
赵无忌此时早已饿的狠了,于是便摆出老师的样子,吩咐黄宗羲等三人先吃饭,赵无忌这么一说,众人也才觉得肚子饿了,于是便纷纷狼吞虎咽,很快便把送来的饭菜吃完了。
吃了饭后,有了力气,黄宗羲等人又来了精神,再度投入到了学习之中,不时向赵无忌抛出各种问题,赵无忌也是一副诲人不倦的样子,尽力为他们解答。
当天,赵无忌的书房灯火通明,直至半夜,青州城早已宵禁,最后黄宗羲等人不得不住在了府衙之中。
赵无忌深知自己的深浅虚实,自己这种半吊子的水平,可以做一门学科的启蒙者和开创者,而将这门学科发扬光大,却需要无数专业的人才不断的努力才行,所以他收黄宗羲,顾炎武等人为徒,也存了希望靠着他们的才智和影响力,吸纳更多的贤才前来,将这些学科发扬光大的心思。
连续讲了三天三夜之后,赵无忌终于把这初级物理,数学,化学知识传授给了众人,至于下一步该怎么走,如何将这些知识更加深入地钻研下去,这些历史上的牛人自然有办法,不需赵无忌操心。
黄宗羲名声最响,他本身就有大量的弟子,其中不乏心思活泛的聪明人,得到赵无忌的许可之后,黄宗羲写信给自己的几位爱徒,吩咐他们前来青州就学。
赵无忌如同以往那样,为大明的精英人士们指出一条被历史验证过的可行之路以及一些来自后世的知识,如何走下去,并采取种种方法和手段取得成功,就是这些大明的精英们需要做的事情了,赵无忌只负责引导大方向,保证大方向正确,免得他们误入歧途就可以了。
其实大明早就有人开始研究万物之理了,就比如被称为一代圣人的王守仁王阳明,可惜这位老兄的运气没有牛顿好,牛顿被苹果砸了一下,领悟出了万有引力和三大定律,王阳明对着竹林格物,格了一个星期竹子,什么都没格出来,也没有一根竹子砸到他的脑袋上让他开开窍,白白耗尽心神之后,大病一场,把自己送上了病床,好几个月方才痊愈。
赵无忌把自汤若望那里得到的书籍,加上自己凭着回忆撰写出来的初中水平的物理、化学、数学三本书,一股脑地丢给了黄宗羲和宋应星等人,给他们参考,毕竟编书写书,人家才是专业大能,赵无忌自己乐得挂个名就好。
可惜元素周期表赵无忌记得不全,不过他知道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了一个水分子,他把这些一鳞半爪的知识统统写到了书里,至于大能们如何沿着他的思路,继续往下填补,又能领悟到多少,就完全依靠这些他们自身的功力和后来者的努力了。
人贵有自知之明,专业的事,就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这一点赵无忌深信不疑。
临淄县离青州城很近,大概一百多里地,比府谷到神木还近,若是骑着马去,一个多时辰也就到了,在这里建设工坊,无疑是很方便的。
留下黄宗羲,归庄等人跟着宋应星编写书籍,赵无忌带着顾炎武等人,前去临淄县,一来查探矿产,二来也要为即将在这里建设的工坊找个合适的地方。
一路行来,盯着面前坑洼不平的道路,赵无忌皱眉不止,这条路实在太破了,虽然是官道,却也是走三步一个小坑,走五步一个大坑这样的惨状,官道尚且如此,那些普通道路更不知损坏成什么样子了,看来修路之事也是迫在眉睫了。
因为道路情况不好,不敢策马飞驰,担心折损了马蹄子,只得勒马慢慢而行,原本预料一个多时辰能到,结果足足花了两个多时辰,方才来到临淄县,远远的便看到县城门口有一群人在那里等候。
离得近了,为首一个三十多岁的胖胖官员拱手喊道:“前面可是青州知府赵大人?下官连元,在此迎接赵大人。”
第四百三十二章连元献计()
连元,崇祯七年进士,今年三十七岁,去年刚刚上任临淄知县,官声尚好,虽然上任不过仅仅一年,施政却是颇有法度,为人也比较精明能干,在百姓中的口碑不错。
回忆了一下杜红儿给自己的资料,赵无忌随即也是翻身下马,随手把缰绳递给身后的李定国,含笑看向连元:“本官正是赵无忌,有劳连知县远迎了。”
连元脸上带笑,微微躬身小意说道:“有请赵大人进县,大人远道而来,下官早已备上宴席,为大人接风洗尘。”
要在临淄建设工坊,开挖矿产,少不得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