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大明劫-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榆林县的知县想要让衙役抓分发粮食之人,但是衙役们刚刚准备行动,整个榆林百姓闻风而来,数万人把榆林县衙给围了起来,这些百姓只有一句话:“请县老爷给他们一条活路。”

    榆林知县田汾当时就傻了眼,因为人数越来越多,刚开始是几万人,最后整个榆林地区的百姓都动了起来,人数一度增加到十几万人围困县衙,当时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他和县衙里的人就会被这十几万百姓给撕掉。

    当时张云山得到消息之后,马上带人前去,可是手下的士兵,个个磨磨蹭蹭,一脸的不情愿,因为那些围困县衙的百姓里,就有他们的老爹、老娘、媳妇、兄弟和娃,让他们去驱赶自己的老爹、老娘,开玩笑,当场就得挨大耳瓜子,再说他们心里对秦岭充满感激,因为有了秦岭分发的粮食,他们的亲人才没有继续挨饿,所以从上到下都是不愿意去,军营到县衙二十里的路,愣是走了大半天。

    而这大半天的时间里,榆林知县田汾差一点吓死,最终没等张云山带人前来,他便说不再管此事,随后的日子,不管朱浩歌等乡绅如何找他,他再也不敢说要缉拿分发粮食之人,因为这是跟全体榆林百姓为敌啊。

    若是在盛世,百姓们胆敢围困县衙,那等同于造反,必将受到军队的镇压,可是现在是乱世,榆林地区还算安定,而陕西除了榆林地区之外,其他各府各州各县的知县,不知道被叛乱的百姓杀了多少,想到那天十几万百姓从四面八方赶来,有人手里还拿着棒棍铁叉,当时如若矛盾再激化一点,他也许就会被榆林百姓给活活打死。

    所以从那之后,知县田汾处处躲着朱浩歌等人,而朱浩歌等人越发的心急如焚,又找不到知县田汾,于是只好去找榆林卫指挥使张云山,希望他能力挽狂澜,因为榆林地区还能如此的安稳,主要是因为张云山手下的二万榆林子弟兵。

    不但鞑子不敢入侵榆林,叛匪流寇更加不敢进入榆林做乱。

    但是他们谁都没有想到,硬得没来,竟然来了一个软的,而这个软的更要命,处处施恩,粮食便不要钱似的撒出去,一次、二次、三次……次数一多,榆林百姓的人心便渐渐的发生的转变。

    “朱员外,你是说张将军肯定也听说了,只是他不想管这事?”几名乡绅朝着朱浩歌望去,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不,张将军肯定不会不管这事,因为若是让秦匪占领了我们榆林地区,他难辞其咎。”朱浩歌斩钉截铁的说道。

    “那刚才张将军为何对我等装疯卖傻?”

    “是,为什么?”

    众人对朱浩歌询问了起来。

    “诸位,你们说现在有什么办法阻止秦匪继续收买我们榆林百姓的人心?”朱浩歌还是有点头脑,他挥了挥手,让眼前的乡绅们安静下来,开口对他们反问道。

    “兵力镇压,将分发粮食的人统统抓起来。”有人建议道。

    “不可,那样的话,整个榆林的百姓都不会答应,上一次知县还没有行动,便被围困在县衙半日之久。”朱浩歌摇了摇头讲道:“再说,边军全部都是我们榆林子弟兵,他们的家人都收到了秦匪的粮食,受人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他们岂会抓自己的恩人,就是他们听命于张将军的命令去抓人,而他们家里的父母又怎么会答应?”

    “对对对,朱员外说的对,上一次百姓围困县衙,张将军带着人大半天才到,而军营离县衙才仅仅二十里路,若是急速行军,根本不需要多久。”

    “那这样说,我们根本没办法了?”众人的目光再次望向朱浩歌。

    “有办法,不过大家都要出点血,我们以牙还牙,一人拿出一点粮食,也给穷人发粮。”朱浩歌说道。

    “什么?”

    “不可能!”

    “我家里没粮了,我都天天吃不饱。”

    “我家里也没有余粮!”

    ……

    听到朱浩歌的话,众乡绅们立刻群情激昂,个个都说自己家里没余粮,自己每天都吃不饱饭,说的好像自己比乞丐还可怜。

    

第二百九十八章 武斗() 
汉军勇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榆林卫指挥使张云山想让朱浩歌等人自动捐粮,从而解决榆林地区人心的问题,但是榆林地区的乡绅个个视财如命,宁舍命不舍财,根本不会捐粮。

    朱浩歌到是想捐一点,因为若是真被秦岭占据了榆林地区,那么他们这些乡绅的土地和家里的粮食都会分给穷人、流民和乞丐,不如现在捐点粮食,稳定榆林地区的人心,只要人心稳,秦岭他一个外乡人根本别想打进榆林。

    他心里这样想,便跟身边的乡绅们说了出来,但是令朱浩歌没有想到,除了他之外,其他的乡绅地主都不同意,个个都在哭穷,一副要粮没有,要命一条的架势。

    “你们就等着秦匪进入我们榆林地区,然后将我们的土地和粮食全部抢光吧!”朱浩歌大喝一声,随后大力的甩了一下自己的袖袍说:“我不管了。”接着便大步流星的离开了。

    朱浩歌这一走,剩下正在哭穷的乡绅们有点傻眼,嘴里嘀咕着:“榆林卫有二万边军,还怕一个小小的秦匪?”没过多久,他们也便都散了。

    ……

    黄河西岸,榆林县境内的一栋农庄之中,牛金星正坐在屋里喝茶,秦岭从黄河东岸运来了一万石粮食,令他心中大定,兵不血刃的占领榆林地区的把握达到了八分以上。

    “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一切顺利,手握万石粮食,牛金星不由的意气风发起来,唱起了空城计。

    他正唱着,门外传来脚步声,随后一名农家打扮的汉子走了进来,抱拳对其说道:“军师,粮食已经安放好了,今天晚上是否还继续发粮。”

    “发,当然要发,这是名单!”牛金星将桌子上刚刚自己写得一份名单递给了这名汉子。

    “是,军师!”汉子接过名单便离开了。

    当天晚上,王秀才正在家里点灯苦读,突然院子里有异样,接着侧屋响起老娘的声音:“儿啊,娘怎么听到好像院子里有响动?”

    王秀才放下书,来到老娘的房间,看到面黄肌瘦的母亲,眼泪流下来了:“娘,儿不孝,让娘受苦了。”

    “儿啊,只要你能考取功名,娘死也冥目了。”

    原来上一次发给王秀才家的粮食,让王秀才的母亲给卖掉了,换成了笔墨纸砚和书本,让王秀才继续用功读书,所以这段时间,他们娘俩仍然靠着野菜生活。

    王秀才的母亲每天都饿得眼睛发花,两耳嗡嗡响,才仅仅不到四十岁,便看起来像一名六、七十岁的老太太了。

    “儿啊,刚才我好像听到咱们院子里有响动,你出去看看,是不是秦将军看我们娘俩可怜,又送粮食来了。”现在整个榆林县的人都称呼秦岭为秦将军,若是有人敢叫秦岭为匪,必将受到群起而攻之。

    “好的,娘!”王秀才不敢忤逆老娘的意思,站起身来朝着院子里走去,一边走一边在心里暗暗想道:“现在粮食比黄金都贵,秦将军就是再好心,也不可能给我们家送二次粮,我一个穷秀才,怎么可能入得了他的法眼。”

    不过当他端着豆大的油灯来到院子里的时候,发现一个小布袋赫然躺在院子里。

    “小米!”王秀才瞪大了双眼,表情十分的激动,快步走到布袋面前,打了开来,借着灯光看到里边是黄澄澄的小米。

    唰……

    啪嗒!啪嗒……

    王秀才又哭了。

    他急忙将这一布袋小米搬到了老娘房间里,喜极而泣的说道:“娘,秦将军真得又给我们送粮来了,这一次,你绝对不能卖了,我马上给你熬粥喝。”

    “真的?快拿来给娘看看。”王秀才的母亲也激动了起来。

    “娘,你看!”说着王秀才将满满一袋子小米搬到了母亲的炕上。

    王秀才的母亲抚摸着布袋里的小米,眼泪也啪嗒、啪嗒的流了下来,一边流一边嘴里喃喃有词:“秦将军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是我们王家的大恩人啊!”

    摸着摸着,王秀才的母亲在米袋里摸出一个信封:“儿,你看这里还有一封信。”

    王秀才接过信,马上展了开来,信上就一句话:“秦将军怜其母望子成龙之心切,再赐小米一袋,望你好好尽孝。”

    当天晚上,王秀才和自己的母亲吃了一顿香喷喷的小米粥,一脸幸福的进入了梦香。

    不过第二天上午的时候,王秀才却跟别人打了一架,这是他这一辈子第一次打架。原来上午的时候,他去参加一个读书会,跟其他秀才交流读书体会,不想在读书会其间,乡绅和大户人家的子弟竟然出口中伤秦岭。

    “秦匪天天在我们榆林地区发粮,其心可诛!”

    “对,其心可诛,他这是想收买我们榆林地区百姓的人心啊。”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对,我们榆林人绝对不能食嗟来之食。”

    ……

    乡绅、地主和官宦家的子弟,个个群情激昂,让穷人家的秀才绝对不能吃嗟来之食,并且对秦岭大肆侮辱。

    王秀才等穷人家的孩子,深受秦岭粮食之恩,开始时闭口不言,仅仅微微皱眉,不过最后王秀才忍不住了,他昨天晚上还发誓若有一天自己功成名就,一定报答秦将军,此时有人当着自己的面侮辱自己的恩人,若不反击,何为一个人字?

    于是他便跟这群乡绅、地主和官宦家的子弟辩论了起来,王秀才还是很有文采和学识,慷慨激昂,侃侃而谈,有了他的带动,所有穷人家的秀才都开始反击起来。

    贫富两帮秀才辩论着,从文斗最后变成了武斗,打成了一窝粥。

    王秀才回家之后,老娘见其受伤,问之,于是他便详细说了上午读书会之事。

    “娘,那群乡绅官宦子弟,家里的粮食几辈子吃不完,也舍不得分给咱们穷人一点,秦将军放粮给我们,他们竟然还辱骂秦将军,是可忍孰不可忍,在吾面前侮辱恩人,若不反击,何为大丈夫?”王秀才义愤填膺的对自己的老娘说道。

    “儿,你做的对,做的好,娘很欣慰。”

    ……

    王秀才这仅仅是一个小插曲,牛金星的发粮之计,先从榆林卫的边军开始,然后到广大的榆林百姓,最后渗透到了士子阶层,也就是读书人阶层。

    不过他仅仅给穷人家的读书人粮食,乡绅和官宦子弟,自然不需要他们这一点点粮食。

    边军是兵,百姓为农,秀才们是士,这是三个阶层,若是这三个阶层的大部分人都支持秦岭,则榆林地区归之。

    

第二百九十九章 包围() 
秦岭趁着朝廷集陕西和山西几路大军围困高迎祥、罗汝才和张献忠等大股起义军的时候,他则开始经营曲阳县。

    他将三个团放在了曲阳县,同时让陈文派了文官过来,陈文在管理天镇县的时候,便吸收了一些穷秀才,发现有能力者,着重培养,经过几年的历练和培养,这些穷秀才中的一些人,已经显露了其才华。

    十三人被陈文派到了曲阳县,其中为首一人名叫袁鸿远,陈文对他的评价是,有封疆大吏之才,就是说袁鸿远的才能可以管理一省之地。

    秦岭打量着正给自己行礼的袁鸿远等人,特别是袁鸿远,此人浓眉大眼,方脸,身体笔直,带有一股正气,令人不由的对其生出好感。

    “你就是袁鸿远?”秦岭对其询问道。

    “正是学生。”袁鸿远躬身回答道。

    “陈先生说你有封疆大吏之才,现在我将曲阳县交给你管理,可能管好?”

    “若曲阳安定,一年之内,学生定让曲阳赶上天镇县。”袁鸿远夸下了海口。

    “呃?好大的口气,天镇县集我们汉龙军全部之财力,苦心经营数年,才有了今天的规模,你竟然只需一年就能让曲阳县赶上天镇县,我可不喜欢吹牛之人。”秦岭表情严肃的说道。

    “学生可立军令状。”袁鸿远双眼看着秦岭,显示出了强大的自信。

    袁鸿远从小天资聪明,博览群书,但是因为家里穷,一连三年未考上举人,不是他文章写得不好,而是他文章写得太好了,因为他在文章里阐述了大明帝国为什么叛匪不断的深层原因,就是乡绅土地兼并,穷人失地饿死,从而贫富差距拉大,形成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景象。

    但是他的文章被考官称为大逆不道,差一点被打入大牢,最后家里遭了灾,父母饿死,于是他便成了流民,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