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青林强忍着笑制止住李狗剩,并且命令俘虏们穿上裤子。
等俘虏们收拾好自己,李青林站在俘虏队伍前边,道:“各位,按照国民政府《惩治汉奸条例》的规定,你们现在就是协助敌酋的汉奸,我们完全可以立刻将你们都枪毙了!”
说到这里,李青林故意停顿了一下。见伪军俘虏里有人开始害怕,他接着说道:“虽然你们当了伪军,我们知道你们中间绝大部分人是被长官所诱骗才走上邪路的,因此,我们也给你们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等一会有人会来给你们登记,没有作过恶、并且真心悔过的,我们欢迎你们加入到**的行列中来。”
俘虏们见事有转机,都不约而同的开始鼓掌。
李青林将手掌往下压了压,等掌声停了,李青林接着说道:“在我的队伍里,只要你们真心爱国家,拼命打鬼子,我相信,没人会再叫你们汉奸了!”
俘虏们这一次更激动了,他们拼命鼓起掌来。
这时,吃早饭的军号响了,李青林让李狗剩带着俘虏去吃饭,自己回到了大队部。
早饭早就由丁狗蛋摆在了桌子上,李青林边吃边对丁狗蛋道:“吃完了早饭以后,你通知三个中队长和李狗剩来大队部开会。”
早饭之后,小六子他们来了,个人自己找位子坐下,李青林开门见山道:“这次咱们三大队打得不错,但是伤亡太大,这些俘虏共一百多人,小六子等会带人给他们登记一下,作过恶的、吸大烟的、得花柳病的、偷鸡摸狗的一律送到支队去,剩下的都补充给咱们的部队。”
能补充兵力,大家自然没意见,李青林接着说道:“这次缴获了一挺重机枪,咱们就成立一个机枪班,机枪班和炮兵班合在一起,成立机炮排,排长由邓忠祥担任。咱们将警卫排、骑兵排、机炮排、辎重排合在一起,成立一个直属中队,中队长由我亲自担任,中队附是李狗剩;李狗剩不再担任警卫排排长,警卫排排长由王逸志担任,排附由丁狗蛋担任,原警卫排排附王兴富调七中队任排长。”
丁狗蛋早就是上士军衔,一直留在李青林身边担任贴身警卫,他手下一直指挥着那几个号兵、文书、通信兵,此次提为排附,大家到也没什么意见。小六子的七中队一个排长此战负重伤,将王兴富提为排长,也算是合情合理。
不过王逸志从班长提为排长就有点太快了,但是李青林的话在三大队就是命令,大家纷纷点头称是。
李青林喝了一口水,接着说道:“咱们这次算是打了一个胜仗,但是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这次三个中队都参加了战斗,等会你们回去之后都给我好好写一个作战报告,将自己队伍的优点和不足统统写上。你们可别糊弄我,谁要是敢糊弄我,我要谁得好看,我倒要看看那个中队战斗力最强。”
听李青林这么说,小六子他们叫屈道:“老大,咱们都是你带出来的,带队伍和打仗,你都是我们的师傅,咱们什么时候糊弄过你呀?”
李青林听了很满意,对他们挥挥手道:“去吧去吧!鬼子这一次进攻吃了亏,下一次进攻的时间不会太远了,时间紧急,咱们得抓紧时间准备!”
在三大队,李青林的话就是圣旨,一个小时以后,所有俘虏甄别完毕,名单摆放在了李青林的案头。
李青林拿起名单仔细研究了一下,先将里边自己不需要的如吸大烟的、有花柳病的等八个人的名单画掉,让后叫丁狗蛋安排人将这些人送给陈震东去处理。
划掉这八个人以后,剩下的还有一百零九人。这一百零九人中除了两个排长,其他绝大部分是班长以下的,并且基本都是农家出身的子弟。
李青林再仔细看了看这两个排长的简历,竟然发现这两个排长都是洛阳军校的毕业生。这两个人一个叫韩济中,一个叫冯正,而且还都是七七事变以后紧急补充进队伍的。
小六子他们的甄别工作做得很仔细,他们对每个俘虏进行背靠背的询问。除了俘虏们自己交代情况,还分别让其他的俘虏互相证明。经过大家的证明,这两个排长海岸算是很正派,并没有作恶的情况,李青林立刻让人将这两个排长带了过来。
这二人都只有二十出头的样子,分别是从两个伪军营俘虏过来的。韩济中个子瘦长,一脸白面书生的摸样;冯正中等个子,身体粗壮,面色稍豢淳褪歉龃暮昧献印�
通过和他们分别交谈,李青林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初步判断。这二人被紧急补充进部队以后,是因为上面的长官投敌才被裹挟进伪军部队。自从被迫当了汉奸之后,二人都很苦闷,这次被三大队俘虏,二人也算是逃出了苦海。
李青林当场拍板,二人暂时归属直属中队,分配给他们二人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训练士兵。
小六子对于李青林使用这二人有点担心,他怕这二人以后会再次投敌当汉奸。李青林笑道:“你以为我不防着他们啊?他在直属中队,天天在我的眼皮子底下,你还怕他们逃得出我的手心?他们上过军校,训练应该是一把好手,以后我会找机会让他们证明自己不是天生的汉奸。”
小六子点头道:“直属中队基本都是咱们的老弟兄,这一点没问题。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哥,你还是要小心一点。”
果然是自己的贴心兄弟,李青林很感动。他拍着小六子的肩膀说:“我知道了,你放心好了。”
到了下午,各中队以及直属中队的作战报告交了上来,李青林立刻就让韩济中和冯正二人将这些报告总结了一下,命令他们傍晚之前写出一个三大队的战斗总结。
两个小时以后,三大队的总结报告出来了。在这份报告里,韩济中和冯正总结出了此次战斗中三大队总共使用了三种战法,那就是游击战、阵地战和运动战,并且都用各中队实际的战例作了注脚。
李青林拿着这份写的工工整整的报告,心里暗自点了点头,这二人的军校还真不是白上的,肚子里还是有点货色的。
这份报告里还总结出来的这次战斗中的不足之处。李青林拿出以前在五十二军的训练教材和步兵操典等材料,让二人继续深入正在训练的部队,结合实际情况继续写出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并要求二人尽快完成。
PS:今日两更,第一更送上。
作者在这里隆重推荐美女作家思忆雨蝶的新作《都市之失踪的未婚妻》,美女美文,速去围观。
;
二五七章 北上19()
俘虏兵们换了军装,然后被一一补充进各部队。紧接着,这些俘虏兵在各中队的班排长们带领下进行训练了。
这些被俘的伪军士兵以前早就经过正规军事训练,士兵的队列和基本的单兵战术不需要过多的训练,在这一方面只是要继续加强,达到强而精就行了,因此目前训练的重点就是三大队的体能训练、班排小组攻防训练、步炮协同作战训练以及战斗精神的加强训练。
步炮协同作战训练是李青林在这次战斗中发现的不足。以前手里没有炮,那时候李青林还不觉得步炮协同作战有多么的重要。这次通过自己的战斗总结以及观察日军进攻的套路,李青林发现,在目前状态下,自己所能够掌控的、威力最大的、最重要的重武器就是迫击炮了,因此步炮协同作战的问题就迫在眉睫,部队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好。
当然,这些问题由李青林提出来,怎么训练自然也留给韩济中和冯正二人去解决了,李青林目前考虑的是要加强骑兵部队的建设和卫生队的建设。
通过这次战斗,李青林发现无论是游击战还是运动战,部队运动的速度是个关键。部队能及时到达进攻地点和战后的顺利转移,无一不和部队的运动速度紧紧相连,三大队目前除了抓紧训练步兵的行军速度,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利用骡马的奔跑运输能力。
对于骑兵的建设和训练,李青林和骑兵排长董昭发生了一些小小的分歧。
董昭认为,骑兵就应该干骑兵的活,骑兵应该利用马匹的速度和手中的马刀,在部队必要的时候发起冲锋,骑兵战士用马刀劈杀才是最正规的作战方式。
可李青林不这么认为,他认为在机枪和炮弹的火力之下,骑兵这种使用冷兵器的作战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战场的需要。因此,李青林提出来,骡马应该只是一种运输工具,马刀只是骑兵的辅助武器,目前的骑兵应该使用步枪机枪来消灭敌人。
“那还叫骑兵么?那不就是骑在马上的步兵吗?”董昭听完李青林的设想之后,嘴里咕噜道。
李青林听他这么说,眼睛一亮,道:“你真的说到点子上了,我就是需要这种骑马的步兵!”
李青林说干就干,他让所有骑兵换掉三八式马枪,所有人员装备中正式步枪;在尽量可能的情况之下,骑兵除配备马刀之外,还必须配备二十响驳壳枪一支。因为李青林认为,在近距离的情况之下,驳壳枪的连射能力绝对比马刀的威力大。
骑兵排现在有三个班,一个通信班的主要任务是传递命令,因此参加战斗的机会极少,另外两个骑兵班是主要的作战力量。李青林认为两个班的人数太少,他给金明均下了死命令,要求他在最快的时间内弄来一个班的骡马,再让董昭在队伍里选士兵,他还想组建一个骑兵战斗班。
董昭让人制作了几副高跷,三大队里的士兵只要能够熟练的踩高跷走路,再加上身体强壮就能够被选上来。这个办法看上去很土,其实是一种和科学的选兵办法。
骑兵是骑在马上的,作战时需要完成快速上马、下马,马上的射击、投弹、劈杀等动作,这需要士兵有很强的平衡能力。一个士兵如果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熟练踩高跷行走,并且在有外界因素打扰的情况之下还能行动自如,那就证明他的平衡能力是天生的,此后的训练将会水到渠成,这对于骑兵战士的成长也会很顺利,战斗力也会很快形成。
三大队现在有五百多人,适合当骑兵的士兵倒是好选,可适合作战的骡马不好弄,于是李青林让大家开动脑脑筋,采用各种办法去弄来合适的骡马。
于是,在三大队在强化训练的同时,各中队都开始想办法去弄适合作战的骡马。
金明均当然是采用购买的办法,不过这种办法并不顺利。日军打过来以后在本地进行过所谓的扫荡,适合运输和作战的骡马早就被日军和伪军搜刮一空,市场上能够买到的绝大部分都是老弱或者年幼的骡马,因此金明均勉勉强强只买到了两匹骡子。
剩下的主意只有打到鬼子和伪军的头上了,因为他们部队骑乘和运输也是依靠这些畜力。于是,有的中队派出人员在敌人运输道路上打伏击,只要是骡子和马匹都全部带回来;有的中队派出神枪手抵进到伪军据点和兵营附近,这些神枪手时不时地打打冷枪,三天两头就能击毙几个伪军,闹到最后这些伪军连站岗都没人愿意干了。
等到伪军实在受不了了,三大队派人递话,只要他们能送几匹骡马,三大队就不会再来“照顾”他们。伪军得此讯息,都会乖乖的送上几匹骡马,因为谁也不想整天提心吊胆,去防备那些不知道会从哪里飞过来的冷枪冷弹。
这冷枪冷弹的威力还真的得益于李青林以前所组织的神枪手小队。经过多次实战的检验,这些神枪手越来越成熟,虽然做不到弹无虚发,但是其准确杀伤力还是令人生畏的。其中最突出的战例就是洼地之战,在那里,郭子林和陈建明带领四五个神枪手,硬是利用精确射杀的能力将敌人压制在地上一动不敢动,并且将三个日军点杀,直接导致大半个连的伪军最终被俘虏。
洼地之战中,郭子林利用九七式狙击枪的优势,在适合的距离内基本是枪枪不走空;陈建明利用自己出枪快,射击准的特点,击发的速度快又准。此战之后在伪军部队里流传了这样一句顺口溜:“遇见郭子林,一枪夺你魂;遇见陈建明,枪枪要你命!”
步兵的训练完全交给了小六子他们和手下的班排长们。这些人基本都是老兵,一路走来,这些人对于李青林的练兵方法自然是熟透了,基本的训练已经不需要李青林再亲自过问,所有的训练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
将步炮协同作战方法编写完成之后,韩济中和冯正二人也参与进了三大队的步兵训练。在见识了三大队的训练之后,他们心里感慨:“自己输在这样的部队手里,还真的不算冤。”
PS:作者再一次欢迎各位大大去围观美女作者思忆雨蝶的新作《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