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
从一月份中下旬开始,里海将进入2个月左右的冰期。而且由于里海似湖实海的特殊水文条件,其冰期是非常古怪而有特点的——并不是整座里海都会被封冻住,也不是北面温度更低的地方被封冻住,而是呈现垂直封冻的状态。具体而言就是西岸附近会出现封冻,而东岸这里几乎没有,即便有冰层也很薄。这种极端特殊的封冻状态与里海水质有关,东南方向的海水中盐分密度高,冰点低,故而整体冰层呈现垂直而不是水平分布。
当然,整体里海在冰期里冰层都不厚,最冷的几天通行轻步兵勉强可以,重装备就别想了,而那段时间大雪纷飞,飞机出动也比较困难,因此朱可夫很有把握地说出了这一点。只要结冰,西岸的德军船只就基本无法动弹,船不能动,有再多的兵力也无济于事。
“当然,我的最终策略并不是盯着东岸那3…5万的小虾米,我是去捞大鱼的。”朱可夫今天跳脱似的思维让两人有些跟不上,但他们认为这是个极其大胆的策略,依然下意识地点点头。
“控制东岸后,我们应该比较容易搞到船,然后我还可以请求动用1…2支空降兵部队,然后我们去打这里……”他在地图上点了点巴库的位置,“情报系统的同志告诉我,巴库及阿塞拜疆附近没有德军,全是土耳其部队。而且因为争夺巴库和阿塞拜疆的缘故,土耳其人和德国人、伊朗人一度闹得比较僵,虽然面上关系没有破裂,但我大胆推测土耳其人在第一时间不会选择向伊朗或德军请求支援,即便他们请求了,德军或伊朗军也不可能很快赶到,只要我们能上去一个集团军,再配合高加索隘口,我们就远远有的打。”
另外两人顿时兴奋起来了,他们很快就明白朱可夫的用意:表面上他是借清理德军里海东部补给基地和部分守军的机会展开攻击态势,实际上这只是他虚晃一枪,真实的目的是要把部队往前布置,然后以突击方式迅速拿下距离最近的巴库,一举在外高加索占住桥头堡!
夺回巴库以后,局势就会发生重大变化:论防守,中央方面军可轻易依托高加索山脉各隘口进行防御;论进攻,在得到北面部署在阿斯特拉罕方向的叶廖缅科方面军配合后,南北两个方面军可夹击在小高加索的德军。
“当然,指望能围歼或重创南翼德军是不可能的。”朱可夫最后总结道,“起码能把局势扳回来一些,而且还能打击土耳其人的嚣张气焰,更要紧的是,巴库重新掌握后,我们就有与德国人谈判的本钱了,即便德军要从北面进攻我们,我也不必害怕,大不了我们继续南下去打土耳其和伊朗人,然后从里海南岸迂回撤退至中亚。苏维埃打不过德国人是事实,但总不至于现在连伊朗人、土耳其人都打不过吧?”
“我能提一个修正意见么?”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开口道。
“当然可以,您说。”
“德军除了里海东岸有3…5万军队外,在北岸附近也有部分兵力,是不是能够请求马利诺夫斯基的独立集团军配合一下?”
“这建议很好。”马利诺夫斯基的独立集团军原本是为防止隆美尔所部冲破黑海北岸防线并从后路威胁阿斯特拉罕而单独设置的部队,人数超过20万人,后隆美尔虚晃一枪,带主力部队一路东进,该独立集团军就收复了里海北岸绝大多数地区,但一直没再往南去对付里海东岸的德军——因为害怕德军中亚集团军反扑而遭到夹击。但现在形势反过来了,德军中亚集团军自己把自己关在了坚固的笼子里,对岸德军主力又会有一段时间无法支援而干瞪眼着急,独立集团军完全可南下配合中亚方面军打一打。
三人商议了整整一个下午,总算将大体流程和进攻计划敲定了,然后就是让参谋军官们形成详细的作战方案。
“后天我带着这份报告回莫斯科亲自找斯大林同志汇报。你们先按照有关要点部署和调动起来,我认为他会对这个计划感兴趣的。”
1月11日,也就是朱可夫带着名为“水星计划”全套方案去莫斯科汇报时,费尔干纳盆地已开始了大眼瞪小眼的对峙战,红军放弃了咄咄逼人、不惜一切代价的进攻,反而开始和德军一样据壕死守。崔可夫的防御部署迅速成型,他将手头的兵力分成了三道防线,并用两个近卫坦克旅为核心组建了机动防御兵力,各处关键节点上又毫不吝啬地堆上了s…100、s…122等坦克歼击车。
“敌人想把我们困死?”接到情报之后,舍尔纳感觉奇怪,但一下子又放下了心,“我们至少有4个月的物资可用,耗吧,看谁耗得过谁!”
就在两边大眼瞪小眼时,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已率领部队以扇形展开的方式在中亚展开了扫荡,骑兵们用马刀砍下了滚滚人头,到处哭声震天。这种不正常的局面很快就通过各种渠道反应到舍尔纳这里,他开始犯难了。巴尔克和温克倒是建议主动出击打个突击战试试看,但效果显然很不好——当初德军拼命寻找的防御地形优势现在反过来又称为红军的阵地优势。
打了2天,德军损失了将近2000多兵力和40余辆坦克,但只推进了不到3公里,虽然崔可夫的损失超过1。5万,但他咬牙用预备队堵上了。
“不能这样打。”舍尔纳对手下道,“按照目前这个战损,要凿通敌军防线至少要损失一半以上兵力,如敌军调集主力反扑,费尔干纳盆地就守不住了,报告曼施坦因元帅,请他酌情处理吧。”
第二百三十章 华盛顿政治阴谋(上,3800票加更)()
♂
1944年1月14日,经过激烈争论,斯大林亲自审查并同意了朱可夫有关“水星计划”方案的设想,对中亚作战第一阶段夺回撒马尔罕、杜别、比什凯克、塔什干等重要城市、并将德军中亚集群关进费尔干纳盆地的作战结果感到满意,更让他满意的是先前朱可夫发来的检讨电报,电报以朱可夫深切“检讨”的方式,印证了斯大林同志一直以来对内部矛盾处理的高瞻远瞩和英明正确,提高了后者的威望。在政治局会议上,斯大林难得有了几分笑容,非但没借此批评朱可夫当初的幼稚,反而认为他在政治上愈发成熟了,希望他在军事上也能再次力挽狂澜。
为表示信任,斯大林亲自主持最高统帅部会议并通过方案。他还根据朱可夫的请求,将马利诺夫斯基的独立集团军也归入中亚特别方面军建制,同时又咬牙从南线三个方面军中各抽调1个相对精锐的近卫坦克旅加强该独立集团军。除此之外,最高统帅部抽调最精锐的空降兵第1、3、5旅共1万余人组成空降军,由苏军空降兵副司令员扎捷瓦欣少将任军长,军司令部也由空降兵司令部抽人组成,纳入中央方面军序列并归朱可夫直接指挥,要求2周内部署到阿斯特拉罕附近。
由于从撒马尔罕出发前往里海东岸的路程超过1200公里,中间大部分都是戈壁,再加上基层机构已被破坏、为数不多的民众也逃亡殆尽,红军基本不可能就地筹措到补给,为减轻中亚方面军物资供应压力,最高统帅部还将目前所能搜集到的所有运输机都抽调出来用于给向西进攻、拥有40余万之众的进攻集群提供紧急物资补给。幸亏苏军机械化程度远不如德军,最仰仗的还是骡马,否则根本不可能实现远距离调度。
实际上,在中亚作战进攻完全不是难事,难的是物资补给,切尔尼号霍夫斯基审时度势,认为这么大的范围、这么远的距离让部队快速展开是不可能的,他精心抽调3个骑兵师、3个坦克旅和2个机械化军组成10万人的突前攻击部队加速进军,要求2月5日前必须部署到位,其余部队则根据战术部署向前略微推进。由于民众缺失,一路毫无踪迹,如此庞大的军队调动一时间还未被德军所掌握。等朱可夫几天后回到中亚时,他对两人各方面的工作都表示满意。
红军血洗中亚民族政权的消息很快就由舍尔纳报告给了东方联合战区统帅曼施坦因元帅,后者对中亚政权一直不太感冒,再加上天寒地冻、舍尔纳的部队又被堵死在费尔干纳盆地里,便建议等天气好转再想办法。他本以为霍夫曼会对该决定不满,但坚持认为在现在这个气候和时节里,等待才是最好的办法,甚至都做好了抗命的准备。但柏林发来的指示还是出乎意料,上面内容很简单:政治问题不要和军事问题混为一谈。
这句话后面蕴含的含义让人很是费心思考了一番,曼施坦因认为自己把握住了元首的心态:中亚民族政权独立后各种不老实,再加上彼此相互对立、“有枪便是草头王”,乱象纷呈,秩序崩坏,必须有一次整肃过程。让德军来下这个手显然不是很合适,现在既然斯大林愿意出手,那就让他洗吧,只要费尔干纳盆地里不要乱就好。
事实上盆地里由于分属三国,一直都不存在统一的地方独立政权,同样也是彼此攻讦,但舍尔纳可不管这些,进入盆地后立即用铁血手段严格控制了场面,甚至还建立起一整套统治体系,当地民众普遍认为德军给他们带来了渴望已久的秩序和安定,整个盆地不但成为地理上的绿洲,也因为源源不断有人前来投奔而变成了心理上的绿洲。
1月18日,完成一切部署的朱可夫再次返回塔什干坐镇,亲自指挥整个水星战役,紧锣密鼓的调兵遣将准备大干一场。这一天正好也是角田觉治带领二航战出发赴中太平洋进行“武藏破交”的同一天,他的舰队不但得到了全新整治的瑞鹤号航空母舰,而且还得到了新的、拥有折叠翼的bf…21战斗机和其他全新的舰载机。
德方根据前线部队的请求和纽芬兰战役中的实际使用情况,决定将do…412(紫电改)正式列入舰上战斗机、j…198(流星改)正式列入舰上攻击机,日本也依据技术合作备忘录得到了相关信息和技术资料,但要拿到实货还要等不少时间,但既然堀悌吉表示5月份才能出击,一切都还完全来得及。
在过去半个月里,新任海军枢密使,兼任军令部总长和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两大要职、实际控制整个海军的堀悌吉以天皇诏书为原则、以海军枢密令的方式展开了轰轰烈烈、前所未有的海军大改革:
他第一把火就烧向了1886年就开始实施,已存在半个多世纪的《镇守府条例》,一口气撤销了横须贺、吴、佐世保、舞鹤四大镇守府(舞鹤镇守府曾在19年降格为要港部,1939年恢复,实力比较弱),全新组建了帝国海军本土战区,各镇守府长官也随即全部下岗。随后,原舰队派骨干、第二舰队提督近藤信竹大将出任本土战区司令长官,宇垣缠担任参谋长,其他岗位在4大镇守府中筛选合适官员进行出任。
简而言之,新组建的帝国本土战区主要划分为整备与作战两大职能,前者是负责舰艇整备补给、新入役舰艇编组、舰员(陆战队)训练、港务航道、各海军机关学校管理等,后者是负责统一指挥驻扎本土的航空队、海上护卫队(水面舰艇和水下舰艇两类)、特攻战队、陆战队、警备队、海兵团等执行防御任务。换而言之,本土战区辖有一切归属于海军的本土作战力量,水面、水上、空中、陆战队、警备队、港口要塞、雷达基地都一体化指挥,但只负责防御职能(进攻职能归属于联合舰队所有)和维护补给职能(主要针对联合舰队)。
改革中还取消了滑稽可笑的舰艇和兵员镇守府归属地限制,海军可进行混乱编组,类似于“吴之雪风、佐世保之时雨”今后将变成回忆。更要紧的是,在原镇守府条例中,镇守府司令长官规定直接隶属于天皇,在军政事务上接受海军大臣领导,在军令事务上接受军令部总长领导。但在改革后,本土战区司令长官和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并级,改成隶属于海军枢密使领导,军政、军令事务依然分别归属于海军大臣和军令部总长领导。
这就让各方进一步明确:今后天皇只能抓到枢密使、海军大臣、军令部总长这一级,顶多再加上咨询角色的军事参议官,不能再越过他们直接抓战区长官或联合舰队司令长官,这就等于把天皇的海军指挥权砍掉九成以上,堀悌吉成为名副其实的海军第一人。
原横须贺镇守府长官、海军大将古贺峰一被任命为天皇侍从长,原横须贺镇守府长官、同时也是堀悌吉、山本五十六同期同学的吉田善吾海军大将转任首席军事参议官(不仅算航空派,还难得地赞同堀悌吉的思路),原吴镇守府长官、一直对改革持有反对意见的加藤隆义大将转入预备役,原舞鹤镇守府司令长官(因规模小、地位低,一般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