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谢了。”听说朱聿键给他们安排好了住处,黎塞留非常高兴,看来大明的确有谈判的诚意,对他们如此照顾。听说有地方住,众人都高兴的带着行李下船去了。
此时在码头上,已经停了一长排的四轮马车,足够将他们所有人都送到住处去。众人爬上马车,车队很快就启动了,他们沿着码头的石头路面,很快转入了前往宁波新城的水泥路,速度也渐渐提了起来。
几位同级别的各国特使都坐在了同一辆马车内,这样方便他们进行交流,不过在马车逐渐提速之后,他们就感觉到新鲜了。欧洲有同样的四轮马车,虽然做得没有如此精致,但大体上相差不远。只不过现在的欧洲城市里全都是石头砌成的道路,马车如果跑得如此之快,肯定能将人颠簸得连隔夜饭都吐出来,可是在这里的道路上,他们能够感觉到马车的高速,却没有多少颠簸的感觉。
西班牙首相奥利瓦雷斯伯爵忍不住拉起窗帘,想要看看外面的景象,结果刚刚拉起来他就惊呼出声道:“这窗户上镶嵌的是玻璃?”
刚才上车的时候光顾着看宝船没有注意到,坐在里面又是被窗帘遮挡,此时拉开窗帘他才发现,原来窗户上镶嵌着大块的透明玻璃。在欧洲的平板玻璃价格还很高,马车大多数都在窗户上编织一个铁丝网,里面再加上窗帘。因为欧洲的窗帘是上下都有拉环,所以不怕被风吹开,当然如果是在冬季有大风的时候,这样的配置仍然挡不住狂灌而入的大风,坐马车半小时左右,就很容易全身冻僵。
想不到华夏的马车如此奢侈,竟然将珍贵的平板玻璃直接镶嵌在车窗上,这样一来不但让车内光线很好,还不会向车内灌风,可谓一举两得的好事,只不过他们没法估计,这两块在欧洲足以许多人倾家荡产的平板玻璃,竟然就这么堂而皇之的随便使用。
“他们的道路为何能让马车跑得如此之快,还没有什么颠簸的感觉?难道那是土路吗?”科恩总督皱着眉头说道。
“似乎不像,看上去很结实,前面的四轮马车碾过根本不会下陷,表面还非常光洁平整。”佛理亚斯公爵胡安观察了一下,发现前面的车没有留下车轮印,显然地面并不松软。
这个发现让众人感到非常新奇,虽然欧洲早已出现了原始的水泥,但配料还处在初级阶段,硬度无法与这些道路所用的水泥相比。另外他们没有掺入沙子,同时以钢筋编成网状作为骨架铺地的制作方法,根本做不出这么坚硬的钢筋混凝土路面。
众人研究路面为何物的时候,斯特拉福伯爵一抬头顿时被吓了一跳:“你们看那是什么?好高的建筑啊。”
这个时代尚无电梯,如果将居民楼建设的太过高耸,单凭爬楼梯很难上下。因此在宁波新城之中的楼房,最多只是为工商业行会建设的十二层工业大厦而已,居民楼更是只有三层到四层高以方便上下。
斯特拉福伯爵被吓了一跳的,就是这种四层居民住宅楼,而且这个住宅楼还是一大片,自然令人很惊奇。如今的欧洲还全都是普通平房,即使几位见多识广的特使,也是从未见过如此高楼,自然又是引来众人的一阵惊叹。
宁波新城可是融汇了许多后世的设计理念,各处的设计都非常精巧。
第九百五十一章华夏饭店()
成片的住宅楼,繁华的中心商务区,高大的政府办公楼,宽敞的八车道水泥路上飞驰着四轮马车,也有人骑着自行车或者驾驶着马车,只不过现在都有规定,如果在城内驾驶马车,必须在驭马的后面加一个粪兜子,不许将马粪掉落路上污染环境。
除了这些场景之外,特使们看不到的是地下密布的下水道管网,以方便城市污水的排放,就算下了大暴雨,也能很快通过象山港泄洪。在这些景色之外,最令他们无法理解的,就是在道路两旁每隔五十米树立有一根浸油木杆,在木杆顶部拉着黑色的粗线,还有一个用铁棍和铁罩挑着的透明玻璃球。
众人讨论了半天,也不清楚那是做什么用的,甚至有人认为那是什么华夏特色的吉祥装饰品。就连学识丰富的黎塞留首相也不知道,那实际上是朱聿键试点设置的路灯系统,这还是在钨丝灯泡出现之后,于一个月前刚刚安装并完成测试的,这也让新宁波成了全世界第一个夜晚有路灯的不夜城。
在一群欧洲特使犹如乡巴佬进城般的赞叹声中,车队很快停在了一处仿古建筑前。这里是唐王财团旗下最大的华夏饭店,也是此次被朱聿键指定用来接待这些特使的地方。
华夏饭店外部是红墙绿瓦的四层飞檐式结构,外墙壁都贴着瓷砖,看上去古香古色,而那些对瓷器极为痴迷的欧洲人几乎看花了眼,他们完全想象不出来,在欧洲价比黄金的瓷器,在这里为什么会贴在墙上,而且是贴在外墙上。
为了彰显华夏特色,室内装修依然以瓷器为主,墙壁上全部贴了瓷砖,不过这些都是彩绘瓷砖,到处是由瓷砖拼组成仕女图、游猎图等图案,看上去美轮美奂。地面上同样是瓷砖,只不过图案变成了各种祥云和神话人物,而正中的道路上则是柔软的红色栽绒地毯。
朱聿键亲自设计的这些布置,在后世就是个中产阶级,而且是品味极差的那种,但是如今瓷器在欧洲仍然奉为神物的年代,这些代表团成员甚至不敢去踩那些瓷砖,生怕毁坏了赔不起。而华夏富庶,竟然将价比黄金的瓷器铺地这样的说法,也随着代表团的归国不胫而走,让许多欧洲人又多了一份对黄金国度的憧憬。
幸好室内装潢比较正常,让特使们不至于不敢走路,不过这里的房间虽然是中式布置,同样让他们感到惊叹。没有天鹅绒的被褥,但华夏的丝绵被褥既轻又柔软,其效果一点不比天鹅绒的差,红木家具和精美的粉彩茶海,以及实用的各种家具,也让他们感叹。更令他们羡慕的是白瓷质地的坐便器和贴在墙上的半身镜,都让他们爱不释手,甚至有人打算试试能否将坐便器撬下来带回欧洲去。
宽大的窗户上同样有明亮的玻璃,这在欧洲也才因为钱百万的装修而刚刚兴起一两年。不过欧洲做不出大块平板玻璃,而且价格也太贵,就算使用格子窗能够镶嵌小块玻璃的,也无不是大贵族。但是欧洲那种被用来炫富的窗户,放在这里显然有些土财主的意味。
中午饭店内提供饮食,而且是自助餐性质的,特使们可以随便选择中式或西式的产品,饭店还贴心的为他们准备了西式餐具,免得他们用不惯筷子,众人自然也是大快朵颐,吃了个不亦乐乎。精美的华夏美食,让他们忘记了一切礼仪,看得服务人员无不掩嘴偷笑。
一直到特使们吃过正餐开始对付那些精美的甜点,郭子健才再次出现在他们面前,他微笑着说道:“我们的代表团已经抵达了饭店,如果要开始谈判,我们下午就能进行了。”
“在这里谈判?”在居住的饭店谈判,让各位特使都感觉到有些意外,在他们看来至少要在八贤王府才对,毕竟谈判需要各方代表单独的座位,双方围拢在桌子旁讨价还价,这需要很大的一片场地。
郭子健笑着指了指楼上道:“四楼有足够宽大的会议室,各位全都进入也没有问题。”众人闻言这才恍然。特使们吃过饭都回到自己的房间,换了身比较华丽的衣服,这才按照代表团的国别,一起进入了四楼的谈判大厅。
这里的桌椅犹如圆桌会议的阶梯型会议室,总共围绕着中心设置了六层座椅,座椅分成六组,作为六个国家代表的谈判席位,座位一层比一层高,就算是后排的代表也能够轻松看到前排的情况,而在最前排的会议桌后面都各有三把椅子,同时桌上都有写着国家名字的标牌,为了方便各国使节查看,标牌是用华、法、英、西四种语言写成的。
三把椅子显然是给主要代表保留的,特使们都根据标牌的提示各自入座,很快沾满了五组桌椅。几分钟后,两个衣着华丽的男子走了进来,在他们后面还跟着不少随员。
这些人显然是华夏代表团的人了,他们很快进入了自己的位置。其他代表都按照等级进入了后面的作为,坐前排正中间坐着的是一个身材非常矮小的文官,旁边是个中等身材却颇为精瘦的军官,另一侧身穿普通袍服的年轻男子,显然是一名通译官。
众人坐定之后,那个身材矮小的文官首先站了起来说道:“在下乃是八贤王府政务院总理宋献策,此次与各国谈判作为主要谈判代表,还望各位能够本着务实的态度,达成和平的协议。”
“据我所知,唐军侵占了我国大量的殖民地,如果要达成和平协议,贵方总该做出一定让步吧。”西班牙首相奥利瓦雷斯伯爵首先开口了。
“让步?”宋献策冷笑道:“贵国无故攻击我国所租赁的商船,企图杀害我国尊贵的八贤王阁下,这是不顾道义的主动宣战行为,损失殖民地只是小小惩戒罢了。贵国军队自交战以来一泻千里,我军追击都险些跟不上,你还有脸来要求让我们让步?脸皮之厚真匪夷所思。”
第九百五十二章互不相让()
宋献策一顿连挖苦带讽刺,说得西班牙首相奥利瓦雷斯伯爵脸上阵红阵白,可是他偏又无法反驳,毕竟自家军队的确太过弱鸡,根本无法与唐军交战也是事实。更何况这次西班牙损失最大,将美洲和亚洲的殖民地丢了个干净,如今国势大为衰微,连造舰反击的能力都快没有了。
“我认为大家都是为了和平而来,应该心平气和的商讨结束战争的问题。当然这样的谈判需要在大家都有冷静的头脑下进行,不能做无谓的意气之争,同时我们也要立足与现在的战争局势,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黎塞留的这番话看上去是规劝双方,实际上却是在提醒奥利瓦雷斯伯爵。西班牙这次战争已经输定了,与其将欧洲各国都拖下水,然后让自己的国家毁灭,不如退一步赢得喘息的时机。
奥利瓦雷斯伯爵听得出话外之音,他只能坐了回去不再吭声,见到宋献策说话毫不客气,另外三位代表都不敢再当出头鸟。本来他们与华夏没有太多瓜葛,只是因为西班牙的邀请和许诺才参加战争的,要停战自然也是以西班牙为主。
这三个国家都是为了利益才与西班牙联合,结果现在国家受到巨大损失,却没有看到任何利益,而且以现在的形势看,将来的损失恐怕会越来越大。
现在葡萄牙只是个傀儡,葡萄牙特使佛理亚斯公爵胡安是没有多少发言权的。
尼德兰人本来与华夏签订了和平条约,却在没有任何借口的情况下,无故发动了战争,现在损失惨重也怪不得别人,科恩的家底都快赔光了,他心里很清楚东印度公司的解散就在眼前,他也懒得与华夏斤斤计较。
英国人的损失最小,不过作为新兴的殖民国家,他们也被彻底打乱了殖民步伐,国家未来的发展必然会遭到限制。三个国家特使都各怀心事,谁也不愿意当这个出头鸟,会场上一时安静了下来。
作为外交场合的老资格,黎塞留知道寂静最有可能出现爆发,最终让双方的谈判决裂。尽管他也不想让战争结束,打破法国几乎是独揽的海上贸易,但毕竟如今五个国家看来都想要息事宁人了,就算战争再进行下去也不会有什么大动作。更多的情况可能是双方逐步默认下,恢复彼此之间的海上贸易,以平衡国内的经济损失,到时候法国的海上贸易独霸局面同样会消失。
与其让这种局面被私下被打破,不如赶在最后关头,捞上一笔政治资本。这样一来交战的几个国家都会欠法国一个人情,未来对国家的发展会很有好处的。黎塞留既然做了这个调停人,就必须尽量将这次谈判撮合成功,以提高法国的国际地位,所以在沉默中他只好再次站了起来。
“诸位虽然来自不同国家,但都是怀着一个共同的想法,那就是和平。和平是世界永恒的主题,只有大家维系着和平,才能让各国继续发展下去。我们的贸易各国都可以受益,但战争状态下却将其阻断了,所以我们必须尽快完成和平协议,也算是对政府对国民有个交代。”黎塞留也说了一番套话然后才道:“我看这样好了,西葡尼英四国的想法恐怕不太统一,如果说出来说不定就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到时候反而无法谈判。既然大明帝国作为交战的其中一方,而且是获得了优势的一方,不如请他们先说出自己的条件,四国对条款进行增补和讨论,这样更加容易一些。”
黎塞留的话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最终还是决定让宋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