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逆之吕布新传-第2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次参加集体婚礼的五百零一对新人,都来自我的灵骓营和张辽的突骑!我们都是军人,誓死保卫并州是我们的责任!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是我们的意愿!如果哪一天,这五百零一对新人中有人战死了,这一首国殇就是为他而作!”

    “灵骓威武!”“灵骓营威武!”“并州军威武!”晋阳城的父老乡亲们大声喝起彩来,他们的眼眶都湿润了。灵骓这孩子,江然想出了这样的一个鬼点子!是呀,并州建设得这样好,南面有人像过来摘桃子,那就让他滚回去!

    “谁想来并州摘桃子,就打得他屁滚尿流!”不只是谁吼了一嗓子,刹那间,数万条嗓子吼了起来,男女老少都有。“谁想来并州摘桃子,就打得他屁滚尿流!”声振屋瓦,久久不息。灵骓终于长大了,能帮他老爹一把了!吕布一把揽过严嫣,两个人静静地依偎在一起。

    “张老将军,您是大汉军界德高望重的耆宿,请您带领我们一起高唱国殇,完成这一次的集体婚礼!”灵骓转过身来,向老张奂一拱手。唉!这大汉的天下,看来是要完犊子了!不过,如此昏庸的朝廷,还是他娘的完犊子的好!

    张奂大步上前右拳当胸行了一个军礼,大声喊道:“跟我唱!诚既勇兮又以武??????”

第337章:不平静的一年() 
中平五年,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水旱灾害频仍,朝局动荡不安。野心家们早就睁大了眼睛,竖起了耳朵,准备抽冷子来博上一把了,弄好了,就是一场大富贵,弄不好,反正和现在也差不了多少。小民百姓们则在饥寒交迫中哀号。

    幽州,经过短暂的挫折之后,张纯和丘力居又声势大振了,以肥如为根据地,和骑都尉公孙瓒打得不可开交。公孙瓒借助老同学刘备和他的两个结义兄弟关羽张飞之力,数次与张纯大战,互有胜负,幽州战事就此胶着下来。

    被灵骓营急退的白波军,则在大头领郭大的率领下,转而向南,大肆劫掠司隶和豫州,攻城拔寨,聚众数十万,自此声势大振。西凉那边,韩遂、马腾复起,勾连河湟羌人,聚众数十万。前将军董卓数战数败,一连退到三辅附近才堪堪站稳脚跟。

    这三处战乱,早已令朝廷左支右绌了,各处催粮催饷的公文,雪片一般送进宫来,气得皇帝大骂不已。“全是废物!废物!打仗不行,平乱也不行!催粮催饷,却一个比一个能耐!看看吕奉先,三个月就平了西羌!他董仲颖连战连败,还有脸来催粮催饷?”

    大将军何进满脸肃然,垂手低头劝道:“陛下!请暂息雷霆之怒!大司马吕布是再也不会出兵了!朝廷欠他的太多了!”一听这话,皇帝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立刻就倒下了。怪谁?怪自己呗,悔不听何遂高之言,让大司马吕布和并州军避祸不出。

    一想起这个事儿,皇帝就想起了何皇后和何苗,就是这两人,毁了他和大司马吕布的良好关系!可是,这两人一个是自己的妻子,一个是自己的嫡亲小舅子,又如何下的去手呢?“遂高,时至今日,你说该如何是好?”

    皇帝一把抓住了何进的袖子,双眼紧紧地盯着何进,似乎何遂高的这一仗脸上能生出肉好五铢钱来似的。何进沉默良久,方才缓缓说道:“陛下,为今之计,只有出中藏钱了!还有,臣请陛下远小人,近君子。”

    “唉!”皇帝长叹一声,两眼无神地躺在了榻上。出中藏钱,比割他的肉还要疼!良久之后,皇帝才幽幽的说道:“出中藏钱吧,为了大汉的江山,只有如此了!还有,传诏,何苗无故不得出府,违者杀无赦!”“诺!”何进应了一声,何苗!你也有这一天!

    也许是出中藏钱对皇帝的打击太大,自此之后,皇帝的身体状况就急转直下了。

    和皇帝的美好愿望相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皇帝终于卧床不起了。

    年中,七个郡国发大水,从南方到北方,除了并州以外,到处是一片泽国。天象如此,只有归罪于三公了,三公走马灯似的换个不停。四月,太尉曹嵩,也就是曹操的老爹,被免职回家。永乐少府南阳樊陵被任命为太尉,六月被免职。七月,任命射声校尉马日磾为太尉。马日磾是马融的族孙。

    古人云,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天灾人祸频仍,皇帝昏庸,朝局动荡,自然就有明白人出来搞风搞雨了。一场未遂政变终于开始了,这是党人们的第一反击,用的是刀子,而不是手中的笔。这意味着大汉的世家大族与朝廷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在冀州刺史王芬的官邸中,陈逸和术士襄楷终于见面了。王芬,字文祖,东平寿张人,是党人所评定的“八厨”之一,有大名于天下。黄巾之乱初起,朝廷不得已大赦党人,征召他们出来做官,王芬就是第一批被任命为刺史的。

    王芬到任之后,收纳流民,安抚叛乱,很快就使得冀州安定下来了。但是,他的骨子里毕竟是坚定的党人,对皇帝极其厌恶,时常想着有所作为。这一次,陈逸和襄楷的会面,就是他安排的。

    陈逸,汝南平舆人,是已故太傅陈蕃的儿子。陈蕃死时,其友人朱震弃官为陈蕃收葬,将陈逸匿藏于甘陵边界。后宁死不说陈逸躲在何处,终令陈逸免于被捕。黄巾之乱时大赦党锢之祸禁锢的人,陈逸亦获任官,最终官至鲁相。襄楷字公矩,平原隰阴人,是本朝的著名方士,好学博古,善天文阴阳之术,为人正直。

    谶纬之说,在本朝颇为盛行,究其根源,在于光武帝,光武帝深信谶纬之说。今日,王芬邀请襄楷、陈逸潜力啊会面,目的就是要看看天意如何。果然,做法之后,襄楷开口了:“从天象来看,不利于宦官,那些黄门、常侍们真的要被灭族了。”陈逸对此非常高兴。王芬说:“如果真是这样,我愿意充当干这件事的先锋。”

    于是,王芬就与各地的豪杰互相联系,上书说黑山地区的盗贼攻打抢劫他属下的郡、县,想以此为借口起兵。正好皇帝想到北方来巡视他在河间的旧居,王芬等计划用武力来劫持灵帝,杀死那些常侍、黄门,然后废黜皇帝,另立合肥侯为皇帝。

    王芬等将这个计划告诉曹操。曹操说:“废立皇帝是天下最不吉祥的事。古代,有的人衡量轻重、计算成败后施行,伊尹和霍光便是如此。这两个人都满怀忠诚,以宰相的地位,凭借执政大权,加上同众人的愿望一致,故此能实现计划,成就大事。如今,各位只看到他们当初的轻而易举,而未看到现在的困难。用这种非常的手段,想一定达到目的,难道不觉得危险吗?”

    王芬又邀请平原人华歆、陶丘洪来共同策划。陶丘洪准备动身,华歆进行劝阻,说:“废立皇帝的大事,伊尹、霍光都感觉很困难。何况王芬疏阔而又缺乏威武气概,这次举动一定会失败。”陶丘洪于是没有去。

    华歆,字子鱼,汉族,平原高唐人。早年拜太尉陈球为师,与卢植、郑玄、管宁等为同门,又与管宁、邴原共称一龙,华歆为龙头。华歆曾被举为孝廉,任郎中,因病去官。又被何进征召为尚书郎。与同郡人陶丘洪相交好。

    此时,北方天空在半夜时候有一道赤气,从东到西,横贯天际,负责观测天象的太史上书说:“北方地区有阴谋,陛下不宜去北方。”灵帝于是作罢,命令王芬解散已集结的士兵。不久,征召王芬到洛阳去。王芬害怕,就解下印绶逃亡,跑到平原时自杀了。

    这件事就发生在年中,是党人试图推翻皇帝的一次政变,好在只死了王芬一人。

    八月份,朝廷开始设置西园八校尉。任命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左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谏议大夫夏牟为左校尉,淳于琼为右校尉,都由蹇硕统一指挥。

    自黄巾军起事以后,皇帝开始留心军事。蹇硕身体壮健,又通晓军事,很受灵帝信任,连大将军也要听从他的指挥。但是这个任命触动了大将军何进的利益,按照旧例,京军都归大将军统率,没想到竹篮打水一场空。自此,何进深恨蹇硕。

    九月,司徒许相被免职。任命司空丁宫为司徒,光禄勋南阳人刘弘为司空。任命卫尉、条侯董重为骠骑将军。董重是皇帝母亲永乐太后哥哥的儿子,也就是皇帝的亲表兄。这个任命是董太后催着皇帝下的,她知道儿子的身体状况,怕是时日无多了。让侄儿董重掌握一支军队,目的是未雨绸缪,日后好与大将军何进争权。

    一进十月份,噩耗传来,青州、徐州的黄巾军再度起兵,攻掠郡县。

    望气者认为,京城洛阳将有兵灾,南北两宫会发生流血事件。灵帝想通过法术来压制,于是大批征调各地的军队,在平乐观下举行阅兵仪式。修筑一个大坛,上面立起十二层的华盖,高达十丈;在大坛的东北修筑了一个小坛,又立起九层的华盖,高九丈。步骑兵数万人列队,设营布阵。

    十六日,皇帝亲自出来阅兵,站在大华盖之下,大将军何进站大小伞盖之下。皇帝亲自披戴甲胄,骑上有护甲的战马,自称“无上将军”,绕军阵巡视三圈后返回,将武器授予何进。

    皇帝问讨虏校尉盖勋说:“我这样检阅大军,你觉得怎样?”盖勋回答:“我听说从前圣明的君王显示恩德,不炫耀武力。如今,贼寇都在远地,陛下却在京城阅兵,不足以显示消灭敌人的决心,只表现为黩武罢了。”皇帝说:“你的看法很对,可惜我见到你太晚,群臣当初没有讲过这样的话。”

    盖勋后来对宗正刘虞、佐军校尉袁绍说:“我认为陛下是非常聪明的人,就是被左右宠信的宦官蒙蔽了,如果我们合力清除这些奸邪之徒,然后提拔清廉能干之人,以此使汉室兴旺,我们功成身退,岂不是一件快意的事?”刘虞、袁绍认同,于是与其结为同谋。

    不久之后,司隶校尉张温上表举荐盖勋为京兆尹,皇帝虽然不舍得盖勋离开雒阳,但由于蹇硕等人极力赞同,于是迁盖勋为京兆尹。'

第338章:灵帝之死(一)() 
中平六年终于到来了,可是并没有带来什么好消息。

    开年的第一天,皇帝就晕厥了两次,然后就开始缠绵病榻。御医使出了浑身解数,可是皇帝的病情仍然没什么好转,病情倒是一日重似一日了。还好皇帝的理路很清晰,还可以决断大事儿,大将军何进只好每日进宫,面禀大事儿,听候圣裁。

    如此一来,大将军何进的担子就重了许多,除了少量的大事儿以外,皇帝都放手交给他去处理。经过三年来的考验,皇帝还是觉得何进用着比较放心,至少不会像何苗一样捅娄子。另外,何进的操守极好,贪污的事儿是决计没有的,中藏钱交到他手里,放心。

    手里有了中藏钱,水旱灾荒、赈济灾民、粮饷军资就有了着落儿,至少可以支撑到明年的秋收了,何进的心里就有了底儿。他清楚地知道皇帝的底线在哪里,那就是不碰十常侍、何苗和何皇后,还有就是千万不要贪污中藏钱。

    皇帝的身体状况他最清楚,撑不了多久了,驾崩也就是三五个月的事儿。他召集幕僚智囊们密议过,大家一致认为,在拿到执掌朝政的大权之前,一切都要以稳定为主,小不忍则乱大谋。至于皇帝驾崩之后,大将军大权独揽,那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风雨飘摇之际,大将军何进独撑危局,经常忙到半夜三更才休息。但是他的心中很是舒畅,一半儿是因为皇帝的信任,一半儿是因为权力的诱惑。多少次的午夜梦回,他都有些难以置信,我真的离大权独揽只剩下最后一步了吗?

    虽然皇帝信任有加,大将军何进兢兢业业,好消息却没有几个,坏消息却纷至沓来。最令人头疼的是遍布全国各地的叛乱,虽然朝廷四处派兵围剿,却越剿越乱,终于不可收拾了。各地的州牧、郡守乱成了一锅粥,为的不是剿灭叛军,而是如何自保。

    白波军聚众数十万,在司隶、冀州一带攻城拔寨,肆意横行,而官军不能制。如此一来,引得青州,徐州的黄巾再起,跨州连郡,攻打城池,杀害官吏,劫掠府库,裹挟百姓入伙儿,竟然众至百万了。放眼江淮河汉之间,大汉的天下到处都是叛军。

    幽州一带,张纯和乌桓大人丘力居趁势南下,在青、徐、幽、冀四州境内到处抢掠。与黄巾互相呼应,时分时合,把四州之地搞得狼烟四起,遍地战乱。皇帝大怒,诏令骑都尉公孙瓒率军讨伐,限期破贼,否则槛车押送京师洛阳,入廷尉府问罪。

    天子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