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皇太子-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殿内押鸦雀无声,范文程的话听在满清重臣耳里,多少有点觉得危言耸听,甚至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可偏偏找不到什么话去反驳,唯有洪承畴暗自点头,心里对这个仅是秀才出身的汉人重臣又高看了几分。

第七十三章先帝遗诏() 
“国战!”多尔衮喃喃自语,道:“那依学士之见,当下应如何应对。”

    范文程说道:“密切注视北京一举一动,派舌辨之士前往山海关游说高第、吴三桂,许以高官厚爵,甚至不惜列土封疆也要尽可能招降这二人,最后提举国之兵联明伐顺,以为崇祯皇帝复仇之名,趁顺军立足不稳大举征伐,若进展顺利,我大清当可问鼎中原,灭顺除明,成万世之伟业。”

    “范学士真乃我大清国士肱骨之臣也。”多尔衮虎目中精光一闪道:“本王当禀明圣上太后,传谕蒙古各部,汇合大清八旗,汉军旗半个月后两路并进,倾全国之兵征讨顺国李贼,为大明天子报仇雪恨!”

    四月初六,留都南京。

    皇宫午门外,数百留守官员依旧长跪不起,连续六日恳请定王出面监国稳定局势,然定王始终称病不见,按理说三推三让,表面功夫已然做足,可如今来来回回都六次了,定王还是不肯,难不成定王真的不愿意承继大统,君临天下?

    六部高官无比郁闷,如今天子、太子甚至永王都已尽殁,这天下定王不做,谁人能做?道统不合,必受天下共讨啊!

    有私交与韩赞周不错的官员,早已急不可耐的打听消息,但韩赞周始终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半句有用的话也说不了一句,百官早已群情激奋,只差冲进皇宫将定王绑到皇位上去了。

    天下不可一日无主,如今崇祯天子殉国已达半月,皇位久悬不定,时间长了难免人心惶惶,以致谣言四起啊。

    跪在最前面的马士英、史可法、姜曰广、钱谦益、吕大器等人无不唉声叹气,定王死活都不见他们,他们能怎么办?只能耗着,看谁能耗的过谁,不管怎么说,定王身为先帝唯一活着的子嗣,这天下是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

    武英殿内,朱慈炯用自制的墨水笔在纸上写写画画,外界百官跪守让他监国,他当然清楚的很,只不过他不是在和百官耗,而是在等,等传位诏书!

    身为皇子,尤其是大臣眼里唯一在世的皇子,他坐上龙椅实乃是顺理成章之事,可受百官劝进登上皇位,和受先帝遗诏登上皇位,本质上还是有些微差别的。

    如果他是太子,那么天子殉国,他受百官劝进继位称帝,谁也不好说什么,但他不是,百官劝进等于是拥立,并非正式的皇位传承,法理上并没有得到崇祯皇帝的认可。

    朱慈炯如果准备将天子太子幽禁一辈子,那也就罢了,可他并没这个打算,也就是说他皇帝老子和太子哥哥迟早有一天会出现在世人面前,那么只是得到百官认可的他就不是合法合理的皇帝,最后即便靠强军坐稳皇位,史书上还不知道如何去编排他,比如李世民就是个最好的例子。

    可若是秉承遗诏继位,那等于是崇祯自己废除了太子的储君之位,并将皇位禅让于他,即便有一天他们出现在世人面前,也无所谓,他朱慈炯完全可以说是皇帝太子侥幸逃出京城,躲避兵灾一直隐居不出,直到天下大定方才现身,而传位诏书完全是在不知能否逃得性命之时留下诏令,谁能谁敢质疑诏书的合法性!

    苗雷二人成功营救崇祯出京并安排妥当的消息,他几日前已经知晓,按照约定今天便是传位诏书出现在南京留守百官眼前的日子,他现在等的就是这个消息。

    “各位同僚,看来定王殿下今天是不会见我们了。”右都御史张慎言叹了口气道:“不如回吧,明日再来劝说可也。”

    兵部侍郎吕大器站起身,拍了拍膝上的尘土,无奈道:“也罢,也罢,明日再来,定王若是还不肯监国,你我说不得只能闯宫直谏了。”

    马士英、钱谦益等重臣先后站起,刚要说什么,只见街道尽头隐约传来阵阵马蹄之声,午门外街道这几日高官云集,戍卫营早已是戒了严的,何人敢在街上纵马?几人不由惊诧不已。

    五匹马影快速出现,眨眼间便已到百官跟前,五名身穿京营禁军军服的骑兵跃下马后,又从马上将一名年纪不大却身穿五品宦官服的公公扶了下来,小太监脸色苍白,显然受不得颠簸之苦,一下马便大吐,好一会才缓缓回过神来。

    “公公这是?”马士英强忍住不耐,开口问道。

    谁知道小太监根本不理会他,刚回过神便扑倒在地,撕心裂肺大哭道:“万岁爷,奴婢丁卫甲不负陛下之命,终于将遗诏带来南京了啊!”

    遗诏!先帝遗诏!百官顿时炸了锅,瞬间将几人团团围在中间。

    “你来说,到底怎么回事?”钱谦益目光盯在为首一名军士脸上喝问。

    “回大人的话!”这名军士抱拳道:“上月十八日顺军攻破外城,万岁爷亲笔写下三封诏书,命百名京营将士在内城被破之时,趁乱分成三路突围前来南京向定王宣诏,十九日凌晨狗贼张縉彦开正阳门放顺贼进城,京师大乱,我们三路弟兄趁乱由三路突围,其中两路突围时被顺军扑杀,唯有卑职这一路死命突出广渠门,三十五位突围的弟兄活下来的只有我们五个,一路躲藏顺贼追兵,好不容易”

    钱谦益哪里还想听这军士废话,喝道:“遗诏何在!”

    “在这。”名叫丁卫甲的小太监抹去泪水,抖抖索索的从怀里取出一卷圣旨。

    钱谦益刚想伸手去接,只听见史可法一声疾呼:“且慢!先帝诏书理由定王亲接,吾等臣子岂能染指!”

    钱谦益连忙缩回手,史可法的话虽然不太中听,可却是实情,他去接圣旨,显然有逾越之嫌了。

    看守午门的守卒,早被这一幕看傻了,看到几位大人的目光看过来,哪里还敢怠慢,其中一人屁滚尿流的便朝内宫奔去,不大一会功夫,韩赞周便已急急奔了出来,开口第一句便是,传旨公公何在,定王已前往乾清宫备下香案,恭迎圣旨!

第七十四章改元圣武()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以凉德,缵承大统,意与天下更新,用还祖宗之旧,御极一十七载,深念上帝涉降之威,祖宗托付之重,不期倚任非人,遂致虏猖寇起,今失宗庙,无颜见历代先皇于地下,然大明社稷仍存,三子慈炯,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接诏登基,即皇帝位,勿需持服设祭,望能仰体朕心,共救民命,密约联络,合围大举,直捣中坚,力歼劲寇,复祖宗陵寝。崇祯十七年年三月十八日亥。”

    “儿臣朱慈炯接诏。”朱慈炯双手高举过顶接下诏书,悲痛欲绝道:“父皇呐!儿臣不孝年方弱冠,有何德行敢承继大统父皇啊!”

    乾清宫内,百官无不伏地嚎啕大哭,礼部侍郎钱谦益接过诏书验明真伪后,抢地呼号道:“恳请殿下即日奉先帝遗诏克继大统,昭告天下以安万民之心。”

    “请殿下奉诏继位,安天下人心!”百官也不哭了,伏地大拜,他们努力了六天,连定王的面都没见着,现在有崇祯遗诏在手,哪里还怕定王躲着不见人,说什么也得先将其扶上皇位再说。

    这倒不是他们有多关系新皇继位,实在是因为他们在南京当闲官当的太久了,如今北京中枢已亡,新皇南京继位,他们这些留守官员岂能不得到重用,事关名利,如何不让他们焦急万分。

    “既是父皇遗诏。”朱慈炯沉声叹息道:“那孤王自当奉诏,着礼部拟定先皇谥号,选定吉日,孤王登基继位便是。”

    “陛下圣明!”百官山呼。

    南京礼部最高官员名叫王铎,可因身体不适今天并未到场,如今在场的礼部最高官员便是左侍郎钱谦益,钱谦益听了定王这话,马上出列从袍袖里取出一道奏折道:“先皇谥号礼部几日前便已拟定为‘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庙号思宗。’先皇后拟为‘庄毅奉天靖圣烈皇后’”

    朱慈炯冷哼道:“有功安民曰烈。今国破家亡,以身殉国,何烈之有?若激烈之‘烈’,又非谥法之谓也。周之烈王、威烈王、汉之昭烈、魏之烈宗、唐之光烈帝,未尝殉难也;他日书之史册,将按谥法乎,不按谥法乎?故曰‘思’、‘烈’二字不妥。”

    “然则谥宜云何?先帝英明神武,人所共钦。而内无声色狗马之好,外无神仙土木之营;临难慷慨,合国君死社稷之义。千古未有之圣主,宜尊以千古未有之徽称。考订古今,不得已而拟其似,当谥毅宗正皇帝。”

    百官闻听朱慈炯之言,连连称是,钱谦益更是惭愧道:“老臣思虑不周,还请陛下恕罪,先帝谥曰‘毅宗正皇帝’方是实至名归哉。”

    朱慈炯脸色阴郁,嘴角轻动,最后还是忍住什么都没说。

    钱谦益又道:“礼部堪定四月初十便是黄道吉日”

    “四天之后?”朱慈炯忍不住问道:“是否太过仓促?”历史上朱由崧称帝可是要到五月中旬,怎么到他这便提前了一个多月,明末官僚机构不是一向办事拖沓,如今怎的变的这么有效率了

    “回陛下话。”钱谦益道:“本月吉日只有四天之后的初十,下一个吉日还要等到五月十八,而先帝遗诏让陛下即日登基,故老臣以为四日之后并不仓促,登基大典一应琐事,礼部这几日定会抓紧操办。”

    先帝遗诏都搬出来了,朱慈炯还有什么好说的,只能点头同意。

    “至于陛下的年号,礼部议定可用‘弘光’二字。”

    弘光朱慈炯真想一个盐汽水喷死眼前这位头皮痒,虽说如今弘光的年号再不属于朱由崧,可只要想到历史上弘光帝只做了一年多点的短命天子,朱慈炯就觉得无比膈应。

    “先帝让孤王驱逐贼寇,复祖宗陵寝,此非强军备武不可,孤王以为年号中当带‘武’字,不如就叫‘圣武’如何。”

    钱谦益一窒,大明数位皇帝都不怎么喜欢礼部拟定的年号,远的不说,就说先帝年号‘崇祯’,礼部当初拟定的年号有四个‘永昌’、‘绍庆’、‘咸宁’、‘崇贞’,崇祯没一个中意的,最后只把‘贞’加了个示字旁改为‘祯’,算是已经给礼部大臣留足了面子。

    可现在轮到他儿子,倒是更加直接,两个字一个不用,乾坤独断自己定了年号,还加了一个‘圣’字‘圣’字是能随便用的吗?钱谦益无比郁闷,可也不愿意节外生枝,他和南京百官这几天可是在午门外跪的腿都细了,既然定王想用,那便用好了。

    于是登基前在朱慈炯看来最重要的‘谥号’和‘年号’便在这午门前草草议定,效率可谓惊人,如果北京朝堂办事也如现在这般,想来国事也不至于糜烂到现在这样难以收拾的地步。

    四天后,崇祯十七年四月初十,定王朱慈炯于留都南京登基称帝,定年号‘圣武’次年为‘圣武’元年,尊先帝崇祯为‘毅宗正皇帝’,先皇后为‘靖圣正皇后’,先太子朱慈烺为‘闵太子”,意为慈仁不寿

    册封顾颖为惠妃,杨芹为顺妃,卞玉京为康妃,卞玉敏为宁妃卞氏姐妹原为秦淮名妓,原被定王收入宫中,众大臣倒是没什么异议,左右不过是两个玩物又有什么值得在意的,可如今封妃

    众大臣的意见可就大了去了,明皇室历来都有收纳民间女子入后宫的传统,皇帝就算封杨芹或是顾颖为后,恐怕各大臣都不会有什么意见,可封卖笑的名妓为妃,那简直就是有伤国体啊,一时间奏本如潮一般差点把朱慈炯给淹了,最后朱慈炯迫于压力,或者说根本不想在这些屁事上和大臣较劲,只得将卞氏姐妹的妃位降为嫔,算算草草了事。

    众大臣又要为新帝遴选秀女,充中宫之位以正国本,被朱慈炯一体驳回,作为一名‘现代人’,朱慈炯多少还是希望自己未来的正妻,能与他情投意合一些,至少不能像顾颖、杨芹这般只会唯唯诺诺,半点情趣没有的才行吧。

第七十五章借虏之议() 
“简直岂有此理!”李自成恶狠狠地将唐通紧急奏报扔在地上,怒气冲天得说道:“刘宗敏干的好事,京城皇亲国戚、豪绅富户那么多,他偏偏要去招惹吴襄,难道他就缺吴襄那区区二十万两银子!还霸占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他是没见过女人还是怎么的!”

    刘宗敏命人特别赶制了五千副夹棍,用来逼迫明朝官员们交钱,夹棍上有棱,有铁钉相连,凡不从者,必将夹碎他们的手足,他还觉得力度不够,于是命人在门口树立了两根柱子,作为凌迟专用,北京城瞬眼间变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