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帝国风云录-第5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大山这一嗓子惊醒了陷入绝望的百姓,人们跟着喊起来,越来越多人想到了代北的虎王,想到了虎王那战无不胜的神话。绝望时刻,人们忘记了虎王是个汉虏,忘记了虎烈军是一支蕃军,忘记了虎王和虎烈军对大宋的威胁。在死亡面前,人们梦想着抓住救命稻草,而虎王现在就是他们唯一的救命稻草。

    叫喊声越来越大,很多人掩面哭泣。

    岳飞神色冷峻,心里突然涌出一股怨恨,大哥就在洛阳,距离河北不过六七百里路,急速行军,十天就能赶到,他为什么不来?为什么要眼睁睁地看着金虏荼毒生灵?

    折可存郁积在心里的愤怒忽然被这阵阵喊声冲散了。做为折家的核心人物之一,折可存对李虎还是一定程度的了解。李虎肯定要到河北来,不管李虎想在大宋干什么,他最后必须要到河北,必须击败金军,否则他很难达到目的。只要李虎来了,女真人的好日子就到头了,只是,李虎暂时还不会来,也不会匆忙赶到河北援救姚古,因为他要防备汴京在背后下黑手。汴京不止一次算计李虎,而此刻形势不一样,李虎如果在河北大败,他就完了。说一千道一万,大宋走到今天这步绝境,都是因为汴京的关系,如果汴京不换天,如果汴京还是由童贯那个奸佞控制权柄,那大宋支撑不了多久。

    =

    罗兰催马走到路边,冲着秦大山招招手,把他喊到了身边。

    “宁晋城里的百姓都撤了?”

    秦大山摇摇头,“只有一小部分撤了出来。”

    “你只顾自己逃命?”罗兰剑眉微皱,不满地说道。

    “你误会我了。”秦大山急忙解释道,“我告诉他们了,我四处张贴了告示,但百姓们不相信,他们认为虎烈军到了,城池就安全了,他们不愿离开家。”

    罗兰苦笑,不知道那些留下的百姓将来会怎么样。

    “其实,留下来也没有关系。”秦大山显然舍不得离开家,更舍不得把家里的财产全部抛弃掉,“过不了多久,你们就会击败金狗,再把城池夺回来。”

    罗兰心里一窒,眼里露出一丝愧色。再打回来?什么时候才能再打回来?就他看来,即使再打回来,也要很长时间。

    大宋人没有认同虎烈军,而虎烈军也没有把自己当作大宋人,像罗兰这些北方汉人绝不会为了戍守大宋的疆土而把虎烈军拼个一干二净。李虎是怎么想的,罗兰不知道,但罗兰相信,虎烈军大部分将帅,尤其契丹、渤海那些蕃族人,他们绝不会为大宋献出自己的生命。就算不久之后,李虎要到河北战场上来,他也是为了虎烈军的生存,而不是为了大宋的生存。现在虎烈军到了太原、长安,基本上控制了西北,虎烈军总算找到了一块非常不错的生存发展之地,这时候有多少虎烈将帅愿意到河北战场上,把自己的军队拼光?除非脑子进水了,疯了。

    大宋的军队,能打仗的都来了,不能打仗的还在各地逍遥快活,而仅靠这支西北军想击败金军,收复河北,太难了。

    “你相信我吗?”罗兰犹豫了片刻,低声问道。

    秦大山看到罗兰一脸严肃,心里害怕,连连点头。

    “那你就继续南下,马上走,连夜走。”罗兰急切说道,“不要停,一直南下,过黄河。”

    过黄河?秦大山吃惊地望着罗兰,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过黄河?难道他们要放弃河北?难道他们要丢弃大宋的江山?

    =

    罗兰打马走了。

    秦大海呆呆地望着他的背影,浑身冰凉,恐惧霎时间侵入到他的身体。此刻他不是担心河北丢失,而是担心自己一家人的未来。

    从柏乡逃到黄河南岸,大约五六百里路。他丢弃了所有的财产,带着一家人逃难,这一路上的吃喝怎么办?到了黄河南边,如何生存?他越想越害怕,身躯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哥,那个人说了什么?”秦大山的弟弟看到他害怕得浑身颤抖,急忙抓住他的手臂问道。

    “他叫我赶快逃,一直逃到黄河南边。”秦大山嘴唇哆嗦着,窒息难当,艰难吐出几个字。

    兄弟两人大眼瞪小眼,互相看了半天,忽然,两人转身就跑,不顾一切推开人群,向载着一家老小的马车撒腿狂奔。

    “哥,我们要不要买些粮食?”

    “这里还能买到粮食?”秦大山喘着粗气,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车上还有一些,我们省着吃。过了黄河再说。”

    兄弟两人的身影很快没入了漆黑的夜色,而他们的未来比这夜色更黑暗。

    =

    深夜,斥候传来消息,虎烈第十军逃回来了,正在柏乡西北方向渡河而来。

    槐水河由北南下,而济水河是东西走向,两河在柏乡这里交汇。虎烈第十军现在位于槐水河西边,而金军在这条河的东边,所以虎烈军渡河的时候并没有危险。

    接着,斥候又送来消息,虎烈第七、第八军放弃了高邑,也撤回来了。

    岳飞仰天长叹。本来他打算在济水河一线阻击金军,以等待邯郸方向的援军,但现在这一设想不再成立。此役虎烈军遭受重创,士气受到严重打击,根本不可能挡住金军,只有继续后撤。后撤还能保住现有的军队,而继续作战则可能全军覆没。

    折可存、罗兰只有接受事实,两人和岳飞商议了一下,随即通告柏乡城的官员,连夜组织百姓撤离。现在坚壁清野是不可能了,只能撤离百姓,能撤多少算多少。

    “我们坚守一天。”岳飞说道,“明天天黑之后,全军撤离。”

    “要不要派人急告邢州府,请邢州官府马上组织邢州百姓撤离?”罗兰问道。

    “来不及了。”岳飞摇头苦叹,“派人急告邢州府,尽尽人事吧。”

    =

    七月二十七日,河北磁州,邯郸。

    李纲接到岳飞的书信,骇然变色,心口如遭重击,痛得脸色煞白,额头上马上就是一层汗珠。

    岳飞救援失败,意味着姚古和他的五万大军全军覆没,这样一来,河北北部的真定、定州(中山)和河间三路尽数丢失,只剩下一个大名府了。

    刘韐也傻了。河北形势急剧恶化,金军势如破竹,宋军节节败退,汴京危矣。

    “马上奏请汴京,请陛下督请汉王,即刻统率虎烈军主力进入河北战场。”磁州知州宗泽当即提出建议。

    李纲和刘韐相视无语。两人都知道汴京现在是什么状况,这时候李虎根本不敢到河北来,但面对六十九岁高龄的宗泽,李纲和刘韐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宗泽是两浙义务人,世代务农,家境贫寒,三十一岁的时候参加科举,因为对策力陈时弊,被考官抑为“同进士出身”,然后一直做县尉、县令级别的小官。宣和年间,听说朝廷要联金攻辽,上奏反对,结果被贬,其后更因为得罪了权贵而被罢职软禁镇江两年。复出后还是继续做通判之类的小官,直到太子赵恒登基,才得到重用,到磁州出任知州,这时候他已经六十九岁了。

    “朝廷正在议和,听说皇帝有意割让河北,和金国划河而治。”李纲担心宗泽那耿直的脾气给他带来麻烦,只好说了实话,“汴京认为,对大宋威胁最大的是汉王,所以宋金一旦议和,必定联手对付汉王。试想这时候汉王到河北,不是找死吗?”

    宗泽哑然无语。

    =

    =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712章 都是我杀的() 
第十二章都是我杀的

    “现在的问题不是我们能不能守住河北,而是汴京是否愿意守住河北。”

    李纲这句话说到底了,不管是西北军也好,虎烈军也好,实力都还可以,两军联手,绝对可以挡住金军,甚至可以击败金军,但现在汴京的策略变了,不是主战,而是主和,皇帝把李纲和种师道赶出汴京,就是一个例证。

    当初废帝赵恒就是在主战与主和之间摇摆,先是主和,然后主战,仗打败了又主和,导致朝廷一片混乱。赵楷在西北军和虎烈军的帮助下,很轻松地就夺取了皇位,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主和不得人心。如今赵楷的皇位还没有坐热,他又改弦易辙了,也要议和,甚至有意割让整个河北,和金国划河而治,这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子吗?

    西北军现在对皇帝和朝廷非常有意见,而汉王李虎更是一肚子怨气。李虎和西北人好不容易把赵楷推上了皇位,结果他一转脸不认人了,把李虎和西北人踢到了一边,转而信任童贯和张邦昌这些人,其结果可想而知。

    皇帝和朝廷既然要议和,那就没有决心打仗,而议和就不能激怒金人,那么在战场上自然就缩手缩脚,对前线将士也是百般挚肘,而挚肘的后果就是前线屡战屡败,而屡战屡败导致皇帝和朝廷更不信任军队,更加决心议和。如此恶性循环下去,汴京势必要乱。

    “汴京要乱?”宗泽虽然年纪很大,但一直都是做小官,连京官都没有做过,他对汴京的认识很浅薄,对朝堂上的复杂斗争也没有什么清晰概念,所以他很难相信,大宋到了这步险境了,汴京还会乱,还要自相残杀。

    “汉王要造反?”宗泽下意识地认为,如果汴京要乱,那肯定和李虎有关系。

    李纲和刘韐同时摇头。

    这件事解释起来很复杂,皇帝、童贯和西北人之间的矛盾,主战和主和之间的矛盾,文臣和武将之间的矛盾,还有李虎居心叵测在一旁虎视眈眈……等等等等,总之汴京的事错综复杂,即使是李纲也无法说清楚,更无法预测接下来的形势如何发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汴京坚持议和,如果汴京继续挚肘西北军,不断地把西北军送上绝路,如果李虎迟迟不愿到河北战场,那么汴京肯定要乱,而且是大乱。

    “你在汉王身边待了好几年,你应该了解他。”宗泽说道,“难道你就没有办法说服汉王,请他火速增援河北?只要河北的战打赢了,那么汴京议和的声音自然就小。汴京之所以坚持议和,很大原因也是因为我们的军队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如果击败了金军,收复了河北和幽燕,汴京还会议和吗?”

    李纲苦笑。刘韐更是觉得荒唐,这位宗泽倒是耿直,耿直得近乎天真了。

    把金军击败,虎烈军和西北军要付出多大的代价?虎烈军和西北军损失惨重,实力大损,汴京还能留下李虎?还能让西北人耀武扬威?今天这位皇帝是用非正常手段夺取了皇位,他不可能容忍李虎和西北人据此威胁国祚。李虎和西北人既然能把他扶上皇位,自然也能把别人扶上皇位,皇帝不可能不防备,当然是把他们杀了干净,以免后患无穷。但是,李虎和西北人既然敢冒着祸乱国祚的危险帮助赵楷夺取了皇统,当然会小心防范赵楷卸磨杀驴,他们绝不会白痴到自取败亡的地步。

    汴京现在就是一盘死棋,必须要弃子,皇帝要弃子,李虎和西北人也要弃子,三方谁都不能退让,谁退谁死。

    这话李纲和刘韐都不敢说。考虑良久,李纲决定叫刘韐跑一趟洛阳,设法说服李虎。指望李虎出兵河北显然不可能,但可以说服李虎尽快“弃子”,把汴京的事解决掉,然后上下齐心,和金军决一死战。这样拖下去,大家一起完蛋,相信李虎不愿意看到这种结局。

    “这几个月,我在磁州、相州、卫州一带招抚了很多义军,大约有十万人马。”宗泽看到李纲、刘韐都是坚决的主战派,于是又提出了一个建议,“两位能不能奏请汴京,给这些义军将士调拨一些钱粮武器?”

    李纲真的笑不出来了。宗老爷子,岳飞带着河北义军打了那么多的仗,但朝廷一概不认账,你就更不要想了。

    =

    二十七日,河北,大名府。

    折可求、王稟、张思正、张灏等人匆忙赶到宣抚司拜见种师道。四员将帅意见一致,绝对不能分兵,分兵必败。

    种师道阴沉着一张脸,坐在案几后面,一言不发。他能说什么?汴京打定主意要杀西北人,而西北人面对金军的攻击,只有硬着头皮冲上去。现在不能放弃姚古和五万将士,更不能放弃河北。虽然明知这是汴京的借刀杀人计,但除了把头伸进铡刀,还能怎么办?总不至于现在造反,调转马头杀进汴京吧?现在杀进汴京,把童贯、张邦昌一帮奸佞杀了,但姚古和五万将士也就完了,河北也就完了,甚至汴京都完了,而西北军将从此成为大宋的罪人,遗臭万年。

    宁愿战死沙场,也不能丢弃国祚,更不能背负亡国的罪名遗臭万年。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