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城管无敌-第2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也就是相当于后世一个师的编制,但这已是上百年来东罗马帝国能够组织起来的最大一支军队。

    唯一的遗憾在于,由于眼下欧亚各地全都盛行马瘟,有钱也难以买到战马,所以骑兵的数量比较稀少。

    这支在外行人看来已经算是浩浩荡荡的大军,就驻扎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亚洲一侧,卡尔西顿镇的城郊。无数的帐篷犹如蘑菇一般,挤满了广袤的原野。而营地里燃起的点点篝火,则宛如灿然开放的红。

    跟之前远征阿德里安堡的那一票乌合之众迥然不同,这是一支真正的作战部队。骑士们身披铁衣,跨坐战马,就像被金属包裹的战争猛兽。步兵手持弯刀和战斧,排成密集队列,紧随在骑士之后——得益于今年天葬送在君士坦丁堡城下的十四万土耳其大军,一向穷惯了的君士坦丁十一世皇帝,眼下终于有了充裕到奢侈的军械甲胄,足以给这支参加东征的“圣战军”提供最好的装备,一口气武装到牙齿。

    ——即使是在相对落后的冷兵器时代,jing良装备对战争的制约作用也是很厉害的。一位高贵的骑士如果没有穿上铁皮罐头般的铠甲,就会被一个猎人用十字弓在远距离上轻易干掉。而一群重甲骑士若是成功冲进了一群没有任何武装的农兵队伍里,那么就意味着一场雪崩式灾难的开始

    柔和的海风从西方吹来,拉扯着双头鹰军旗,向着东方的战场猎猎招展。

    望着这支原本不存在于历史上的罗马军队,皇帝陛下一时间不由得心cháo澎湃,但同时也有些疑惑:

    “朕的瓦兰吉卫队呢?就是那些举着镰刀锤子军旗的鞑靼人和罗斯人,他们怎么不在这里?”

    然后,皇帝便得到了一个令他目瞪口呆的回答——他的“瓦兰吉卫队”,也就是那些以俄罗斯“前**战士”为主体的穿越者们,如今正在海峡对面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举行圣骑士的册封典礼!

七十一、举着镰刀锤子旗的圣骑士(下)() 
确实,自从它建成之后的上千年内,圣索菲亚大教堂一直拥有着全世界最大的室内空间。其穹顶距地面高达55米,相当于1718层楼房那么高。间没有任何楼板的分割,而是站在底层一抬头就能看到圆形穹顶的壁画。还有一系列jing致华美的玻璃窗,使教堂的圆形穹顶看起来像是悬浮在空,极具现代感。

    而从四周窗户透进来的自然光线,又给幽暗的教堂营造了一种朦胧、迷幻而又神圣的气氛。

    然而,此刻在圣索菲亚大教堂内奏响的,并非那种犹如潺潺流水一般缥缈回荡、庄严优雅的赞美歌,而是一串能够让人听得眼皮乱跳、风凌乱的欢快音符:

    “阿拉擦擦呀哔哔拉哔哔-拉哩邦兵砰邦连恩邦波-哇哩哩哩-哩哔哩哔哩哔哩苏点点邦波-呀丙囔点囔点阿波-哇拉鲁布鲁布鲁布鲁布爹耶不-皿皿囔点囔波-哈哈啪啪啪啪噗噗点呀不”

    伴随着这一阵阵美妙欢快的歌声,一群东正教修女和神父正甩着长长的大葱,蹦蹦跳跳地手舞足蹈。

    ——自从阿德里安堡上空的那个人工3d动漫影像被确认为神迹之后,甩葱舞也成了东正教的宗教舞蹈。而教会所属的宗教乐队,居然还硬是凭着当时的印象和小鸟游真白等人的指点,把乐谱给还原了出来。

    没办法,连“之天使”都降临到了凡间现身说法,再不学着跳甩葱舞的话。简直就是渎神了。

    由于严肃刻板的修女们实在不擅长跳舞,所以。眼下正在圣索菲亚大教堂内领舞的,乃是以卖萌为本命的二病歌姬小鸟游真白前首相,后面还跟着一堆动作僵硬的修女、女信徒甚至神父,每个人都甩着一根大葱,好像鸭子一样摇摇摆摆,让王秋等人看得直掉鸡皮疙瘩而眼下学跳甩葱舞学得最好的人,居然是一位名叫狄奥伦娜的红牌ji女——莫非肚皮舞和甩葱舞之间,存在着什么共通之处?

    “阿拉擦擦呀哔哔拉哔哔-拉哩邦兵砰邦连恩邦波”

    听着如此活泼童趣的歌谣。看着众人千奇百怪的诡异舞姿,王秋和他的同行们全都忍不住露出一副“坏掉了”的表情——假如只是弄些养眼的软妹子来跳甩葱舞倒也罢了,可眼下居然有那么多缺乏自知之明的怪蜀黍和胖大婶,也拿了根大葱上来凑热闹跳甩葱舞,那当真是一点都不萌啊!

    但不管怎么样,小鸟游真白这只二病萝莉歌姬,能够把演唱会开到圣索菲亚大教堂来。还有一帮神职人员陪着她发疯,在ri本的acg演艺界里,多少也算是一项不得了的“丰功伟绩”了。

    “唉,跳着甩葱舞的修女,举着镰刀锤子旗的圣骑士这世界真是疯了。”

    王秋叹息着收起属于自己的那把“圣剑”,同时摘下眼镜用手帕擦了擦。如是咕哝着。

    ————————————————————————————

    而与此同时,身穿金线法袍的格里高利大牧首,还在向观礼的诸位市民,宣讲着“圣战”的伟大意义。

    “正如你们所知道的,邪恶的土耳其人从东方的沙漠而来。已经给伟大的罗马帝国带来了整整四百年的痛苦!他们毁坏主的教堂,掳杀虔诚的上帝子民。污辱贞洁的妇女,贪婪地啜饮着儿童的鲜血!他们是魔鬼的奴隶!而你们就这样无动于衷,看着同样信仰上帝的同胞们流血,难道就不觉得羞耻么?

    如果你们在今天没有勇气为基督而战,将来有一天去天堂的时候,又该怎么站在主的面前?”

    格里高利大牧首语气激烈地如此宣讲道,不住地摇晃着手的铜铃。

    “所以,我要勉励你们,恳求你们——不,不是我,是主亲自在勉励你们!命令你们踏上东征的道路,奋力血战,直到把土耳其人赶出我们的领土!这就是主的旨意!千真万确!

    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如今这场蔓延到整个世界的大瘟疫,就是因为那些懦弱自私的人,贪恋着一时的安逸,不肯遵循主的旨意,发动新的圣战,才引起上帝的怒火,降下了这场恐怖的制裁!

    但是,你们也不必害怕,神是宽容而仁慈的,只要你们英勇无畏地踏上征程,为光复主的国度而战,就能够不辜负主的圣恩与庇护,也必定能得到神明的宽恕和嘉奖!

    这是一场终将胜利的战斗!

    是的,你们也许会死在光荣的征途上。但难道死亡比地狱更可怕?生命比不朽更可贵?为了我们的信仰而死,难道不是身为一名基督徒的本分么?以上帝和圣母赐予我的权柄,我在此宣布:凡参与圣战的人,如果在战争失去生命,他们一生的罪愆将在那一瞬间获得赦免。他们将得到天国永不朽灭的荣耀!

    伸手遥遥指着东方的亚洲,这位已是垂暮之年的老人发出了声嘶力竭的呐喊:

    “向着东方出发吧!不要犹豫,不要彷徨,为了荣耀我主,去吧!——这是神的旨意!”

    总之,在接受了圣骑士的册封之后,这支打着镰刀锤子红旗的“瓦兰吉禁卫军”,就带着从君士坦丁堡征集的少量辅助人员,合计不足一百人,渡过博斯普鲁斯海峡,作为先遣队踏上了小亚细亚的土地。

    而在他们面前横亘着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距离君士坦丁堡只有几十公里的尼西亚城。

    这座城市有过光辉的历史。当年它曾是罗马帝国在亚洲的璀璨明珠,也是多次宗教会议的举办地,还是一座扼守天险、相当坚固的军事堡垒。

    尼西亚城坐落在一个盆地里,西面是一个浩淼的大湖。城市的西边被湖水保护。其余的三面都环绕着十米高的城墙,总长度达五公里。一百多座塔楼矗立在城墙上,从十七米的高处窥伺着敌人。城墙外面还有一道两重的壕沟——山与湖,墙与塔,联手守护着尼西亚。

    三百多年,当时据守这座城市的土耳其人,曾经在六万十字军的猛烈围攻之下,坚持了足足四十多天。

    所以,穿越者们原本只是打算对这座城市进行一番火力侦察,顺便看看能不能搜刮到一点好东西。

    然而,仅仅过了三天时间,还在缓缓行军的君士坦丁十一世皇帝,就收到了“尼西亚光复”的捷报。

    因为,早在这支“瓦兰吉禁卫军”抵达之前,可怕瘟疫就已经抢先毁灭了尼西亚的防御力量。

七十二、死亡之城(上)() 
尼西亚城郊外的湖畔,希腊小贵族伊萨克虚弱无比地躺在又脏又破的窝棚之内,芦苇席子上的呕吐物和屎尿流淌了一地,让他浑身上下臭不可闻,而四肢也虚弱得仿佛完全失去了知觉

    伊萨克觉得自己恐怕很快就要死了。/138看書蛧138看書蛧/可他真的不想死,一点都不想!

    说起来,原本在尼西亚城里,伊萨克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那么,他又是怎么沦落到这地步的呢?

    ——在1453年的时候,与君士坦丁堡隔海相望的尼西亚城,已经被土耳其人占领一个多世纪了。

    这个时代的土耳其人,还是一群野蛮彪悍的游牧民族,来如疾风,去如闪电。对于小亚细亚的原住民来说,土耳其是一个残酷暴虐的外来政权,凭借着血腥的杀戮,严酷弹压着辖下的各族基督徒。

    但是,就像之前征服中国的蒙古人一样,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土耳其人同样面临着“可以在马背上得天下,却不能在马背上治天下”的困境。因此,在文明昌盛、工商业发达的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区,这片被希腊人苦心经营了两千多年的土地上,土耳其人的驻军仅仅控制着一些重要的城市和要塞。而在广大的乡村市镇、港口商埠,依然被当地的希腊人豪族所把持,除了需要忍受向各地土耳其总督缴纳沉重赋税的痛苦之外,至少在地方行政权上,是享有高度自治权的。甚至还有自己的地方武装部队!

    而如今躺在肮脏窝棚里奄奄待毙的伊萨克,原本就在尼西亚城扮演着这样一个“伪军小头目”的角sè。领着一份马马虎虎的军饷,有一座还算不错的房子,主要工作是给土耳其总督收税、巡城、弹压暴乱。

    按照另一个世界的历史轨迹,他或者他的后代,应该会在漫长岁月的潜移默化之中,慢慢地放弃对希腊人和基督徒身份的认同,最终改宗皈依为土耳其穆斯林——虽然土耳其人自称为古代突厥人的后裔,不过按照现代遗传基因科学的研究。至少有95%的现代土耳其人,从血缘上讲是小亚细亚原住民的后代。

    但在这个世界,这段历史的正常演进,却被穿越者们给搅得天翻地覆。

    ——先是至尊的穆罕默德二世苏丹和十四万汇集了举国jing华的土耳其大军,在君士坦丁堡城外被毒气熏得一夜暴死;然后是首都阿德里安堡沦为辐shè废土,从老翁到婴儿无一幸存,奥斯曼土耳其皇族迅速绝嗣。在苏丹、首都、朝廷、皇室和正规军一起毁灭的巨大震撼之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治下的小亚细亚版图,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系列混乱和动荡,就连尼西亚的希腊基督徒,也暗中串联着组织了一次起义。

    虽然凭着麾下一小队亲信武士,尼西亚的土耳其总督勉强还能镇住场子,控制住城内的局面。但鉴于在欧洲发生的恐怖“神迹”,他也对自己手下的希腊基督徒完全失去了信任。于是,在镇压了尼西亚的起义、焚烧了一几座东正教堂之后,伊萨克和他的希腊人伪军部队,也被解除了武装。遣散回家吃老本。

    在伊萨克看来,像这样被卸磨杀驴的命运。已经够倒霉了。可事实上,更倒霉的遭遇还在后头呐!

    ——因为瘟疫来了!

    随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土崩瓦解,东欧各地基督徒的暴乱一时间此起彼伏,曾经颇为驯服的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王公贵族几乎尽数倒戈,底层的基督徒更是群起而造反。之前凭借占领军的yin威,在欧洲作威作福了一个世纪的土耳其穆斯林侨民,还有改宗伊斯兰教的东欧原住民,由于失去了土耳其军队的保护,实在是难以在基督徒的海洋中坚持下去,不得不一批又一批地向东渡过大海,投靠小亚细亚老家的亲友。

    起初,小亚细亚各地的土耳其官员,对待这些从欧洲逃来的穆斯林同胞,基本上还算友善。他们尽力为难民提供住处和饮食,还把其中的病人送进医院和清真寺,尽可能地妥善照顾。

    但没过多久,他们就发现情形不对——这些从欧洲来的病人,普遍感染上了千奇百怪的烈xing瘟疫,不仅死得极其恐怖,几乎无法治愈,而且传染xing很强,照顾他们的人很快也感染上了恶疾,相继毙命。

    ——在15世纪,伊斯兰世界的医学虽然略比欧洲先进一点,但也没先进到能发明抗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