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山只觉得脑海中不断涌入大量的文字,瞬间充盈了他的识海,等到老乞丐传授完毕,文山摇摇头,什么都感觉不到,但一闭上眼睛,想着那套心法,那些文字便一个个的出现在他的眼前,怎么样也摆脱不了。
“你对我做了什么?”文山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那些文字,有些惊慌,怒道。
老乞丐也不回答,只是将那小葫芦放到文山身边,若有所思道,“自你踏上修道之路,你我今生五年的交情,也缘尽于此,望你好自为之!”说完,老乞丐双手掐诀,一阵火光从他脚底窜起,迅速蔓延到老乞丐全身。
看着老乞丐一点点的消失在自己眼前,文山所有的愤怒以及以往的感情不断的糅合纠缠,各种片段反复在脑海里闪过,一时间文山已经说不出任何的语言,更无法表达自己此时复杂的心情,最后,老乞丐化为一只大葫芦,缓缓的飘向夜空,慢慢的飞出了文山的视线,再也看不见。
终于,文山一直紧绷着的心弦彻底送了下来,他跪倒在母亲的尸体面前,使劲握住那银钗,放声大哭起来。
翌日清晨,仍旧跪倒着的文山终于开始挪动身体,那已经发麻的双膝实在提不起半点力气,文山只得慢慢的伸腿,坐在地上,回头环顾着这生他养他的土地,一片狼藉,满目疮痍,大部分的房屋尸体都已经被大火吞没,只留下余烬和那还未消散的黑烟。
良久,文山才缓缓起身,找来铁器,就地挖了个大坑,将母亲的尸首埋入坑中。事毕,文山在坟前叩了又叩,待到起身时,看到那只黄铜色的小葫芦,深深的叹了口气,拿起葫芦,缠到腰间,头也不回的离开了文家村。
。。。。。。。。。。。。。。。。。。。。。。。。。。。。。。。。。。。。。。。。。。。
离开文家村之后,文山一路向幻海城出发,那是纪元大陆西南的一座大城,但文山从来没有去过那么远的地方,路上也只好询问其他人,也不至于走错了方向。
走了一整天,文山又饿又累,于是坐在路边石头上休息,下意识的去摸那小葫芦,这时才感觉到有不小的份量,接着文山拔开葫芦塞,眯着眼瞧了瞧,看不到任何东西,只觉得有什么要流出来。文山心想大概是老乞丐装好的酒水之类的,于是张口去接,刚好一束液体流入文山口中,入口香甜,瞬间就觉得浑身充满了元气,整个人都像脱胎换骨了一般。
“看来这是老乞丐特地留给我的,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竟然有如此神奇的效果!”文山心里惊讶着,又想起来一些过去的时光,伸手从怀里摸出母亲的遗物,那支银钗,放在手中反复摩挲着,心头一直萦绕着的悲痛再次搅翻了思绪。
这时,小路上另一头走来五个人,年纪都和文山差不多大小,为首的那小子一脸贱相,看到文山手中的那支银钗,使眼色让其他人快速走到文山身边,瞬间围住了文山。
文山正发呆,忽然看到几个小子堵住自己,从他们脸上看不到友善,于是将那银钗揣入怀里,准备起身离开。结果其中一个小子,眼疾手快,屈身就将文山那支银钗抢了过来,喊道,“这是我娘的银钗,你小子什么时候偷去的?”其他人也跟着颠倒黑白的诬陷起哄。
文山心中愤恨,忙去抢夺银钗,怒道,“你放屁,这是我娘的遗物,你还给我!”其他坏小子左右阻拦,使得文山无法靠近,推搡中,文山火气大盛,使出全身力气,一脚踹向那帮小子围成的人墙,猛的扑向银钗。
这帮坏小子见文山动了手,全都不含糊了,上来拳打脚踢,将文山一阵乱揍,丝毫不留情。文山心底的愤怒彻底的爆发,猛地一口咬在了其中一个人的腰上,死死的不松口。为首那坏小子,走到附近草丛中,翻出一块巴掌大的石头,走回文山身边,使劲往文山脑门上一拍。
文山只觉得眼前一阵昏天暗地,黑暗中直冒金星,直挺挺的就躺到了地上,恍惚中那帮坏小子又是一阵拳打脚踢,接着还围着他撒尿羞辱,之后文山便再也没有了直觉。
等到文山再次醒来,发现自己竟然睡在一间破庙里面,此时天早就黑了,自己也不知道昏迷了多久,但看了半天,也看不到其他人的身影,忽然想到银钗,忙伸手往怀里去摸,却哪里还有。那帮坏小子看中的便是他身上这唯一值钱的物品,怎么可能会手下留情!
“我还有什么用?连母亲的遗物都保不住,我活着还有什么用,还有什么用?”文山撕心裂肺的叫喊着。
哭喊了很长时间,文山直到嗓子哑掉才停下。心头反复涌出屈辱和无助的感觉,让他觉得万般痛苦,他捡起地上几块垫脚石,缓缓走上那破庙上的神台,解开腰间的布条,搭到那房檐下,系了一个死扣,便欲上吊寻死。
等到文山挂上头颅,蹬掉石头,死亡的窒息感便很快让他痛苦不堪。这时,眼前一个白影闪过,那布条忽然断开,文山便从那半空中摔落到地上,滚了好几圈。等到稳住了身体,文山忽然发现,一个浑身白衣的人,背对着他,站在前方不远处。
“你是谁?”
第五章 拜入山门()
文山忽然缩起身体,看着那团白衣人,大声问道。“你是人是鬼?”
“我既不是人,也不是鬼!”那白衣人侧了下头,竟然是个年轻女子的声音。说道,
“你害怕吗?”
“我还有什么好怕的?”文山想到自己现在这个样子,还有什么好怕的,心下反而坦然起来,苦笑了一声,有气无力道,“你为什么不让我死!”
“你为什么要死?”那白衣女子始终没有转头,又问道。
于是文山将这两天发生的事情一股脑的全部向那白衣女子说了出来,像找到了知己一般,终于有机会倾述着自己的痛苦。而那白衣女子既不说话,也不转身,只是站在文山面前,静静的听着文山倾述,一如真正的知己好友一般。
“你说我这样的人,一无是处,留在世间又有何用?”语毕,文山深深叹了口气,喃喃道。
那白衣女子轻轻笑了一声,故作老气横秋道,“你不是在那老乞丐面前大放厥词,我命由我不由天吗?看似一腔的豪情,傲气冲天,现在遇到一点小小的羞辱,就要寻死。在我看来,不过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罢了。”文山听完,无言以对,沉默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说话,而那白衣女子接着又道,“既然是你自己一心想走的路,你还没开始走,便寻死觅活的,还妄谈什么逆天改命?已经处在了这乱世之中,你首先就得让自己变的强大起来,否则的话,就算你放出来的那山妖没有血洗你们村子,来了其他的妖鬼,你依然还是无能为力。”
文山听那白衣女子所说,心头一震,灵台忽然清明,心结便一下就打开了,心说这女子多半是仙道中人,前来搭救我走出苦海的。于是准备跪拜谢恩,哪知那白衣女子阻止道,“男儿膝下有黄金,这大丈夫便该一不跪天,二不跪地!”
文山心惊,她怎么知道我要跪她!但也不多想,忙道,“多谢神仙姐姐对我文山的再造之恩,今日我无以为报,他日若是修道有成,必定为神仙姐姐建庙树碑!”
那女子听着文山一本正经的说话,不由得“咯咯”的笑,这时文山才觉得这女子八成年纪也不大,但转念又一想,既然是修道之人,又哪还会分什么年龄!于是正色道,“天色已晚,那我就不打搅神仙姐姐休息了!”说完便欲离开破庙。
那女子身形一动,显然对文山的离开有些着急,但还是没有转头,只是轻声道,“既然是修道之人,你也不必拘泥那世俗礼仪,我这就走了,你便留在这里好好休息,明日再上路吧!”
说着,那女子白影一闪,瞬间就消失在文山的视野里,只听得空气中飘扬的声音,“你那葫芦和铜镜要好好收藏,可不是一般的宝贝,切记轻易示人!”
文山左右转圈,完全没有发现那白衣女子的身影,此时心中郁闷之气已散,满脸笑容的卧倒在地上,本来就一路的奔波劳累折腾,这时困倦感也全上来了,很快便进入了梦乡。
次日一大早,文山便已醒来,美美的喝了一口那小葫芦里的玉浆,顿时精神头无比的充足,起身出了庙门,便向那幻海城再次进发。这一路上文山是神清气爽,觉得四肢百骸真就像脱胎换骨了一般,越发觉得那小葫芦的神奇万分。
一路之上,文山反复询问,终于走到老乞丐所说的地方,却围着那山脚来回看了半天,始终没有发现那进山之路,急的他抓耳挠腮,不知如何是好。忽见那草丛中一只白兔蹦达出来,蹲在那里,似乎看着自己。文山觉得兔子十分可爱,于是上前蹲在地上,一把抓住那兔子的耳朵,拎了起来,却见那兔子后腿使劲踢踏,似乎想踢人,便将那兔子平放在手上,笑道,“常听老人们说,兔子急了也会咬人,看来不是如此,这兔子只会拿后腿蹬人!”哪知,那兔子忽然张嘴一口咬住文山的手指,文山吃痛,喊了一声,刚想抓那兔子,结果那兔子蹦到地上,头也不回的跳走了。
“什么人?”
正当文山起身准备追那兔子时,不知道从那里钻出来三个年轻人,一身修士的打扮,敌视的看着文山。文山心想,看来这就是逍遥宗的守山弟子,忙问道,“请问,你们是逍遥宗的修士吗?我叫文山,我是来拜师学艺的!”
那三人面面相觑,其中一人又问道,“你是如何得知山门在此处的?”文山便将老乞丐吩咐自己的话告诉了那人,接着又解下腰间的小葫芦,递过去道,“麻烦你们,将它交给宗主!”
三人接过葫芦,交头接耳了一番,客气道,“请你在此处等候,等我们见了宗主再来回复!”说完,三人消失在文山的眼前。半晌,那三人跟着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男子再次出现,只见那男子身形高大,一脸正气,看着文山拱手道,“你便是文山,我乃逍遥宗弟子,李元宗。宗主无暇分身,令我前来接引,请!”
说完,只见那李元宗在凭空一划拉,那山门居然就隐藏在空气中,文山慢慢的跟在四人身后,一路进了山门。文山只觉得眼前这片天地完全超乎自己的想象,似乎进入了一片世外桃源,那青山绿树无不向外透出一股灵气,呼吸间仿佛闻到别样的气息,称之仙气,似乎也不为过。文山几下吐纳之间,愈发觉得耳聪目明,神清气爽,忙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仙气吗?”
李元宗笑笑,摇头道,“不是。我逍遥宗开山祖师,在创派之初,便将整座逍遥宗都用无上神通重新凝练过一番,可以帮助普通人排除身体杂质,我们这番天地乃是纪元界,是不会存在仙气的,若是文山有幸修炼成仙,飞升进入元始界,那便可以畅快的呼吸仙气了!”
“嗯,承蒙元宗师兄吉言,我若入了宗门,一定努力修炼!”文山笑道。众人也跟着一番哄笑,从众人的交谈言语中,文山看的出来,逍遥宗师兄弟之间情谊似乎都不错,心里也开始憧憬修道的美好时光。
说话间,文山跟着李元宗已经走完了山门外的千层梯,穿过一片巨大的广场,乃是两极逍遥坛,平日主要是弟子室外修炼的场所,此时自然是有密密麻麻的逍遥宗弟子在广场操练,各种飞剑,飞针等等,看的文山是眼花缭乱。之后李元宗便径直带着文山进入一座雄伟的大殿,挂一块金匾,上书“云华殿”。老远,文山就看到了那大殿中站立着一名中年男子,一系青白袍,浑身一股儒雅书生气,似乎不像修道之人。
“宗主,这便是那黄铜小葫芦的主人,前来求师学艺的文山!”李元宗像向中年儒生行了礼,说道。文山也忙行礼,却也不敢先张口说话。
那中年儒生转过身来,果然一副白面书生模样,温文儒雅,拿起那黄铜小葫芦,笑着对文山问道,“这葫芦你从哪里得来的?”
文山便据实将所有的事情告诉了那白面宗主,还把葫芦里那玉浆的神奇功效也说了出来。只见那宗主微笑着点点头,说道,“这葫芦应该是从那乾坤一元大葫芦之中化出,本体是上古神器之一。葫芦里装着九转固元浆,乃是上等的玉浆,分量足够你服用一个月,可助你摆脱世人形骸,最终凝练出修道之躯。你就好好收着,这葫芦以后姑且就叫它,乾坤一元小葫芦吧!”说完,宗主将那葫芦递给文山,接着说道“你口中所说那仙翁,我也不便随意猜测他的身份,不过看的出来他对你没有任何恶意,否则也不会将如此贵重的神器赠与你,还引领你前来我逍遥宗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