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这些话的时候,翠丝特脸上显露出几分得意,这已经是今天她第三次说到这个话题了,话里话外透露的居功意味几乎要突破天际。李杰懒得与她计较,反正泰勒?斯威夫特开心的电话只会打给自己。而不是这位蕾丝边。
不过他并没有提出要与对方见面,尽管给出的理由是两人都很忙碌,这显然只是借口。对待泰勒,还需要多花费一些水磨工夫才行。
他们并不是临时起意到这里闲逛,确切地说,这才是李杰欧洲之行最重要的行程。
英国的许多大学都是学校和城市融为一体的。剑桥大学(cambridge_university)也是如此。尽管这里保存了许多中世纪的建筑,但就整个剑桥的外观而言,总体仍是明快而且现代化的。除了壮观的剑桥大学建筑之外,还有古色古香的商店、宁静的公园、独树一格的茶艺馆,以及代表剑桥现代化一面的百货公司、商店及运动设施。
这所知名学府与牛津大学(oxford_university)并称为不列颠高等教育的双子星。即使是在全球范围内,这两所大学也毫不逊色于其他任何大学,一直稳稳占据世界大学排行榜前十的宝座。
“艺术的牛津,科学的剑桥”——这是世人对这两颗明珠的称谓,一方是人文科学,另一方是自然科学,这似乎是很多人心中固定的公式。以理工科着称的剑桥,历史上出现过7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然而这些科学巨擘就像太阳系怀抱中的群星,统统都被一个人的光芒所掩盖——史蒂夫?戴维斯?霍金(steve?davis?hawking,注1)。这位被誉为“尚在人世的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在一些人看来,仅是纵观科学史,能排在他前面的也只有牛顿、爱因斯坦等寥寥几位。
这就是李杰此行的首要目标。
史蒂夫?霍金曾任职于剑桥大学圆周理论物理研究系,从1980年开始获得剑桥卢卡斯数学教授席位(lucasian_chair_of_atics,注2)。在辞去卢卡斯数学教授席位后。按照剑桥的传统,也是出于对这位物理学家的礼遇。他在剑桥的其他一切都继续保留,包括他的办公室、助手、机械师和护理团队。
注1:出于避讳。对霍金先生的名字进行了修改,就当做文中的虚拟人物好了。
注2: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个荣誉职位,授予对象为数学及物理相关的研究者,同一时间只授予一人,是牛顿、霍金和狄拉克等科学大师都曾担任过的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教职之一,此教席的拥有者称为‘卢卡斯教授‘(lucasian_professor)。
而现年74岁的霍金依然坚持进行着自己的研究,所以,李杰和翠丝特是在剑桥数学科学中心见到他的。这间宽敞明亮的办公室位于二楼东南角,一进门,就看到在护理的陪伴下,一位脖子严重歪斜的老人正坐在特制轮椅上向他们凝视。
看到李杰和翠丝特进来,他眨了眨眼睛。站在一旁的私人助理茱迪斯露出微笑,向李杰和翠丝特解释道:“他在向你们打招呼。”
因为在21岁时不幸患上了会使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als,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所以史蒂夫人生的绝大多数时间都被禁锢在轮椅上,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1985年,又因患肺炎做了穿气管手术,此后他彻底被剥夺了说话的功能,演讲和问答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完成——脸颊肌肉和右眼睛将信号传给敏感器,在电脑中选字组句,然后由声音合成器发出,这是英特尔公司为他量身打造的发声软件。
疾病已经使他的身体严重变形,头只能朝右边倾斜,肩膀左低右高,双手紧紧并在当中,握着手掌大小的拟声器键盘,两脚则朝内扭曲着,嘴已经歪成s型,只要略带微笑,马上就会现出“呲牙咧嘴”的怪异样子。这已经成为他的标志性形象。
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史蒂夫?霍金依旧坚持研究,提出了着名的黑洞和霍金辐射理论,1988年还出版了《时间简史》,至今已出售逾2500万册,成为全球最畅销的科普着作之一。这位伟人的成就与抗争史,真正堪称空前绝后。
“你也好,霍金先生。我是布鲁斯,这位是我的秘书翠丝特,很高兴见到你。”李杰站在原地,注视对方片刻,然后微笑回应。霍金的脸色虽然不太好,老迈的样子也触目惊心,但是身体状况明显比他想象得要好多了,这样自己计划才真正可行。
“你好……先生……我们很抱歉……抱歉……打扰您……”
面对这位活着的传奇,翠丝特难得地显露出有些激动和紧张,结结巴巴说道。
史蒂夫微笑一下,眼珠闪动着,片刻后面前的发声器响起机械的电脑合成音:
“it’sok。(没关系)”
“史蒂夫从来不要任何人对他的病表示同情,他还想着乘太空船上天飞行呢!”茱迪斯笑着轻抚双手,然后热情地示意两人。“快请坐吧,对了,两位需要喝点什么?”作为霍金的私人助理,她不仅有自己的独立办公室,而且还配备了其他护士和助手处理琐碎事务,地位明显非同一般。
李杰解开西服衣扣,略显随意地坐下,晃了晃手中的一次性咖啡杯示意:“不用了,谢谢。”
翠丝特也坐了下来,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霍金,笑着恭维道:“您真是太让人敬佩了,先生。”
史蒂夫歪了歪脑袋,发声器再次说话:“你们找我?”
作为史蒂夫的私人助理,茱迪斯显示出了惊人的耐心和体贴,一旦猜出他想要表达的意思,就会主动代替他进行解释,这样史蒂夫就不需要费力完成整个句子。
她用带着歉意的表情对李杰两人说道:“每次大病,史蒂夫就衰弱一次,失去一些身体机能。医生一直建议要他多休息,所以史蒂夫恐怕没办法与两位进行长时间的交谈。不知道李先生远道而来,是为了什么事情想要见到史蒂夫?”
茱迪斯本人显然也非常好奇,随着年纪的增大和辞去剑桥职务,身体越来越差的霍金已经很少接见外客,李杰两人居然能够说动剑桥为他们牵线,不仅手段非凡,也必然是因为有重要的事情。
“我知道您的身体状况不太好,为了不消耗您脆弱的精神,所以就长话短说了,霍金先生。”李杰放下手中的咖啡杯,微微俯下身子,双手交叠撑在大腿前端,靠近对方露出微笑。“我有一家实验室,位于美国洛杉矶。最近研究人员在基因编辑技术和人造基因组方面取得了小小的进展,经过我和负责人戈登博士的讨论,我们认为也许会对您的病情有一些帮助。”
“啪!”
刚从小护士手里接过一杯茶的茱迪斯还没来得及坐下,就被李杰所说的话给吓到了,甚至连手里的茶杯都激动地掉在地面,摔得粉碎。不过她却顾不上碎裂的精致瓷片和溅飞的滚烫茶水,愤怒地站了起来:“请不要这样说好吗?李先生!您知不知道这样的说法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突如其来的声色俱厉姿态,顿时把翠丝特和旁边的护理吓到噤若寒蝉,齐齐身体绷紧,不敢发出半点声音。
第四十三章 42%的几率()
也难怪茱迪斯这样生气,作为霍金的助理,她几乎每天都要与这位大师朝夕相处,全方位照顾他的起居饮食,因此深知这种可怕疾病对于患者的折磨程度。
als病,全称为“肌肉萎缩性脊髓侧面硬化病”,在英国也被称作“运动神经细胞病”,与此同时,还有一大堆奇奇怪怪的称谓,每一个都能够充分说明了这种疾病的特殊性。但有一点毋庸置疑——这是世间公认无法治愈而且可能致命的疾病。
迄今为止,现代医学仍然不知道确切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致病原因,尚无有效措施阻止这种疾病的进展,甚至早期诊断仍有一定的困难,误诊的情况经常见到。
这就涉及到als的发病机理,一般来说,最初是因为神经元逐步失调,导致患者大脑、脑干和脊髓中运动神经细胞受到侵袭,患者的肌肉会逐渐变得萎缩、无力,但由于感觉神经并未受到侵犯,因此这种病并不影响患者的智力、记忆及感觉,只是随着肌肉的萎缩,会慢慢导致瘫痪,身体就好像被逐渐冻住一样,所以又有一个极其广为人知的名称——“渐冻人症”。
近几年非常流行的“冰桶挑战”,就是由身患als的波士顿学院着名棒球运动员皮特…弗雷茨(pete…s)的朋友和亲戚发起的,希望通过这项活动,让人们了解、并体会患上als的罕见病人遭受的折磨,同时募款治病。包括比尔…盖茨、拉里…佩奇、科比、c罗等各界名人都曾参与这项活动,甚至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都因为没有身体力行应战、只是捐献100美元善款遭人诟病,可见影响范围之广。
然而最早让这一疾病广为人知的。还是因为史蒂夫…霍金,甚至有人为此将之命名为“霍金病”。因此,偶尔也会有一些研究机构到剑桥找到霍金,言称取得了进展,希望这位世人瞩目的焦点接受自己的治疗。可惜的是。他们这种沽名钓誉的行为往往多是想要借此赢得关注,没有切实可行的治疗手段匹配,往往徒然给霍金本就孱弱的身体增添负担,这才是让茱迪斯怒气高涨的——世界上最残忍的事情,莫过于给一个将要渴死的人一点希望,然后又告诉他这不过是泡影。
显然。在她心里,李杰两人也是这些卑劣者的其中一员。
不过李杰并不像翠丝特那样被吓到,他完全没有受到茱迪斯气势汹汹的影响,连姿势和表情都没有半分变化:“茱迪斯,请相信。我和你一样,对于霍金先生抱有十二分的敬意,绝不可能拿这种事情开玩笑。”
茱迪斯压根不买账,她才不相信眼前这个年轻人的信口开河,原本第一印象带来的好感早已经烟消云散。“如果你还要坚持,我只有让保安请你们离开了。”
这下翠丝特急了,她对日冕公司的研究还是很有信心的,又确实尊敬史蒂夫?霍金。生怕弄巧成拙般插言道:“茱迪斯,请给布鲁斯一点时间解释好吗?我们绝不是想要靠先生的名气哗众取宠的人!”
李杰的眼睛自始至终就没有离开过霍金,这位“宇宙之王”虽然全身几乎无法动作。连做出表情都很勉强,但是上天终究没有夺去他天才的大脑,他的目光同样一动不动落在李杰面上,良久之后方才通过发声器说话:
“0。42%。”
翠丝特一脸茫然望向茱迪斯,完全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后者依旧怒气未消,不过还是冷脸做出了解释:“史蒂夫认为。在他有生之年能够有机会得到有效治疗的概率不会超过这个数字。所以我请求你们,不要再用这种无谓的希望来增添他的负担了。他需要的是妥善的照顾和休息,而不是再一次失望。”
李杰却丝毫不为所动。若无其事般笑笑:“先生,您给出的概率比我想象中要大。不过还好,至少不算是全无希望对吗?”
茱迪斯觉得眼前这张英俊的面孔越看越可恶,恨不得把刚才打翻的茶水直接泼到他脸上,自己已经把话说得够明白了,他仍旧一副无耻无谓,大说风凉话的样子。
霍金眼球快速转动,发声器再次响起:“你说人造基因组?”
李杰唇边笑意迅速扩大,知道对方已经被自己挑起兴趣。他从不做盲目举动,来之前早就做足功课,了解到几乎可以搜集到的所有关于霍金的信息。这位物理学和宇宙学的权威尽管也是*凡躯,少不了脆弱的时候。但同时拥有绝对超乎常人想象的粗大神经和顽强斗志,尽管大半辈子都是瘫痪状态,连说话都非常艰难,迄今至少经过了五、六次险死还生,他却始终保持强烈的探索精神,醉心于理论物理前沿的研究,无愧为真正的乐观主义者,甚至还有些与死神作对般恶作剧的得意。
曾经有一部卡通电影的情节是一对夫妻望着插满维生系统的霍金乘轮椅缓缓而来,妻子对丈夫说:“我想将他的维生系统关闭一阵再打开,看看会发生什么。”这情节极大地激怒了霍金的家属,但他本人却嘻嘻哈哈,认为那很幽默,很有创意。
他从不怕身份曝光,也不在乎旁人看待自己奇异的眼神,甚至愿意在俱乐部内与粉丝一同拍照。早在2008年,还有媒体报道,霍金曾在某成人俱乐部内用语音发声器表示,如果在这样的场所谈论宇宙,还不如看女人。
所以李杰不停地笑,表情越发轻松,在茱迪斯几乎要抓狂的时候终于开口:
“活着就有希望。”
这句话看似没头没脑、莫名其妙,只是一句虚无缥缈的安慰之言,然而听到茱迪斯等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