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铭望着工兵铲,突然想到了一个物件儿——犁!
有了犁,种地的效率要提高好多。
他很庆幸,自己是生在八十年代初期,还记得这种老旧的耕作利器。
这个时候,那些现代化的播种机,翻地机械,根本不可能制造出来。自己也不是很懂得其中的原理。
不过这简单的木犁倒是能做出来。
“燕三——”燕铭在自己的屋中忙活了好一阵子,突然吼着燕三的名字。
“公子,您叫我。”燕三屁颠儿屁颠儿的从东场院跑了过来,一身木花子味道。
“找个铁匠,把这个给我打出来。还有,让老鲁先把这个东西给我做出来。”燕铭甩给燕三两张图纸。
一张是铁犁头,一张则是木犁身。
两个东西合在一起,就是后世用来耕种的犁。
“好嘞!”自从接管图纸以来,燕三最惦记的就是让自己的图库丰富起来。如今又拿到了两张图纸,简直比拿到皇帝的圣旨还要开心。
看着燕三雀跃的跑出了院子,燕铭狠狠的抻了一下懒腰。画图纸真的很累,尤其是没有CAD绘图软件,只能靠手来画。这倒是考验他大学的基本功了。
燕三去的快,回来的也快。
还没进家门,就听他大声喊道:“可不好啦,老王家的姑娘自杀喽——”
就燕三这一嗓子,燕家老老少少就都听见了。
茂陵这个地方,就是个屯子。一年到头也没啥大事儿小情的。如今竟然有人自杀,这就成了当地最大的新闻。
东场院的鲁老头带着几个帮工的燕家仆从,一身刨花味儿的探出脑袋,看着燕三,等他继续喊。
燕山也从屋中走出来,身后跟着三个侍妾,一脸疑惑的问道:“老王家的二姑娘不是要结婚啦,怎么就寻了短见?”
“听说是胡家老小儿不想娶她,跑啦。这才羞愤自杀。”燕三说道。
燕山听了这话,脸上变色,瞪了燕铭一眼,立刻走了大门,向老王家走去。
“造孽啊!”燕陈氏老夫人不知道什么时候也出来,龙头拐杖在地上顿了顿,说道。
燕铭知道燕山那一眼的涵义,明显是对自己这前身逃婚做法的一种无声谴责。
“老夫人别着急,王家二姑娘倒是没死。刚上吊就被发现了,如今一家人正抱着哭呢。”燕三怕老夫人着急,立刻说道。
“跟你爹过去看看。”燕陈氏怼了燕铭一下。
“嗯!”燕铭答应一声,立刻迈步跟在燕山后面,向着老王家走去。
第23章 将要开业的新学堂()
老王,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民,自己有几亩薄田,日子也算过得去。
此时老王的婆娘正在屋里,抱着王家二姑娘嚎啕大哭。
围观的人见燕山过来,纷纷让开一条路。
黄先生正在劝说,见了燕山,一抱拳,等到见了燕山后面还跟着燕铭,就要作揖行拜师礼。
燕铭一把扶住黄先生,让他到一边等候。
老胡家的两口子正在没命的给王家赔不是,说没看住自家的娃儿胡二,等找到了定要打折他的狗腿等等的话。
老王脸上有些阴沉,却还是以一个农民朴实的方式招待胡二的父母。
燕铭突然想到了自己背包里面那一条软中华。此时此刻,老王若是抽上两根,或许心情会稍稍放松一些。
王家的二姑娘,才不过十四五岁的年纪,看上去比燕铭还要小着几岁。一张鹅蛋脸上,五官也算清秀,只是身材略微有些肥胖,倒也不算是难看。
“翠儿啊,他胡二不要你,我们要你。你就是我们的闺女,那狗杂种回来,若不跪地磕头,咱们绝对饶不了他。”胡二的老娘指天指地的发誓。
老王不说话,床榻上,老王的婆娘忽然开口,说道:“若是我家翠儿真的过去,说这些又有啥用?你老胡家的亲事,我们高攀不起。从今往后,再也休提。”
“嗯嗯——”老王没啥话说,点头附和着老婆。
胡家两口子脸上虽然无光,但一想到自家的小子差点儿害死了翠儿这姑娘,也只好生受了。
燕铭看了看燕山,不知道他发现儿子逃婚之后,是不是也像胡家两口子一样,被人家数落。
想到这,燕铭倒是有些佩服田家小姐。竟然没有因为自己的逃婚而寻死觅活。倒也是值得庆幸。
一群人胡天胡地的劝说一番。终究还是都要散去。
只有当事人慢慢的冷静,经过时间的缓解,一切都会过去。
燕铭只是看着,并没有在场多说什么。
跟着燕山回去的路上,父子俩没有说话,各自想着心事。
走进燕家的院子,燕山才回头说道:“田家的事儿,你考虑一下,千万别再跑,你看胡家老二,这不就是要害死翠儿么——”
燕山说完,摇着头走进了后院儿。
燕铭回到自己的房中,一下栽倒在了床榻上。
初春季节,床榻还是有些凉意。
而他的心头却仿佛有一股火一般。
“都说宋朝之前的女人没有那么保守,可现在看来,似乎不大靠谱。若真的因为自己的悔婚而使得一个姑娘的名节坏了,寻死觅活,怎么是好?”燕铭寻思着。
这种往死里逼迫人的事儿,他做不出来。
“田家就田家,为啥非要和田汀渡瞎叵的兀俊毖嗝鞠⒁簧阅歉龃抵械姆逝峙犹锵驳谝淮斡辛艘凰库摹�
第二天一早,燕铭刚刚起床,打了一圈太极拳,就听到东场院里面传来了燕山开怀的笑声。
原来是鲁老头做出了耕犁的骨架,就等犁头一到,装上就能使用。
燕山早晨起来见到了这个怪物,仔细扫听了一下,立刻大喜过望。等知道了这东西又是出自燕铭的手笔,更是开怀。
有了这东西,种地的速度能提高很多。
当天,燕山就带着燕铭到了燕家的耕地之中,指着一片片土地大声说道:“好小子,这些土地,你随便选。今年不是要亲自种地么,我倒是真的想看看你能鼓捣出什么玩意儿呢!”
看着那一片紧靠着一条小河的田地,燕铭第一次觉得,做一个农民的感觉真的不错。
选了一大块靠近小河床的好田之后,燕铭思量了一下,又选了一块儿旱地。
做着一切,燕山并没有像以往那样,过问巨细。只是看着燕铭,脸上挂满了一个父亲该有的笑容。
“铭儿啊,你若真的嫌弃田家的丫头胖,那爹就给你吧婚事退了。”燕山忽然开口说道。
燕铭愣怔的看着燕山,笑问道:“为啥呢?”
燕山蹲了下来,喘口气说道:“咋说呢。爹不想让你做不开心的事儿。当初选择和田家定亲,爹是存了私心。他田家在长安城做的绸布生意,自称是太尉田汀谋炯摇N乙簿凸砻孕那系南肱柿椒铩�
现在看来,凭借我儿的聪明劲儿,将来定然不止在茂陵发展。你这样的麒麟儿,不是一纸婚约能束缚住的。是爹贪心啦。”
说着这些话,燕山有了一股老态。
燕铭在身上摸了摸,没有带烟。否则的话,此情此景,正适合父子二人对着猛吸几口老烟,互诉愁肠。
“爹,您若为难,就别退了。咱们燕家人,说话要算话。过些日子,我去长安一趟,顺便见见田家的小姐。如果不会对咱家产生致命打击,就算那田喜是头母猪,儿子也不在乎。”燕铭笑道。
虽然是穿越而来,可燕铭对燕山的感情是真的。
他不想因为自己的担心,就让燕山这个老父亲去背负太多的黑锅。
“这样也好,这才是我燕家男儿该有的气度。”燕山赞叹这。
燕铭笑了一下,一脸的坏,开口说道:“不过话我可说在前面,如果真的取回的是个母猪,那老爹你可要负责给我娶上七八个侍妾。”
燕山抬起手,一巴掌拍在了燕铭的后背上,笑骂道:“顶多给你找两房侍妾,还七八个,小子唉,一滴精十滴血,你小命儿不要啦!”
燕铭翻了翻白眼,父子二人说笑着,走回了燕家。
不过几天的时间,鲁老头就把西厢房准备上课的桌椅做的完备整齐。另外,燕铭的犁也做好了两幅。
还有一套气派的桌椅,是要给东方朔送去的。
只是这么气派的一套桌椅,落到了燕陈氏老太太的眼里,似乎有些拔不出来。
燕铭眼睛转了转,当即决定,新作的桌椅给老奶奶留着。至于东方朔,送他一套老奶奶用过的桌椅,倒也算是抬举他了。
西厢房,完全按照后世的教室改变。在墙上,用黑漆做了黑板,便于讲课。
用白灰做的粉笔,也陈设到位。
燕铭在汉朝的学堂,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就差生源这股东风。
学堂就要开业招生,可燕铭总觉的缺点儿什么。
他东观西望,终于发现,自己的学堂没有名字。还有就是但凡什么营业场所开业,就少不了要放一下鞭炮。而这个时代,制作鞭炮的火药还没有被发明出来。
“这里需要创造的东西太多!”燕铭脸上布满了喜色。他的知识对这个时代来说,简直就是一座宝库一般。
第24章 弘燕堂()
第24章弘燕堂
看着日渐完善的学堂,燕铭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
教书育人的那种成就感,燕铭还是很享受的。
在后世,他教书是为了赚钱,而在这一世,他教书的目的则不再是赚钱。这个蛮荒落后的社会,随便做点儿什么,都会有大把大把的金钱。
教书,只是燕铭的爱好。
更何况,教书还有一个燕铭没有仔细思考过的一个福利——那就是门生故吏将会遍布天下。
“鞭炮现在没法制造,但是匾额还是要有一块儿的。”燕铭思索着,名字他都已经想好了,就叫做‘弘燕堂’。
当然,这个名字还要和燕山和燕陈氏老夫人研究一下。燕铭不会忘记,孝道才是传家的宝贝。
当鲁老头儿把所有桌椅圆凳都弄出来,往西厢房一摆之后,教室的感觉立刻显现出来。
燕铭站在西厢房里高出一般桌子的讲台之后,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油然而生。
看着一块块儿白灰制成的粉笔,虽然不是规则的圆柱形,但却已经可以在黑板上清晰的写出字迹。
按照燕山的想法,也是效仿黄先生,适量的收一点儿粮食谷物之类,算作学费。
可燕铭坚决不肯。
之前,他在后世开设辅导班,是为了养家糊口,可现在开学堂辅导孩子,却不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
将来,他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免费的给茂陵屯的村民开设学堂,是为燕家积攒人气的好办法。
想要在这里有一定的立足之地,人们的口碑是必不可少的。
如今燕家的老长工燕福已经在燕铭的授意下,把燕铭交代的给他的种子都种在了那几块儿肥田之中。
别的不说,单单是那几亩旱烟地,将来一定会给燕家带来巨大的财富。甚至这财富很有可能会惊动朝堂。
联想到后世烟草行业的暴利,燕铭知道,这事儿一定瞒不过刘小猪同志。
燕家的生意将会越来越大,烟草,将会是他向刘小猪同志纳贡的东西,换的是燕家在大汉帝国的自由商贸空间。
不过在那之前,燕铭将会狠狠的赚上一笔。
至于做官,他不需要。
弘燕堂的学生,如果不出意料,将来都会成为大汉的中流砥柱。燕铭有这个信心。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的季节。
燕铭选了三月初七这一天,取了了‘起’的吉祥谐音,准备开业。
‘弘燕堂’牌匾早就做完。
当初燕山和燕陈氏老夫人听说燕铭把学堂命名为‘弘燕堂’,一家人笑的都合不拢嘴。
‘弘燕’谐音‘鸿雁’预示着在燕家学堂学习的孩子都如同那天上的鸿雁一般,振翅高飞。
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弘燕’二字寓意是弘扬老燕家的名声,这才是燕山最为心热的。
燕陈氏老夫人虽然宠溺孙子,没和燕铭提过让他走仕途这条路,可内心里也盼着孙儿能够有所作为。
“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这种思想虽然是后来才有的文人思想,但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承之中,都已经根深蒂固的入住到了骨子之中。
老少,皆不能免俗。
“我倒真是很期待这学堂开课的样子呢!”燕山笑呵呵的看着装裱一新的西厢房。他从来也没想过,燕家能够和学堂扯上关系。
红绸布下面,是燕铭瘦金体题写的‘弘燕堂’牌匾,看起来颇有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