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劈了,怎么收回?怎么下台?
陈旭日抬出了“天意”为幌子,大意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总之就是要经受比一般人更多的折磨,把毛给他捋顺了,先护了自身安全,然后开始谎报“天机”
陈旭日救四阿哥,发明种痘以预防天花是两宗大事,仅仅发生在去年,到现在民间传说方兴未艾,若说前者只施恩于个人,后者可是惠及了千家万户。这几年正是痘潮泛滥成灾的年头,今年年初尚且不免,朝廷因此加大了推广种牛痘的力度,他的名气传的只比去年更远更响,在民间的威望一时间无人能及。
顺治就着他的手下台再合适不过,不仅不失体面,还可以博得“上体天心,下合民意”的从谏如流的美名
于是被所有人想像得十分严重的进谏事件,很平顺也很简单的过去了,顺治在养心殿接见等在外面惴惴不安的大臣们:陈旭日带来了天神的指导,这次兵祸是上天给予大清的一次磨炼,一切都会平安过去的,他准备接受劝谏
皇上亲征作罢的新布告盖住了御驾亲征的旧布告,朝廷上下、京师内外渐趋平静。半个月后,屡胜而骄、中了江南总督郎廷佐缓兵之计的郑成功大军,被清军总兵梁化凤攻破,损失惨重,不得已收兵登舟出海,所克诸府州县尽都丧失。一次本来很有希望的暴风骤雨般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以十七万对三千的绝对优势,毁于一旦
捷报飞传京师,心下大喜的顺治大赏有功之臣,其中任职江南的张悬锡因其立功表现,着其官复原职,暂且留在江南整顿江南一应事务,过后仍旧留任直隶总督。
当金陵之战的故事流传开来以后,天助清兴的说法也在百姓中传开,局势完全稳定下来。
风浪过去了,一切又都平静了。
陈旭日,却再一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第133章 婚事风波(四)()
诸多纷扰,盛于七月,终于七月。
八月伊始,天气露出转凉的意思。天气燥热,容易使人的心情变的烦燥易怒,凉意一起,头脑也便冷静下来。
顺治情绪几经起伏,进了八月又开始轻快起来。云贵战事基本平定,南明永历朝廷终告消灭,郑成功方面经过上月的挫折,也伤了元气,至少短时间之内不会大举来犯,孤军悬于海外,徐徐图之亦可。彼时大军自南线辙回,护卫京师,屯防江南,再不会发生上月那般凶险态势。
战事初定,百废待兴,林林总总的善后事宜,经过各县各府层层整理上报,最后俱都汇呈天子御览,顺治仍旧不得清闲。
承乾宫里,直至半夜时分仍旧烛火通明。
董鄂妃看看天色过晚,打发了门口睡眼朦胧的宫人,亲自往厨下整治了三两样宵夜,冲泡了一壶茶,用托盘装上端到书案前。
奏本太多,顺治看得有些不耐烦,草草一翻就搁置一旁。董鄂妃轻声问道:“这些不是朝廷机务吗?陛下怎么就随意搁置了?”
“不用细看,都是循旧例的老一套。有些臣子写奏本就喜欢长篇累赎,用词冗长,明明几句就能说清楚的事,非得花上几十句几百句的笔墨。”
“虽然是奉行成法,安知没有因时期不同需要更张,或有其他缘故应该洞察的内容呢?笔墨冗长,陛下何妨建议下次改进?草草了事不太好吧?”
“好,听你的。”顺治从善如流,拿过刚刚弃下的折子,从头细看。
“妾身多嘴了。”董鄂妃笑道:“陛下且歇会儿,吃杯茶,用点夜宵。今晚熬这般晚,这会儿差不多该饿了吧?”
顺治搁下奏本,伸了个懒腰,揉揉酸涩的眼睛,做了个深呼吸的动作,抬头冲她笑笑,“真香啊,今晚上又做什么好吃的了?”搓搓手,接过一条打湿的毛巾试净手,低头拿过粥碗,就着搭配的两三碟小菜,一口气连吃了两碗,才舍得放下筷子。
“以后别总这么麻烦,随便弄盘果子,我吃上两块垫垫就得。”为这事说了她多少回了,总是屡教不改,每每要变着法子给他弄吃的。就说这粥吧,基本上就不带重样的,肉粥,海鲜粥,疏菜粥,水果粥,莲子粥,百合粥,药膳养生粥,等等,还要用心琢磨清淡爽口的配粥小菜,既费心思,又不肯假手他人,真是他就是个木头人,就是块石头,也不由得不动心而一往情深呀。
“比起你的辛苦,我这点活计算什么麻烦事?夜宵吃果子,呆会儿睡了怕不好消化,你也不喜欢吃甜食,夜夜熬这么晚,第二天又得早起,总是身体要紧。”
收了碗盘,交与值夜的宫人,拿着银剪刀细细修剪烛芯,重新续了熏香炉里用以安神的熏香,董鄂妃又沏了杯茶,递与顺治慢慢喝,自个儿站到他背后,轻轻揉捏他的肩膀。
顺治把手搭在她手上,发出一声惬意的叹息,“早几年读汉人的书,看到一句诗,诗曰‘红袖添香夜读书’,觉得十分向往。那时候我就在想啊,我这辈子,要是有这样一位能伴我到夜深的喜欢的女人,为我红袖添香夜读书,这辈子就不算白活。”
有一位心心相映的红颜之女,是古往今来多少中原文士向往的佳境,然而自古至今,得偿心愿者又何其少?他贵为天子,人都说天子为至尊,他却连自个儿的婚姻都没有自主权,母亲自幼耳提面命,时时不忘提醒他为君者的责任,时时要他牢记祖宗为大业做出的种种努力,殷殷叮嘱要他做一位勤政爱民的好皇帝。
是,他知道自个儿的身份,也决意去做一个让后人谈起来竖大拇指的好皇帝。可是,他不仅仅是一位帝王,他首先还是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人,他不仅仅背负着责任,他还应该有获得幸福的权利!读了很多史书,书上都说帝王之路,是一条寂寞且清冷的孤独的道路,他不想一个人走,他已经一个人走过了童年,少年,他特别特别想要有一个人,有那么一个人可以不离不弃的陪在身边,能明白他心中所想,能理解他脑中所思,能与他唱和应答,谈诗作画,趣味相投。这样的女人,美貌在其次,血统高贵与否也是次要的,他期望的是意志相协,情投意合。
顺治抬头看看依在自己身侧的董鄂妃,她秀美的脸庞,在烛光映衬下越发美丽的让他着迷。一个美而慧的女人,而且有着世界上最体贴的性子,人美心更美,不管自个儿批折子批到多晚,总是陪伴在侧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让人喜欢的女人呢?让他越来越痴迷,而且最最美妙的是,这样的好女人是他的,她同样全心全意的爱着自己顺治抬手抚上她细滑的脸腮,由衷道:“珊瑚,能得你相伴左右,老天爷待我总算不薄!”
董鄂妃心里欢喜,却又有些羞喜的别开眼神,“陛下,呆会儿该歇了,现在妾身不打扰你批折子。”
她走到旁边不远处一张桌前坐下,先拾起笔,把刚刚一幅几近收尾的画做完,放到一旁晾干墨迹,又取了一本书坐下,慢慢研读。
“是什么奏疏?陛下这么为难?”
董鄂妃时不时抬头看看顺治这边,留意他有什么需要。突然发现他拿着一本折子,犹豫再三,眉头紧紧皱起,一脸沉吟难决的表情,不由有些关切。
“洪承畴的折子。”
“哦前线的军情折子?”
顺治点头,跟着又摇摇头,“嗯,不过夹了一道私人请托的奏折。”
“私人的请托?”既是非关军国大事,董鄂妃好奇,便开口问道:“什么样的请托,让陛下这么为难?”
“洪承畴想请我做主保媒,把他一个孙女许给陈旭日。”顺治有些苦恼,另外从旁边拿了几本奏疏堆过来,“你看看,都是些为自家女孩儿保媒的折子。”
打上月里陈旭日不顾自身安危,勇敢承担劝服皇帝的重担,皇太后亦当众赞其忠心可嘉,王公显贵们等一众大臣看在眼里,自是领了他的情,并开始重新估量这个少年的份量。
七月开始选秀女,到现在有一些秀女已经确定被撂了牌子,可以自主为其择婿另嫁。宗室女免选,宫妃的娘家姐妹免选,京里一大堆适龄女孩儿要择婿。不光是旗人的女孩儿,汉臣们也纷纷动着自己的脑筋,因着私下里渐渐传开,皇帝撂下话要为陈旭日择亲待定,便有许多做媒的折子一一呈往御前。
董鄂妃略略翻了翻,掩嘴笑道:“哎呀,这么多呀?陈旭日可真是个香饽饽啊也是,满天底下划拉划拉,能被天神垂青的还真是就他一个,但凡能往御前递得上话的,觉得条件差不许多,谁不惦记着招他为婿?”
语气稍顿,“陛下前儿说要给他许婚,心里怕是已经有了人选吧?”
“珊瑚,还是你了解我的心思。”顺治点头承认道:“上个月范文程生病,听太医说他身体不甚好。范文程有一个孙女,今年恰好十一岁,跟陈旭日一般大。我想着赐他件喜事,让他高兴高兴,只盼着他心里一欢喜,精神好些,往后身体也能有些起色范大人不容易啊,三朝元老,对我大清始终忠心耿耿,立下汗马功劳”
范文程自努尔哈赤时代就效命大清,参与政事,成为大清最早的汉人文臣。皇太极继位后,范文程大得宠信,是朝廷最重要的谋臣,凡军国大事,皇太极无不向他咨询。当李自成攻进北京、推翻明朝时,范文程又以明睿的政治眼光,看到了千古难逢的机遇,向摄政王多尔衮进言大军入关、逐鹿中原、夺取天下。大清定鼎燕京之初,范文程为稳定局势、收揽人心、缓和民族矛盾做了很大努力。一旦多尔衮专擅朝政,变得势焰熏天,范文程又明智地后退,与这位摄政王保持相当的距离。
现下范文程又是最得顺治重用的汉大臣,倚之如肱股,言听计从,授议政大臣,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又进太傅兼太子太师,礼遇极厚。
董鄂妃知道,顺治曾亲自调制药饵赐给生病的范文程,还特遣画工到他府上为他画像,并将画像收藏在宫内,以便“见画如见人”,能日日晤面;恩赐给范文程的御用衣物食品,更是多不胜数。而且还考虑到他形貌颀伟,下令为他特制衣冠,以求合身称体。老臣与少主之间的感情,已超越一般的知遇之恩了。
“陛下若是拿定主意,何必又如此心烦呢?”
顺治只是摇头。别人所求,也还罢了,偏生是洪承畴。
自从顺治十年洪承畴授命经略南方,解决南明永历朝廷以来,直到孙可望投诚前,数年间他基本上是围而不攻。朝中亲贵大臣对此猜忌百出,不是攻击洪承畴老是糜饷,不堪重用,就是猜度他念明朝旧情,不肯进军,甚至刻毒地密奏他私通南明,纷纷要求将洪承畴革职罢免。
洪承畴为此也是自危不安,多次上奏自陈:“年已六十有四,须发全白,牙齿已空;右目内障,久不能视,只一左目昼夜兼用,精血已枯”,而且任职三载有余,“一筹莫展,寸土未恢;大兵久露于外,休息无期;民人供亿于内,疲困莫支”等等,请求皇上予以罢斥处分。
洪承畴在顺治心里之地位,与范文程不相上下,而且洪承畴有大功于朝,对他忠心可嘉,奈何手握重权,又掌重兵,朝中非议实多,他自己也多惶恐,倘使这门亲事,能安老臣之心,实不该吝啬,况且他领兵在外多年,新近为国家立下大功,只这一项私求,实无不允之理
说到陈旭日的婚事,董鄂妃又想起一辙,有些不安道:“前些时候听太后的意思,一定要为他选个满洲格格,让他好专心为朝廷做事”
ps:郁闷,刚刚网络莫名其妙断了半个小时,怎么都连不上。。。
第134章 蛮横的懿旨(一)()
陈旭日不晓得朝中有多少人在惦记他的婚事,但他至少可以确定一点:宫中没有什么真正的秘密,尤其是,那天下晌顺治找他谈话,原是聊天的性质,后来不知怎的扯到要给他择亲的事上头,那时候有侍候的宫人在旁,所谓君无戏言,难保不会有人把这话给传出去——
陈旭日有一些着忙:若是由皇帝指婚,那后果不单单是盲婚哑嫁,怕还要掺合上政治婚姻的成分。
这时代真是让人无奈了,十岁出头的小孩子,一个个竟开始往订亲啊结婚啊这样的人生大事上奔,着的什么急呀?不答应还不成,孝道的大帽子能压死人。
陈旭日以为,比起母亲的盘算,倒是皇帝这个突如其来的主意比较吓人:满洲姑奶奶的脾气是出了名的!旗人家的女儿因为要参与选秀,说不得自家闺女福大运大造化大,将来鲤鱼跃龙门,进皇宫成了娘娘,或是被指给贝勒贝子世子做福晋,带擎的全家都跟着沾光。是以在家时都是全家捧着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