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火云居机灵,知道可能被杀鸡儆猴,提前溜了。
方天定领军赶到右翼,钱郑鹏正指挥着部队稳步推进。
宋军虽然奋力抵挡,却着实挡不住。
头顶不断落下的雷击弹,真是炸的宋军魂飞魄散。
能够坚持到现在,已经是王彦治军有方了。
打到现在,一万五千余宋军只剩下八千。
真的是尸横遍野,血灌沟渠。
不过,虽然在后退,宋军的阵型也保持的十分完整,仍有相当的战斗力。
若非高俅作怪,没给这部宋军弩砲火药,不一定就顶不住。
看到又一部明军出现,特别是顶在最前面的的铁甲重骑,宋兵慌了。
不止宋兵,王彦自己也慌了。
本来打的就十分费劲,此时又来了两万,还有重骑,怎么挡?
拼了老命也不行啊!
这部明军,可是对着侧翼呢。
知道必败无疑,王彦喝道:“通传中军,左翼失守!”
放出传令兵后,王彦锵地抽出腰刀,又喝道:“来啊,敢死者随我出战!”
“愿随将军效死!”
呼喝中,五百余人集中到了他的背后。
王彦年轻时性格豪放,爱读兵书,后受父命赴京师,隶弓马子弟所,经宋徽宗亲试,授为清河尉,后入泾原军中,两次随种师道讨西夏,多有战功。
此次平贼,张所由监察御史转任淮南东路招抚使,特意挑了王彦于军中效力,并破格提拔为都统制。
王彦也没有辜负张所的期望,治军严谨,爱护士卒,极得军心拥护。
短短一月,便有五百余士卒愿意随他赴死,可见其能。
方天定看着五百多宋兵冲来,长戟一挥,喝道:“重骑出击!”
不管是自杀明志,还是自杀殉国,方天定都不会放在心里。
此时此刻,他只要胜利。
唯有胜利!
“出击!”
呼喝中,重骑放平长枪,开始加速。
轰隆隆,大地震颤,烟尘四起。
王彦所部,正在重骑冲锋路上。
五百余轻兵对重骑,完全是螳臂当车,定然是粉身碎骨的下场。
只是,王彦毫无惧色,直直冲来。
“杀!”
大喝中,双方快速接近。
冲到近前,王彦就地一滚,避开正面长枪,同时一刀劈出,正中一蹄。
马失前蹄,立刻翻落,骑士根本来不及反应,一头栽落在地,丧命当场。
仅此而已了。
这是王彦五百余人取得唯一战果。
尘埃落定,地面上只剩下被踩踏的不成模样的尸体。
“真良将也!”方天定叹道。
有叹息,无怜惜。
此战若败,宋军便可绕过淮河,直抵长江边上。
举国震动尤是小事,关键是战略回旋空间全无,再无周转余地。
泗阳城中的大军,也只能枯守孤城,坐以待毙。
北方失守,南方只能回援。
然而南方攻势不在,赵宋肯定组织军队反扑。
那时候,真的是四面楚歌,退无可退了。
叹了一句,方天定道:“收拾其尸体,厚葬!”
也就死的早,不然,王彦定让方天定侧目。
原轨迹中,建炎元年九月,王彦率岳飞七千人强渡黄河,进攻卫州新乡县的金兵,激战一天后,宋军收复新乡,取得渡河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金人出动几万精兵将其团团围住,王彦众寡不敌,又无外援,遂突围而出,转战入共城西山,并派遣心腹联络两河豪杰,结成联盟,共同抗金。
部下为他抗金的一片赤心所感动,都在面上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字,以示忠于王彦、忠于宋廷,人称八字军。
这只军队,真是打得金人寝食难安。
可惜,王彦才志,尽毁于朝廷猪队友之手。
好在,一切顺利的话,金人定然不能南下,王彦也可以含笑九泉,总比原轨迹中死不瞑目好上太多了。
淡淡吩咐一句,方天定又道:“全军压上,击破该部……”
“跑啊……”
令未下完,便听得宋军中一声呼喝,所有宋兵抛下兵器,四散奔逃。
那速度,真的是用出了吃奶的力气,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被压着打了半天,宋兵早就惊惧异常,此时主将阵亡,这些小兵还不逃跑,更待何时?
方天定长戟一挥,喝道:“随后驱赶,乱其中军!
再令,右军转向,击其中军!”
一声令下,身后两万生力军立刻散开,以营为单位,把这部溃兵给兜了起来,逼迫其逃向中军。
自古以来,驱赶败兵乱敌阵型,一直都是屡试不爽的手段,方天定当然不会不用。
八千败兵,有一千余直接跪地请降,余者都向中军逃去。
这有明兵驱赶的缘故,还有本能作祟的因由。
危险之下,人都是下意识往安全的地方跑。
此时,最安全的莫过于大军云集的中军。
虽然只是错觉。
其实,更安全的是大营,只是大营已经陷入了火海中,除了少量昏了头的,余者都下意识地没有回营。
宋兵逃窜,明兵衔尾追击,钱郑鹏也指挥右军转向,前往攻击高俅左翼。
不论什么阵型,只要排开,两侧都是弱点。
宋军左翼已破,明军当然要对着软肋打。
第229章 溃败()
“左翼失守~”
“左翼失守~”
宋兵闻言者,无不心神震动。
呼喝中,游骑飞到帅旗前,拜道:“禀太尉,明军援兵突至,王将军以身殉国,余部溃散。”
“报~左翼溃兵正往中军而来!”
高俅呆若木鸡,应对不能。
“败了!”他的脑海中只有这一个念头。
什么功名利禄,权势富贵,都要烟消云散鸟。
这是国战,可不是剿灭梁山那样的小打小闹,败变败了无所谓的。
事关皇帝宝座,赵佶对前线盯的不是一般的紧。
高俅吃败,回京也是吃不了兜着走的下场。
“不对,若我把军兵带走与童相汇合,或可免于被官家见责,若能立功,更是无忧。”
念头转动间,高俅喝道:“聚集兵将,往宿州撤退!”
话音刚落,只听军阵中爆发出震天呼喝“逃啊~”
轰~
军阵炸了。
无数军兵埋头乱窜,四散而逃。
犹如决堤的洪水,不,犹如被浇了水的蚂蚁窝。
密集的阵型散开,军兵们四处乱撞。
甚至有昏头涨脑的宋兵,一头撞上了明兵军阵,被刺成了烤串。
真的是兵败如山倒,拦也拦不住。
溃败来的太突然,蔓延的又太快,神仙也收拢不了兵卒咯。
王文德一把拉住高俅,道:“太尉,事不可为,当保全有用之身,速走!”
半呆半傻的高俅被王文德拉下望斗,又扶上了马,在千余亲卫拥护下走了。
王寅见宋军突然崩溃,立刻喝令道:“全军变阵,各指挥使领本部追杀溃兵,勿要放走一个。”
史进拜下,道:“请主将与我一队兵,追杀高俅那厮!”
王寅应下。
各军刚散开,方天定已经领兵赶来。
再追认了王寅的命令后,方天定令林冲汇通史进共同追杀高俅。
“白钦,领军五千,回援城内。
钱郑鹏,领军一万五千,支援左军。
滕戣,领重骑支援马军。
王寅,领军一万,即刻袭取寿州,若不能下,拦截溃军为要。
张威、李懹,领军五千袭取六安军。”
“是!”领命后,各将分兵而行。
萧嘉穗领兵,从北门进城,远远地便听到了震天般的厮杀声。
“不好,粮仓危险,速速支援!”萧嘉穗喝道。
五千军立刻加速,向着粮仓狂奔。
粮食没了,哪怕赢了,也是饿肚子的下场。
这怎么可以?
到前一看,宋军已经突入了库区,已有十余个粮仓被点燃了。
只是每个仓库都是水泥浇灌的,墙壁坚固,门户结实,急切间难以破开。
扈成领着军队,正在舍生忘死地搏杀着。
看到援军到来,郭霖喝道:“来人,拦住这部宋军!”
“报~”游骑飞来,道:“禀将军,城门失守!”
郭霖大惊,来不及询问为何失守,喝道:“集合,撤退!”
宋兵闻言,立刻连滚带爬出了库区,上马就走。
萧嘉穗喝道:“众军追击!”
只是两条腿,还是跑不过四条腿,不一刻,宋军消失在街道尽头。
真是来去如风,只留下一片火海。
郭霖领军来到城门口,一部明军已经沿街布阵,严阵以待。
人不多,三百余,枪不长,五六尺。
铁枪一挥,郭霖喝道:“冲!”
“冲!”
呼喝中,宋兵立刻加速。
张卫国喝道:“三段射,预备!”
“放!”
砰砰砰~
硝烟未散,人仰马翻,当头打翻了三十多马军。
“第二轮,放!火炮准备!”
“放!”
轰~
铁球呼啸着飞出,人马皆穿,落地后复又弹起,真的是碰着死,磕着亡。
郭霖大惊,喝道:“要想活命,冲过去!”
这部宋军也是悍勇,前排直接用兵刃刺在马臀上,速度骤然又快了一截。
火枪手各放了一枪,会同火炮,打翻了三百余马军。
“放~”
张卫国呼喝未毕,只听阵中轰地一声,三排阵型立刻四分五裂。
炸膛了。
受此惊吓,各兵放枪的速度不由缓了一缓。
本来宋兵已经接近,此刻火力一断,宋骑直接冲进了硝烟内。
“散开!”张卫国大喝着,滚向街道边。
余者想要散开,却已经迟了。
刀砍枪刺,马撞蹄踏,三百火器兵,只逃开了二十余个。
待宋军穿门而出,张卫国才回过神,悔不当初。
他不应该被火枪的威力冲昏了头,把纯火枪兵派来阻截骑兵的。
骑兵的速度太快,瞬间就能冲过来。
他看的明白,即使没有炸膛,宋骑拼得送了六七百,也能冲过来,火枪兵真的打不过。
只是懊恼也迟了,张卫国一边派人传信,一边收拾战场。
出了城,郭霖回头一看,万五骑军只剩下不到四千,余者都丢在了城里。
略略思忖片刻,郭霖喝道:“汇同主力,共击明贼马军!”
只见游骑飞来,道:“中军溃败,祁将军令将军速速汇合,保护太尉。”
郭霖闻言,呆了。
中军失败,何其之速也。
“全军都有,会同主力保护太尉,撤往寿州!”
命令一下,骑兵复动。
不一刻,这四千余马军到了祁斌处。
尸体遍布,血流滔滔,实在一场好杀。
先是张韬领军五千要断郭霖后路,祁斌派五千拦截。
后来祁斌主力尽出,要彻底抢下庐州城,张俭主力尽出,死命拦截。
杀到现在,双方万五骑兵,各损失了五千余,剩下一万不到。
“郭将军,走!”
祁斌大叫一声,调转马头就要撤退。
郭霖转头一看,帅旗果然不见,也不坚持,立刻同意撤退。
踏~踏~踏~
低沉的轰鸣如地龙翻身,黄色尘土滚动中,重骑冲了出来。
祁斌目眦欲裂,喝道:“接敌!”
迟了!
重骑速度全开,直直撞上了宋骑腹部。
人仰马翻,挡者披靡。
等重骑凿穿,万四宋军没了五千。
骤得强援,张俭大喜过望,喝道:“全军随我杀敌!”
祁斌叹了口气,道:“逃吧!”
说完,带头向着东边奔去。
宋骑看主将已经逃跑,纷纷跟上,便是把后背留给敌人也顾不上了。
郭霖独力难支,领了败军向着北边逃去。
张俭正要领兵追击,滕戣喝道:“张俭,分兵三千,前往追杀高俅。”
相对于高俅,这万余马军貌似也没什么重要的。
于是,张俭亲领三千马军,追向高俅逃脱的方向,其余各将自领一部追杀马军。
只是跟在后面,远远地放箭射击,驱赶宋骑不断地跑。
人可以走,马必须留下来。
等马跑累了,自然停下,宋兵也只能束手待毙。
宋军右翼,看到帅旗倒下,张宪惊怒交加,喝道:“集结,准备撤退!”
宋兵得令,纷纷收缩。
李助长剑一挥,喝道:“全军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