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国朝新立未久,不能忘却前人之功。
朕之号令,追封苏缄为忠勇王,邕州城隍,邕州通判王子正为忠义公,邕州通判。
其余殉节死义者,皆封英烈。
圣旨下达时,有司当时时供奉,年节祭祀,不得有误。
今日,交趾李朝以为我朝国内空虚,首尾难顾,悍然兴兵入侵,欲重现熙宁间故事。
恰逢朕巡边至此,当亲往击之。
此战,当效仿忠勇王之遗志,不全歼入侵之贼寇,绝不罢兵!
朕意,李干德当负荆请罪,送主谋者首级以平怒火。
大军到时,地方当立刻投诚,以保性命。
否则,大军过处,鸡犬不留!
勿谓言之不预也!
钦此。”
“全歼贼寇,生擒李干德!”
“全歼敌寇,生擒李干德!”
众军举兵狂呼。
此时,邕州城内,只有驻军三千,并方天定带来的随行护卫五千。
八千人的呼喝,直直冲破苍穹。
呼喝平定,方天定后方有一老者拜道:“陛下圣明仁义,臣请为前驱,不破李朝誓不还。”
方天定扶起,道:“尔祖以身殉国,尔当承其遗志,痛击李朝贼寇,显我汉家神威。
然,后援未至,败其不难,全歼不易,此时当坚守为主。
待大军到来,深入敌境时,定以卿为先锋。”
老者道:“多谢陛下,臣定奋勇杀敌,以保国恩!”
他叫苏直洪,苏缄殉国时,尚在襁褓中。
因怜其幼小,其母藏其于枯井中,侥幸躲过一劫。
身怀国仇家恨,苏直洪自小便立志打破升龙府,生擒李干德。
于是,他一直勤学兵法,苦练武艺,并多次深入李朝,打探沿途地理人情,以备后用。
奈何,赵宋非但息兵休战,更在后面放弃了广源州等地区,将其赐予李朝。
名为赐予,其实与割让何异?
听闻这个消息,苏直洪简直气炸了肺。
可他一个白衣,如何影响得了赵怂中枢之决策。
所以,明军到达时,苏直洪果断相应,并利用苏缄的影响力,帮助明朝快速安定了邕州及其附近地区的人心。
因功,苏直洪被授予邕州防御使。
九月末,方天定南巡至象州时,得到边境急报,李朝起大军十五万,已经兵临界首关。
李朝入侵,可把明国上下给气坏了。
目下,方明打遍天下无敌手,堪称最强盛的时候。
没想到,南边撮尔小国,居然敢兴兵犯境。
这无异于小丑要跳梁,太岁头上动土。
明国一直在策划对南方用兵,只是大理内讧初起,尚未到平定之时,并不能抽出力量来。
然而,这不代表李朝可以先发制人。
于是,方天定立刻赶到邕州,祭拜了苏缄,以鼓舞军民士气。
同时,他也积极调兵遣将,准备一鼓作气反推回去。
最低的战略目标,是全歼李朝十五万大军,不放走一个。
明军出动的同时,也派出使者,联络占城、真腊,会攻李朝。
这两个国家,和李朝之间真可谓仇深似海,不共戴天。
特别是占城,被李朝侵占了大片领土,做梦都想收回。
此时天赐良机,万万没有错过的道理。
而且,为了打残李朝,明国吐血大甩卖,以跳楼价处理了大批的武器装备给两国。
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抓住李朝往死里打。
此时,祭拜结束,宣师也同样完毕。
方天定翻身上马,喝道:“兵发界首关,迎战李朝贼军。”
“出发~”
传令兵往来呼喝中,众军依次出发。
八千军,刀枪明亮,甲胄鲜红。
无数旌旗迎风飘扬,直可遮蔽天日,
邕州作为后方,并未留下太多兵力。
“陛下,只有五百正兵,若李朝有轻兵突入,恐有祸患。”
旁边,枢密院参谋使鲁安忧心忡忡地说道。
本来,他只是伴随方天定视察地方,却不想赶上了这场盛会。
他倒是不担心会失败,只是怕李朝突袭后方,造成损伤。
苏直洪道:“参谋使放心,即便李朝轻兵突袭,五百正兵也足够坚守。”
方天定道:“地方乡兵众多,又有训练,若南越人敢直着进来,必然要躺着出去。”
熙宁惨事不远,邕州等地的百姓可未曾忘记。
当明军进驻,开始训练乡兵时,地方百姓无不踊跃。
是故,别看地方兵少便以为空虚,如有必要,短时间拉出十万兵轻而易举。
第480章 征南关上()
“前方到了何处?”
“秉陛下,已经进入凭祥峒,晚间即可进入界首关。”
凭祥峒,宋皇祐五年置,其西南十五里为界首关。
界首关,在后世有一个大名鼎鼎地名称——镇南关。
此关始建于汉朝,历尽沧桑而千余年屹立不倒。
作为广南西路南边关隘,其重要作用自不待言。
当初,赵宋立国之初,政治、军事重心全面偏向北方,界首关的守备不免松弛了许多。
熙宁战争后,防务加强了许多,却也没什么作用。
明军到达时,未费一矢便占了此处。
过了凭祥峒,大军开进了界首关。
尚未进入关城,便见附近山峦重叠,谷深林茂。
界首关所在,乃是大青岭与锦鸡岭的夹口处,地势十分险要。
城头上,方天定叹道:“此关如此雄峻,区区李朝,如何能够破关而入?”
鲁安道:“当时,李朝兵分两路,李常杰主力攻界首关而不得,宗固水军登陆钦州,前方大惊,举止失措,是故雄关难守。”
“此乃山河之险,不如人心稳固。”邵俊道:“若是守将能稳住军心,三两千人便能让南越人不得寸进,安有邕州之惨剧。”
方天定微微颌首,道:“此关位于最南,关系南方安危,当改名镇南关。”
叶贵接道:“不错,此关虽然是为了守御而建,如今却成了征讨李朝的发起点,改名征南关,实在恰当。”
说完,叶贵噔噔下楼,去让人改关墙上的门牌去了。
镇,征,同音,意思差别不小。
虽然被曲解了,方天定也没有纠正。
镇压当然很好,征服却更好。
方天定又问道:“李朝军队,到了何处?”
鲁安道:“根据其内部透露的消息,李朝十五万主力,已经聚集于门州,不日即将发兵。
门州城中,亦聚集了五万民夫,屯聚粮草无数。
其五千先锋,已经屯扎关外十日,正在赶制攻城器械。”
袁朗请令道:“陛下,不若臣领兵出去灭了李朝先锋,也好打杀他的威风,让他知道我国厉害。”
邵俊摇着折扇,道:“将军如此厉害,定然是马到成功的……”
袁朗得意不已,正要谦虚两句,只听邵俊继续说道:“然,我等目的乃是全歼李朝主力,若是打杀了他的先锋,怕是要吓的缩回去,不可取啊不可取!”
听了这话,袁朗啜着牙花子,不想说话了。
将军个人意志再强烈,也必须为全局战略服务,此乃基本原则。
方天定道:“下令细作,仔细统计门州粮草,好为我军服务。”
“是。”鲁安应下。
别看李朝人忙的欢,其实最后都要送进明军的口袋来。
别看明军全部兵力只有五万人,李朝主力并偏师几近二十万,然而明军上下,就是这么自信。
“报~”
急呼中,马灵奔来,道:“禀陛下,神行军巡察时,擒获李朝暗探,缴获檄文露布多份。”
“朕倒要看看,李朝人编排了甚么。”
说着,方天定笑眯眯地接过布告来看。
只见上面写道:“天生蒸民,君德则睦;君民之道,务守尊卑。
今闻宋主贤明,恪守圣范,唯方氏起贪邪之计,作乱于东南之地,使百姓生灵凃地,而资其之帝王图谋。
驱正统于国外,虐士林于诗书,暴万民于酷逼,敌外邦于同时,实乃奸邪淫毒无知之辈。
盖万民资赋于天,忽落那要离之毒,在上固宜,可悯从前,切莫须言。
本职奉国王命,指道北行,欲正本清源,逐贼中国,迎归正主。
此来,只为君臣意,无分土分民之意。
要扫腥秽之污浊,歌尧天享舜日之佳期,我今出兵,固将拯济,檄文到日,用广闻知。
切自思量,莫怀震怖。”
其意思,大概就是方明取代了赵宋,不是正统,李朝上下很不服。
他们发兵,既不是为了占领土地,也不是为了抢掠人口,只是为了消灭方明,迎归赵宋。
说到底,李朝把自己打扮成了忠义无双、急公好义的小白花。
“哈哈哈……”方天定仰天大笑,道:“蛤蟆吞天,也不怕撑裂了嘴。”
邵俊笑道:“撮尔小国之人,能有几分见识?
待其见了我国厉害,自然知道自己可笑之处。”
袁朗道:“李朝到底为何出兵,要来我国讨野火?”
马灵道:“李干德无后,此时病卧床榻,行将就木,帝位空悬。
廷臣张伯玉、刘庆覃、杨英珥等人欲立少主李阳焕,以便操控政权。
然,国内反对太多,张伯玉等人为了慑服人心,便想着进攻我国而立威。”
鲁安补充道:“发兵之前,此等情报都已经下发,将军自该知晓才是。”
“啊哈哈哈~忘了……”袁朗干笑道。
众人摇头,也不追究其中问题。
李干德无后,却有兄弟,侄儿也不少。
李阳焕今年不过十一岁,谁能服他?
因此,张伯玉等人推李阳焕上位的阻力无限大。
为了摆平其它竞争者,张伯玉决定出兵明国。
一则是为了转移压力,二则是震慑各地。
在他们的认知里,明国如同当初的赵宋一样,都是重北轻南,且又有辽金西夏的压力。
他等突然起兵,定然可以长驱直入,掳掠足够的人口财富。
待明国反应过来,他们已经撤兵回国了。
如此,财也发了,威也立了,岂不是两便的事?
只不过,他们的计划,已经被所谓的自己人泄露了个底朝天。
反观张伯玉等人,是否知道方天定御驾亲征,尤未可知。
说了一阵李朝动兵的原因,方天定又问道:“海军与吕师囊部到了何处?”
鲁安道:“尚未传来消息,不过按照计划,应该到了李朝外海。
吕将军三万人,已经到了桂州。”
“水口关情况如何?”方天定再问。
征南关、平而关、水口关合称南天三关,都是李朝进出方明的要道。
此次,李朝也派出了三万偏师,攻打水口关。
鲁安道:“水口关有兵四千,进取不足,防守有余。”
方天定道:“传令吕师囊,分兵两万与水口关,随时准备出关,抄截李朝后路。”
鲁安道:“陛下,如此征南关仅有两万人,怕是……”
“无妨。”方天定打断道:“土鸡瓦狗,不足为虑!”
第481章 迷之自信()
呜~呜~呜~
数千战象,扬起粗壮的鼻子,不断嘶鸣着。
这些庞然大物,獠牙被打磨的及其锋利,身上都批着厚甲。
关节处,还绑缚了利刃。
直如一个怪物。
象背上托负有背篼,里面有五个南越兵。
两个弓弩手,负责远程击杀,两个长枪手负责护卫战象安全,还有一个御手,同时负责近身搏杀。
见状,方天定叹道:“这玩意,比我国的重装骑兵威风太多了!”
“是啊!”邵俊接道:“此等巨物,一旦全速冲击,便是盾墙也拦不住。”
第一次看到战象,明军将士都是心里惴惴不安。
特别是战马,不断地打着响鼻,一副随时要蹶蹄子跑路的模样。
战象散发出来的气味,让普通战马极不适应。
等待中,只见南越军阵中奔出一骑来。
相对于威风凛凛地战象,这战马十分矮小。
和北地的高头大马比起来,南越的马犹如驴子一般,非常不起眼。
不过,李朝人都是猴子一般的身材,配此等战马也是恰如其分。
这骑到了军阵前,勒马停下,喝道:“义师携雷霆之怒到此,任你身如坚铁,也是片刻化为齑粉。
我主仁慈,给尔等一刻钟时间投降,过时不降者,杀无赦!”
“端的目中无人!”
呼喝中,袁朗打马而出,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