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情,直接归罪给了安重诲。朝廷对两川一直是比较忌惮的,蜀中这种地方,易守难攻,名义上听从朝廷的诏令,实际上,这两人都是土皇帝一流的人物。
朝廷为了试探两人,派出使者过来宣抚,孟知祥是个识时务,或者说是个肯低头的,立马上书请罪,而董璋呢,心结却是不解,对于使者也没个好声气。
总之,不管是因为朝廷在里头掺和,还是因为其他什么缘故,孟知祥跟董璋已经是势不两立,一触即发。
孟知祥的实力跟董璋相比其实是差不多的,但是,西川相对来说比起东川环境要恶劣一些,因此,董璋的后勤还有其他方面,却是比较强。
道门那边使了劲,在孟知祥那边吹了点风,孟知祥知道大理的实力,因此,直接派出了使者,表示董璋疑心大唐朝廷害了自个全家老小,深恨朝廷,因此,想要攻打西川,据有两川,意图自立为王,大理既然自认是朝廷的藩属,那么,也该为朝廷效力,应与孟知祥联手,夹击董璋。
当然了,空口白话自然是不行的,随随便便就叫人出兵打仗,这也不像话不是,因此,自然是许了段思平不少好处。东川不少地方是与大理接壤的,甚至,有不少地方是当年蒙氏攻打两川的时候丢失的地方,因此,孟知祥也是崽卖爷田不心疼,直接将这些地方许给了段思平。
段思平正愁地方不够用呢,中原的那些商人带来了不少流民,想要养活越来越多的流民,就得足够的土地。何况东川那里本身如今也是汉人居多,段思平正需要引进更多的汉人进来,与各族通婚,进一步促进各族的汉化,将各族的血脉融入到汉族之中。因此双方签订了协议,孟知祥差点没决定将自个的嫡孙女嫁给段思平的儿子,只是段思英已经成婚,段思瑾和段思瑜年纪都还小,日后说不定还有别的变故,最终只得暂时作罢。
双方约定好了之后,段思平立马就开始整兵等着作战。大理这边对于打仗也很兴奋,大理的很多福利都与军功有关,很多土地私底下是不能随便买卖的,这是为了避免土地兼并,而且也是担心百姓为了额经济利益,只肯种植各种经济作物,不愿意种植太多粮食。有了军功,就能够拥有更多的土地,还可以拥有更多的资本,如果能够因此有个一官半爵的话,还能将儿女送到官学去上学,据说再等几年,朝廷就可以开科举,到时候,自家子孙也都能做官了!
而对于那些贵族来说,大理这边的贵族,是有实封的,他们能够享有封地上一成到三成的税收,当然,相应的,也得对封地有一定的责任就是了。而想要成为贵族,要么,你就成为皇亲国戚,要么,你就得又实实在在的军功。
皇亲国戚什么的,实在是有些不现实,段家就这么几个人,段思英的王妃的位置还叫已经获罪的董家人给占了去,另外两个,据传圣子就如同那等藏边的活佛一般,是根本不会结婚的。那就只剩下段思瑜了,问题是,要等到段思瑜成婚,那得等到什么时候啊!
何况,东川可是个好地方,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大理这边这样的好地方都是皇家内定下来,准备日后册封给皇家人的,如册封给清平王的白崖就是这样的好地方,因此,这些贵族压根插不上手,而东川要是打下来了,皇家吃肉,他们总能喝点汤吧!
原本大理这边民风就颇为彪悍,如今段思平又喊着什么收复失土的话,加上跟着段家人,也确实没吃过什么亏,因此,下面踊跃应战,很快,就已经安排妥当了。
董璋那边可没听说段思平与孟知祥结盟的消息,他如今只剩下一个儿子,因此,将儿子留在节度使府中,自个就亲自率兵攻打西川去了。那边战报一来,段思平就按照约定,整顿了兵马,直接攻向了东川。
东川那边根本没想到,大理居然有勇气打过来,刚开始的时候还在那里打嘴仗,结果直接被驳回了,你们节度使要谋反,自立为王,我们作为大唐的藩国,自然要为宗主分忧,因此,攻打不臣乃是应有之事。
最重要的是,大理不光有名分,还有足够的实力。段思瑾既然早就为段思平征伐天下做了准备,因此,设计出来的武器中,类似于攻城车,投石机这样的很多,有一种叫做回回炮的,还是段思瑾在上个世界的时候,从史料中找到的,如今大理这边又不缺材料,不缺相应的人力,大家又都明白一点数学知识,因此,无论是威力还是精度,都非常出色。
倒不是段思瑾不想用火器,实在是在大理这边的气候环境下,火器一时半会儿不是那么适用,这里实在是比较潮湿,如果用黑火药的话,很容易就会失效。而且,如今就将杀手锏拿出来,回头岂不是要麻烦,因此,还不如先慢慢改良了,等到别人看到了都没法模仿了,再拿出来,那就万无一失了。
既然能够靠着这等利器破城,段思平自然也爱惜兵力,不叫人强攻,只叫人将早就准备好的回回炮推了出来,对准了城楼,就是几炮下去,强大的动能轰击之下,直接将城楼打得粉碎,附近守城的士兵也是几乎粉身碎骨,一个个胆气已丧。
在这样的情况下,指望着这帮守军能够守住城池,那真是痴心妄想。段思平又深谙人性的弱点,直接定了个时间,要是在这时间之前不投降,那么就全面进攻,到时候破城之后,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就让他们自个想象去吧!
现在的问题是,大部分的兵马都叫董璋带走了,这里根本就是守不住了,因此,一帮守军思来想去,最后觉得不能白白送死,还是降了算了,对方好歹是一国之主,降了也不算丢人。倒是有董璋的心腹喊着要据城死守,为主公效死什么的,直接就被几个守将打晕了,绑了起来,这就是投名状啊!
也别怪这些守将不够忠心,实在是董璋自从一家子死光了之后,性子大变,一下子变得喜怒无常,极为暴虐,一旦发火,便是多年的老下属,也是说打就打,如此,自然叫下头人寒了心。
而且这等乱世,指望什么忠诚,那也是有些不靠谱的,跟谁打仗不是打呢,起码段思平的事情他们听说过一些,名声还不错。
因此,段思平轻轻松松就下了一城,这些降将也很是识趣,既然已经投降了,就别指望旧主会原谅了,因此,老老实实给段思平效力自然更有好处。
段思平也是直接保证,只要他们立下军功,那么,他就一视同仁。段思平也是希望在朝中引入一些新鲜的血液,也省得自个坐在上面,往下一看,十有六七都是白族贵族,这实在是有些不那么叫人安心。
段思平这边推进非常顺利,而那边,董璋在刚开始的时候一阵小胜之后,就陷入了僵持,正打算利用反间计离间孟知祥与前线将领,哪知道这回就收到消息,自个的老巢都快被人兵临城下了。
这下子,董璋算是陷入了前后两难的境地,要继续与孟知祥僵持吧,老巢都要被人端了,回头就是丧家之犬,要是撤退吧,又要担心孟知祥的军队追上来,两面夹击之下,他也是受不了的。
董璋还算是比较有决断的一个人,或者说,他也不能没有决断了,毕竟,他就剩下一个儿子传承自个的血脉了,要是儿子没了,就算自个打败了孟知祥,又能如何呢?
因此,董璋直接下令撤退,他也是领兵多年的人物,白日里依旧与对方对峙,晚上的时候却悄悄连夜撤离。
问题是,如果是对付一般人,这样也就算了,可是,孟知祥那边作为段思平的盟友,甚至还提前了董璋一步,知道了东川的战况,因此,一直在留心董璋大营那边的情况,因此,早就准备好了,见得董璋撤退之后,他们也直接带病追击。
孟知祥麾下的军队紧追不舍,董璋一路上丢弃了许多辎重物资,军心动摇之下,又接连战败了几场,带着残兵返回梓州。
问题是,现在梓州也已经乱成了一团,原本因为反对董璋被撤职的陵州刺史王晖与董璋的儿子董延浩打成了一团,而董延浩兵败自尽。
董璋听到消息,大怒之下,命自个的心腹潘稠攻打王晖,结果潘稠瞧着董璋大势已去,直接反手将董璋干掉了。
然后,王晖与潘稠两人又有了争执,一个要投降孟知祥,一个要投降段思平。王晖毕竟是文人出身,觉得孟知祥作为大唐的驸马,西川节度使,算起来是正统,因此,自然是孟知祥比较靠谱。而潘稠可不这么想,他作为董璋的心腹,当年跟孟知祥的属下可是有过不少冲突的,投降过去,可没什么好果子吃。
只是,他们如今也是头大,毕竟,孟知祥的心腹大将赵廷隐已经兵临城下,而另一边又是段思平,他们夹在中间,压根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段思平思来想去,也觉得不该为了梓州与孟知祥产生什么冲突,因此,在见过了孟知祥的使臣之后,痛痛快快放弃了梓州,但是段思平也没吃亏,孟知祥这下占领了梓州,在实质意义上就占领了两川,地位完全不一样了,就算是朝廷那边,如今也是彻底拿他没办法了。因此,乐意在其他地方补偿一下段思平。
最重要的是,孟知祥也对大理的战力有些忌讳,虽说董璋带走了大多数的兵力,但是留下的也不是什么软柿子,但是段思平这边除了行军的时间之外,几乎是一日下一城,据说,他们手中有几位强大的攻城设备,也就是说,如果段思平乐意的话,攻下梓州还有成都,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因此,如果说原本孟知祥还有耍无赖的心思的话,如今,就只能老老实实遵从盟约,将之前段思平攻打下来的几个城池都给了段思平,然后还补偿了段思平一路行军的军费物资,换取了段思平干脆利落的退兵。
赵廷隐有些不甘心地问道:“主公,这就叫段思平走了?”
孟知祥叹道:“原本可不知道大理居然有这般战力,原本以为他们只能在外围牵制一番,如今看来,大理竟是两川的心腹之患了!”
赵廷隐咬了咬牙,做出了一个割喉的手势,问道:“那主公,要不咱们就?”
孟知祥摇了摇头,说道:“段家当年败落到连自家的嫡系子嗣都只能在苍山牧羊为生了,段思平才几年时间,就攻下了南诏全境,而且看样子下面的人也对他极为拥戴,这等人物,若是不能直接一下打死,那就真的是结了死仇了!而且,你不是江湖人,不知道段思平在江湖中的名声!他原本就号称天南第一人,但是,那其实不是抬举,而是贬低,他当年游历中原武林,中原武林高手,能在他手上走出百招的一个都没有!”
说到这里,孟知祥叹道:“原本以为他就算是武学奇才,也不过就是一介武夫,但是如今看起来,的确一身帝王气象!这等人物,实在是不能交恶啊!”
赵廷隐对于江湖上的事情的确是搞不清楚,他论起马上功夫,还算可以,不过这算是家传,对于江湖上的那些武功,他也只知道个大概,原本也颇有些瞧不起,不过,孟知祥手底下有几个客卿却是武功高手,赵廷隐成为孟知祥的心腹大将之后,曾经见识过那几个客卿的武功,的确是可畏可怖,如果他们行刺客之举的话,一般的人还真是要饮恨于此。
这会儿见孟知祥这般盛赞,虽说还有些不信,但是段思平的武功就算没那么高,有心腹护卫在侧,就算派出大军连夜追击,也是能逃出生天的,到时候,大理与西川打起来,可就不好收拾了,因此,赵廷隐只得歇了那等心思。
段思平那边自然也对孟知祥有所防范,撤军的时候,一直在防备孟知祥会不会派人追击,一直到退入了城中之后,才算是松了口气。
段思平在见过了东川的武力之后,顿时也心动了,东川节度使已经算是大唐实力靠前的节度使了,结果在段思平看来,就算是兵力再高两倍,也是不堪一击的。
东川如此,西川估计也强不到哪里去!段思平不是没想过,要趁胜追击,干脆将两川一起纳入统治。但是最后段思平还是按捺住了这个诱人的想法,没办法,大理实在是没有足够的人手,得等到新一批的行政军事上头的人才培养出来了,扩张起来才有足够的力量去统治,要不然的话,那就是给别人做嫁衣了!
对于暗中推动了这场战斗的道门来说,他们算是真正看清楚了大理的实力,也看到了大理的缺点,缺人才,各种各样的人才。
大理的那些白族贵族,如果只是统治大理这点地方的话,那是真的差不多足够了,因为大家身份上都差不多,这里民风也算是比较淳朴,大理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