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26章 山中尼姑()
云迷山是一座离京城比较远的山,说是京城附近,可是快马加鞭的出城赶往哪里去,还要需要一个多时辰,倘若是慢悠悠的走,只怕天黑都到不了目的地。而城郊会有一些稀稀落落的小村,云迷庵中的尼姑都是下山到这些寒酸的小镇子化缘,或者购买食材。已经是秋季了,沿途一片都是萧瑟的黄,秋风一吹,落叶就悉悉索索地抖落了一路,在空中卷了几卷,然后无助地跌落在地上。从车窗往外看,远远的一座高松的山,山色青黑,掺杂了一缕一缕的红,和一些不太显眼的黄。那些是枫树和枯枝。
一想到自己要去这种地方‘修身养性’,宋明月也觉得心底有些发虚。虽然说贤王妃戚柔为了自己过来做了完全的准备,叫人打点好了一切行程,又是准备了足够多的吃的(包括各种肉),毕竟她有个经常会饿晕过去的隐疾,修行总不能送命。好在云迷庵在的地方偏远,有足够大的地方,去了应当也是独自住一个院子,她倒是不用太担心吃荤腥被庵里的尼姑念叨。
出家的人,会是什么样子的人?
这个问题在宋明月的脑海中不断的盘桓着,上一世她也层信佛。在暗恋钟离期的时候,在任何一个见得到菩萨佛祖的时候都在暗暗的祈祷,在自己被欺负被羞辱的时候也是爬起来默默的诵经念佛,可是结果呢?不喜欢自己的人还是不喜欢自己,不该受得苦一样都没有少受。有过这样的经历,潜意识里宋明月对什么神佛还是讳莫如深了。没想到了,这会居然要去这她们住到一起去了,真是造化弄人。
宋明月胡思乱想了一通,看到车窗外的景色在车轮的飞速滚动下逐渐晃眼成了一条一条颜色各异连绵的线,所以一把放下的帘子,自己靠在了车窗中。她这次只带了环儿和佩儿来,她们两个在另一个运食物的马车上照看,自己则坐在这个载人的马车中。她环顾则空荡荡的四周,面前的门帘被风吹得不断向两边掀开,驭马的车夫格外陌生,宋明月慢慢底下人,暗道自己如今又是从新一个人了。
过了约莫两个时辰,在天擦黑的时候,宋明月终于来到了山脚下。当马车停稳了,她便打开帘子往外看,不远处站着黑压压的一群人,其中几人执着灯笼,在夜色中散发着薄弱的光,看来就是那群师太尼姑们不加了。她跳出了马车,已经有个手脚快的丫鬟上前去和她们交涉了,宋明月则绕道了后面,看到环儿佩儿还好端端的,心中慰藉了点儿:“又叫你们两个人来陪我受苦了。”
“哪里的话,郡主这是来修缮养性儿,洗尽铅华,可是大好的事情。奴婢能跟着来沾光,是求也求不来的福分呢。”说话的是佩儿,佩儿拿了个火折子把点燃了一根蜡烛,然后把灯笼罩重新扣上,提了柄递给宋明月,“郡主您先拿着,奴婢再点两个。”
宋明月笑了笑,接了过来说道:“你们也都下来吧。这些东西叫贤王妃带来的侍卫去办,你们两个陪着我走就行了。那边的师太们都来,别这么叫他们晾着。”
“喔……好好。”佩儿听到这话,连忙加快了速度,又点了三盏灯笼,分别递给了两个侍卫,最后一个给了环儿,然后就和环儿一起下了马车。
环儿从怀里掏出了册子,说道:“郡主,这东西……不需要核对吗?要不您和佩儿想走,我留在这里照看一下。”“哎呀哎呀,出家人要六根清净,这点东西有什么好计较的!”宋明月笑着夺过了环儿的册子,把它随手扔给了领头的侍卫,“你随便看点着些。”然后又对环儿说,“你什么都不需要做,只要陪着我,就好了。”
“啊,好吧。”环儿也是心疼这些日子宋明月的起起落落,也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孩子,想必心中还是十分苦的吧。她朝宋明月点了点头,也就提着灯笼走了。
三个人去往那处的亮光处走去,看到一群穿着素色袈裟,带着佛珠的一群尼姑。为首的尼姑神色安详,年岁约莫过了五十,戴着尼姑的帽,眉眼低垂,脸上皱纹横生,却浑身散发着一种沉静安详的气息,靠近了还闻得到浓厚的檀香。她向宋明月行了一个礼,笑眯眯得道:“女施主,贫尼法号慧尘,是这云迷寺之中的方丈。”
“方……方丈好。”宋明月也没见过这种架势,而且慧尘给她的感觉十分好,所以也就规规矩矩的双手合十,向她还了一个礼。
慧尘的眼睛很小,笑的时候就更眯的看不见了,可是愈发这样,愈发显得她慈祥可亲。看到宋明月行了礼,她也笑笑,让出身侧。她身后还有个略微年轻一些的女尼,头发剃的锃光瓦亮,眉眼大眼,眉梢微扬,薄唇,瘦脸,尖下巴,俨然是一副刻薄之相。女尼看了慧尘一眼,向宋明月挤出了一个微笑,开口说道:“贫尼慧静,是云迷庵的住持的。”
这个慧静可人一点都不如其名,宋明月的眼尖,从一开始就看到这个慧静的眼珠子就一直滴溜溜的在自己身上打量。这下开口说话了,和慧尘的气质更是有着天壤之别。带着浓浓的烟火气息。而且,如果她的感觉没有错的话,慧静的语气和神态里,带着一丝不易让人觉察的鄙夷。自己终究是客,还破例了带了许多荤腥和肉,客客气气还是要的。宋明月照旧是双手合十行礼:“慧静师太。”
慧尘接着又一一为宋明月介绍了一个站的比较前的女尼,也都是在庵中辈分比较靠前的人。宋明月都一一见过,然后都记住的名字。又随便扯了两句有的没的,见天色已经要彻底黑下去了,一行人这才踏上了上山的路。除非是和十分亲近的人在一起,宋明月才会说话,而在这种时候,都是十分安静寡言的。因为事先已经打过招呼了,所以慧尘也没有对后面的人带哪些肉之类的东西有什么异议,她是个十分慈祥的人,一路上也不怎么说话,只是时不时的念着几句颉语。
云迷庵说实在半山腰,其实要略低一下,比较靠近山脚。约莫走到了两刻钟就到了,宋明月举着灯,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十分古朴干净的小房子,外面漆这杏黄色的墙,堆着灰色的瓦,里面的炉烟袅袅,不断的盘桓到空中,然后被风中吹散。耳朵中回荡着十分有节奏的敲钟声,两边都是高大苍郁的树木,月头透着树叶中的缝隙落下,落下了细碎斑驳的影子,把这座仿佛与世隔绝的尼姑庵映照的愈发美好。
宋明月打量着这一切,忽然觉得……倘若真的在这种地方呆下去,那到也还不错。她这一世活得也不比上一世轻松,不断的勾心斗角,不断的争来夺去,就连休息都要想着如何如何。现在倒是好了,什么都没了,反而可以宁静一阵子了。这样想着,她的嘴角就不可自抑的勾了起来。慧尘也看到了,笑着说道:“看来施主十分喜欢这里,那贫尼也就放心了。”
“是啊,我瞧着这里十分安静,又好看,真真是个好出去。“宋明月说话的时候,眼神不经意的一瞟,就看到慧静翻了白眼。她微微一怔,到是没想到出家人也能有这么大的脾气。她笑了笑,装作没有看到,继续对慧尘说道,”师太,劳烦您领我去我的住处吧。“
“好,施主请随贫尼来。”慧尘微微躬身了个礼,又慢慢回身,对身后那些抬着食材过来的人说道,“贫尼知道郡主有些不足之症,所以破例允许了郡主带这些肉与荤腥,不过万不可走入佛门。你们先都回去念经吧,贫尼带着郡主从别处绕路过去。慧静,你领着她们走。”
慧静在一开始看到那些肉的时候就讳莫如深地往后退了大大地一步,脸上厌恶之情顿现。听到慧尘这样说,她便巴不得,带着伸手的女尼们就头也不回的走了,连一声道别都没有说。宋明月被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有些不太满意的皱了皱眉,终究没有说什么。慧尘好像注意到了她的表情,手中捻着佛珠,说道:“施主莫怪,慧静也是半路出家,六根未净。这性格好坏掺半,除了她也没人管得住庵中的女尼们。施主多多包涵,随贫尼往这边来。”
云迷庵的排场看起来不太精贵,可是轮大小倒是十分宽敞。慧尘给宋明月安排在了庵中最靠后的一间本来就是留给香客短居的院子中。院子不大不小,屋子五开,周围围着一圈篱笆墙,篱笆上围绕着一些细细的藤蔓,不知是什么花的花苗。屋子还算干净,但是东西很少,只有个简单的小床,一个衣柜,一张桌子,和一些其他的必须用品。屋子里始终萦绕着淡淡的檀香,呆里面自然有一种凝神静气的感觉。
慧尘又说院子中有独立的灶房,可以自己烧水,做饭,只是柴火要自己去砍,水也要自己去山中的小溪去挑。云迷山还算富饶,树木众多,有一条绕山而流的小溪,大概来去一趟需要半个时辰,路程不算近,但是除此以外也没有什么别的不方便的地方了。比这差得多的地方宋明月都呆过,比起柴房,这里简直就是仙宫了。她也不挑,四处转了一圈,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向慧尘道了谢。
第127章 午后波折()
宋明月就这么在云迷庵中住了下来,与其说是让她禁足反省不如说是给她放了假。她是能吃苦,又懂得自得其乐的人,因为不能出去,她的活动范围也就是庵中的各个地方,就连挑水砍柴也不能去,但是她也会帮着环儿佩儿砍柴收拾东西。平时闲下来了,就去找慧尘师太说说话,诵经念儿佛,修身养性,过得好不惬意。
一晃就一个月过去了,天气很快就冷了下来。贤王妃派人给宋明月送来了新的衣料和棉絮,宋明月和两个丫鬟就整日窝在屋中,一起准备过冬的衣裳,缝缝补补,过得好不快活。她是这样恣意的人,却不知道即便自己是与世无争,也始终有人要上门来找麻烦不可。毕竟尼姑庵是个修佛的地方,宋明月这顿顿鱼肉的,庵中早就有人看不过眼了。这日宋明月的院子中又烧了一尾鲤鱼,恰巧又刮起了北风,那鱼香就顺着风全都飘到了那些正在吃清粥寡菜的尼姑们中间了。
云迷庵中有一些是天生就出家的尼姑,更多的是像慧静这样半路出家的人,还有一些则是代发修行。这些人小尼姑们的定力都不坚强,更有吃过那些荤腥的人,问道这种味道,更是吃不下饭了。众人面面相觑,慧静有些忍不住了,‘啪’地一声摔了筷子,就撇下了众人往宋明月住的院子那边走过去了。宋明月在庵中居住穿的也是尼姑的衣裳,灰蓝色的僧袍,头发全部都绾在一起,仅仅用一根木钗束了起来,不带任何多余的点缀。
只不过她是天生丽质的姑娘,即便打扮的卑微入尘埃,可是那张倾国倾城的脸却不会失色分毫。何况这一个月来宋明月过得十分惬意,没有那么多外界的纷纷攘攘,愈发过得珠圆玉润,气色极佳。慧静看着宋明月在院子中蹦蹦跳跳,来回走动,心中一个忍不住,就啐骂了一句‘狐狸精’,然后就不客气的跺了跺脚,说道:“施主——施主!”
宋明月听到声音一回头,看到慧静连佛珠都不握了,反而是市侩的环着胸,面色冷冷。她一怔,旋即向佩儿使了眼色,让她把那些肉类的菜都收起来端到屋中去,然后自己走上了前去,说道:“慧静师太,有什么指教吗?”
“宋二小姐,你来我们这云迷庵中住了也一个月,应当知道这是个什么地方,我们过得都是什么样子,守得又是何种戒律。你这样整日烧鱼吃肉,方丈对你睁一眼闭一只眼,我却不能忍!出家人讲究慈悲为怀,你一边吃着这些生灵,又一边去和方丈讲经论佛,就不觉得羞耻么?”
这话倒是好大一个帽子,宋明月觉得莫名其妙:“我吃肉和心中也没有佛又有什么关系?那往来庵中的香客也都没有忌口,你们不也是一样以礼相待。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我既然心中有佛,那有何必介怀我吃什么?”她是个嘴上不饶人,但是心中又无比清明的人。在这个用午膳的点儿,慧静这么气势汹汹的来找自己,恐怕是自己打扰了她们吃饭了。所以,宋明月又稍微放软了语气,十分礼貌的补充道,“我知道这是里佛门清静之地,本不该吃这些东西,这是我却有不足之症,倘若不能多吃一些恐怕性命难保。这些也都是和师太、住持您打过招呼的。”
“倘若慧静师太觉得我哪里做得不对,就请直言,我一定会改。而不是像今日这样无端的挑刺,强加一些莫须有的罪名给我。唔,对了,往后做饭我会错开庵中的饭点,也会尽量收敛。今日的事情,是我有错在先,还希望慧静师太原谅。”她说着,仍是彬彬有礼地想慧静行了一礼。
这番话不卑不亢,若是说给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