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休妻未遂-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血,竟连点人气儿都没了,要是爷爷在天有灵看着咱们冷落的门径,他的心也会凉吧!”

第447章 吃个饭也不让你爹安生() 
陈大嘴父子以住不惯深宅大院为由终没有进程家大院,或许,因为他的妻子眉欣被程嘉禾枪杀的缘故,这座宅子给他们太多伤痛的回忆了吧!

    有时候是这样的,不一定好心就能铸成好事,而只要相信你所想所做的好事,并不完全施予他人,而在乎自己的良心和好心就行了。

    本以为回到程家大院日子就会安生了,可是,转眼,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的“大跃进”就全面泛滥起来了。

    那是一九五八年,英浩和英楠都上小学了。

    一家人围在桌子上吃饭,英浩飞快地扒完了碗里的饭。

    余兰芷摸了摸儿子的头,“慢点儿吃,又没人跟你抢!”

    程钱氏笑着说,“咳,人都说半大小子吃死老了呢!吃吧吃吧,正长身体的时候!”

    程明轩摇摇头,“现在粮食可金贵着呢!”

    程英浩放下碗筷扭头看着程明轩,“爹,我们校长说,湖北省有一个生产合作社水稻亩产过万斤了,都上报了,到底是不是真的?”

    余兰芷愣了一下,“听你们校长瞎吹吧!一亩地产一万金粮食,那不还粮食成灾了,往哪儿堆呀!”

    英楠连忙认真地说,“娘,是真的!我们校长说的!”

    英浩再次看向他的父亲,“可是一万斤真的好多啊,爹?全国人民都不用饿肚子了?我多吃几碗干饭你也不用计较了?”

    “小子,没说不让你不是?!”程明轩漫不经心地嚼着一块馍馍。

    其实这事儿他也早听酒厂的宣传干事讲过了,什么“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他相信凡是稍微脑袋清楚一点儿的人,都明白亩产过万纯属无稽之谈,可是,老百姓心里都清楚的事儿,时下又有谁敢发表个人意见呢?

    反右、镇反运动刚刚平息,如果要是一不小心说错了话,办错了事儿,不知道又要被扣上一顶什么名称的“帽子”呢?

    他抬头,这会儿他的一双儿女正忽闪着明亮的眼睛望着他呢,大人可以假装愚钝,可以将错就错,党说什么就信什么!可是孩子们是程家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他觉得无论如何都不能蒙蔽了他们的眼睛,所以程明轩在犹豫,不敢轻易地说“是”,或者“不是”!

    “你们俩别人家一说什么就是什么?耳朵听来的不一定可靠,有时候眼睛看到的也不一定是真的,看事情想问题得先问问这儿,明白吗?”程明轩敲了敲自己的头。

    两个孩子愣了一下,点了点头。

    程明轩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行了,吃饱了就赶紧回房温书去吧!”

    余兰芷很容易就洞察到了丈夫的无奈,一边向英楠的碗里夹了些菜,一边向英浩责难说,“这孩子!哪那么多问题。吃个饭也不让你爹安生!”

    英浩便不再问了,溜下了桌子,去拿书包了。

    英楠却放下饭碗,碰了碰余兰芷的胳膊,兴致勃勃地说,“娘,昨天我们学校来新了一个姓白的老师,说是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学问可大了,我和哥哥都很喜欢他呢!他也很喜欢我们!”

第448章 恒长的守望() 
本来程明轩夫妇没怎么对小孩子的话太上心。

    “喔,是么?是英国么?”程钱氏原本呆滞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不用问,她一定是想起大女儿程嘉英了,自从镇反运动的时候二女儿程嘉仪跟着丈夫自杀了,程钱氏就越发思念起远在异国的大女儿嘉英了,最痛、最深的思念从来不用说出来,却无时无刻不形影相随。

    英浩点头说,“嗯,是英国。太奶奶,你也知道英国吗?唔,对了,***说了,我们中国很快就要赶英超美了!”

    “唔,英国听说隔着海呢,可远了”程钱氏喃喃着。

    “就是可远了,我们白老师说”

    “英浩!”程明轩铁着脸叫了他一声。

    英浩便又安静下来,这么小的孩子,永远无法理解他的父亲看到他兴致勃勃的劲头,那种忧虑,有一点小小的伤感。

    程钱氏摸了摸英浩的头,笑着说,“喔,没事儿!”转头向程明轩,“你吓唬孩子干什么?!”

    “奶!”

    “我是想你的姑奶奶嘉英了,她去英国有些年头了吧,怎么连个音讯都没有?不会路上出什么事儿了吧?要不就是许家欺负她了?这男人啊,喜新厌旧的有的是,他许如墨不会讨了小就不待见你姑姑了吧,明轩?”

    两个孩子一下子都不敢说话了,原来爹还有个姑姑在英国呢!英国一定比阜新城好,要不然白老师怎么那么体面,那么有学问呢!

    程明轩怯怯地望过来,奶奶问他,他又如何知道呢,“兴许路太远了,通信也不方便吧!奶,你就放心吧,姑姑一个是个精明人,她不会有事的,那许家也是有头有脸的大户人家,一定是万事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您就别瞎担心了!”

    “也是,许家老爷子从来都是个重情义的人,不看僧面看佛面,不会让嘉英吃亏的!”程钱氏自我安慰了一下,又略有深意地摇了摇头,“哎,不管怎么说,我这黄土已然埋到脖颈子上了,我们母女怕是再也见不上了!”

    她这么说,余兰芷心里万分自责。

    当年若不是因为牵挂着他们母子,奶奶怕是早就跟着大姑妈走了。

    “谁说的,过两年,这个运动那个运动的都过去了,说不定姑姑他们一家就会回来了!别说姑姑还记挂着您,就是许家老爷子也不会在外国呆长了,人都说叶落归根么!”

    “哈,过两年?”程钱氏向她摆了摆手,“我这把老骨头还能活几天呀!行了,我吃完了,回屋了!”

    说罢,就迈着她那三寸金莲向她的西厢房里去了。至少,那间房屋里,永驻着她对先夫程继洲恒长的守望,不用飘洋,也不用过海,她相信老爷子就在那里。

    望着老人苍凉的背影,程明轩感到深深的愧疚,虽然程嘉英漂洋过海不是他的错,程家的败落也不是他的责任,总之,程钱氏却是为了他和他的妻儿留的,这份情他永远都缅怀于心。

第449章 谁为全国人民的口粮买单() 
程明轩要带着英浩和英楠去踏青了,他要以他自己的方式告诉他的孩子们,这世上的是非曲直,黑白对错,应该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而不应该道听途说,或者,只靠读书看报。

    他们父子三人到了田间,程明轩就指着那密密麻麻的秧苗给孩子们没看,“看,一棵挨着一棵的稻子,连个缝隙都没有,就是传说中亩产过万的稻田!”

    “怎么堆得跟稻草垛一样?”英浩认真地皱起来小眉头,“爹,这这些稻子,真能长好吗?过亩产过万?”

    英楠撅起小嘴,“鬼才信呢!别说是稻子了,就是人压起一落,也喘不过起来,是不是,爹?!”

    程明轩刮了下英楠的小鼻子,赞许地点了点头,“嗯。它们挤得真难受!”

    “可是,报上说”

    “报纸上的事儿,也都是人说的,”程明轩向儿子笑道,“英浩,你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

    旁边一个戴眼镜的种植技术员急赤掰咧地朝他们父子三人走过来,“哎,那位男同志,你怎么说话呢!挺好的孩子,都给你教坏了!不相信党和国家,你是不是不想活了?”

    程明轩讪讪地一笑,“没有的事儿,我们是不了解这亩产过万的盛况,才带着孩子出来长长见识的!”

    那技术员便特别热心地向他们解释了一翻,“哦,是这样啊!也好,也好,***他老人家说了,抱着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总是好的,我就不妨跟你们说说吧!我们这是采用可密植办法,深翻土地,多施肥料,白天要用鼓风机向里面通风,晚上用灯光照射,促进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懂吗?哎,回去多读点书吧!说多了,你们也听不懂!”

    “你们这办法在别处有成功的先例吗?”程明轩问他。

    那技术员干笑了一下,“***号召大家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发扬敢想敢说敢干的精神,你不知道么?”

    程明轩轻轻地笑了笑,牵着一双儿女向那位技术员道了谢,临别时那位技术员还不忘嘱咐程明轩,“不光是孩子,大人也该多看看书!”

    “可是叔叔,”英浩执拗地说,“书上并没有说密植就高产呀!”

    “书上没说,就不能科学推理了?!”

    那技术员有些恼怒地看了看这个顽固不化的小东西,又向程明轩说,“你也是,没事带孩子来田间转悠个什么劲!”

    看着技术员悻悻地走开了,程明轩终于如释重放了。

    特别的时代,特别的政策,他只能用这种特别的方式教他的儿女看清这个世界了。他不反动,也不敢反动,他相信新中国的领导人初衷是好的,近代的中国,已经以血泪斑斑的史实证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而“大跃进”,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无比美妙的字眼,中国又毋庸置疑是这么一个超级大国、穷国,不跃进行吗?

    可是,如此跃进,如此耕种,如此浮夸,待到明年秋天,鸣金收兵的时候,谁又能为全国人民的口粮买单呢?毕竟,自然规律是铁的,老天爷也从来不因为是用心良苦而特别赏给谁饭吃!

    程明轩没想到的是,接下来的事儿,竟越来越离谱了!

第450章 不吹牛就会掉脑袋() 
高晋存“啪”地一声将报纸摔到了桌子上,“***你老人家这是要逼死我!整死我呀!”

    常副官瞪着一对大眼珠子向桌子上的报纸看过来,“这是咋的了?这报纸早上学习过,没说什么啊!”

    高晋存指了指那份报纸,气急败坏地说,“还没说什么呢?!瞅瞅,你自己瞅瞅!都他娘的邪了门儿了,新中国到处都是捷报、喜报,怎么着,太阳从西边升起来了么,还是海里的水都倒进尿壶里去了么?说谎话不怕掉舌头,天津市的东郊区新立村水稻田,亩产十二万斤,十二万斤呐,你信吗?!能信吗?!还有这里!”

    他哒哒地在报纸上敲了敲,“上边还给每个城市,每个县都下达炼钢指标了,哼,炼钢?怎么炼?咱们阜新没有什么大型的钢铁厂,难不成要在我们的县政府开炉炼钢?!”

    常副官看着高晋存较真儿的样子就乐,“嗨,现在这世道就是这样,能吹破牛的可以升官发财,不会吹牛逼的,可不光是烂舌头的事儿了,说不定还掉脑袋呢!县长啊,你看看全国这么多县,总共才有多少钢铁厂呀,看看人家别的县城里是怎么炼,咱们就怎么炼呗!咱也跟着那帮人往海里吹,有啥呀!”

    高晋存想想也是,亩产十二万斤粮食这样的弥天大谎,都能让中央干部们相信了,还见了报上了广播,下面这些人还有什么事儿应付不了的。

    炼就炼呗,别人都能炼为什么我就不能炼?

    炼不出好钢还炼不出差的,炼不出几万吨我炼几十吨行了吧?

    “那你说说,人家都是怎么练的?”

    常副官啧啧着,夸张地叫着,“哎呀,我说我的县长大人啊,你可真是的!现在外面这么热闹,你也不出去看看!”

    “哦?怎么个热闹法儿?”有些热闹他真没心情看!

    常副官又叹了一口气,“哎呀,我的哥哥呀!你可真成了块活化石,整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现在中央领导在号召全民炼钢,啥叫‘全民’,就是集体大动员呗,现在很多县城的农民都不下田耕种了,很多工厂的车间都停了,全上山采矿,还有的把家里的铁器都丢到火炉里了!想想这阵势,能不热闹吗?”

    “有这样的事儿?这么说,他们是把铁矿和铁器都送到就近的钢铁厂了?我们阜新,离哪个钢铁厂近些,你知道么?时间短,任务重,咱们得抓紧点儿。”高晋存一向都是按着常理出牌的人,这在常副官看来不是循规蹈矩,倒是迂腐不堪。

    “我的县长大人,您就别那么老古董了,非得在钢铁厂炼钢呐,现在很多县的农民都在田间地头上垒起了小土炉子,你要是不信就开车出去兜一圈看看,那小土炉子星罗棋布,火光冲天,那火势,真叫叫,众人添柴火焰高啊!”常副官情不自禁地拽了句文,样子看起来还很得意。

第451章 全民炼钢() 
高晋存却皱起眉头,“真有这样的事儿?!这田间地头儿上练的钢,***他老人家能用?国防部能用?”

    “能用!不然炼它干什么!”常副官极其肯定地点了点头,“解放台湾,打老蒋,就靠这些钢铁造子弹了!”

    高晋存对此半信半疑,他一个文人,毕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