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御香-第1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粱开国以来的世家,能保留到现在的只有当初的一半。要使得家族长盛不衰终究还是要靠子孙争气!而在这京城里,和牧若飞一样有志气的世家子能有几人?

    牧王爷欣慰之下,也反过来劝妻子不必过分担忧,说军中将领士兵何其多他一个毫无作战经验的新人,绝不会被派到前线去的。

    连丈夫也来开解自己,游王妃自然也更宽慰了些。

    七月初一那日,游王妃让舒绿陪她去普化寺上香,给牧若飞祈福。

    舒绿当然一口答应下来她也好久没有到寺里去上香了。常听人说普化寺的玉簪huā是一绝,而七月初又正是玉簪huā盛放的时候,去寺里赏赏huā也蛮惬意的。

    不管俗务再多,舒绿爱调香、品香的习惯依然没有丢下。每隔几日,她总要亲手调制一些新香。也并非每一款新香都很成功,不过常常练手才能让自己的艺业不断进步。

    欧阳家那边的诸多前期收购工作,已经在欧阳婉的安排下悄无声息地展开了。等到时机更成熟一些舒绿自会出手推一把。而新奇的香品,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对于调香师而言,灵感是非常重要的。到寺里赏huā,说不定能得到些新的灵感呢。

    到了普化寺舒绿才发现这间本来就香火鼎盛的大寺庙似乎比原来又多了好几倍的香客。

    不过她随即反应过来。京城内外这么多民夫民勇被征调入伍,还有原来京营的一些兵卒和朝廷中众多的将领都一起到西南战场上去了,家眷们过来为他们祈福求平安那是肯定的。

    幸好她跟着游王妃过来,并不需要在向公众开放的前院里挤着上香,而直接到了专门招待京中贵人的中院。这里的大殿也不冷清,许多衣着贵气的女眷跪在佛像前的蒲团上默默祈祷着。

    然而香客虽是不少,这中院里却始终保持着静谧肃穆的气氛,让人无形中感到了一种静静的禅意。舒绿扶着游王妃步上大殿前的台阶,一朵洁白的玉簪huā突然被一阵微风吹到她的肩上。

    她将那huā瓣从肩上取下,笑道:“娘娘你闻,这huā儿好香。”

    游王妃也淡淡地笑了,说:“以前娄做女孩儿的时候,每到七夕女儿节,总要自个做了玉簪huā球插在头上,和小姐妹们去湖里放水灯……过了这么多年,我还记得咱们江南的女儿节,真是最最热闹的。”

    舒绿难得见游王妃有说往事的兴致,故意引着她再说些以前的趣事。游王妃出身大富之家,江南富家生活之奢华精致,远不是京城这边能比的。她随便拿几件小事出来说说,都让舒绿大开眼界。

    两人低低絮语间走到佛像前,游王妃的大丫鬟丰露忙从旁边的僧人手中取过新燃的线香,让两人上香祈福。

    舒绿轻提裙摆,在蒲团上跪拜下来,举起线香朝佛祖深深拜了三拜。

    “佛祖啊佛祖……”

    她好像从来没有真心求过佛,但此时此刻,她脑子却再无杂念,只想着一求佛祖保估牧若飞平平安安,仗一打完就赶紧回来…

    两人祈福完毕,被各自的丫鬟扶起身来,周围便开始有熟悉的女眷靠过来打招呼了。

    到了这时候,许多人也都知道出舒绿是哪家的千金了。她出来社交的机会虽然不多,可是进京以来就多次获准入宫,又时常跟在游王妃身边走动,与游王妃交好的人家大多都认得她。

    因此也渐渐有传闻说,游王妃一直不松口牧若飞的亲事,对来向她明示暗示想联姻的人家总是打个哈哈混过去,是因为她相中了这信安王府的凌家千金。

    只是也有人很不服气,说那凌家小姑娘父族单薄,哪里配得上牧世子?就连信安王府的庶出女儿,都比她尊贵些吧?说不定人家游王妃只是出于热忱,想替故去的福慧郡主多照料照料她罢了。

    传闻真真假假,最后也没个定论。结果现在牧若飞一下子跑到前线去了,想和牧家结亲的人又全都没了动静。

    万一这边刚定亲,那边牧若飞就出了事,那岂不是亏大了?还是先观望观望吧。

    舒绿静立一旁,听游王妃和众人寒暄,并不会仗着游王妃的宠爱胡乱插嘴。只有在别人问到她家里的事情时,才会回答说“外祖父大人身子很好,劳您挂心”之类的客气话。

    她的得体有礼也赢得了众人一定的好感,觉得不愧是王府里教养出来的姑娘,就是父亲家里差些,修养却还是很好的。

    几人正说着话,忽然有人轻声说了一句:“哎呀,明德长公主也来了。”“哦?”

    刚和人在聊着些闲话的游王妃忙也朝殿门外望去,随即笑道:“诸位,咱们过去和长公主打个招呼吧。”明德长公主?

    舒绿迅速在脑海中搜寻这个名字。是了,听岑嬷嬷说过,这位长公主虽然深居简出,却是今上最敬爱的姐姐。

    当今皇上兴耀帝生母虽然卑微,可他却是一出生就记在先帝的宠妃乔妃名下。乔妃死后,兴耀帝被抱到无子的容才人宫里养弃。当时一同养在容才人宫里的,就是这位明德长公主。

    明德长公主生母份位比乔妃更高,乃是先帝第一位贵妃焦氏,可惜焦氏生下她以后却因血崩而死。明德长公主比兴耀帝足足大了六岁,但却出嫁得很晚,十八岁才尚了驸马。所以她与兴耀帝在容才人宫里,一起生活了好几年,两人之间的感情是很深厚的,直如亲姐弟一般。

    大粱公主尚驸马后,会在宫外建公主府,夫妻二人共同居住。并且大粱的驸马,一样可以在朝中为官,但是不成名的规定是驸马不能在要害部门任职,只能担任一些清贵的职位,比如从事一些协管宗室礼仪之类的工作。

    明德长公主的驸马,曾是名震一时的才子。明德长公主嫁与驸马后,琴瑟和谐,也生育过一个女儿,遗憾的是这女儿一岁的时候就天折了。

    自那以后,明德长公主就有些精神不振。成婚不到五年,那位曾在文坛上惊艳一时的驸马也突然病重去世,使得才二十多岁的明德长公主也随之病倒,差点就跟着去了。

    这些年来,明德长公主几乎成了半隐居似的人物,除了每年不得不进宫拜贺的那几次大节日以外,她是根本不出门见人的。先帝女儿不少,对这个从小就见面不多的女儿也不大记得起来,所以她的公主府上也没什么访客。兴耀帝却时时去看望她,她也只和这个弟弟亲近。

    所以兴耀帝一即位,明德长公主府上就开始热闹起来了。但来趋炎附势的人虽然不少,长公主肯见的却是不多,愿意接下礼物都算是很给面子了。

第二百六十九章:玉簪花() 
A ,最快更新御香最新章节!

    (5月29日第一更)

    明德长公主给舒绿的第一印象,就是瘦。

    大梁并不以肥为美,贵族女子们也大多身材苗条,很多贵妇人到中年身材也还保持得很好。

    可是瘦成明德长公主这样的,还是很少见。

    她长着一张清冷的面庞,娥眉淡扫,凤眼微挑,穿一身玄色暗金纹夏衫,已透出些许白发的高髻上只插着两支翡翠玉钗。整个人看起来淡漠疏离,像是常年没有笑过一般。

    联想起她过了十多年孤单寂寞的独居日子,会有这种气质也是在所难免。舒绿反正也不够资格往前靠,就乖乖站在游王妃身后装隐形人,听游王妃等人向明德长公主问好。

    在与这些女眷寒暄时,长公主的表情还是很和气的,并没有向众人摆架子。虽然依然没什么笑容,可看得出这是她的性情使然,而非故意要慢待别人。

    “听说你家大公子,主动向皇上请战,如今已经出发了?”

    长公主看向游王妃,说起这事时话里更带了三分亲切。

    游王幺妃被长公主说中心事,勉强一笑,说:“是呀,上回跟着大军一道出发的。”

    “临川王妃,你有个好儿子啊!”

    长公主很郑重地说。“我大梁男儿,正该有这样的气概。若是人人都肯放弃私心,一力为国效命,何愁边疆不靖?”

    游王妃听到长公主对儿子评价这么高,就算只是场面话,也足以让游王妃高兴不已。

    当母亲的谁不想儿女被人夸奖呢?

    “唉,不过,儿行千里母担忧……临川王妃也不必太多担心了,要多多保重自己才是。”

    长公主又关切地对游王妃叮咛几句。

    “多谢长公主殿下关心。”游王妃忙向长公主道谢。

    长公主点点头,忽然眼光落在游王妃身侧。她眼睛亮了亮…招手让站在外围的舒绿走过来。

    “这是哪家的孩子?”长公主疑惑地打量了舒绿几眼,问游王妃:“是你家的姑娘?”

    “不不,这是信安王爷的外孙女儿,她母亲是福慧郡主。”

    “哦……”

    长公主看了看正向自己福身行礼的舒绿…嘴角微微翘了翘。

    对她来说,这已经是难得的笑容了。

    “难怪看着有几分眼熟,原来这就是福慧在江南生的那个小女儿?”

    舒绿心里苦笑了一下,她也不知道长了一张和亲娘相似度太高的脸是好还是坏了。

    长公主当年与还是十七皇子的兴耀帝关系很好,对于常和兴耀帝来往的梁家兄妹也颇有印象。她虽然过着半隐居的日子,京城里的各种新闻,她还是很留心的。

    “福慧那孩子也是命苦。”长公主不知被触动什么心事…微叹一声,不好再说下去。毕竟这牵涉到很敏感的政治问题,她身为公主,也不可能对先帝的决断有异议。

    舒绿发现这位长公主乍一看像是挺不好相处的,但其实为人还不错。

    果然不愧是能够让那个冷得像块万年玄冰的兴耀帝都敬爱有加的长公主殿下啊。

    众人也知道长公主是不喜欢与人应酬的,不敢打扰她太久,招呼打过便都识趣地告辞走开了。

    游王妃也带着舒绿出了大殿,叫了个知客僧过来…让他带她们去寺中玉簪花开得最好的院子赏一赏新发的玉簪。

    舒绿一路上随口也对游王妃说些玉簪花的药用或是典故,给游王妃解闷。她陪着游王妃的日子久了,两人间说话也是颇随意的…一般都是想到什么说什么,真如亲姑侄也似。

    “上回娘娘不是说嗓子眼有些干来着?也可让人摘些玉簪,和连翘花一块加水煎服,就能缓解这毛病。要是娘娘爱吃甜的,那就用玉簪加白糖拌匀了,浸渍半天,用沸水一冲就能喝。”

    游王妃点头笑了笑,回头对丰露说:“待会去跟寺里要些新鲜玉簪。”

    其实玉簪花的药用价值可也不止这么一点,它是全株都能入药的植物。以花入药,具有利湿、调经的功用;而以根入药…则具有清热消肿、解毒止痛的效果;连它的叶子,也有消炎的作用。

    舒绿对医药的见识很广博,又懂得说话逗趣,往往随意几句话就能让游王妃听得津津有味。她也不光是自己说,又时常问游王妃一些小问题,比如“听说南兴的玉簪花种是咱们江南最好的…娘娘可曾听说”,引起了游王妃的谈兴。

    牧家的大丫鬟丰露向来对这位凌小姐极为敬重,这会儿听得游王妃和舒绿说起笑来,一扫前些天的抑郁之色,心里对舒绿更是佩还是凌小姐有办法啊,能让王妃娘娘这么开心的,也就只有凌小姐了。

    事实上不止是外头,连牧王府里,下人们也都在偷偷传说王妃或许是中意了凌小姐当儿媳妇呢。

    这一点很多人都赞同,不过大家争论的点只在于,不知凌小姐能不能当上正妃,因为这位凌小姐的身世是大家都很清楚的。但又有人说,听说信安老王爷很宠爱这外孙女儿的,肯不肯让她屈居侧室还是个问题。

    丰露看着舒绿巧笑倩兮的俏脸,暗想若让凌小姐当世子的侧妃,真有些委屈她了………………不过这种事,也轮不到她这下人说话。

    “…………我们老家那玉簪花,哎呀,真是开得像雪团似的,一树一树开得好极了……”

    游王妃最爱和舒绿说江南旧事,一说起来笑容就比往时要多些。

    也难怪,因为在江南的那些年,是游王妃人生中最美好的少女时那时她是游家的大小姐,是父母亲人捧在手心的宝,最大的烦恼不过是自己的长相不够娇俏。

    往事在回忆中会被当事人不自觉的美化。即使当时并不如何特别的事情,时隔多年想起来,也带着一种难言的美感。

    舒绿含笑听着游王妃说她年轻时,和小姐妹一起采玉簪花描出新鲜的花样子,比赛着谁绣的玉簪最鲜活。

    “咱们江南有传说,说是天上仙女的头发簪子不小心掉下人间,才化成了这洁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