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醉红颜-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现到我的注视,那官员立刻转头,对我露出温和的笑道:“犬子顽劣,让你们受惊了。”

    听他这么一说,我才想起,这位不就是刺史大人吗,年前曾经见过一面,难怪看着眼熟。脑子里忽闪过一个画面,如果我的判断没错,那么这位大人应该不会是个护短的人。再看一眼刚才还嚣张的刺史公子,此刻畏缩得像一头小绵羊,还不断的向我递求饶的眼神。不过,有仇不报非君子,谁叫他惹到我了,贼贼的一笑,我用甜得发腻的声音开口道:“大人言重了,哪里是我们受惊了,是公子受惊了才对,难为公子了,身为上等人却不得不忍受跟满大街的下等人呼吸同样的空气不说,还得忍受我们这等不识相的下等人挡了路。”

    刺史闻言,眉头立刻皱紧,厉声质问站在身边的小男孩:“此话是你说的?”

    后者张大嘴,一时不知该如何反应,但身体已经在开始发抖了,还不等他开口说话,我立即又抢白:“其实,这也不能怪公子,都怪我们不识相,放着那么多小路不走,偏要走这大路,还偏要在面前晃来晃去的,很是碍眼,让公子生气了,实在是对不住。”

    眼看刺史公子的身体愈抖愈厉害,就像寒风中的树叶,一吹就会倒似的,我表面上不动声色,肚子里却早就笑翻了。见刺史眼神凌厉的看着他的儿子,注意力不在我俩身上,我轻轻的拉了拉杨玉环的袖子,示意她悄悄溜走。杨玉环会意,于是,我俩趁周围人不注意的时候,一溜烟跑走了。

第22章 远行(3)() 
遇到刺史公子只不过是个小插曲,并不影响我的游兴。之后,我俩还在大街上闲逛了好一会儿,一直到天色渐暗,杨玉环连声催促之下,才慢吞吞的往家走。

    我其实是很不情愿回家的,因为回家就意味着这一天快结束了,而今天已经是正月十五,过了今天就又要开始上学,悠闲的日子暂时要告一段落了。哎,不论古今,假期总是一转眼就过完,想到这里我就意兴阑珊。

    磨磨蹭蹭的回到杨府,天都已经黑尽了。刚进大门口,就迎头撞上小蛮,小丫头神色慌张,不停地左顾右盼,见到我俩,终于如释重负般重重的吐了口气,开口道:“小姐,您终于回来了,老爷吩咐让您一回家就立刻去书房见他。”

    这丫头怎么每次都同一句话,我忍不住翻个白眼:“小蛮,拜托你换个新鲜的词,每次都是这句话,你不烦我都嫌烦了。”

    “不是呀,”小蛮忙不迭的解释:“老爷真的找您,他未时刚过就回来了,已经在书房等您好久了。”

    “哦,”我漫不经心的应了句:“又是叫我们两个?”

    小蛮摇摇头:“老爷吩咐只有小姐您一个。”

    杨玉环闻言,立即把我拖到一边,担心的低声问:“爹找你去干嘛?难道是刚才在街上的事被他知道了,要教训你?”

    会吗?我疑惑的看着她,偏着头仔细回想,我们在街上碰到刺史公子的时候,太阳已经在偏西了,虽然。这个时代又没有手表,不知道确切的时间,不过照太阳的方位来看,大概是下午四点左右,也就是未时左右。小蛮说杨玄琰未时刚过就回家了,而且一直待在书房没出去,现在又没有手机之类的通讯工具,他就算再神通广大,也不可能这么快就知道事情的始末,除非有人来嚼舌根。

    想到这儿,我转身问小蛮:“老爷回来之后,有没有人找过他?”

    小蛮摇摇头。

    那就不可能是为了下午的事情,我放下心来,转而对仍忧心忡忡的杨玉环笑道:“别担心,没事儿,多半是交代明天上学的事情。”

    杨玉环还是一脸担心,还想说什么,我可不想因为她而耽搁时间,到时候又被杨玄琰教育,于是安慰的拍拍她的手,转身往书房走去。

    书房里,杨玄琰仍然是背负着手,入神的凝视着墙上那副画。我为了不打扰他,尽量放轻脚步,轻轻的走到他的身后,不想还是让他察觉,转过身来。

    杨玄琰凝神看我半晌,然后开口:“庙会可好玩?”

    我见他神色如常,不像是要教训人的模样,放下心来,点头学着小孩的口气答道:“嗯,可好玩了。我们瞧见好多好玩的,还有不少好吃的小吃,实在是太美味了,都还没有品尝完,就把爹爹给的压岁钱都花光了。”

    我其实是暗讽他给的钱少,杨玄琰却似乎没听出来,还露出微笑道:“你们玩得开心就好。”顿了顿,又再度开口:“为父叫你来,是有一事要与你商量。”

    果然,他不是因为我得罪刺史公子的事才叫我来的,更是放心道:“爹爹请讲。”

    杨玄琰却没有马上开口,而是思索片刻,似乎在考虑该如何开头,半晌才道:“今日接到你洛阳三叔的家信。”

    杨玄琰有三兄弟,他是老大,老二杨玄珪留在家乡发展,老三杨玄璬在唐东都洛阳河南府任士曹参军,这些我都已经了解了。兄弟之间有书信来往本来很正常,可杨玄琰神神秘秘的把我找来,显然这封家信里另有玄机。

    见我专注的等着他说下文,杨玄琰迟疑了下,终于又开口说道:“你三叔已成亲多年,却不知为何一直未有一子半女,他又经常忙于公事,家里不免冷清。之前他曾多次向我提及过愿过继一女,为父都未曾答应,此次信中又再谈及此事,为父经过再三考虑”

    “就决定把我卖了。”我终于忍不住插嘴。

    杨玄琰闻言,一脸哭笑不得:“你怎会这么想?”

    我轻哼了声,这不明摆着的事吗,虽然过继一事在他兄弟二人的书信往来中曾多次提及,但之前家里人却半点消息都没有,显见他并没有这个意愿,偏就这次收到信后把我找来谈话,那不是决定把我卖了是什么?而且还卖得名正言顺,我心里极为不快,也丝毫不想掩饰,于是沉着脸,撅着嘴,默不作声。

    杨玄琰自然是看在眼里,于是赖着性子解释道:“为父知道你不愿离开这里,可为父也是为你的将来着想。你天资聪颖,连刺史大人都对你赞赏有加,多次向我提及应好好培养。可这穷乡僻壤,又怎能有好的环境?你三叔虽官阶不高,可毕竟身处东都,结识之人都非富即贵,见识也非为父所能及,对你今后自有益处。再者,他与你本是亲戚,也曾多次夸你聪明伶俐,将你过继与他,他也定会待你如亲生女儿,不会亏待于你,你在洛阳其实与在这里也没有分别。你年纪虽小,但也已明事理,该当明白为父的用心。”

    仔细想想,他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东都洛阳对于我还是有很大吸引力的,再说他又把我捧得这么高,心里其实已经动摇,可事先没有征求我的意见就做决定,我心下多少还是有点耿耿于怀。

    见我脸色渐渐缓和,知道我已经没有异议,杨玄琰于是微笑道:“为父已修书于你三叔,这几日你就在家收拾一下行装,只等他回信定下出发时间。”

    我心下禁不住冷哼,看吧,还说什么与我商量,结果还不是自己早就决定了,其实不管我同意还是反对,最终都会被送走,只不过就看是自己情愿还是被迫而已,真狡猾。

    我将要去洛阳的消息立刻在府内传开,一阵离愁别绪迅速蔓延开来,杨銛自是不用说,忙进忙出为我置办了不少出行的物件,出嫁的三个姐姐也纷纷赶回家与我话别,杨玉环就更是连学也不上了,整天只顾着粘着我,连睡觉也都要与我同床共枕,而且动不动就哭得一塌糊涂,很是舍不得我离开。

    不几日,洛阳三叔的回信就到了,定下二月初一就启程去洛阳。

    临走的前一天,细软都收拾好了,杂七杂八的居然装了满满一马车,看得我瞠目结舌,真不知道带这么多东西去干嘛。

    晚饭后,我早早的就回到了卧室,为了明日能有精神饱满的上路,我好说歹说,终于让一脸梨花带雨的杨玉环回到自己房间去。

    送走了她,我长长的吐出口气,这世界终于清净了。清洗妥当,我除下衣衫,缩进被窝里,见小蛮认真的将我的衣裳折叠好,放在床边,以备我明日早起穿着,忍不住叹气道:“小蛮,不知道我到了洛阳,还能不能找到像你这么能干的丫鬟呢。”

    闻言,小蛮紧咬下唇,突然噗通一声跪下,我吓了一跳,惊道:“你干嘛?”

    “小姐,”小蛮神色凄然的开口:“小蛮也舍不得您,小蛮愿意一直服侍您,求求您带我一起走吧。”

    我吃惊的拥被而起,问道:“你说什么?你要跟我一起走?”

    小蛮点点头。

    目不转睛的盯着她半晌,我才又开口:“你确定要跟我走?你要知道,我这一去多半是不会再回到这里了,如果你跟我一起走,那么很可能以后就再也见不到你的家人了,这可不是说着玩的,你真的想好了?”

    小蛮认真的看着我,坚定的开口:“这些小蛮早就想到了,可小姐待小蛮这么好,小蛮真的不舍得离开小姐。而且,小蛮早就已经对自己说过,这辈子就跟定小姐了,小姐去哪里,小蛮就去哪里。小蛮已经跟爹娘说过,爹娘也不反对,小姐,您就带我一起走吧。”

    小丫头一番话,听得我心里酸酸的,摇头叹息道:“你这个傻丫头!好吧,我就带上你,以后不管到哪里,我都带上你,这样行了吧。”

    小蛮立刻喜笑开颜,见她开心的样子,我也忍不住笑了:“那你还不回去收拾收拾,明天可就要出发了,到时候有东西落下了,我可不管哟!”

    小蛮抿嘴一笑:“我早就收拾好了。”

    这小丫,看来就算我不答应,她明天也会跟着我走,忍不住失声笑道:“鬼丫头,你心眼还真多咧!还不快回去睡觉,明天可是一大早就要动身的。”

    小蛮应声,乐滋滋的出门去。我被她这么一闹,好不容易培养出的睡意全被赶走了,害得我又开始躺在床上数羊,也不知道多久才朦胧的睡去。

    半夜,正睡得迷迷糊糊的我就被叫起,简单的梳洗后,准备上路了。

    杨玄琰和杨銛早已等在大门口,因为时间还早,昨天还一直吵吵着要送我的杨玉环睡得正香,大家也都心照不宣的不去叫她,免得待会儿拖拖拉拉搞半天。我对杨玄琰说了小蛮的事,他不反对,反而觉得有个熟悉的人陪在身边,我也好尽快适应。

    于是,小蛮就顺理成章的跟我一起登上了马车,在天色刚蒙蒙亮的时候,含泪挥别杨玄琰二人,出发去洛阳了。

第23章 认亲(1)() 
说起来也丢人,在现代不论坐哪种交通工具,我都不会晕,可没想到回到了唐朝,居然会晕马车。

    从杨家出发不久,还没走出蜀州我就开始晕车,吐得七晕八素,把吃进肚子里的东西全都给吐出来了。由于吐得实在太辛苦,怕吃多了更难受,我一路上都不敢吃什么东西,本来以为空着肚子就不会吐了,可没想到一颠簸起来反而更要命。肚子里有点食物垫底,还可以吐出点东西来,空的就只能吐酸水,到最后吐无可吐,就不停的干呕,没几天,我就被折磨得快不成人形了。

    车夫见我这么难受,也不敢走快,一天最多只走五里地。可毕竟这路不是现代的柏油路,在路上行走始终都要颠簸,再这么慢慢的走,用的时间多不说,受的苦也更多了,倒不如一鼓作气,尽快赶到洛阳。一咬牙告诉车夫不用管我,赶路要紧,于是一路上快马加鞭,不出几日就赶到了洛阳。

    洛阳,位于河南西部,是中国“三大古都”之一,因地处古洛水之阳而得名。

    以洛阳城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历史上被称为“河南”,与“河东”、“河内”相对应,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古代伏羲、女娲、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

    洛阳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曾经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自武王伐纣,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然后平王东迁,高祖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后梁唐晋,相因相袭,共十三个王朝。汉魏以后,洛阳逐渐成为国际大都市,到隋朝统一天下,改河南尹为河南郡,以东都洛阳为中心,辖今偃师、孟津、巩义、登封、伊川、嵩县、宜阳、新安、渑池、陕县等地。至唐朝又将河南郡改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阳为中心,辖区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扩大,加入了今禹州、新密、洛宁、济源、温县、孟州等地。

    洛阳城以洛河为界,划为南北两部分,皇宫和皇城位于城西北部,街、坊、市均分布在城南部和城东北部。都城内洛南有九十六坊,洛北有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