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准。”柳儿一桶冷水浇到枝儿头上。
别人都是及时雨,柳儿是及时一桶水。直接浇灭枝儿的欢喜。
“哪能啊!”枝儿艰难扯出一个笑容。
“编络子呗,一起挣钱。等小三大一点,让小三也去学堂。”柳儿拉着枝儿坐下。小三一个人在边上玩泥巴。
“到时候送小三去梅夫子家里上学。听说梅夫子中午管午饭。束脩也是意思一点,粮食和菜都有送去的。梅夫子人挺好的。可惜家里没有妇人。梅夫子衣袖破了也没人缝补。”
枝儿唠嗑,直接把中举一事忘脑后跟。
外面天色渐晚,月亮出来。又大又圆的月亮照得地面都白白一片。
“爹娘还没回来呢!我去做点饭填肚子,”枝儿起身去做晚饭。都这个点,巫氏都还没回来。李氏应该没那么多钱住客栈才是。
“我来烧火。”柳儿自告奋勇。小三挪地方玩耍,从床边挪到厨房。
面早前就揉好,现在只开火就好。今晚上三合面加稀饭。做一个凉拌黄瓜,炒一个土豆丝。枝儿没敢多放油,家里的油老太太都有成算。用多了被发现要被扒一层皮。
饭还没做好,杨清礼和巫氏回来了。身上带着些许凉气。
两人样子不算好,眼眶红红,看样子已经哭过一场,身上穿着比平时好,农家总有一两套去亲戚家的衣服。这一身衣服还是两人成亲那年置办下。
“爹娘吃过饭没。”枝儿问道。
杨清礼扒拉头发不知道怎么回答。
“当着自家孩子的面子有什么不好说。爹和娘都没吃。你们二伯家以后富贵了也别想沾他们一分。”巫氏教育三个娃娃。
“和孩子说些啥。今天他们是忙。这才把我们忘了。”杨清礼干巴巴出声。
“忙?忘了?你摸摸良心是不是忙!是不是忘了!忙得让哥哥和嫂子去厨房和厨子一起吃!忙得家里没一张床给我们歇息。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巫氏也不再忍受,红着眼眶问道。
第37章 编箩筐()
沉默!
久久沉默!
这个畸形的家庭现状,身上只有着一层薄薄的纸。杨清礼来到这个家就受到教育,一定要孝顺杨海和李氏。他一直兢兢业业的做着。指望能像别人家一样。原来一直都是奢望。
“吃饭吧。”杨清礼叹息。
知道又能怎么样,这个家他们没有一人能说的上话。
沉默的吃过饭,杨清礼病怏怏的没有好转,夜晚咳嗽不停。柳儿暗中摇头。别人把他当草,他还受了伤。这样懦弱的人,竟然是自己的爹。实在看不上眼。
杨清礼和巫氏满身都散发出“我很好欺负,快来欺负我”的讯息。
这一晚平静的过下去,第二天杨清礼把自己收拾清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后山砍下竹子,一根很削成等宽长条。一根根细致得都是双胞胎。
“爹还是手艺人呢!”
柳儿好惊奇。
杨清礼的手巧,心思也足。不一会儿就变出两个背篓。背篓看样子是为了柳儿量身定做。小背篓四岁的柳儿背刚好,也不吃力。旧的小背篓对于柳儿而言还是大很多。
“这哪算手艺,你山里的爷爷也会做。小时候就教过我们几个兄弟。我比较贪玩,没怎么学。到这里就做做家里的背篓箩筐。细致一些的笸箩也会,那玩意儿费工夫。你娘的笸箩还是我编的。”杨清礼麻利系上绳子作背带。
“爹做个大的长的箩筐,我们去河里篓鱼。好久没吃肉了。”
炖鱼废柴废油,李氏也不好这口。刺太多!来这么久,就没吃过鱼。小三正长身体,多吃鱼有好处。
“成!”
“太将就你闺女了!正事不做。不管你们爷俩。”李氏见着翻白眼。枝儿看着直笑。
“那水那么急能网着吗?”枝儿笑爹只听柳儿的话。
村里不吃鱼的人家多。大多是富贵人家才吃。鱼不解馋又费油,农家没几户人家吃。有人去三里河钓鱼,半天也钓不上一条。钓起来巴掌大,还不如在家里歇息。
“能的!我说能就能!”柳儿急吼吼的喊道。哪能被扼杀在摇篮里。
杨清礼竟然还会这功夫,人不可貌相。
这事还是柳儿没注意,杨清礼手可巧。除了不能生娃,女人能做的他都会做。男人能做的也能做。当然现在重活不能做。李氏不把杨清礼当自己的娃使,衣服破了,杨清礼自己缝补。鞋子都能纳上几针。
“捉鱼咯!”柳儿高呼。
两父女到三里河,走到上游。正好有一块石头突出来,河水落在上面形成一个小漩涡。白花花的水朝着下流走。
杨清礼脑袋在这方面挺灵活,把框子口做成斜口,框底做的深深的。斜口放到水流处,拉条线固定框子。两父女坐在河边等鱼自动进框子。
“能成不?”柳儿自己都不怎么自信。
“能成!白水生鱼。会有鱼进框子。我就怕等会鱼太小。不够晒牙缝。我小时候常在河里抓鱼。那时候吃不饱,捉鱼打牙祭。”杨清礼感概。
第38章 上京()
日头又开始大起来,柳儿心慌慌。这么久也不知道有没有鱼,真想把兜子拿起来看看。
“坐着好无聊。我去浅滩上玩会。”柳儿脱鞋下浅滩。滩上大大小小的石头,因为进水。偶尔还有河水冲上来,浅滩湿湿软软走起来一扭一扭。石子烙在脚上滋味也不好受。
欢喜把石头掀开,连掀开几个,柳儿又闹又跳。
“哇哇哇!螃蟹!!!救命!哇哇哇!要夹人,啊啊啊!不敢碰!”柳儿手脚并用想捉螃蟹,螃蟹爪子亮出来,柳儿又叫又跳死活不敢去抓。看着螃蟹要跑,手脚一点一点碰,不想螃蟹走掉。
“傻孩子!”杨清礼幸福的笑出声。
溺爱孩子脱鞋下地。伸手,拿住。螃蟹四平八稳在杨清礼手里。这时柳儿已经拿了桶一颠一颠过来。
杨清礼走过去接过桶。
“我教你捉?”
“不要不要,我看看就好。”柳儿眼巴巴不再敢上前捉。
“看我的。”
杨清礼搬开一个石头缝,手伸进去摸摸。手出来就能有螃蟹。柳儿看得神奇不已。想要尝试,又怕被夹。
实实在在的走一遍河滩,半桶螃蟹还挺重。
“回去给你养着玩。”
螃蟹不吃东西也能好好活着,不怕给养死。
柳儿星星眼崇拜杨清礼。
二十四孝老爸呀!
到饭点,起篓子。大大小小鱼有三条。最大的一个有三斤。小的有两指宽。把鱼放进螃蟹堆。柳儿小小担心。
“螃蟹会把鱼咬死吗?”
“傻闺女哎!螃蟹还没咬死,先进肚子了!”杨清礼哈哈大笑。柳儿有些许不好意思。脑子看见鱼有那么一咪咪转不过来。
回到家,李氏和老爷子已经回来。杨清梅并没有跟着一起回来。
“大中午的作甚呆在外面。娄这些鱼,家里的油哪里够。你这娃子不省心。我不在家偷吃油。一家子没一个好货。我不在家大鱼大肉。我在家每天白菜萝卜。好意思”
“说那么多做甚,赶紧过来收东西。”杨老爷子打断李氏的数落。
“爹娘这是作甚。”
杨老爷子和李氏打包东西。上房都要被掀一层皮。
“你二弟中举。要上京参加明年春闱。我们跟着去一起照应。你在家里好好守家。有事写信给我们。”杨老爷子脸上笑容那个灿烂。
“文宗跟着一起走?”
杨文宗明年开春要考童生,户籍地在这里,必须在这里考试。
“文宗在镇上学堂。考过春闱再上京来找我们。你有空去镇上帮村帮村。别自己在家吃鱼不给文宗带。文宗正是学习的时候,你多照看下。”杨老爷子相当不相信杨清礼会善待杨文宗。
杨清礼脸色有些难看。
“你们上京吃啥?盘缠够吗?”
杨清礼忍下心中不适,问出担心。
“你是个好的。我盘算卖掉家里的粮食尽够。你不要担心。”杨老爷子捶捶腰。
“我帮你收。”杨清礼上前想要帮忙,不止李氏,杨老爷子都出手拦着杨清礼。并不想让杨清礼碰这些财产。
第39章 鸡蛋羹()
气氛尴尬异常,平常的面子功夫也不做了,面子里子都快被剥出来,看个精光。
“你别多想。去收拾粮仓。留下四百斤玉米,两百斤土豆,五十斤大米。去吧。”杨老爷子慷慨挥手打发杨清礼。
杨清礼脸都能揪出水来。
现在不到十月。来年春天还要下种。要到秋天才能有收获。这些粮食给他们一家子吃。真是大方!也不怕饿死他们一家子。
“家里的地呢?枝儿她娘也做不下。我现在不中用。”杨清礼面无表情问道。
“我已经打算租出去。留下两亩水田给你种水稻。”
杨老爷子已经打算搭理杨清礼。说话也往简短了说。李氏低着头就没开口说过话。
杨清礼去粮仓装进箩筐。
杨老爷子和李氏这才着手收拾些家私。特别是李氏,那些金银首饰和杨清梅的嫁妆。杨清梅出生就准备开始准备。到现在挺壮观。就算没有贵重物品,数量上碾压也可以。
巫氏和枝儿做饭,柳儿陪着小三玩螃蟹。
“那条大鱼留着我带去镇上,别给煮了。”李氏开口就抢夺大鱼。
柳儿真想分分钟打死李氏,小三玩得好好,听这话眼泪汪汪委屈拨弄螃蟹。螃蟹这个好玩具也不能让人愉快玩耍。
一个中午杨老爷子和李氏就把上房收拾出来,炕上铺盖没收外,整个上房都空落落。说话都带回音。
下午村长和杨狗娃兄弟来家里。
村长收家里的粮食,按照市场价格收。给足了杨清怀面子。这可是村里唯一举人老爷。
杨狗娃兄弟穷得剩下命。两人伺候年老的爹娘。家里太穷,到现在都没娶上媳妇儿。杨大狗四十几了,这辈子肯定就这样了。杨二狗也不小。三十好几的人,正准备凑钱买一个媳妇。
卖粮食的时候支开杨清礼一家子去山上砍柴。少少的背回来就成。
等杨清礼一家回来,家里冷清得没一丝人气。只有西厢不空荡。杨清礼久久不能言语。这个家要散了!
晚饭竟然没看见鱼和螃蟹!这离别饭也吃得这么冷清!
杨清礼拉过巫氏问道。
“老爷子要走了,晚饭怎么做成这样?”
要鱼没鱼要肉没肉的饭菜也太不像样子。何况明显的中午捉回来的鱼还有两条。螃蟹也是一堆。鸡就算了,鸡下午李氏已经卖给了杨海的大哥杨天了。
一只要了五百文钱,李氏愣是没有留一只下蛋母鸡。
“家里有我说话的地方吗?呶呶—”巫氏努嘴,李氏在收拾干蘑菇。那架势肯定是要把干蘑菇一起带走的。
“等会娘看见这晚饭怕是要骂你的。”杨清礼担心李氏没事找事做。
“要不去崔奶奶家借几个鸡蛋,做鸡蛋羹?”
杨清礼的担心不是空穴来风。
“去吧。”
自己家有鸡蛋咋样?李氏一起打包卖了!
巫氏到崔奶奶家借三鸡蛋回来。做成鸡蛋羹放在李氏面前。
开饭李氏看着眼前的饭菜瘪嘴。
“真是孝顺!我和你爹要出远门,你就给我和你爹这么践行。死没良心的东西。还指望二郎拉拔你们,你们这么对我和你爹,想得美你的!一个鸡蛋羹就把我们打发了,真好意思。脸大得没边了。”
第40章 三光策()
“你去别人家瞅瞅,哪有这么对婆婆的。我们老杨家能娶你回来,你烧八辈子高香了!我们老爷子心善不缺你这一口吃的。好意思拿出来给我们吃。小气吧啦上不得台面的东西,只会生些赔钱货,你说你还能干啥”
李氏骂起来没歇。
“够了!吃饭。”杨老爷子筷子一压,李氏冷哼一声,拨下一半蛋羹到杨老爷子碗里,剩下的全倒自己碗里。
看一眼小三渴望的眼神,趾高气扬的把鸡蛋羹和饭一起搅合。谁也分不开鸡蛋和饭。
“还不快吃你的,这是我和你爷要出远门子!没你的份。有大米饭吃还嫌不够。”李氏炮火转给小三。
巫氏赶紧给小三喂饭。
今晚的大米饭已经不错了。平时都是三合面苞米饼子的,大米饭这冬天也吃不上几回了。
白天亲眼所见的,真是一粒粒米说着留下来。四百斤的玉米、两百斤土豆、五十斤大米。现在才秋季离着冬季差得远,况且来年春天也不是就有吃的。得春种下了收获才能有吃的。这么一点点粮食要支撑好几个月呢。
吃完饭李氏也不作妖,安安稳稳的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