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吾等此次前来兰谷川,只听南将军和将作司空大人两人人的调度,其他人的话,凭什么要我们听。”
“不错,我们拿的可是姜国的俸禄,自然只听姜国官员的命令。”
“”
众说纷纭,虽然一个个拐着弯表明自己不会听风铃的命令,可是没有一个人提出要撤离的要求。
风铃依旧是笑,好在宁太师派来的不是一群孬种。
“将军的好意我心领了,我不是不愿做这个官,而是我不能。还请大家能够体谅我的苦衷。”
风铃望着公冶平,眼中满是敬佩,“将军治军有方,麾下的将领个个都是耿直忠诚明大理之人。既然将军说没有名头去说服你的兵士,那我也不再卖关子,现在就给你一个名头。”
说罢从她的破布包里拿出宁太师给她的金牌,高高举起,大声说道,“这是先王钦赐给宁太师的金牌,它所代表的涵义不用我多说大家都知道吧。”
“啊!是先王御赐金牌,见此金牌如见先王!”元太监可是伺候过先王的人,比谁都清楚这金牌代表了什么,如今见到这块金牌,连忙下跪匍匐在地,嘴里高喊“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140章 共分九品()
此时所有人都跪下高呼“万岁”,风铃才真正意识到宁太师给她的这块金牌到底有多么贵重了,可她居然随随便便就这么直接装在破布包里,真是太掉这快金牌的价了,再怎么说也该找块干净的布把它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起来,关键时候再一层一层地打开,这样才配得上它的贵重嘛。
风铃把金牌递到公冶平面前,很有诚意地问道,“将军,这个行不行?”
公冶平的反应就跟罗呈当初见了金牌的反应一模一样,“还请先生把金牌收好,既然先生有此金牌,微臣自当听命于先生。”
“臣等愿听命于先生。”身后文武官员齐声唱和。
风铃这才满意地把金牌收好,“很好。大家都先起来吧。将军,你先下令五万兵士就地安营扎寨,一刻钟后来官驿找我,商议一下人员的编排问题。”
“是,微臣遵命。”公冶平带着他的部下回去安排去了。就剩下元太监以及那群文官。
风铃见那些文官没动,问道,“你们怎么不跟着过去?”
元太监急忙站出来回话,“风先生,他们都是将作署的官员,皇上派他们前来助您。”
“这样也好,那你们谁的官位最高?”
从中走出来一个中年男子,叩首回答,“下官将作署署丞彭亦得,见过先生。”
“彭亦得。你去找公冶平将军,让他请几个士兵过来帮你们扎几个帐篷。”
“是!”彭亦得转身上马追了上去。
风铃又指着剩下的十个文官下达命令,“你们现在这里等着,待会跟士兵们一起拉帐篷,谁都不许偷懒啊。”
安排完这些便往门内走去,路过罗呈跟前,又停下来,转身问元太监,“元太监,你说我金牌在手,可有什么特权没有?”
刚要取出手帕擦汗的元太监听到问话,连忙鞠躬做礼,恭恭敬敬地回答,“有此金牌,除不可斩杀皇亲之外,其他的都可以呃呃,风先生,刚刚是老奴口出狂言冒犯了先生,还请先生大人不计小人过,饶了老奴一条贱命吧。”
风铃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说道,“行了行了,我又不是你,动不动就是死啊杀的。我就想知道如果我想让他们几个当官可不可以。”
元太监听风铃说不会找他麻烦,这才擦了把冷汗,点头哈腰地回答,“若是九品以下官职,先生可以直接任命;九品以上的,还需要有吏部拟定加印之后才可。”
“哦?那姜国的官员共有几品?”风铃好奇地问道。
“共分九品。”
“”风铃一阵无语,只有九品,而九品以上的都不能任命,那不等于说根本就没有这个功能嘛,敢情这元太监逗自己玩呢。
“那刘路现在是个几品的官衔?”风铃立马转移话题。
“呵呵,这个刘路是未入流的官职,没有品级。”
风铃一听来了劲儿,“未入流?那他有俸禄拿没?”
“这个自然有,虽然他的官职不入流,但好歹也是个官不是?只不过他们的俸禄就是由当地官府发放,并不是由吏部负责。”
第141章 他就是这脾气()
“那我要是想让他们几个都当个副尉什么的可以不?”风铃这只罗呈说道。
“自然可以,只是兰谷川情况特殊,这里并没有官府,而是直接归京城管理。如果先生想要提携他们,只怕还得回京城一趟。”
“这么麻烦!还是算了吧,我估计他们几个也不稀罕,是不是?”风铃冲罗呈问道。
罗呈不见可闻地“哼”了一声,没有答话,倒是那个胖官兵哭丧个脸回答到,“先生,我们不稀罕在兰谷川当驻守,要不你跟公冶平将军说说,让我们到他手下去当兵吧。在这里实在是窝囊得很。”
另外几个也附和着想要去公冶平手下当兵。
风铃点点头,反正官驿也不需要这么多人,他们自己要走正好让自己省心。
“好啊,你们自己去找公冶平将军问问,要是他点头了,你们就留在那边吧。”
“那就谢谢风先生了。”官兵们以风一般的速度向公冶平追去,只留下罗呈一人坚守在原地。
“罗呈,你不去?”风铃很不厚道地问他,她早看出来这罗呈和公冶平是认识的。
罗呈看了她一眼,默默转身回到官驿。
“嘿——”风铃再次贴到冷屁股上,只好指着罗呈的背影尴尬地摇了摇头。
元太监干紧凑上来献殷勤,“切!他以为自己还是骠骑将军呢,居然敢对先生你这般无礼,风先生何必对他客气!”
风铃摆摆手,不以为然地说道,“他就是这脾气,元太监不必介怀。”接着换上很郑重的口吻警告元太监,“他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你少打他主意。”
元太监点头称是,心里却腹诽不已,这两人果然有奸情,哼!连带看风铃的眼神都变的迷离起来,要说这个风先生长得还真不赖呢。
风铃哪里知道自己的形象已经被元太监给塑造歪了,只是被元太监那热情的眼光看得不自在,连连后退,直到脚底下响起一整哀嚎声。
“哎呀——”刘路依旧在地上努力想要站起来,这好不容易站稳了形儿,被风铃这么一撞又趴了下去。
风铃回头一看是他,立马乐了,“元太监,你说那我现在要是想治谁的死罪,可不可以?”
“先生,这应该由官府来办。”元太监扭着老腰继续靠近风铃。
“那这个金牌有个屁用啊。”风铃踩着刘路肥肿的肚子继续后退。
元太监翘着兰花指,冲风铃抛了个眉眼。“风先生这话说的,要是先生接了圣旨,那就是朝廷命官,那样的话这金牌在您手中的用处可就大不一样了。要不然宁太师现在的权利也不可能这么大不是?”
“我靠!”眼看元太监就要贴上来,风铃终于忍不住爆了句粗口,尼玛个死太监这是要搞哪样?姐不是男人啊!
“我说元太监,你不是来传旨的吗?现在圣旨也宣读了,你还是去找公冶平将军帮你们安排下住宿吧,我这儿还有事呢。”风铃赶苍蝇似得挥挥手。
第142章 度娘诚不我欺也()
元太监被风铃嫌弃,却还越战越勇,拿出洁白的手帕擦了擦根本不存在的汗水,“何必那么麻烦呢,老奴今晚可以到先生帐内伺候着。”
“呕——”风铃忍住不干呕起来,连忙给一旁的苟胜打手势让他处理。
苟胜一把抓住元太监的腰带往后一扔,直接扔出几十米远,痛的元太监“嗷嗷”直叫。七八个内侍急忙小跑过去搀扶他。
风铃干呕完毕,朝元太监的方向啐了一口,然后冒出一句,“度娘诚不我欺也。”宫里的太监大多心里都变态啊。
元太监受了这么大的侮辱,尽然没有找风铃报复,而是咬紧牙关忍者疼痛让内侍抬着他去找大本营去了。
路上正好遇上赶往官驿的公冶平,双方相互看了彼此一眼,元太监显然正痛得难受,连忙催促手下的那群快点走,公冶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好摇摇头做自己的事儿去了。
“元太监,那个风凌真是太嚣张了,居然敢对您下此毒手,您不会就这么轻易就放过他了吧。”
“哼,你们知道什么!风凌他现在可是宁太师跟前的红人,宁太师现在在朝廷的势力有多大你们也该知道,本太监只是要借这小子的身份攀上宁家这块磐石。唉,人老啦,总该为自己谋好出路,免得死后连块葬身的地儿都没有。”
“可是那个风凌软硬不吃,太监您准备接下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当然是回京城了,难不成还要本太监在这块鸟不拉屎的地方待着?哼!”
公冶平到了官驿,里面一片寂静,官驿的驻守官兵找到他,打着风铃的旗号请求他收留,他见这些人守在兰谷川三年血性还未被磨灭,也算是难得,就把他们收编了。
只是罗呈为何甘愿留在官驿,这倒是令他百思不得其解,难道他还真的就指望风铃帮他翻身了?早年传闻罗呈与贵妃之间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牵扯,因此皇上震怒,扬言要将罗呈砍头,要不是宁太师出面求情,罗呈早就成了刀下鬼了。
没想到时过境迁,当年的骠骑将军被扁做低等官兵,永世不得晋升,最残忍的是驻守兰谷川的官兵三年一换,而罗呈却不在其中,也就是说他只能一辈子驻守在此。
两人曾同朝议事,如今却是天壤之别,难怪公冶平见了罗呈会有这么复杂的心态。
官驿不大,公冶平一个个帐篷找去,很快找到风铃所在的位置,正要报声名号,就听到风铃的声音传了出来。
“罗呈你太死板了,我现在好歹也算是在帮你们皇帝做事吧,让你保护一下我会要你命啊!”
“哼。”
“你真不答应?”
“哼。”
“好,那你看清楚了,我用这个金牌命令你,我在兰谷川这段时间,你必须寸步不离保护在我左右,不然的话哼哼”
“女人,同样的手段用多了对我而言就没有作用了。”
“你还知道我只是个女人啊,人家一个弱女子,冒着生命危险来帮你们治水,你就是这样回报我的?”
第143章 手不住地发抖()
女人!公冶平震惊了,这个风先生居然是个女人!
宁太师为何没有事先透露几句,难道是怕说出了之后我们会不听从她的命令?公冶平为自己找了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平复一下激动的心情,公冶平才喊了一声,“风先生,公冶可以进来吗?”
“公冶将军来了,快请他进来。”
说完,门帘就被掀开了,接客的正是苟胜。
“你叫什么名字,本将之前见过你。”公冶平开口问道。
那个苟胜一手撩着门帘,一手挡住面部打了个哈欠,却始终没有回答公冶平的话。
公冶平心下好奇,还是走了进去,罗呈正一脸平静得站在风铃身后,看来两人的争论已经有了结果。
“风先生,他是”要不是刚才在帐外听到二人的对话,公冶平直接就以为苟胜是风先生带在身边的**了。
“让公冶将军见笑了,他是我的随从,叫做苟胜。”风铃回答。
公冶平显然是不相信这话的,他从没见过哪家主子对自己的随从这么娇惯的。不过这话他可没有说出来,而是很明智地转化了话题。
“先生叫本将过来,是为何事。”
“自然是有关兰谷川治水一事。我知道将军手下有五万兵士,而且你们带来的粮食应该也只够这一个月的吧。所以我希望你们一定要好好配合我,争取早日完工。”风铃事先个公冶平打一只预防针,她现在可不敢把所有希望寄托在那块金牌上。
“这是自然,不用风先生提醒,本将也知道其中的利害。”
“那就最好不过。”风铃从书桌上拿起一只卷好的纸筒递给公冶平,解释到,“这就是你们要做的事情,具体细节我已经注明。”
公冶平打开一看,上面用大字简明扼要写了要做的事情有哪些,每件事情下面又用小字标注了应该注意的细节,这样一来便可主次分明,看着也不费劲。
这样的书写格式倒是让他耳目一新,对看上风铃的目光越发赞赏了。
“将军要是有不明白的地方,一定立刻讲出来,我才好给你解释,不然的话只怕会误了大事。”
“本将已经看过了,先生的安排都很合理,本将也都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