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在方昂跟蛮夷众人接触的过程中,蛮夷却出其不意地通过方昂出入秦城的时候,将毒药播撒在秦城之中,致使当年秦城死难无数,即便当时方昂已经取得了地图,但是仍旧愧对秦城百姓。
先皇虽知其中内情,却仍旧让飞将军方昂背上了这个黑锅,半城百姓的生命,不能由皇室来背,所以,方昂背上了叛乱的罪名,方昂家人也被斩首示众。
方昂一世英名,最后却落得个尸首分离的下场,秦城百姓不知其中内情,将方昂的尸体扔至荒野,直到被野兽分食殆尽,仿佛这才消了心头之恨。
唯独方昂独子方远,因慕容老将军暗中插手,留的一条性命,继续在这世上活下去,慕容老将军当年认方远为义子,将其藏在自己的府邸逃过先皇的搜捕,直到快瞒不住的时候,才命人将方远送到江南。
方昂的部下带着年幼的方远,一直逃到太湖城附近方才停下脚步,最后才寻得了这处有利的地形,为方昂树立了这个衣冠冢,当年零零落落的几个人,经过多年时间,也在山下发展成了一个小村庄。
“所以,这只是衣冠冢?”慕容安出声问到,既然要隐姓埋名逃过追捕,为何还要建立衣冠冢?这其中,难道有什么必要的关系吗?
一直沉默着的孙英却突然出声,布满沟壑的脸上挂满了泪水,嘶哑着声音道:“大楚皇室愧对方家,当年之事,必不敢忘,立此碑告诫后人,有生之年,必当为方家正名。”
为方家正名?就待在这小小的瘴气弥漫的村子里缅怀就能为方家正名么?
不对,按照年龄来算,方左比自己大不了几岁,那他的父亲方远多半是没有呆在村中,留下来的人只是守着心中的信念,守着这一座衣冠冢罢了。
听完了方左说的话,气氛一时很沉默,慕容安不知道说什么就好,毕竟,她在秦城的时候,确实在父亲的书房里见过十万大山的地图,虽然有些粗糙,但是父亲看着很重,想来,慕容老将军当年握着兄弟的血换来的地图,心情应该也是很复杂的。
孟晔想起皇上在他迎娶慕容安之前,曾跟他谈到慕容家之事,孟晔保证慕容家绝不会是第二个飞将军方昂,皇上却叹息,没有多说什么让他出去了。
想来,当今圣上也是知道这档子事的,只是逝者已矣,谁都没有想到飞将军竟然后续有人,就连慕容家,估计也只有慕容老将军和方老太君知晓这件事情。
“江南方家一朝崛起,以一家之力对抗漕帮,却从未有人见过方家主的模样,也无人摸清楚过方家的背景,就是因为方家是飞将军之后。”孟晔说着怀疑的话,却用了肯定的语气。
江南方家,旗下产业遍布各行各业,大到一方巨富,小到贩夫走卒,受过方家恩惠的人不知多少,也使方家的名声更加显赫。
今年来,名声更是传播到京城里,皇上也曾派人查探过,最后却不了了之,想来,皇上也许知道背后的真相,对方家手下留情了。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方便。”方左又摇起手中的折扇,“不如,我们换个地方继续叙旧?”
方左衣摆一扬,脚步便转了个方向,像是知晓孟晔确定好的行路路线一般,直直地走在前方开路。
慕容安撩起马车的车帘,看向孟晔,相较于突然冒出来的这个兄长,她更相信自己的枕边人。
孟晔翻身上马,用眼神示意慕容安不要担心,在孟晔看来,方左此人心性颇为豁达,也许是继承了方远的性子,这才能在江南如鱼得水。
至于当年事,先皇早已逝去,是非对错史册上已经书写得很清楚。为方家正名的事情,也不是一日便能办的成的,毕竟,若为方家正名,大楚皇室不仅得承认当年的真相,还得背上残害忠良的罪名。
马蹄声哒哒地想起,甩起林间的泥土,伴随着马车的轱辘声渐渐远去,只剩下飞将军方昂的衣冠冢,仍旧静静地立在原地,沉默而坚守。
有了方左带路,原本崎岖的道路一下子就过渡到平坦的官道上,孟晔淡淡地飞了个眼色,青字旗的护卫在心中暗暗叫糟,这又显得他们的办事能力弱了。
但是这能怪他们么,七旗当中,就只有青字旗的人在孟晔的身边,是主子自己傻,不留个前三旗的人在身边的!青四心里嘟囔着,脸上却端着,仍旧做着面瘫护卫。
慕容安坐在摇晃的马车中,期待着京中的回信早点来,万一这是江南方家设的局呢?
方左直接便把他们带到了一处大宅面前,头顶的牌匾刻着绿柳山庄,黑底金字,笔锋凌厉,张扬霸气之感迎面而来。
慕容安在菊韵的搀扶之下下了马车,见着牌匾上的字也不由得在心里暗暗赞叹,字如其人,写这牌匾的人一定也是个英雄之辈。
方左将孟晔和慕容安请进门,慕容安这才发现,外头看来除了牌匾和其他府邸毫无两样的绿柳山庄,内有乾坤。
绿柳山庄果然如其名一样,放眼望去,一排排柳树错落有致地立着,刚好是春天,吐着嫩芽的柳树绿意盎然,让整个山庄都充满了生机。
孟晔牵着慕容安的手,跟在方左的身后进了大厅,方左的脚步却没有停顿下来,直到一处紧闭的院落前,才道:“父亲,我将安妹妹请来了。”
不一会儿,院落中便传来了木轱辘的响声。
第128章 相见恨晚()
院子门吱嘎一声打开,慕容安这才明白为何自己会听到木轱辘滚动的声音,原来方远双腿不便,只能靠轮椅度日。
慕容安不知说什么好,想到方远曾经是慕容老将军的义子,便给方远行了一礼,依着排行称呼方远为三叔。
方远受了慕容安的这一礼,见慕容安进门时曾讶异地看了一眼他的腿,又立马收回视线,就觉得慕容家的这个小姑娘倒是活泼可爱,小性子像极了慕容老将军!
“我这腿,当年来江南之时便已是这样,侄女儿不必讶异。”方远身后的小厮识趣地把轮椅换了一个方向,带着慕容安和孟晔走进院中,而方左也恭谨地跟在后面。
方远对慕容安的态度很亲切,对于一旁的孟晔却是视若无物,仿佛孟晔就是一团空气一般。慕容安捏了捏孟晔的手心给他安慰,孟晔却朝她笑了笑,毕竟是皇家对不住方家在先,如今方远没有轰他出门倒算是不错的态度了。
方远的院落之中,也是栽着几颗大柳树,柳树枝干极粗,要两个成年人环抱才可以,不过倒是极少见有人在自己的院中栽种柳树的了。
也许是为了与柳树相交映,院中引了一汪活水,从柳树边蜿蜒而去,透过院墙不知流向了哪里。
高大的柳树之下,有精巧的石凳石桌,方远请慕容安坐下,仍旧是不和孟晔说话,孟晔倒也厚着脸皮跟着一起坐下了,方远斜睨了孟晔一眼,鼻子里轻哼了一声。
转头又命人端上清亮的茶水,端给慕容安道:“这君山银针的滋味还不错,侄女儿若是喜欢,日后回京城时便多带一点。”
慕容安端起茶盏,见茶汤清亮,鼻尖萦绕着茶香的气息,果然是上好的君山银针,以往她在京中喝过的君山银针,也就皇上时不时赏赐下来的才有这个味道。
心中暗暗忖度着,慕容安悄悄地把江南方家的位置又提高了一个度。即便是慕容家对方远有恩,但那也不是慕容安做的事情,她慕容安只是沾点慕容家的光罢了。
所以,方远若是对她好,这份心意,她也会好好相对。毕竟,人心是不能试探的,心伤了的话,难以弥补。
尝了一口茶水之后,慕容安便笑着谢过方远的好意,旧是要叙的,但是,她和孟晔跟着方左来绿柳山庄的来意,也是要说的。
慕容安正欲开口,孟晔却伸手搭住她的手,开口道:“不瞒前辈,此行来江南,为的就是调查漕帮和江南官员勾结营私舞弊一事。”
慕容安见孟晔将不讨喜的事情揽在自己的身上,有点无奈,她说和他说不都一样么,真是,让人喜欢的紧啊。
方远见孟晔都直接问自己了,咳了一声,结果方左左顾右盼地就当没有听到他的声音,方远只得自己开口:“这是朝廷的事,皇子殿下不必和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多说。”
孟晔也有点无奈,为何百姓口中平易近人的方家主怎么像个老小孩一样,一旁的慕容安更是忍不住笑出声来了。
见慕容安笑得开心,方远原本有些绷着的脸也抽搐着笑了一下,虽然他幼年经过大难,身负家仇,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他本就开怀的心胸更加宽广,只是一想到自己不仅不能给方家报仇就算了,还得帮着仇人,心里就不舒服。
最后方远禁不住慕容安闪亮亮的眼神,别扭地开口道:“方左,赶紧带着这个讨人厌的家伙下去。”说完还不耐烦的扇了扇袖子,别过脸去,一副嫌弃的模样。
方左领命带了孟晔下去,慕容安知道方远的意思是有意帮这次忙了,否则不会让孟晔进门,也不会让方左带着孟晔下去。毕竟,方远现在虽然是方家的家主,但是方左却是已经接手了方家所有的事情,亲自打理了。让方左带着孟晔下去,无非是给了他们二人机会单独交流。
慕容安仍旧留在方远的院子中,陪着方远说话。方家这些年虽然在江南崛起了,但是因着当年事,一直没有将方家的产业植根到京城,虽然也会时刻关注着慕容家的消息,到底没有慕容安这个从慕容家出来的人了解的多。
“黑风楼竟然敢动你!”
“真的?真是四皇子那二缺敢半夜围杀慕容府?!他脑子秀逗了吧?”
“什么,小渊儿竟然腹黑到如此地步?”
“听到老太君身子骨这么硬朗我就放心了。”
院子里,慕容安的轻声细语伴随着方远的大嗓门不时传出来,方左跟孟晔就在院外不远处的凉亭中谈事儿,时不时地就转头看向充满着生机的院子。
方左心里感慨,自己虽然是方家的少主,但是并不是方远的亲生儿子,方远一身未娶,他方左只是方远从街上抱回来的弃儿,只是方远的脾气虽然乐观豁达,对于他的培养确实极为严肃的,不然,今天也没有跺一脚整个江南都要震动的方家少家主了。
方远一生奔波,人脉关系四通八达,一手建起了江南方家,一开始,也许他并不是没有想推翻整个大楚的打算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在的方远,所想的只不过是为方家正名罢了。
好久,都没有听到父亲如此开怀的大笑了,方左心里欣慰,他带慕容安回来,果然是正确的选择。
孟晔则是一心关注着方左所说的关于漕帮大大小小的事情,事无巨细均记在心中,至于慕容安,他可不担心方远会对她如何,看方远的样子,都恨不得把她捧在手心里了。
确实如孟晔所料想的一般,方远看着慕容安,这才第一次见面,心中就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家当都塞给慕容安才好。
可是慕容安已经是他侄女了,就不能认她做干女儿了,这点还真是可惜。
慕容安可不知道方远心里的小九九,在她看来,方远真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辈,没有大伯那么严肃,也没有她爹那么糙,言语之间诙谐有趣,一老一小简直相见恨晚。
第129章 再离别()
慕容安和孟晔就这样在绿柳山庄歇了下来,随行的青字旗护卫们也被安排妥当,以至于青四一瞬间以为自己回了京城,在五皇子府享受着难得清闲的时光。
可惜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几天后,方左手下的人带来了漕帮最新的消息,漕帮一年一度的舵主大会将在江南岳阳楼举行,孟晔觉得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趁着漕帮主力部分在一起,能够一往打尽,只要漕帮倒了,那些跟漕帮有往来的官员的马脚也就都会自发显现出来了。
慕容安早前收到了京中的回信,方老太君亲笔书信写到,确实是方远,这么多年以来,方家在暗中帮衬着不少事。上次方老太君告御状也不是没有准备后盾的,就是隐藏在江南的方家,不过幸好最后还是没有用到这步棋。
信件上面有着慕容家独有的标记,且送信之人是慕容府的老人,慕容安终于心中没有一丝芥蒂了。
这几日她都陪着方三叔聊天,方三叔仿佛有着说不尽的话,每次在慕容安觉得家底都已经掏空了告诉方三叔的时候,方三叔总是能另起话头,让慕容安兴致勃勃地接着跟他聊天。等慕容安反应过来之时,又是一下午的时间过去了。
方远看着慕容安远去的背影,打心底觉得有点可惜,慕容安这丫头被慕容家教养得很好,虽有些小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