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套非常好的大房子。
大烟袋琢磨一阵,他会水,以前年轻也不是没有上过船,想一会这事好赚,也同意了。
“人既然定下,不过出海不比陆地,情况混杂。爷,我以前出过海,有些东西你必须留意。”
大烟袋吸了口他的老烟杆,哼着小腔说道。
“既然你有经验,说说,我看能不能办齐。”
大烟袋心思缜密,他强调的事,不可忽略,我正色听着。
第153章 海捞瓷()
“首先,海里缺淡水,多带水少带食物。其二,海中复杂,一个好舵手胜过一条好船。真正的海边老手,一吹海风,就知明天天气风向,所以必须严格筛选这个空缺。第三,带家伙,不管我们下不下去,那些”
大烟袋谨慎,压低声音才继续说,“枪啊炸药啊,带些走,海里面鲸鱼鲨鱼多,夜叉都不敢下去和他们斗。而且海里面诡异得很,带点热武器要保险。至于潜水那一套,买些就够。”
我一听,倒不是什么大事,除去找个导游,其余的苏衡都在解决。
“我最担心就是导游问题。来之前我在这舟山岛转了三圈,愣是找不出合适的,滥竽充数的却是不少。”
说到这,我就犯愁。
而且我还需一颗明玥珍珠,那种东西,只有经验丰富,在海上生活几十年的老人才有可能找到。
“爷,不是我说,您找错方向了。这里这么多人,那些老渔民忌讳多又不会说话,这个地方他们混不下去。”
大烟袋是什么人?不用开口问,他横眼一动他那双老鼠眼,便可以把对方看穿一半。
是不是老渔民够不够资格,他一眼判断绝无差错。
“那怎么办。”我急了。
“嘿嘿,咱们不熟悉这,可以”
大烟袋未说完,坐在后面的海东青他们忽然全部站起来,坐着的条凳翻倒在地,引得旁人侧目。
随后,有个人被他们按在桌子上,那人大呼救命,拼命挣扎要跑。
“住手,怎么回事。”我叫住他们,问道。
“老板,这人刚才一直贼眉鼠眼的往我们这边望,还想找空挤过去。”
有个伙计说道,说完狠抽了那人一记。我看这人没什么功夫,身材瘦削四肢短小,叫伙计把对方放开。
“干什么的?”见对方有些露怯,我端着张老脸询问道。
“这位老板”对方学着这样称呼我“我这有货色,看几位都是有钱人,要吗?”
货色,什么货色这么偷偷摸摸,莫非是贼赃?我猜着。
“海里面捞的青头货,干净,价钱便宜。”对方见我考虑,补充道。
反正没事,看看这人有什么好东西也并无损失,便叫伙计上楼找老板开个单间。海里面,沉船、珊瑚、鱼群,捞着什么就卖什么。
见有人卖这种海里面捞出来的青头,我们几个均有兴趣。
匆匆到了单间,叫对方拿货出来显显。对方翻开身上布包,层层报纸裹着一只青花大碗,上面凸起生了几堆海底灰壳,是典型的海中青头。
我接过来一看,由于青花大碗上长了很多海洋珊瑚杂物,而且不好清理,所以我没仔细研究。反正粗一看,应该是明清时期,要是元青花就值钱了。
“小同志,胖爷最近穷得紧,你都这么有钱了,发财该轮着胖爷发一次不是?”
胖子一眼相中对方拿出的青头货,再问对方有没有,说只有这件。
他都这样说,我自然不会和他抢,便把碗递给他,让他和对方议价。
瞧他兴致勃勃的样子,心说捡了大漏,正要取过来摸摸。
结果我手上的大碗倏忽一声消失,接着去,是葫芦拿了过去。
“不会吧,胖爷难得相中一件冥器,这还要抢?反正小同志就在这,你要缺钱不如直接找他拿。”胖子想抢过来,又惧于葫芦的身手,所以难得开始讲道理。
葫芦把碗拿在手中,转而不爱惜的撂在木桌上“假的。”
“假货?胖爷鉴定冥器,是方家里手,怎么可能看错。”
说完,胖子把碗小心取过来,又用衣袖擦了擦。
“还好没破,你这多少钱,开个价。”胖子把碗抱在怀中,倒不怕对方坐地起价,大烟袋可在这,杀价谁能杀过他。
“要不,五万?”对方很没底气的报出一个价。
海底的青头货,价格不能当做正常价格售卖,这是常理。一般来说,古董有两种来源,一是传世,就是家传代代相承。二是冥器,即倒斗后流入市场。
海中青头货多是古代航船沉没海底,多年后被人打捞上来,书画金属肯定已经烂完,唯有瓷器能长存。
不过海底浮游生物和微生物众多,时间一长,就会长在瓷器表面,而且不容易清理。所以这种海货品相也差点,价格上自然吃亏些。对方报个五万,胖子买回去,还是能赚一倍余。
胖子没料到对方不贪,很有结账的冲动。我伸手拦住他,心道葫芦刚才一上手就断定这个瓷器是假货,他这人说话不苟言笑,但是一说出来,就是铁板钉钉。
于是我提醒胖子,让他仔细检查检查这个青花大碗。
胖子伸出舌头,使劲在上面舔了一口。
“咸味,绝对是海里面捞出来,这味道,呸。”胖子肯定的说。
我在桌下抬腿踢了大烟袋,大烟袋低眉顺眼的要过胖子手里的东西,专做鉴赏似的把碗摸了个遍。
“兄弟,叫啥,这东西你多久前从海里捞出来的?”大烟袋问道,还用烟杆敲了敲瓷器,听了听声音。
“我在家排行老二,老板你叫我二子吧。这个东西捞出来有一个月,是我上次出海时网鱼网到的。”
二子随便介绍这件东西的来历,估计是很少接触今天这种阵势,话语气有些虚。
大烟袋用手指搓了搓瓷器表面的珊瑚海贝,忽然嘿嘿笑起,“我老烟袋就是靠眼力吃饭,若不是江湖大风大浪见多了,今天不得打眼?分明是个赝品,屁的个宝贝!”
大烟袋说完,照着葫芦那样,把那个大碗拍在桌子上。
从海里面捞出来的瓷器,统称海捞瓷。
不知大烟袋用了什么鉴定办法,一眼拆穿这个海捞瓷有问题。
“老板,这东西是真的,绝对是真的。”二子膝盖一软,身体向下一沉,等到站直身体,才想到用底气不足的话与大烟袋辩驳。
“不是假的?就海捞瓷这种青头货而言,由于长时间泡在海底,会被咸水和暗流腐蚀冲刷,致使釉面损坏。你们看这个青花碗,釉色多新。还有上面这些沉积物,用手一擦就下来,分明才长出来不久。”
大烟袋边说,手边指给胖子看。
胖子看对方不过二十来岁,涉世不深,刚才放松了警惕。等到冷静下来一看,真就发现所谓的青花大碗新得不像话。
“不对啊,胖爷刚才舔了舔,这味道是海儿,而且边沿泛黄。”胖子抓抓后脑勺,说得有些尴尬。
“做旧而已,说了您别生气。这个仿品,是古法高仿。要不是刚才这位兄弟说是假的,我都看不出来。”
“来,你们看这个颜色。肯定是先用尿泡几天,再用茶水除臭。之后把作假瓷器涂上磷酸,卡在海底的珊瑚礁,等个把月,捞出来就是这模样。当然,放蒸格上蒸一天风干,颜色最接近真的海捞瓷。”
大烟袋侃侃而谈,说得那叫一个指点江山。
胖子脸色陡然变红,最后变得姹紫嫣红。恰巧伙计把鱼端到桌上,胖子终于忍不住,毕竟这尿泡的瓷器,他还舔了舔。
哗啦一声,胖子喷出一口,闹得那伙计以为做错什么事。
二子见东西被大烟袋一一拆穿,估计是连方法都被抖出来。
想跑,却被几个伙计左右夹住。
“狗日的,胖爷,胖爷这。”胖子大丢脸面,随即他一巴掌抽在青花大碗上,终于在木桌上碎成几块。
“行了,自己学艺不精。刚才葫芦好心提醒你,你还不信。”我数落胖子,想想也是,海捞瓷不多,哪里网个鱼就能网到。
“小子,拿赝品当真品卖,晓得是什么下场?”
胖子一副要吃人的样子,现在两个青花大碗,也抚不平他心里的伤疤。
大烟袋凑过来,附耳说道“爷,这种作假算是行家,他背后肯定有高手指点。说不准,指点他的人也是咱们一行,或许可以找他当导游。”
大烟袋心思活,一下子想这么远。
二子见出路被堵住,那几个伙计都是选出来的硬茬子,凭他还推不动。
“老板,我错了,放我走吧。”二子不敢再要什么价钱。
不过我没松口,那几个伙计也没让开。
海东青他们不清楚大烟袋给我出了什么算盘。不过胖子和大烟袋可是老交情,大烟袋鼻子一翘,胖子就知道他要干什么。
我朝胖子低了低下巴,示意胖子吓唬吓唬二子。
“放你走?哥几个道上有名的风云人物,把你宰了喂鱼你信不信。不过现在是法治社会,胖爷不动死刑,干脆把你弄局子去。告你一个诈骗罪,关你几年牢。”
胖子说完,仿佛真要这样做,一把提起二子的后衣领。
“行了,没这么严重。二子是吧,刚才你为什么想把这个假货卖给我们。说实话。”
我劝下胖子,一步步套取二子的话。
“乱,乱撞的。”二子嗫嚅一声。
“乱撞个屁,怕是听着我们之前的谈话,以为我们是来淘古董的。”大烟袋尖声尖气的来一句,要把他胡子眉毛剃了,绝对是清宫最后一个大内公公造型。
“二子,你别和我们打马虎眼,说清楚,这种作假技巧,谁教你的。要是你再敢说假话,看见这胖子了吧。先揍你一顿。”
我一指胖子,胖子配合坏笑两声,举起沙包大的拳头。
第154章 老手艺人()
“这,没人教我。”二子侧过脸,双眼盯着地板“是我以前听爷爷说起的,最近家里缺钱,我才想起来试试能不能成。”
“你爷爷,还在世?带我们去见见他。”大烟袋且听,认为是找对人,跳过来拽住二子问道。
“不,你们还是拉我去局子吧。要让我爷爷知道我给他闯了祸,他会收拾我的。”
二子说到这,几乎用哭泣的语气哀求说。
“不是要找你的麻烦。”
我拍着他肩膀轻声道“我们几个要出趟东海,而且是东海深处,这才到舟山岛来找掌舵的好手。可是转了一圈没找到,听你刚才的话,你爷爷也是出海的好手。正好你不是缺钱,如果你爷爷合适,我们出高价雇佣他当顾问。”
在海面,脏活累活有人做,唯独方向、天气、海波这些,必须有专人指挥。
还有就是深海中偶尔藏着的暗礁,稍微撞着一点,便船毁人亡。所以,有关向导这方面,是目前跨不过的坎,必须解决。
“别以为我们骗你,不管成不成,这些钱就当辛苦费。”
我抽出几张钱塞到二子的衣服包里。有红票子,二子看我们,总算少了些畏惧和防备。
“先吃鱼,吃了再说,胖爷早就饿了。”黑脸红脸戏一唱完,胖子恢复玩世不恭的本色,嚷嚷着大鱼大肉快点开工吃。
我招呼二子和那些伙计坐下一起,这条大鱼有接近二十斤。
海鱼的味道的确和河鱼不同,鱼骨都有种咸咸的海水腥味。
下午,二子带我们到他家里,不在舟山岛,是附近的小岛屿,叫什么鱼脊岛。
岛上有个渔村,祖祖辈辈住的都是打渔为生的渔民,这些年发展快,渔村只剩下老人在村里养老。
我们坐船到了鱼脊岛上岸,还见着有人拖着渔网划船。
“别净是些小渔船,这种渔船只能在浅海游游,落水都淹不死的深度。没见过大风大浪,哪里能带着我们去东海腹心。”暖洋洋的太阳一晒,胖子虚晃脚步一深一浅,在那埋怨。
二子壮着胆子反驳“那是他们。我爷爷以前出过海,一走就是几个月,还采到过珍珠。”
所谓采珠,是在有母蚌生活的海域,人跳下去游到母蚌边,想办法窃取其中珍珠。
这种方式很危险,几乎是拿命换钱,因为东海里的大母蚌,出了浅海,小的也有半条腿宽,能夹断人的手。至于大母蚌,据说有一米多大,能夹死人。
能在这些夹子当中,仅凭一个猪尿包换气窃珠,需要很大的勇气。
因为母蚌四周,常也有些海洋生物,伺机而动。它们也在觊觎东海海洋里的东珠,传说里面有日月精华。
这点秃老赖的笔记上同样有记载,说下海采集珍珠的渔民,下去十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