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首辅-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时候张贺会想,卫太子的冤魂是否也随着自己回溯了时光的轮回,来到了他人生最幸福的时光。不管怎样,这一世张贺下决心一定要帮助太子免于陷入同样的绝境,让他平平安安接掌大汉的皇位,这份人情巨债不还清了,午夜梦回时恐怕自己还是要对着太子的冤魂心中有愧。可是要怎样才能尽快接近太子呢?

    历史上刘据七岁立为皇太子之后,刘彻就在大臣里给刘据选择良师,刘据有史可记的第一位老师叫做石庆,是汉景帝时德高望重的“万石君”少子,当时正任职沛太守。当然在刘彻调任秩二千石的官员为太子太傅亲自教导太子之前,年幼的太子肯定有启蒙老师。就近的例子就是刘彻四岁为胶东王时,士人韩嫣就开始陪他学书,皇子刘据元朔元年春出生,到元朔五年满四岁,也差不多是可以找伴读的时间了。在这之前,张贺必须要把自己名声打响,才有机会在一堆竞争皇子伴读的稚童中获得机会。

    汉武一朝是个人才拥有空前机会的时期,桑弘羊十三岁就因为神算做到太中大夫,丞相公孙弘原来是个养猪的,长平侯卫青从奴隶到将军,只要你有能力,刘彻就会给你展现自己的舞台。张贺给自己打造的定位是“神童”路线,当今皇帝小时候也是个小神童,这个路线说不定能唤起他的几分亲切感。

    那要如何打造神童路线呢?简而言之就是要造势,这对于出身娱乐圈的张贺来说,虽然没吃过猪肉至少也见过猪跑,什么样的营销造势没见过。

    窦太主的小情人董偃,不过卖珠人的儿子,十三岁被年逾五十的窦太主包养,教他写字、算术、相马、驾车、射箭,让他多读历史上名人的传记,学习那些人的气度风范,跟随窦太主交游京城居住的王公贵族,那些人看在窦太主的面子上都夸赞他,同时让他自己日散百金用来结交那些掌握舆论的士人,因此董君一时名躁长安城,一个平头面首,在士大夫口中的名声竟然显得比在建章营埋头苦练军队的卫青要好听多了。可见无论什么时代,有钱任性收买舆论造势,确实能起到营销洗脑作用。

    当然张汤作为历史上有名的酷吏,他不光以严苛的法令治办别人,对自己也是严格要求,一生清正廉洁,死后家产不超过五百金,都是来自皇帝的赏赐,此外没有其他产业。因此张贺并不打算花费家里的钱财,而是打算寻思一些不需要花钱的造势方法,反正他现在还小,口不能言,还有很长时间可以慢慢思考。

    就这样吃饱了睡,睡饱了吃,猪一样的生活过了八个月,当正旦快要来临的时候,小张贺终于可以在床榻上爬行了。秦芸一脸慈爱地看着他用胖乎乎的小手握住床栏想要站起来,手上赶紧制止了他的高危险动作。

    “贺儿不要心急,你现在先学会爬吧,离走还有几个月呢,不可操之过急。”秦氏温柔说道。

    张贺在心里想,我急啊,这说不出话迈不开步的肉团子状态什么时候才是个头。正想着,从门外传来了两个女童的对话声。

    “今天要去看小妹妹了。”一个稍显稚嫩的女童声音开心地说道。

    “缇儿,说了多少次了,那是我们的弟弟。”另外一个听起有些老成的童音反驳。

    “不可能,贺儿长得粉雕玉琢那么可爱,难道不应该是个小妹妹吗?”

    团子张贺对天翻了个白眼,完了,张家的两个小霸王大驾光临。

    正午的阳光和煦地照拂下来,时间已值八月,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早开的桂花的香味。在一户独立的农家小院里,一位男子正坐在胡凳上,低头编织着手中的草鞋。奇怪的是虽然日头已经不毒了,他头上还带着一顶破旧的斗笠,帽檐低压下来,将他的脸藏在阴影里。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此前从长安城里逃脱出来的张和。他本来打算离开长安城就和太子分别,但一路上陆续有几伙人追杀太子,全靠死士打退对方才好几次化险为夷,张和只有跟着太子走才是最安全的,起码能被人舍命保护。

    就这样,当他们逃到深山里的时候,最后一名死士也伤重未愈,很快离开了人世。张和与刘据带着两位皇孙,在野兽出没的山里寻了一处山洞躲了两天,刘据方才趁着星斗还未西斜,带着大家往湖县继续走去。

    湖县距离长安城三百余里,和潼关、函谷关都只有几十里的路程,地处于山谷中,地势险要又扼守关内外的交通要道。山中有条泉鸠涧,往北一直通往黄河,泉鸠里就位于这条涧水旁边。

    张和猜想刘据选择这么一个位置藏匿,是为了方便日后卷土重来,此处退可直接出关,也算是留了条后路。

    作为一个张和心目中久居深宫的白莲花太子,刘据的表现可谓瞬间粉碎了他从史书里勾勒出来的粗浅印象。首先,十几里的山路,刘据竟然能认得路,仿佛是之前来过这里的一般。其次,崎岖的山路连张和这个现代人都连连叫苦,脚上走出了水泡,但刘据这个从小被多方宠爱娇惯的太子,竟然一声不吭,脚程不歇地往前赶路。

第147章 破宛() 
贺贺给这章加了爱的屏蔽,如跳订等半晌可破;如app抽风请刷新平阳公主故意左右张望了一下:“今天这皇后的家宴;哪还有什么外人。”

    刘彻知道自己这个姐姐的性格和自己在某些方面是如出一辙;连忙出来说话:“姐姐就别捉弄仲卿了;子夫应该等急了;大家就坐用餐罢。”

    平阳公主笑笑不语;跟着刘彻前往入席。张贺发现才这么一会功夫;帷帐里的人基本都坐齐了。

    主席是刘彻和卫子夫的位置,刘据坐在刘彻旁边;单独摆着一张小几案,而两位公主坐在卫子夫的旁边。

    最靠近主席的是一左一右两个帷帐,一边坐着卫青和他的三个儿子;卫媪也和卫家如今这个顶梁柱的儿子坐在一起;另外一边坐着平阳公主、卫长公主和曹襄。再往下依次是霍去病和卫少儿、陈掌一家,他们对面坐着太仆公孙贺和卫君孺子;公孙贺旁边坐着一个长相颇有些桀骜不驯的青年,看起来比霍去病要更年轻几岁;应该就是他们的儿子公孙敬声了。更往后分别坐着卫步、卫广两家。

    皇帝在清凉殿为皇后摆家宴;这是非常高的荣宠,卫氏此时一门已经四侯,还不算跟着卫青军功封侯的公孙贺,除了卫青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将军之外;公孙贺是九卿之一的太仆;陈掌是两千石的皇后詹事;卫广是秩比两千石的中郎将,就点小辈里的公孙敬声也已萌父荫得了个郎官,霍去病更是天子侍中嫖姚校尉,权势已经到了令人眼热的地步。

    卫子夫让长御倚华着人献上歌舞,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在水边开起了露天派对。因为这次出征定襄,除了卫青和公孙贺之外,霍去病也一同前往,宴席之间的话题竟然围绕打仗谈论了很久。

    吃完饭之后下午也没课,张贺就自己来到了石渠阁,他过去一年拿了卫青给他的凭信,偶尔会来那里翻阅兵书,作为一个文科生他还是能看懂竹简上的汉字的,只是兵书上的内容比较难以理解,他就找到在此处整理兵书的杨仆请问意思,一来二去,两人竟然混成了朋友。

    张贺前阵子终于将孙吴看完了一遍,最近正在阅读六韬,所以准备去找杨仆讨论其中的疑惑,但他刚一踏进石渠阁的大门,就看到杨仆急匆匆往外面走。

    “杨御史要去何方?”张贺不由得问道。

    杨仆停下脚步回答:“我自民间收集到了韩信兵书残卷,正准备呈给大将军,让他辨明真伪。”

    “那我和你一起前往吧。”张贺内心还有点小激动,韩信兵书这可是后世早就遗失的,他也挺想看看这位国士无双的淮阴侯整理的兵书到底写了哪些妙法的。

    也许是出征在即,今天的大将军幕府人来人往各位忙碌,杨仆将兵书残卷呈上时,卫青虽然面露惊喜,但还不免遗憾地说:“这次仍旧是六将军十万汉军前往塞外,我最近恐怕是没有时间看这个了,你可以将这卷兵书送到陛下所在的承明殿,陛下从小熟读兵书,对真伪也比较有所了解。”

    “诺。”杨仆应声之后退了出去。

    张贺却不急着走,他在房间里东张西望,看到好几个披甲的将军模样的人,估计就是这种跟随卫青麾下出征的几位将军了,苏武的父亲苏建也在其中。突然,张贺注意到苏建旁边站着一位高鼻深目的胡人,心里咯噔一下,他差点忘记了,这次卫青出兵,这位胡人赵信原本就是投降大汉的,被匈奴单于的士兵包围之后果断投降,害得苏建全军覆没只一人逃脱回来,还差点被提议斩杀。

    张贺想起自己当初因为卫青一句话入宫当了刘据伴读的恩情,那会他就决心帮卫青解决不必要的麻烦,这赵信可得想办法提醒一下。但他又不好开口直接说赵信不可信,他童言稚语根本没人会相信,想了想,张贺还是决定去找苏武,旁敲侧击地告诉他,让苏建这次出征当心赵信。

    苏武虽然比他年长好几岁,但毕竟还是个懵懂少年,听到张贺这么一说,很是诧异:“为什么要提醒我爹当心赵信?”

    张贺故作神秘地说:“我和你说一件事,但是你要保密,不能说出去,也不能和你爹透露是我让你告诉他的。”

    “好。”苏武爽快地答应了。

    “那是因为昨夜我做了一个梦,梦到汉军和匈奴交战,突然有一位胡人临阵反戈,顿时战场血流成河。”张贺开始发挥他睁眼说瞎话的演技,说得仿佛真有其事一样,“我想了想很是担心,今天就跑去大将军幕府看看,你猜我看到了什么?”

    “你看到的莫非就是那赵信?”

    “苏武哥哥猜得真准。”张贺拍了拍他,“我在那里看到一名长得和梦中一模一样的胡人将军,我朝旁边一打听,此人叫做赵信,原来是匈奴小王,打不赢了才投降我们大汉的。”

    “可是只是靠一个梦来怀疑对方不好吧?”

    “我观那赵信,大将军说话的时候他目光闪烁游移,恐怀有二心。”张贺继续说,“苏将军出征凶险,你提醒他当心一下总归是好的。”

    苏武原本每次打仗都挂心父亲的安危,听张贺这么一说觉得也有道理:“那我今天回去和阿翁提一下。”

    张贺想了想又说道:“这次你让苏将军行军时多变几个路线。”

    “为什么?”

    “按照原路线恐怕路遇不详。”张贺神秘地说,“那也是那个梦境告诉我的。”

    看着苏武匆匆离去的身影,张贺心想,卫将军苏将军,我能帮你们的只能到这里了,这是他重生之后第一次插手史书上记载的历史事件,不知道这次能否让历史的轨迹稍微偏移一下,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张贺的内心还是非常忐忑的。

    大军离开的时候,又是个满天飞着柳絮的时候,长安城如同笼罩在细雪中。过了不久,从赵地进献了一个美丽明艳的女子王念双,一曲桃花舞惊艳天子,从此受到了宠爱,不多久就被封为王夫人,住进了披香殿。

    张贺第一次看到王夫人的时候,她正穿着浅黄色的纱衣,娇憨地依偎在刘彻怀里,用玉盘里的食物喂着池子里的鱼儿。

    张贺也是刚从杨仆那里回来,那卷兵书残卷经刘彻找人鉴别,认为是真的韩信当年整理的三卷兵书里的残缺散落部分,张贺特地跑过去看了一眼,发现自己目前还看不太懂,不能拔苗助长,就继续老实地翻阅起六韬来。

    他在石渠阁呆了一个下午才转身往椒房殿的休憩之所走去,在半路上看到一处悬空建造在水中的回廊非常雅致,就想着跑过去观景,谁料到在这里撞见刘彻和宠妃游乐,那回廊又迂回曲折,想要转头避开已经来不及了,一时间感到非常尴尬。

    不过尴尬归尴尬,张贺赶紧跪下行礼道:“陛下,夫人,贺胡乱走动,惊扰圣驾,还望陛下宽恕。”

    “有什么惊扰的。”刘彻不以为意地挥了挥袖子,“此处景致美丽,谁都可以赏看,不是朕待在这里就不让别人经过了。”

    “那臣就先行告退,不打扰您的雅兴了。”张贺见刘彻不计较,就准备撤离。

    这个时候,却看见刘彻身边的王夫人悠悠地开口:“陛下,这是哪家的孩子,妾怎么没见过啊?”

    “这是张贺,廷尉张汤的长子,朕的长子刘据的伴读。”

    张贺敏锐地注意到刘彻用了长子来称呼刘据,这个时候王夫人还在继续说话:“看起来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长得也玉雪可爱,看着真是让妾十分羡慕。”

    “夫人何须羡慕,朕等着你为朕再诞一麟儿。”

    张贺特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