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林海见了这一幕,深深地感受到一个家庭的和谐,尊守礼节,从小养成是多么的重要。
夏林海这么多年,可这么说吧,这是他前半生以来最快乐的一天,感谢苍天厚土,夏林海何德何能给了他如此的厚爱。
给了他女儿,就等于给了他再生的希望。
给他妻子,就等于给了他一个温暧的家。
吃过午饭,夏林海告别伯父伯母,暂不能相认的女儿站在她奶奶的身边,摇着小手说:“叔叔,再见!”
夏林海的心都碎了,没有语言能描述夏林海此时此刻的心情,在钻进小车门瞬间,夏林海又退了回来,他再也控制不住,深情拥抱了一下女儿。
深深地向他们躹了一躬说:“回去安顿好父母,再来看你们的。”
这回夏林海深知父母对子女的爱有多深,有多么的伟大,这次是亲情和爱交织在一起,给了他无限的宽容和爱。
他感受到人世间的大爱,莫过父母对子女的爱,只是爱的方式方法上有些不同,他们的爱没有虚伪,是真诚的,是无私的,是不计成本的爱。
阔别十多年的小镇,基调还那样,路宽房子高。
坐在车上夏林海看着窗外,突然见出售房子的广告,他拨通了售房处的电话。
没过几分钟,就有售楼人员引他们过去。
夏林海准备在镇上买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这样三代人回来就有房子住了,一厅给孩子们玩,老人也有地方坐坐聊个天。
夏林海没有到家就直接到镇上宾馆住下,再去接自己的父母,到家时天都煞黑了,他就是要这个效果,他不想让人知道他回来了。
家乡的路生了,乡风的味道从未改变过。
可就是快到自己大门时,夏林海心猛的像是皮鞭抽的一般疼痛。
他家本就是住在村口,右左后面的房子都翻新了,有的还重做了。
他家落在这当中,寒酸得不得了。
三间平房依旧,墙壁一块块脱落,瓦还是他走时的小瓦,就连门前的水泥地平也没有打。
能当古迹的大门是虚掩着的,从门缝看去,在昏黄的十五瓦的灯光下,桌上有两小盘小菜。
不一会儿,母亲端上了两碗饭上来,喊老头子吃,十年了,老人头发白了,背也有些佝偻。
看到这,夏林海控制不住自己,扑开大门,喊了一声:“妈!爸!儿子不孝,对不起您们。”双膝跪倒在地。
父亲耳朵有点背音,没听清便问:“你是谁?起来吃饭,没摔痛吧。”
“我是你们儿子小海!”母亲过过来将小海扶起来,父亲这时也过来了,用那晕花眼睛看了看跪在地上的夏林海,真的是小海。
三个人哭了一轰,抱在一起痛哭了一阵,父亲擦擦老泪说:“孩子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若再不回来,你真的看不见你妈了,你妈走了不少的路去找你,这不我俩身体都垮了,不得不吃村里的低保,你那”欲言又止。
本想说你那媳妇也常来看我们。
“不说了,回来就好。”母亲打来了水叫夏林海洗把脸吃饭。母亲想:在旁边站着的年轻人(司机),也是一道来的吧。
“他是”
一旁的青年人说:“我是老板司机。”
“谁是老板?”
“当然是夏叔。”
这时,夏林海才一五一十,将事情的经过简要的说了。他现做什么还是没有说白明。
父母关心的不是你做什么,关心的不做违法的事,不做伤害他人利益的事。
在这个时候,夏林海突然想起了奶奶。他跑到奶奶房间里,房间空空荡荡,连床也不在了。
“孩子呀,奶奶几年前就走了,走时还喊着你的乳名,海儿,海儿,你在哪里。”
“你奶奶是没有闭眼走的。”说着说着,夏林海母亲又呜呜的哭起来。
夏林海小时,奶奶是最疼他的,长大了教他做人,为人要有正义感,要正派。他哪时听得进去。
奶奶说过:“奶奶老了管不动了,一些事只得由你,做人做事要摸摸良心,好人始有好报的。”
现奶奶走了,再也听不到奶奶的教诲了。
以前为何不听,搞得家离妻散。夏林海后悔,肠子都悔青了也没有用。
猛然间,夏林海跑出了门外。父母急坏了,年轻人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二老你们别管,我去。
夏林海直接跑到小店,店门关着,他将店门拍得山响。
小店亮起了灯,一会门开。
主店看着像疯一样的中年,是不精神上出了问题,因不认识,只是说:“你要点什么?”
夏林海说:“要香纸。”
开店的老人一惊,这么晚了怎买这东西,没听这附近谁家老了人,看这人有点怪怪,也不敢多问。
想旁侧问一句:“你是哪家的?”
“买给我香纸鞭炮,一共一百元,你看着拿。”夏林海并不回答开店老人的问话。
老人不再问了,人爱买,我爱卖,只要你给钱,我就卖给你,不管闲事的好。开店老人心里想着。
“这些一百零一块,你就给一百。”
夏林海一搜口袋没有带钱,在身上到处搜也没有一分钱。
这时老人不高兴说:“没带钱,还有理,将门敲得那么响。”
这次夏林海忍着,这是家门口,闹出来不好,再说也是乡里乡亲的。
就在这时,司机赶到。
夏林海憋着火,对司机大喊:“拿钱来。”
司机掏出两百,给了店老板,老板找回一百元。
夏林海抱着一包香纸跑得没影了。
夏林海是听母亲说,奶奶临死前都没有闭上眼睛。
他一时间想到很多很多,这是奶奶盼着他回来,可是他从没有想到过奶奶,心里非常的惭愧。
做为她脚下人,怎么是这个样子,他不去看看奶奶,无脸在世间活下去。
奶奶过了为什么不托梦给他呢?
这次孙子回来了,奶奶您在那边还好吗?要是缺什么一定要对孙子说,孙子不孝。
您老人家犯了红眼病连一药膏都没有买过,是顾自己玩乐,这一些往事一起涌到夏林海的大脑里,他再也承受不了这样的精神压力。
第四十三章 蜕变()
人好多事,不是说改就改了,某事的震撼或遭遇到重大事件,才会有从骨子里得到改变。
夏林海一气之下,跑到了奶奶的坟头,他要将这么年来在外受到人鬼不如的生活,向奶奶倾诉,从今起,他要堂堂正正做人。
请奶奶在天上看着他,再不让夏家丢人现眼,对不起奶奶,临走也没有来送您;是做孙子的大不敬。
夏林海跪下,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才离开。
夏林海回家的消息不胫而走,成了这里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前面说他是嫌疑犯,后面又说他发财了,荣归故里。
夏林海是一条懒虫,十里八乡无人不知,现在成了大老板,这事可得考量。
有的说他的钱,得来肯定不正当,也有的不相信他能发财,有的说破天他也不信。
有的说他小聪明还是有的,逼上了绝路,不得不发奋图强,才闯出一片天。
有的说很可能走了一个狗屎运,摔了一跤,拾到一包金子。
反正各种版本都有,五花八门,一时间传得沸沸扬扬,这些人真能编,大概他们袓上都是干编剧出生的。
今晚,夏林海无论怎么说,怎么劝说父母,就是不到镇上去住宾馆。没有办法,叫司机到镇上饭店里炒几个菜打包回来,再带一瓶打蚊子药回来,司机去办了。
叫父母等一会儿吃饭,他们三人在一起说说话。
聊着聊着父母最关心的就是夏林海成家的事。
夏林海说:“这个就别担心,儿子给你们生了一个孙女儿,现在都上小学了,长得比明星还漂亮,下回回来带给你们瞅瞅,这次回来太仓促,没来得及等她放假,所以她母女都没来看你们。”
父母对儿子的话半信半疑。
夏林海看出来了说:“是真的,这还有假,你看我有小车,还有专职的司机,这还能骗你们吗?”
“我们不是不相信,生活是实打实的东西,不能有虚的,一日三餐,少了就不行。”
“爸,这我知道。我还要在镇上给你们买一套房子,不过装修要你们照看一下,我没有时间久留。”
听了儿子这话,二老面面相觑后。
父亲说:“我们没能力贷款。”
“妈,爸。不用贷款。这镇上房子,儿子已付了首付后面钱我每个月直接打在存折上,无需你们操心。”
父亲又说:“去年就有一家,儿子付了首付,到了月打电话找儿子要钱,儿子说等等,老人急得不成样子,问亲戚朋友借一点,垫了两个月,儿子还是没钱寄回来,借不到就得贷款,要是付不上,那首付的钱一时也拿不出来,老两口舍不得,只好到联社去贷款,那也只是暂缓,后来儿子还是没钱打回来。”
“不舍买,也得买,好在房价涨了,稍稍赚了点,后来儿子知道了回来一把将钱拿走了,说拿去要做一笔大生意,后一打听是还赌债了,要是不还人家就打断他两条腿。”
“妈,爸放心,回去我一次性将款打齐。”
“那行,装修没事,有钱就装,没钱就停。”父亲说。
“小海你在镇上买房我和你爸不反对,要量力而行。”
夏林海的父亲拉拉老伴,意思说这干什么,我们自己弄弄能住就行了。
“哈哈,你们弄错了吧。”
“怎么错了?我们老了,还没老糊涂。”
“买这房子就是给你们住的。”
“我和你爸不去,家里田呀地呀,还有山上一些东西都得照应,没这些我们喝西北风去呀。”
“这样吧,给家里的房子随便修一下,给你们一万块,怎么装我不管,这行吧。”
当场就把钱掏出来交给了母亲。见到妈乐得笑嘻嘻。爸满脸不高兴。这表情是说儿刚回来,还不了解是真有钱,还是水货,真有钱才是硬道理,但父亲也怕这钱来路不明。
“爸,放心,我一不偷,二不抢,都是儿子的血汗钱,放心用吧。”
夏林海母亲知老头子就是死脑筋,她不理踩他,并吩咐儿子去喊大伯二伯过来吃个饭。
“等等。”父亲说:“你的钱是不是来得正道,如果不正道的钱我们一分也不能要。”
“哈哈,爸你想哪去了,你儿子怎么会做那些偷鸡摸狗之事,更不会做些伤天害理的事情。你们的生活费也别担心,现在由儿子赡养你们,低保就不吃了,谢谢村支书,看看这村哪家穷就让给谁家吧,你们每月一千块够了吧。”
本来想多给些,夏林海要说两千,他们更是不相信。
“够了,还有得多,我跟你爸每月只要五百,也差不多够了。别将脚拉空了,到最后收不起窝,到那时人家就笑死了,孩子,那可不是闹着玩的。”父亲语调低但很严肃。
“不会的,儿子有分寸,你们就放一百二十四个心吧,你们的儿子不是过去夏林海了,我都四十好几的人了,再说也不是喝了酒后的话。”
“如果真的是那样就好,现在镇上买房不吃亏,好多人都说房子升值的空间大。”
“妈,你也懂这个呀。”
“我在镇上听人说的,现在就是这样,今年买了,明年就可能涨呢。”
“等你们装好了,我回来,给你们购家用电器,这次突然回来,随身带的钱不多,都是那事闹的,说我是在外逃犯,怕你们也被牵扯进去,你们这么大的年纪怎么受得了。”
“算你还有点孝心,去把你大伯,二伯叫来,老哥几个在一起喝点酒。”父亲这么吩咐着。
夏林海不想去。“这些人都白疼你了。”
“妈,不是你说过的吗?痛哪块肉,就烂哪块。”
“快去,再过一会儿人家都吃过饭了。”
“我怕他们骂。”
“你知道怕骂了,好吧,你同你爸说说话,我去吧。”
“妈真好,谢谢。”儿子在父母面前永远是个孩子。母亲边说着向外走。
“爸,我回来有个把小时了吧,怎么没见你抽一根烟?”
“戒了。”
“大伯,二伯呢。”
“他们抽。”
“那你为何戒了。”他本不想说,儿子问了就实话实说。
“头几年只顾找你,家里田地都荒了,猪、鸡都没养一只,村里见我们实在揭不开锅了,就叫我们申请吃低保,就吃上了,这四五年还好,有了低保钱,田里,山上也能长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