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转过身,回过头,问,“你去哪了?”
师尧小心翼翼的抬头,却不敢直视宣明帝的目光,在他略显苍老的脸上停留了一瞬之后,又低下了头,却没有言语。
宣明帝已经有四十多岁了,在整个大齐上下平均年龄不超过五十的人来说,已经算是高龄了。
人都说,五十而知天命,然而,四十多岁的宣明帝已经很明显的让人觉得他已经是在等了,在等薨逝归天,在等太子即位。
然而,谁愿意死呢?
特别是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的皇帝。
宣明帝是不愿意死的,他的眼球虽然带着不受人力所控制的代表着老年的浑浊,但是眼神却依旧清醒。
就在刚刚那一瞬间,师尧分明感受到了浓重的杀意,她知道,这一关若是过不了,别说等到明晚的中秋劝说皇上将大皇子齐泽留在京城了,就连自己的小命都保不住。
而且,师尧知道,宣明帝定是知道自己去见什么人了,说不定连她们这一下午商量的什么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告诉朕,你去哪了。”宣明帝突然笑了,浑身上下充满了和煦,他走到跪在地上的师尧的面前,也不叫起,就这么低着头,看着她,“你去哪了?”
这个问题,宣明帝重复了三遍,也耗尽了宣明帝所有的耐心,师尧知道若是再不回答,宣明
帝就没有兴趣听自己的回答了。
师尧抬起头,眼中已经是含着泪水,豆大的泪珠子衔在卷翘的长睫毛上,杏眼迷蒙,带着江南水乡的烟雨朦胧,浑身散发着无害的气息,今日特意穿的水蓝色百褶长裙铺在地上,渲染了一片纯净,鬓间素净的玉钗越发显得她出淤泥而不染,只见她楚楚可怜道,“皇上容秉,今儿个下午,咸福宫的荣贵妃姐姐请妾前去喝了杯茶。”
这三次问话,不过是宣明帝给师尧的一个考验罢了。
宣明帝想要的是一个听他话的小姓之女宠妃,而非是一个与世家女相勾结的妃嫔,前者他会信任并且宠爱,后者却弃之蔽缕。
果不其然,宣明帝听到了他想要的答案,伸手将她扶起来,又问,“你们说了什么?”
既然开了口,师尧便不再犹豫,当下便将今天下午她们三人所谈之事挑拣着告诉了宣明帝。
是的是三人,德妃、荣贵妃还有她,师尧并没有将太子妃梁殷也在场的事说与宣明帝,也并没有事无巨细的将荣贵妃的打算说出来。
师尧在赌,赌荣贵妃对咸福宫的掌控力度,赌宣明帝知道她今下午去了咸福宫不过是因为后宫路过的宫人报了信,而非明明白白的掌握了她们四人的行踪。
“荣贵妃说,只要妾愿意说服皇上将大皇子留在京城,定会给妾想象不到的好处。”这话确实是荣贵妃的原话,师尧并没有说谎,她眼觑着宣明帝的神色似乎是相信了她的话,又开口,“妾向来有自知之明,一向人微言轻,自然没有这么大的能耐能劝得动皇上,但是却被迫上了荣贵妃的贼船,却也只能硬生生的接下了这个难题”
如果师尧没有猜错的话,今日,荣贵妃是故意留她在咸福宫这么晚的。
她们都是聪明人,若是真要制定什么计策,有时候一个眼神就能心领神会,然而,荣贵妃却耽搁了她这么长时间。
中途,师尧早就想告辞,是荣贵妃拉着她不肯她走,当时师尧并没有多想,毕竟只是回宫迟了些罢了,以前也是有过的,但是她忘了以前她回宫迟是因为别的闲碎小事,今日却是不一样。
明知道今日宣明帝是翻的她的牌子,到了点侍寝的人不在,宣明帝肯定是要过问,这一问一查,宣明帝又不是傻子肯定是知道丽婕妤去了什么地方。
而刚好从咸福宫回来的丽婕妤便能亲口给出宣明帝想要的答案。
总之,一句话——师尧这是被人利用了,当了荣贵妃和宣明帝的传话筒。
要将严皇后一党的淑妃拉下马,就必须有宣明帝的首肯,要让大皇子齐泽留在京城,也必须要宣明帝的点头,师尧一个小小的婕妤,在后宫前朝都是仰仗着宣明帝的鼻息生存的女人,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能耐说服宣明帝,从而办成这两件大事?
说到底,这不过是荣贵妃隔空问宣明帝:咱们联手否?
三年前,皇后和宣明帝联手将梁、杨两家打的个措手不及,刚进宫的李昭仪也是扮演的这个角色,甚至来说还有不如,因为李昭仪根本就没看透这一点,反而遭了皇后的算计。
第三十一章()
“既然是难题,那就朕来帮你解决。”此时此刻,宣明帝对师尧的疑心这才消了一大半眼中重新出现了师尧熟悉的温情与暖意,他伸出手,轻柔的替师尧理了理她鬓间略显凌乱的秀发。
此时的他温柔的不像是一个皇帝,但是师尧一个字都不会相信他说的话,一个眼神都不会相信。
师尧也很庆幸,自己从来都没有信过他。
宣明帝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终于是牵着师尧的手,两人一同回到了寝殿。
原本凝结的气氛终于回暖,甚至两人走在路上,在这月色之下,两人四目相对之中,硬硬生生多了些朦胧美,朦胧到宣明帝竟然恍惚的问,“你,就这么信任朕?”
后宫之中从来都不是太平的,各宫妃子口中叫着姐姐妹妹,实际上都恨不得将对方杀得片甲不留,各种手段千奇百怪,各类花样品种繁多,若是没查出来还好,若是查了出来,自古皇帝都得讲究一个秉公办理,国法家规自然是依法处置,就算是皇后也不例外。
这些宣明帝知道,师尧也知道。
但是,今日,宣明帝就这么一问,师尧却将她明晚的打算明明白白的说了出来,没有丝毫隐瞒。
这可是构陷妃嫔啊!要认真算起来,虽不到满门抄斩的罪名,却也差不离了。
这是信任,还是其他的什么,宣明帝并不敢想。
师尧望着宣明帝复杂的眼神,低声道,“妾小的时候,生母还尚且在人世,又一次哥哥莫名中了毒,大夫说除非是找到病根儿,否则是治不好的。娘亲一听,立马让院子里的丫鬟、嬷嬷排成排站出来,她说:进了我的院子就是我的人,若是有谁用你们的家人威胁你,或是直接威胁你的性命,以此对主子不利,尽管来告诉我,我定会给你们一个交待,相反若是主子有什么不利,你们统统都要陪葬。”
师尧握紧了宣明帝的手,认真的说,“这句话,妾一直记在心里。妾进了宫就是皇上的人,若是有谁以此来威胁妾,妾都会亲口告诉皇上,无论皇上是什么决定,却都问心无愧。”最后,她忽然笑了,“还好,皇上愿意听妾的解释。”
月光下,明灭的树影中,师尧坚定的眼神中,笑靥如花中,整个人,美得不可思议。
“你,很好。”宣明帝只是看着她说。
一段话说的情深意切,吐字清楚,表了忠心,也实实在在的给荣贵妃挖了个坑,总不能被利用了还不允许反击吧?而且还是不容荣贵妃拒绝的反击,毕竟,荣贵妃是真真切切的威胁了她,虽然她也是心甘情愿的踏进了咸福宫,只是,她这话一出,很明显瞬间就将自己洗白了,非常干净,出淤泥而不染。
宣明帝眼底最后的那丝怀疑也消失殆尽,剩下的只有信任。
从入宫到现在,别看之前师尧有多么受宠,这一刻,她才算是真正的得到了宣明帝的信任。
因为,从第一次侍寝过后就再也没有反应的系统,终于开了尊口,'攻略值+10'
十点,整整十点,这对于想宣明帝这样疑心病重得不可思议的皇帝来说,一下子加了十点的攻略值是完全想都不写敢想的。
也让师尧不由得看到了希望。
她一直以为,宣明帝是没有心的,成为他心里最重要的那个人,也是完完全全不可能的事,但是今日发生了一系列的事下来,宣明帝居然加了整整十点,这是不是说明,宣明帝逐渐认为她不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棋子?
男人对女人,最怕的不是没有肉体上的兴趣,而是从头到尾都将她视为玩物,视为棋子,视为一个随时可以放弃的东西。
——————————————
对于信任的人,宣明帝似乎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一般,一路上都在闲聊。
他问,“你有一个哥哥?”
似乎提起亲人,师尧的心情都会非常好,只见她会心一笑,点头道,“回皇上,妾的哥哥大妾三岁,今年也才十八,得清风书院举荐得受皇恩,有了进士出身,如今正待在家等候皇上差遣呢。”
大齐的人才选举制度非常的有趣,它既不像是乡举里选,又不像是九品中正制,亦或是什么科举制,而是一种更加融合性的选举人才制度。
朝中的官员除非皇上特例提拔谁,大多都是出自全国九州的各大书院,每个州设一个书院,每年春,由书院设定考试选出前十名人才赐进士出身,共十九九十名,送往中央,再由中央设定官职,若是一年下来中央没有授予官职,那么你这一年算是白费了,需要再到书院重新读上一年,再行考试,重新走仕途。
一年春闱,整整九十个人,全国各州的官员空缺也没那么多,寻常百姓若是没有人脉就算是进了书院读书,考上了进士,没有官给你补缺也同样是枉然。
这世界上从来就不缺当了一辈子进士的读书人。
当然,进士是一个读书人的希望,无数寒门子弟望求平步青云的期望,至少这个进士出身是无论寒门还是世家都可以拥有的,其中也不乏有寒门子弟被贵人看中一朝补了缺做了大官的幸运者。
师尧二伯,师正渊就是这个幸运者,当然他的这个幸运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得了杨家庶女的青眼,杨家才给了师正渊这个寒门子弟一个恩典,让他补了某州某郡某县的一个缺,当了县丞,虽说是九品芝麻官,但是至少也是官,帮自家哥哥谋个缺还是没有问题的。
师正生的官就是这么来的,至于师正生又是如何混到现在这个地步的,就又要说道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了,这其中,自然是不便赘述。
师钰正在家等候皇帝赏官,这在整个大齐的读书人中并不罕见,但是在京中,世家子弟冗杂,一块招牌砸下来都能砸到五个世家子的京城,还在家中等候吏部任命的年轻人可不算常年。
世家子,一旦确定了从政,有了进士出身的第二天,恐怕家里就早早的给他安排好了出路,这就是百年世家和小姓之间的区别。
“哦?才十八?真是年轻有为啊。”宣明帝叹道。
十八岁的世家子是进士出身,并不稀奇,但是十八岁的小型之子有进士出身就让人有些意外了。
寒门小姓和世家子弟的区别往往是巨大的,这不是人生下来聪不聪明的区别,而是家族底蕴的差距。
都说百年世家、世家百年,这世家为何能流传百年而生生不息呢?
就是因为家族底蕴,一个家族的底蕴又是从何而来呢?这就要说道从古至今便一直受人珍惜的东西了——书籍。
书籍,就是知识,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世家藏书不知几何,就算一着不慎被满门抄斩,只要还有一个火种在,只要脑子里还装着知识,潜心读书,就能有一线希望将家族流传下去,从而慢慢发展,重新成为新的世家大族!
而寒门小姓,发展时间太短,往往家中只出过一两个官员,家族底蕴是不够的,这也就造成了,寒门子弟读书能读的就那么几本,书院里提供的也就那么几本,世家子弟一出生却有一屋子终生都难以看完的书在等着他们垂青,而寒门却只有那么几本。
这不可逆转的,就造成了世家子弟和寒门子弟眼界的差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大多数读书人都没有那个精力和时间去行万里路,包括世家子,而前者却又是寒门所渴望而不可及的东西。
久而久之世家和寒门的差距就渐渐拉开了,成为了如今的局面,虽不说天壤之别,却有常人难以跨越的鸿沟。
其实,从一开始,家族本没有世家和寒门之分,只因差距大了,称呼也就变了。
没有哪个寒门子弟能在皇上面前留下姓名的,早前,师尧也并不准备将师钰引荐给宣明帝,因为时机还不成熟,此时引荐,未免有野心膨胀、想要发展自身在朝堂上的势力的嫌疑,虽然她本来就有这个意思,但是却不适合过早的暴露给宣明帝。
然而,既然今天宣明帝主动问起,师尧不举荐自己的哥哥就显得太过愚笨了,“从小哥哥便非常疼爱妾,生母过世得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