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四皇子无忧面容之上一直挂着笑意,见三皇子无隐上前,只一手比了个请的姿势:“三哥头次来臣弟府上,不如进去坐坐。”
孰知三皇子无隐并未理会,而是近前直言问说:“云生手臂的伤,与你有关?”
四皇子无忧听之神色明显一顿,显然未曾料到,无隐忽然来访,是为此事。
但四皇子无忧并未隐瞒,面容之上的笑意敛了敛,微一颔首:“是。”
就在四皇子无忧一声应是之时,出乎众人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
只见三皇子无隐猛地一拳向四皇子无忧的面部袭去。
不偏不倚,正中四皇子无忧的左侧脸颊之处。
三皇子无隐这一拳用了气力,四皇子无忧当即脚下一步踉跄,抬头之时,唇角已经氤出一丝血红。
四皇子无忧被一拳,抬首之时,面容之上亦没了方才和善的笑意。
神色冷然之间,亦是右拳一挥。
却在即将落在三皇子无隐的一侧面颊之上时,猛然收住了拳风。
四皇子无忧神色清冷,甚至带着些薄怒,语声亦是清冽无波:“三哥这一拳,我受了。但却并不是因为你,而是我欠云儿的。”
三皇子无隐见四皇子无忧的拳风猛然收住,亦略有迟疑一瞬。
又听无忧此言,当即欲言之时,却听四皇子无忧接着说道:“但三哥不要以为,你年长我几岁,便可任意而为。”
话说间,四皇子无忧收了一身的凌厉之势,看着面前的三皇子无隐语声淡淡:“想必三哥也没了去我府中喝茶的兴致,臣弟就不勉强了。”
话必,四皇子无忧转身向府门而去。
行走间衣带挡风,神色沉然,薄唇紧抿。
一旁相随的小斯见自家主子的神色,当即低首不敢多言。
第265章 事情闹大了(1)【多谢大家祝福加更】()
但谁也没有想到,三皇子无隐与四皇子无忧二人,不过在四皇子府门前这短短的不到半炷香时间的争执,却为云生乃至多人的不少烦恼。
当朝御史,有上谏王孙贵胄,下弹大小官员之职。
而就好巧不巧的,在四皇子府门前发生的这一幕,被一名御史看个正着。
翌日早朝之上。
一封奏折,将三皇子无隐与四皇子无忧一起给参了。
只说二位皇子不顾皇家体面,当街争斗云云。
这一举动,是三皇子无隐与四皇子无忧皆未曾料到之事。
皇帝看了御史呈上的折子,当即一拍御案,对二位皇子大加斥责,且罚了二人半年俸禄。
下了早朝之后,皇帝又单独留下了二位皇子在御书房中。
御书房中,皇帝面色略有阴沉,独坐与御案之后。
殿门紧闭,殿中只余父子三人。
大殿中的光亮略显昏暗,沉肃的气氛之下,御案一侧的铜制香炉中的龙涎香袅袅升腾。
皇帝将那本弹劾二位皇子的折子“啪”的一声扔到一旁,沉声看着殿下并肩而立的两位皇子。
“说说吧,因为何事。”
三皇子无隐与四皇子无忧二人对视一眼,三皇子无隐率先而言:“因为一些小事,是儿臣冲动了。”
四皇子无忧在旁接言道:“三哥不过与儿臣闹着玩儿,未曾想闹到了父皇这里。”
听了二人之言,皇帝却并不买账,当即一声冷哼:“哼,闹着玩?那云生,可是白家的嫡女白云生?”
听到皇上的话,三皇子无隐与四皇子无忧皆怔愣一瞬。
即便二人多么不合,但在这件事情之上却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
二人皆不愿此事牵连到云生的身上。
但却不曾想,皇上竟然早已知道此事与云生有关。
三皇子无隐与四皇子无忧又相视一眼,同时微不可查的略摇了摇头。
皆表示这件事,并不是自己说出去的。
但同时心中亦是明了了,定然是那御史当时与二人的距离相隔并不远,听到了二人只见的谈话。
此时二人心中周旋着此事该如何才能不连累云生的同时,皆将那御史在心中砍了一万刀也不解气。
而皇帝在上,将二人只见的眉眼之色看的一清二楚。
又见二人并不回答,当即依旧沉声道:“既然不说,那便是默认了。”
四皇子无忧还未曾言语。
三皇子无隐却是心急而道:“父皇,并非您所想的那样。”
皇帝再上又是一声冷哼:“哼,你认为朕所想怎样?你二人于大庭广众之下,不顾皇家颜面,为了一个女子大打出手,这成何体统。”
皇帝话说着,“啪”的一声,一掌拍向御案之上,显然动了真怒。
三皇子无隐的话,也被憋了回去。
二位皇子当即同时跪地请罪:“请父皇喜怒,保重龙体要紧。”
但出乎二人意料之外的是。
皇帝在极怒之后,却是并未再多言,而是面色沉肃,一挥手:“都给朕回去闭门思过去。”
第266章 事情闹大了(2)【加更】()
得了赦令,二位皇子谢恩告退。
出了御书房之后,向来并不亲近的二位皇子,却难得的同步而行。
起先皆不不言语。
但临近宫门将要出宫之时,三皇子无隐重是率先开口说:“此事恐会牵连云生。”
而四皇子无忧亦是颔首而说:“却不知父皇会如何处置此事。”
二人皆为云生忧心忡忡,猜不透皇帝的心思,又被命在回府中闭门思过。
皇命不可为,二人皆是忧心加为难。
二位皇子各自上了各自府上的马车,谁也并未再多言。
但当到达二皇子府门前之时,却又见到对方的马车亦在一旁。
原来三皇子无隐与四皇子无忧,皆想到了为此事来找二皇子无极帮忙。
二皇子无极向来办事沉稳持重,且比三皇子无隐与四皇子无忧皆入朝早上几年,对万事也更为熟悉。
所以二人同时想到了来找这个沉稳老练的二哥帮忙。
但见到对方的马车皆停在此处之时,四皇子无忧却止住了步子。
三皇子无隐看着他,无忧却轻然而道:“既然你我皆为同一事,三哥去即可,我府中还有些事物,便先行一步了。”
话必,四皇子无忧颔首一礼,未待三皇子无隐答话,转身上了马车,向四皇子府的方向驶去。
自从四皇子无忧回到宫中之后,三皇子无隐便一直对四皇子无忧并不亲近,甚至有些并不待见。
而二皇子无极一向沉稳老练,无论心中是否认四皇子无忧这个弟弟,但表面之上,却并未显示出有何不喜,只是也并不亲近而已。
真因为此,四皇子无忧知道三皇子无隐与二皇子无极的关系更为亲近,若是他去,自然会比自己这个并不亲近的弟弟前去更为妥贴。
所以四皇子无忧方才先行一步回府。
但无论二人如何担忧筹划,该发生的事情,还是要发生的。
第二日晨间一大早。
白府门前,便停下一辆来自宫中的马车。
迎门小斯紧跑着向内院而去。
彼时云生正与白老爷,白夫人还有云双一同用着早膳。
那小斯跑的情急,跨门槛之时被绊的一个踉跄。
白夫人见那小斯这般没个规矩,当即轻斥一句:“何事如此慌张。”
那小斯其气喘吁吁的,好容易喘匀乎了一口气,方才断断续续的说:“宫宫里来了来了旨意”
白老爷听了一惊:“宫里来了旨意?”
那小斯猛的点点头:“嗯让老爷老爷前去前去接旨呢”
事出突然,白老爷脑中回想一番,未想到有何事需要得宫中旨意。
当即无论如何,却也得赶紧的前去接旨才是。
而当白老爷白夫人,还有云生云双,带着府中一众侍婢仆从迎出门时,那传旨的宫中内侍,已经来到了门外。
一身青蓝色宫中内侍袍服,双手捧着一道圣。
拔着尖细的嗓音高声道:“白家嫡女白云生,前来接旨!!!”
这下子众人更是不明所以了。
第267章 入宫(1)()
本以为是白家生意上的事情,而不知为何来了宫中旨意。
但众人未想到,这旨意却是给云生的。
白夫人与白老爷,还有云双,皆看向云生。
云生却也摇了摇头,表示不知。
宫中传旨内侍一步跨入门中。
只听那内侍再一次拔着尖细的嗓音高声道:“白家嫡女,白云生前来接旨。”
虽众人不知这旨意为何,但云生还是来到了那内侍近前。
却是白夫人与白老爷还有云双,已经在云生身后跪地领旨。
云生见此,虽极不情愿下跪,但也不想为这点事儿闹出些什么差错来。
没办法,当即也慢悠悠的跪了。
如此,那宫中传旨内侍方才两手摊开了手中的圣旨,轻咳一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传白家嫡女白云生,即刻入宫觐见。”
瞧着劳师动众,整个圣旨上却只短短一句话。
云生双手接过圣旨起了身,不禁心中腹诽古代官僚主义的形式大于实际。
白老爷与白夫人听说皇上要召见云生入宫,当即略有忧心。
白老爷从白武手中接过一张银票,笑着上前塞到了那传旨内侍手中:“內监大人辛苦了。”
那宫中内侍也不推脱,低眼看了看银票上得数字,瞬时之间变了脸。
方才那副趾高气昂的模样当即消失不见,换而之一副开了花儿一般的笑脸。
一边将银票收入怀中一边笑着道:“杂家这也是分内之事,还轻白家大小姐,速速随杂家入宫觐见吧。”
白老爷当即应是,而后却低声询问那宫中内侍:“內监大人可知,圣上为何突然传召小女入宫觐见?”
那内侍略思量一番,但却摇了摇头:“这杂家可是不知,圣上的心思谁又能看的明白,杂家也不过是个传话的而已。”
白老爷见问不出什么,也是别无他法。
让云生回房,略作整装梳理,换了一身稍显正式的妆容。
临行前,白家二老又百般叮嘱云生:“定要小心行事,早去早回。”
云生随着那宫中传旨内侍出了门,上了一顶宫中抬来的蓝顶小轿。
临上轿前,云生见不远处一方黑影闪过,燃一依旧一身黑衣劲装立在不远处。
云生与其对视一眼,微不可查的清浅颔首。
轿夫掀开轿帘,云生闪身入内。
小轿内空间并不大,两侧的窗口上的帘子也是封死的。
只能容纳一人之身的空间,便显得有些狭小而逼仄。
二人抬的小轿左右摇晃着,云生只能透过前方的轿帘微微摆动而看到路面情况。
行走不多时,小轿听了一下。
只听那传旨内侍在外道:“这是圣上召见之人。”
云生一直在轿中端坐,那内侍话必,便见有一名身着软甲的宫门近卫,掀开帘子向内看了一眼。
见并无不妥之后,方才放行。
小轿再一次抬起,而这一次便入了宫门。
说到底,这还是云生来到这里这么久,第一次入宫,却不曾想是被这样一个逼仄狭小的小轿给抬进去的。
第268章 入宫(2)()
云生侧耳静听,入宫之后,周围变得静谧不已。
甚至连抬轿人与内侍的脚步,亦变得清浅许多。
小轿又走了约么几分钟的路程,这一次再停下之时,轿夫掀开了帘子。
那传旨的内侍在旁道:“姑娘请下轿吧。”
这内侍收了白老爷的银子,自也是不好太过薄面。
云生下了轿子,他在云生一侧压低了嗓音轻声叮嘱道:“这宫中不比外面儿,姑娘形容举止都得小心着些。”
话说着,便略在前半步,引着云生向内而行。
一路之上低眉敛目,双眼直视脚下前方,头亦不曾抬起。
而云生哪里会顾及那么多劳什子规矩,一边随着内侍快步前行,路上时不时打量着周遭的风景。
现代之时,云生也曾去过一些古建筑的旅游参观景点。
但多是以清代建筑为主。
而这宫中,却更像是中国的古汉代时期的建筑模式。
比着清代时期的雕梁画栋,这里略显古朴而庄重一些。
高扩的建筑群,夯实的青墙,碧瓦红木而建,殿宇台阁林立拔地而起,搭建有序,难以望到边际。
绕过一道宫门,内里青砖铺地,中间立着一方大鼎。
内侍引着云生从一旁上了台阶。
“宣室殿”三个大字,威严而肃穆。
殿前身着软甲近卫守立,神情庄重目不斜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