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成为乔布斯-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打造合适的界面就必须使软件和硬件相互匹配。主要软件已基本准备就绪:麦金塔电脑上的itunes是将音乐数据库导入ipod的最佳工具。但便携式播放器本身也需要操作系统来支持用户界面,就如同麦金塔所使用的macos操作系统让用户能够通过鼠标和键盘实现与图形用户界面的交互。软件团队将牛顿操作系统进行了改良,加入了从一家小型创业公司portalplayer(芯片供应商)那里买来的基础文档管理系统,也使用了macosx操作系统中的一些元素。

第67章 跟着直觉走(6)() 
硬件的打造过程比打造软件更艰难。到了乔纳森艾维和设计师团队大显身手的时候了。他们发明了“拇指滚轮”装置,与大部分鼠标上的滚轮类似。ipod上的拇指滚轮是一个平面的转盘,可以顺时针滑动,也可以逆时针滑动,能够在屏幕上显示的歌曲列表中进行导航。艾维和他的团队还做了一些改良,让滚轮的设计更为巧妙。滑动滚轮的速度越快,光标在歌曲列表中上下移动的速度就越快。转盘的中央有一个按钮,轻触就能选定歌曲,就如同点击了麦金塔电脑的鼠标。转盘的外围一圈是其他功能按钮,让用户无须看屏幕就能够快速切换到下一首歌、重新播放当前这首歌,或跳回刚才的那首歌。

    用户界面上的突破让ipod看起来如此独特,仿佛拥有了魔力。软件方面还有许多其他创新之处,比如用户能轻松实现ipod与itunes同步,但最重要的突破是导航系统,如果没有合适的导航系统,用户将被淹没在1000首歌曲中无所适从。导航系统还带来一个额外的好处:由于ipod用户界面设计非常巧妙,能够轻松融合更多技术,使设备的功能越来越丰富,成本却越来越低。拇指滚轮技术的实现一半靠硬件一半靠软件,这一独特的技术使苹果轻松地申请到了专利和版权,没有竞争对手敢抄袭。如果是纯粹的软件,很容易被模仿。在ipod精美时尚的外壳下隐藏的是一台复杂的智能设备,苹果公司又一次找到了恰当的方式去控制这台设备。ipod也证明了艾维的实力,他不仅能设计机器的外观,还能打造用户体验。对史蒂夫来说,这一点至关重要。

    2001年10月23日,ipod发布会在苹果公司总部的一个礼堂里举行,由于团队成员没有对ipod寄予多少厚望,因此选择的礼堂很小。但在座记者的反应却出乎意料。史蒂夫赋予ipod的一系列特点注定了这个产品将要改变用户行为,ipod的受欢迎程度完全出乎意料。

    每一个用户都会爱上它。苹果公司史无前例地给每一位参加发布会的记者都发了台ipod。这些技术板块的记者、评论员和行家大肆赞美ipod的各种功能,有些功能甚至不是苹果重点宣传的内容。收到赞誉最多的是随机播放功能,史蒂夫本以为对这个功能感兴趣的人不会很多。所谓的“随机播放”模式让ipod变成了个人收音机,只会播放自己下载过的音乐,但却无法预测播放顺序。如果用户的播放列表很长,随机模式能让用户忽然听到已经很久没听的歌曲,帮助用户重新发现音乐的乐趣。

    ipod让苹果公司的品牌形象更加炫酷,也进一步扩大了用户群,特别是年轻用户群。ipod成为21世纪初的随身听,也是“数字中枢”战略的第一环,苹果公司还将推出一系列富有创意、强强联合的软硬件和网络产品。ipod也是帮助苹果公司扭转乾坤的关键产品,让它从此走上了高速增长之路。“我们追随自己内心的渴望,”史蒂夫回忆起他的团队非常讨厌当时市场上的音乐播放器,“最终超越了竞争对手。”

    ipod也考验了史蒂夫对消费者的信心,消费者对ipod的热情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们不熟悉这种听音乐的方式,而且ipod售价高达399美元,索尼的cd随身听售价还不到100美元,因此ipod刚开始销量并不高。ipod推出后的第一个季度,销量只有15万台。一年后,史蒂夫把第一代ipod的售价降低了100美元,同时推出了第二代产品。第二代产品采用了新式“虚拟滚轮”,事实上是一个圆形触摸环,比起第一代所使用的机械物理滚轮,虚拟滚轮滑动起来更方便,也不容易损坏。第二代ipod的推出不仅再次改善了用户听音乐的体验,也印证了苹果公司生产能力的复苏。ipod加快了苹果公司的新陈代谢,完善了其组织架构,让苹果具备了不断推陈出新的能力,而渐进式创新最终将引爆一场技术革新。这正是10年前史蒂夫和盖茨在帕洛阿尔托接受我的联合采访时,盖茨灌输给史蒂夫的观点。

    ipod仿佛给苹果公司上了发条,让它拥有了不断超越自我的能力。有些超越需要最高层的统筹执行。ipod的低价(至少跟苹果电脑相比属于低价)迫使苹果学会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提高产量。另外,消费电子市场的竞争格局迫使苹果不断推陈出新,ipod更新的速度比电脑快得多,对苹果的生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苹果为了满足产量需求而建立的运营秩序最终让公司变得更为强大。蒂姆库克建立了跨国供应链,还和鲁宾斯坦联手与亚洲工厂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以史无前例的速度生产高质量的机器。ipod加快了苹果公司的运转速度,将使其在未来几年受益颇多。

    不断超越自我也意味着苹果公司的高管,包括史蒂夫自己,需要用全新的方式来思考公司的未来,他们必须紧跟技术的发展趋势。“学习新的技术和市场趋势对于我和其他苹果员工来说都是一种乐趣,”史蒂夫在ipod推出的几年后告诉我,“事实上,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学习技术和市场趋势的方式有很多。五六年前,我们不懂视频编辑,于是收购了一家公司学习如何编辑视频。后来我们不懂mp3播放器,但员工很聪明,他们用批判的眼光研究了现有的产品,然后结合苹果已有的设计、界面、材质和电子产品方面的经验,打造出了播放器。如果不去研究学习,我们会变得很无聊。”在另一次采访中,史蒂夫说,“谁在意好想法来自哪里呢?如果你时刻关注的话,一定会发现好想法。”有一段时间,史蒂夫的注意力全都放在解决苹果公司的内部问题上,几乎错过了数字音乐的发展。如今,苹果公司已经站稳了脚跟,他又一次将视线投向了外部市场。“我刚回苹果公司时,它就是位病人,无法外出,无法学习,”史蒂夫解释道,“但现在它已经康复了,不断关注新事物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第68章 做到最好(1)() 
世界慢慢向苹果敞开了大门,苹果也慢慢融入了崭新的世界。ipod是苹果打造的第一台大众消费设备,它的诞生见证了史蒂夫团队一路走来的每一步:先是imovie,然后改变策略做了itunes,接着就是ipod的诞生。史蒂夫的耐心和远见让公司踏上了新的征程,以前的苹果只专注于个人电脑,如今所选择的道路要复杂得多,苹果将沿着这条道路一直走下去,即使这意味着要深入其他领域。在史蒂夫的领导下,如果苹果能够驰骋音乐界,也一定能够在别的行业有一番作为。苹果的愿景始终没有改变:把运算工具交到普通人手中,给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但苹果的视野却完全不同了。

    作为大众电子消费品,ipod的销售渠道不外乎以下几个:家电及电子产品零售商百思买(bestbuy)、电器零售商电路城(circuitcity)、大型百货公司,以及诸如pusa之类的电脑零售商。史蒂夫鄙视上述所有渠道,即使到了产品销售阶段,史蒂夫依然对品位有着诸多要求,那些俗气、低端的销售渠道达不到苹果的审美品位,与他的营销策略也是背道而驰的。他只喜欢在一个地方销售苹果产品:苹果专卖店,专卖店是在ipod推出前4个月开业的。

    多年前刚推出麦金塔时,史蒂夫就不喜欢把苹果电脑放在经销商的店里销售,因为电脑摆放和销售的方式都是他最不喜欢的。售货员唯一关心的只有营业额,并不在意麦金塔有什么特别之处,在ibm和克隆机占领市场后,就更没有动机去深入了解麦金塔了。在工作时,史蒂夫曾和苏珊巴恩斯聊起过开一家与众不同的电脑店,将高端产品展示给有眼光的客户看。

    1998年年初,也就是史蒂夫回归苹果公司的几个月后,他让首席信息官尼尔欧康诺(nialloor)拿出一个网上直销方案,当时戴尔电脑的网上直销业务做得比较成功。欧康诺把任务指派给了埃迪库埃,库埃当时是人力资源部的技术员,欧康诺让他从程序员的角度设计一家网店。“我不觉得欧康诺认为我是设计网店的最佳人选,”库埃说道,“但不知道为什么,他觉得我能搞定史蒂夫。”库埃从未见过史蒂夫,对电子商务和零售业务也知之甚少,他征求了很多人的意见,包括销售主管米奇麦丁奇。“把你最好的想法告诉他,”麦丁奇对库埃说,“不过无所谓,反正我们也不会真的开网店,否则就会得罪现有的那些销售渠道。”一周后,库埃、欧康诺、麦丁奇和其他一些员工开会讨论网店方案。库埃向史蒂夫做了汇报,他采用了可视化的形式呈现了方案,因为所有人都告诉他史蒂夫喜欢比较直观的汇报;他还把方案写在了纸上,因为所有人都告诉他史蒂夫不喜欢看ppt(演示文稿),特别是在小型会议上。库埃的努力似乎都白费了,史蒂夫看了看方案,又递回给库埃,说道,“太差劲儿了。”

    尽管史蒂夫对方案不满意,但他还是让其他参会人员发表对直销网店的看法。参会的高管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潜在问题,比如,网店比较适合销售标准化的产品,不适合进行个性化的配置;没有做过市场调研,消费者未必喜欢从网上购买电脑;最严重的问题是,可能会得罪苹果公司现有的零售渠道,比如百思买和pusa。麦丁奇资格比较老,他静静地看着大家讨论,没有站出来表示反对。终于,有一个持反对意见的高管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史蒂夫,”他问,“网店有什么意义呢?你不能开网店,那些零售渠道会恨我们的。”库埃虽然在这方面也没什么经验,但他立刻反驳了这个观点。“那些渠道?”他大声说道,“我们去年损失了20亿美元!谁在乎那些渠道!?”史蒂夫发话了。“你,”他指着那位高管说,“是错的。”他又看着库埃说道,“而你,是对的。”散会后,他让库埃和欧康诺设计一种方案,让客户可以在网店定制电脑,并能够在两个月内拿到货。

    1998年4月28日,网店开张了。那天晚上,库埃准备开车回家时,特地去了史蒂夫的办公室,告诉他在短短6个小时内,网店的销售额就达到了100万美元。“太棒了,”史蒂夫说道,“如果我们有实体店的话就更好了。”库埃意识到史蒂夫永远不会满足。他喜欢接受挑战。

    史蒂夫喜欢那些华丽的实体店。去意大利或法国度假时,他会拉着劳伦一起逛奢侈品店,比如华伦天奴(valentino)、古琦(gucci)、伊夫圣洛朗(yvessaintlaurent)、爱马仕(hermès)、普拉达(prada)等。他通常一身波西米亚打扮,穿着破旧的牛仔裤和勃肯鞋,拉着劳伦一起逛奢侈品店。进店后,两人往不同的方向走去,劳伦随意地浏览着商品,史蒂夫则会与店员聊天,问一大堆问题:为什么店里货柜那么少?店里客流量如何?他还会观察店里的内部装潢,自然光和人造光打在木头、拱顶和阶梯上,营造出的氛围让人产生了花钱的冲动。对史蒂夫来说,这些奢侈品店实现了他始终无法实现的目标:在一家漂亮大气的专卖店里,以超高的利润率销售能够彰显生活品位的产品。产品陈列的方式也是奢侈品能够卖出高价的原因之一。电路城和pusa里狭窄的过道和无趣的售货员注定了苹果与奢侈品之间的巨大差距。

    1998年,史蒂夫说服服装公司gap(盖普)的ceo米基德雷克斯勒(mickeydrexler)加入苹果公司董事会。2000年,他聘请塔吉特公司(targetcorp。)分管营销的副总裁罗恩约翰逊(ronjohnson),让他加入苹果公司高管团队,任务只有一项:创建理想的实体店。“麦金塔是独一无二的,”史蒂夫多年后告诉我,“关键在于如何在实体店里向客户展示麦金塔的与众不同之处,并且让售货员更加了解电脑的性能。如果我们做不到这一点,苹果公司就一定会破产。”

    约翰逊来自传统零售业,但他是史蒂夫心目中的理想人选。约翰逊在斯坦福大学读完mba后,第一份工作是在连锁百货公司mervyn当卸货员。到塔吉特工作后,他请迈克尔格雷夫斯(michaegraves)为商店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