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次自两个嫂子带着郝义来过一次之后,她以为自己说的很明白,但郝义大约不死心,还往城里跑了三四回,回回在路上遇见她,试图跟她说话,她都是冷冷应一声就走了,时间久了郝义也没再出现。
娘家人大约也感觉到了她坚定的态度,也没上门来烦扰。
过年的时候她也没回乡下,在县上割了两斤肉,买了一块钱的糖,半斤花生,跟孩子们在县城度过了离婚后的头一个年。
大年夜里,周志刚在院子里教杨桃儿放鞭炮,吓的小丫头哇哇乱叫,却还要尝试,直逗的周志玲跟杨杏儿大笑,团起雪团去砸周志刚。
“哥你别欺负桃儿了!”
“志刚哥你别吓桃儿了!”
周志刚一边躲着雪团,一边为自己辩解:“是这小丫头说不怕的,我才教她放的。”他一手拿着点燃的线香,一手捏着小鞭炮去点稔子:“我也才没多少炮,自己都舍不得放的。”
又哪里是舍不得的样子,点燃了还往周志玲跟杨杏儿脚下扔,吓的俩小姑娘跳脚,他却拖着杨桃儿的小手哈哈大笑,还低头问她:“好玩吗?”
小姑娘仰起头,大眼睛里盛满了快乐:“好玩。”
第二十一章()
开了春;县上的小学招学前班;杨杏儿已经过了六周岁;托周大爷旧同事的关系;她荣升二小的学前班小朋友一名。
杨杏儿同学好学上进;开学一周成绩就力压班上其余小朋友;被老师钦定为班长。
吴英玉听说她“当官”了;喜的买了几个鸡蛋,包了一顿韭菜鸡蛋饺子庆贺,还激励杨桃儿:“你要向姐姐学习;以后也要读书上进,跟玲子妈妈一样吃公家饭。”
有一碗旱涝保收的公家饭吃是她对女儿们最好的期望。
杨杏儿懂事的叮嘱妹妹:“我去上学桃儿在家乖乖的啊,要帮妈的忙。”
姐妹俩依依不舍的分开;做姐姐的每日早早去上学;做妹妹的跟着吴英玉去买吃食。
开学之后周志刚跟周志玲跟着父母又回镇上去了,家里只剩了杨桃儿一个孩子;吴英玉不放心;就带着她一起出摊。
吴英玉每日会固定在几个单位跟厂门口卖东西;她做的吃食味道好;回头客也比较多;大约是引的人眼馋了;最近在石膏厂门口就有个胖女人也挑着担着来买,东西也差不多,只是价格每样要比她便宜两分钱。
这使得吴英玉的生意受了影响;来她这里买东西的熟客都说:“你也便宜点嘛;胖嫂那边可是要比你便宜两分钱呢。”
吴英玉挣的本来就是分分钱,一点点攒起来的,她还没遇上过打价格战的对手,有点为难。
没想到蹲在一边的杨桃儿脆生生跟那熟客说:“阿姨,我妈的饼大,放的油多,味道还好吃,不信你去尝尝胖婶子的饼。一分价钱一分货。”
“你这小丫头嘴巴倒巧。”那熟客买了一张饼,果然去胖婶的摊位前面也买了一张饼。
吴英玉有点担心,低头在她额头上轻点了一下:“你这丫头,人家的便宜,万一以后都不来买咱家的饼怎么办?”
杨桃儿笑嘻嘻安慰她:“妈,你的饼跟糖油糕做的好吃,胖婶子再便宜不好吃也白搭。”
她仗着个头小,方才趁着胖婶卖东西的时候,筐前面站了不少人挡着,钻进人堆里往那筐里瞧了一眼,闻了闻味道就放心了。
同样的面食,胖婶的不知道是不是碱放的比例不对,发面的味道也不对,细细一闻有股脚后根的味道。
这才是头一天,这些人听到便宜两分钱都图便宜,多吃两回就知道味道了。
今天的熟客被胖婶分流,吃的还剩下一半,杨桃儿催促吴英玉:“妈,要不咱们去学校门口接姐姐吧?”
吴英玉也对熟客的流失有点灰心,便收拾担子往二小门口去等。
到了学校门口,杨桃儿跟吴英玉商量:“妈,要不把菜板拿出来,饼切小块,五分五分的买吧?说不定有放学的哥哥姐姐愿意来买呢。”
过年的时候她瞧见周家兄妹俩都有压岁钱,城里的孩子们家里长辈多是有工资的,手里会有零花钱。
吴英玉看看筐里剩下的吃食,今天买不完明天味道就不好了,她只好勉强说:“那就试试吧。”拿出菜板按比例切好,又放了进去。
学校放学的铃声响起,孩子们争先恐后出了校门,杨桃儿脆声声叫卖:“又香又甜的糖油糕、烤饼子五分钱一块饼,一毛钱一个糖油糕”
吴英玉:“”这孩子胆儿真大!
她这么小的孩子吆喝,很快便围过来一群孩子们,先是有两个买了来吃,尝过就开始夸:“好吃,比我妈做的好吃。”很快不少孩子们都围了上来开始往外掏钱。
吴英玉没想到这招还真行,手忙脚乱分饼子,杨桃儿负责收钱。
正忙着,忽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小桃儿——”杨桃儿抬头见到来人熟悉的脸,顿时高兴坏了:“建军哥哥!”正是给过她大白兔奶糖的梅建军。
梅建军凑过来打量了她一会,也很高兴:“咦你长个子了,我上次去外婆家没看到你跟杏儿,没想到你们来城里了。”说完才想起来外婆说过,杨杏儿跟杨桃儿被杨家母子撵走了。
梅建军还追问过好几次,撵到哪里去了。
郑婆子哪里知道吴英玉母女的行踪,就糊弄孙子:“去她舅舅家住了吧。”
梅建军寒假的时候回去正赶上杨六虎再婚,杨家请了村上的人吃饭,他也跑去看了新娘子一眼,黑黑瘦瘦的,还有点龅牙,面相瞧着有点凶,没有吴英玉和善。
他心里有点可怜杨家姐妹俩,就没敢告诉杨桃儿她亲爹再婚的消息,站在那里有点局促:“桃儿你姐姐呢?”
杨桃儿包了两个糖油糕硬塞给他:“建军哥哥,你尝尝我妈做的,可甜了。”又高兴的指着他身后:“喏,我姐姐来了,她也在二小上学,这学期上学前班,秋天就上一年级了。”
梅建军印象之中的杨家姐妹特别可怜,所以对于她们离开杨家的生活也设想的很悲惨,没想到再见到姐妹俩,发现她们满脸笑意,生机勃勃,不但长了个头,气色也特别好,比起在杨家庄的生活似乎要好上不少。
他摸摸口袋,有点不好意思:“我今天没带钱。”
杨桃儿笑眯眯看着他:“我请建军哥哥吃的。”
吴英玉也摸摸他的脑袋:“桃儿请你的,你就别客气了。”最艰难的日子里,她也记得来自于这个小孩子的善意。
杨杏儿背着书包跑过来,似乎一点也不诧异能在校门口见到梅建军,还瞪了他一眼:“你又想拿糖来哄我妹妹?”
梅建军绷不住笑了:“今天不知道能见到桃儿,没拿糖,改天拿了就来哄桃儿。”
“你不安好心!”杨杏儿快人快语:“我可是看见了,你跟四年级的男生打架来着。”
“那是他们不长眼睛。”梅建军拿着糖油糕扭头跑了,当着大人的面议论他打架的事情,让他有点抹不开面子。
次日杨杏儿放学回来,脸拉的八丈长,往杨桃儿手里塞了两颗大白兔奶糖:“给你。”
杨桃儿跟着吴英玉出门摆摊大半天,累的直打晃,见到奶糖别提多高兴了:“建军哥哥给你的?”
“不,他特意给你的!”杨杏儿气呼呼说:“课间他堵在我们班门口,非要给我糖,说是给你的,让我一定要带回家,别想着偷吃。我是那样的人吗?”
杨桃儿笑的在炕上打滚:“建军哥哥跟你玩呢,姐姐你干嘛生他的气啊?”
杨杏儿一脸认真:“梅建军在学校就是个混小子,还跟高年级的打架,被老师罚站在班级门口,我都瞧见了。你可别跟他玩啊。”
杨桃儿:“”姐姐这非黑即白的世界观,男孩子招猫逗狗打架不是正常的吗
杨杏儿一心要做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要与坏孩子划清界限,无奈梅建军打定了主意要缠着她,两个班隔的不远,前后排的教室,他有时候下课就跑到学前班教室前面玩,带着几个虾兵蟹将。
吴英玉母女来学校门口卖过一回饼之后,被同班同学瞧见了,后来班上跟她玩的好的女孩子还拐弯抹脚问过她父母是干什么的。
杨杏儿从来没觉得吴英玉卖吃食是丢人的事情,随口就说妈妈在做小生意,哪知道渐渐的小姑娘们就不跟她玩了,行动间颇有几分瞧不上她的意思。
班上的孩子们家里都有吃公家饭的,有的父母是双职工,有的爸爸上班,妈妈是家庭主妇,比起杨杏儿的家境也要好。
但杨杏儿的心态非一般六岁的小姑娘可比,有人找她玩她便玩一会,没人找她她就坐在教室里学习,虽然是学前班,但作业比一年级小朋友都要干净整齐,班主任没少夸她。
杨杏儿也渐察觉出来同班同学在疏远她,但是自从梅建军天天带着他那帮虾兵蟹将站在教室门口堵她,有时候还托她给杨桃儿捎点吃的,似乎又燃起了班上孩子们对她的热情。
学前班的孩子们对于大一点又爱打架的学生天生充满了好奇跟畏惧,而杨杏儿对梅建军可从来不客气,偏偏梅建军要凑过来,好几次都听到她恶声恶气数落梅建军,梅建军嘻皮笑脸不当一回事。
班上疏远她的小姑娘们又凑过来问她:“班长,你跟跟梅建军是什么关系?”
杨杏儿:“没什么关系。”
“没什么关系他老来找你?”
杨杏儿找了个借口搪塞:“他是我妹干哥哥。”
小孩子年纪小毛病多,有时候便认个生肖相合的干亲压压毛病,县里吃公粮的往上数三代泥腿子居多,年轻人就算是不信这一套,家里老辈人信,也有不少孩子小时候爱哭不止,认了干爹干妈。
“哦哦。”小姑娘们表示理解,这是干亲了,来找杨杏儿也正常。
有了这一门“干亲”,疏远她的同班小姑娘们又回来了,也不再计较她挑着筐卖吃食的妈了,恨不得都跟杨杏儿家的“干哥哥”梅建军搭上关系,也省得有人欺负到头上来。
第二十二章()
胖婶子跟吴英玉竞争之后;促使吴英玉推出了新的品种。
正逢春天;周家后面几排房屋之后便是兵团大片的农田;苦苦菜已经发了嫩芽;春韭菜也已经上了市;她每日傍晚回来之后便带着杨桃儿去田边挑苦苦菜回来;择干净的一斤是一毛二;没摘干净的是八分钱,还有淘干净氽过水去除了苦味拿胡麻油跟辣椒粉炝过的,只要提回去拌点醋就能开吃。
里面加了盐跟味精;还有一点点糖。
本地人重酸重辣重咸,哪怕吃面的时候要就着一瓣生蒜,却唯独不习惯在吃的菜里面加糖;前来本地做生意的南方吃甜口的手艺人总觉得这种味道过于耿直厚重;冲的人五脏都有点接受不了。
杨桃儿提议加一点点糖提味,起先还被吴英玉拒绝;后来再三要求;调试了好几次才发现在不出糖味的基础上;糖不但柔化了醋的酸味;还提升了口感。
她笑嗔女儿:“你这张小嘴真是尖的厉害。”
除了卖新鲜的苦苦菜;还有韭菜盒子;茶叶蛋。
韭菜盒子的外皮有别于传统的本地烫面法,用发面来做,里面加了豆腐鸡蛋香葱韭菜;锅底抹一点点油小火烙的两面金黄;外酥里香,很受欢迎。
茶叶蛋加了桂皮八角香料茶叶酱油,先煮过了各个敲破,再丢进香料锅里煮透了,泡一夜入味,租个三轮车每日推到各个厂区门口转悠,上面还放个蜂窝煤小灶炖着,到手都是热的。
这还是两个孩子的建议,既然跟胖婶打响了全面战争,胖婶要打价格战,每样都比她便宜,那她们家就要靠口味跟品种取胜,全面碾压胖婶。
母女三人互相依靠走到今日,吴英玉自从被孩子哭醒之后,就把孩子当作了她生命之中的支柱,凡事都要跟孩子们念叨几句,无形之中甚至觉得孩子们的脑瓜子比她的要灵活,三个臭皮匠也能顶个诸葛亮不是。
事实证明,孩子们对于吃有着无穷无尽的热爱,挖空心思想让她做些能吃到口的,果然大有市场。
胖婶只有几样饼跟糖油糕,但是她家的新品却大受欢迎。
厂里的人们都忙,只有周末才能去城郊田里找着挑些苦苦菜,小饭馆里的一盘苦苦菜可不便宜,到了吴英玉这里不但洗的干净,味道好,价格还要比小饭馆里便宜了一半,下班过来打一份提回家上桌就能吃。
吴英玉外在形象佳,母女俩平日又收拾的干干净净,头发都弄了个小白帽子罩起来,还被杨桃儿硬拉着戴了个口罩,若是再穿个白大褂都快赶上医院里的大夫了。
她拿饼都是筷子,绝不上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