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龙阳之好、断袖之癖的。
王都内有座招贤楼,是周寒以从前司行傅珉处收来的茶楼改的,虽他时常让招贤楼收集喝茶的文人士子的文章,给他在王宫里欣赏并找出有才之人,但他还是高估了自己的眼力,本来他的文采就不怎么好,而那些文人士子中的三观,都被限制在这个时代内,写出来的文章也不能让周寒耳目一新,而他又不能通过文章来看到文章作者的数据,因此,虽然这招贤楼开了两年了,但他却几乎没有找到什么值得培养的人才。
招贤楼现在只是单纯的作为一个为他提供零花钱的茶楼而已。
来到坊市口,这一片十分空旷,但也有了数个摊子,有算命的,有卖包子馒头的,有卖饰品的,比起以前来,热闹了一些。
周寒让扛着桌椅的侍卫,将桌椅摆放好,他将自己那幡『插』在了桌子旁,一把坐在椅子上,翘起二郎腿,抬着脑袋,十分高傲的用斜眼看着。
涂悦则身穿粗布麻衣,低眉搭眼的站立在周寒身后。
本来坊市口的摊位就不多,如今多出这么一个摊位,自然十分吸引人,很快,周寒的摊位旁,就围起了一圈人观看,只是这些人看着周寒,心中突然冒出一股莫名其妙的火来,就连他们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那么不舒服,只是看着周寒那画出来的阴柔的脸,与那高傲的态度,就让他们不爽。
周寒的摊位对于上京城的百姓来十分的新奇,他们从没有见到过这样不知所谓的摊子。
一名百姓站在人群前面,看着那幡上的字,好奇的问周寒:“老弟,你这幡上写的是什么啊?”许多的平民时不识字的。
周寒仍然十分高傲的回答他:“幡上写的是‘招有才之人’,我这里,只要你有才,我就能送你一份似锦前程。”
那百姓听到周寒的解,不禁笑出声来:“老弟,你这话也太夸张了吧,哪怕你是哪家的公子,也没有那个能力吧?”如今的周国,可不是往年了,现在周国内所有的官职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旦那个官职的人是不学无术的草包,很容易就会被发现,而推举草包的人,也要被连带革职,因此,没有人能轻易送人为官,更何况,周寒一脸阴柔,看起来不像是官员,倒像是公子哥。
在如今的周国内,不论是大宰相还是底层的文吏,都是十分忙碌的,没那个闲心在坊市口摆摊,就在众人围着周寒的摊子时,就有数名身穿官服的官员急匆匆的从坊市口经过,甚至还有一人是跑着的,对于周寒这个摊位被围着,他们一点兴趣都没有,也没有那个精力去关注。
周寒这样的年轻人,只能是哪个官员的公子了,而官员的公子,在周国内,是没有举荐的资格的,他们自己还要被人举荐呢。
看到有人提问,周寒自然不会不回答,他还要靠话语来吸引人呢:“这位老兄,你看来知道得太少了。”他笑着道,只是那笑,怎么看怎么欠扁:“我既不是什么官员的公子,也不是什么官员,但,我就是能推举一些人上去,当然,我没有能力去举荐他们当什么官,想要当什么官,就要看你们有没有那个能力。”
周寒再次斜视围观的人,无所谓的挥挥手道:“如果没有能力,连我这一关都过不去,那就不要想着去被别人举荐了,回去洗洗睡了吧。”
周寒的话,自然让围观的人大怒,但他们又不得不承认,周寒的话确实有道理,可就是让他们生气,如果不是坊市口经常有巡吏巡逻,他们都想上前来揍周寒了。
虽然围观的人多,但根本没人靠近找周寒举荐,一来担心周寒是假的,而来担心自己要是能力不够,被周寒嘲笑一番,自己在左邻右舍间的名声就毁了。
“没人吗?没人敢上来,那你们就都散了吧,别老围着,回家洗洗睡吧。”周寒藐视了眼围观的百姓,出了欠揍的话。
一直到午时,还是没有人敢来找周寒举荐。
“咕噜”的一声,周寒的肚子叫了,他得吃饭了,急忙拔起幡,向招贤楼走去,桌椅却没有动,反正会有侍卫为他看管的。
今坊市口没有找到人才,他想去招贤楼去看看,正面观察一些那些文人,不定里面会有他需要的人才,也顺便在招贤楼里吃顿饭,一直在王宫里好酒好材吃着,难得出宫一趟,他要享受一下做百姓的乐趣。
一脚踏进招贤楼里,一层已经占满了人,都是那些穷苦百姓,用少量的钱,在这招贤楼里吃着便宜至极的饭菜,随着周寒的命令,周国连年丰收,且赋税降低,百姓们腰间也多了些余钱,可以偶尔来享受一下了。
看到周寒两人,二本想来接待,但突然被招贤楼的余掌柜给推开了,虽然涂悦化了妆,但仍然被眼尖的余掌柜给认出来了,而能让涂悦这位内侍总管跟在身后的人,除了国君外,再没有别人了,余掌柜手心立刻都是汗,他没想到国君会再次驾临招贤楼。
只是看到余掌柜似乎认出了自己,涂悦急忙向他使眼『色』。
精明的余掌柜立刻了然国君在微服出巡,他上前来,尽量让自己正常一些,笑着问道:“这位公子欢迎来到招贤楼,请上二楼歇息。”他让一名二领着周寒两人直接上了二楼,他身为掌柜,不能亲自引领周寒两人,不然就显得两人太特殊了。
来到二楼,此时已有几名年轻书生在二楼喝着茶了,不时有人『吟』诗作对,高谈阔论,好不热闹。
周寒找了一桌靠窗的位置坐下,让二将招贤楼的拿手菜拿出来。
招贤楼的厨子,是周寒从宛城带回来的,因为王宫御厨里人员近乎饱和,因此就将一名最差的厨师送来招贤楼,尽管是王宫内最差的厨子,也比大多数人家中的厨艺要好不少,也因此常常会吸引一些低级官员来吃喝一番。
很快,二就开始陆续的为周寒两人上菜了,只是,这毕竟是从王宫里来的厨子,因此饭菜很有王宫的味道,但与柴象的手艺就差了一些。
也许是因为饿了,周寒倒是没有在意,十分开心的吃着。
正吃着,周围的讨论声逐渐传到周寒的耳朵里。
“我以为,当减少军队士兵的数量,提高文饶培养,以文法治国,而非以武治国。”一名年轻的书生一脸得意的道,并且还有一人一脸赞同的为他鼓掌。
“章兄此言差已。”一名坐那姓章的书生对面的书生,一脸的不赞同的否定了他的法:“我大周以武占领了元国与山国,如果没有了军队,岂不是要成为元、山两国一样,无法保护自己了吗?”
“王兄,以武来统治,这是下下之道,如今大周渐入平稳,四周几无相抗衡的国家,该是以文让周围国家臣服的时候了,否则与蛮人有何区别?”他看着那王兄,劝解道:“我并非不要军队,而是军队之数,太过庞大,让周边国家紧张,这影响了我大周与周边国家的交好,而且,武将都是匹夫,没有半点文学修养,只会杀人,有何大用?”这位姓章的书生,不知道是不是吃过军队的亏,在到军队将军时,一脸的憎恶和鄙视。
“不,不对,章兄,军队少了,就不能让别国忌惮,别国如果认为我国弱,就会派兵来攻打。”王姓书生急忙反对,但他也不出什么好的理由来服章姓书生。
周寒一面吃着,一面听着他们的争论,却不出声,也不生气,虽然他不赞同那章姓书生的话,但他知道,这是王都内,许多书生的想法,王都过于平静,最危险的一次,就是山国派军来攻打王都了,但也被潘雄在边境处就消灭掉了,随着周国占领山国,王都越发安全平静,甚至出现了许多让国君重文轻武的法。
可惜周国是属于一言堂,别看宰相府的权利很大,但不论周寒什么,宰相府都会全力配合,整个周国,都在周寒的统治下。
周寒十分清楚,这些书生不过是刚过了两年好日子而已,他们根本不清楚这片土地上的真实情况,不止是他们,就连宰相府都不清楚,因为,这是只有周寒这样的穿越者才知道的。
去年一年,他知道了,在这个异世界中,有着无数的国家,而这些国家中,起码有一半是穿越者国君。
虽然现在因为周国十分顺利的攻占了元国与山国,但这并不代表这个世界就是和平的,他知道,那些穿越者的国家,都在安静的发展中,一旦让他们找到机会,将会引起第二次的『乱』战。
如今,不要是减少军队了,周寒还觉得军队数量不够呢,要不然他这个国君也不会出来摆摊。
那些书生的争论,很快就被周寒放在了脑后,不需要使用探查技能,他就知道今日招贤楼里,没有他想要的人才了。
吃饱喝足后,周寒再次带着涂悦,回到了坊市口,继续摆摊,这摊他还得多摆几日,毕竟王都里的人越来越多了,不是摆个一两摊,就能找到想要的人才的,得看运气。
第一百六十五章 许家兄弟()
上京王都坊市内,一个一脸坚毅的汉子,扛着三个鼓囊囊的麻袋子,从‘何家米店’中出来,麻袋子里装满了大米,来到在米店外等候的牛车旁,将大米放了上去。
“心,别弄破袋子了。”米店的掌柜何中全,看着那汉子将米放在车上,忍不住开口,这车米,是要送去新阳城的,新阳城刚被打下,他的东家早已探听到,新阳城内今年缺米,虽然国君已经命人从宛城调粮食过去了,但是那是官粮,不到万不得已,不到秋收时,是不会动用的,而这段时间,就是他们这些米店赚钱的时候了,如今王都已不缺粮,米价平稳的下降,他们正发愁呢,而只要这批米能送到新阳城去,就能卖个好价钱。
“何掌柜,您放心,我不是第一次做工了,我会心的。”那汉子笑着劝何中全,他的个子偏高,但并不壮,却意外的有力气,他将米袋稳稳的搭在牛车上,丝毫没有让米袋有破损,而且一般的壮汉只能抗一个或两个米袋就算了,这汉子一人扛三个米袋,却完全看不出他有累,脸上连汗都没有一滴。
何中全不是第一次雇佣这汉子了,他也知道这汉子干活让人放心,但他那身略显单薄的身子,与那三袋大米相比,还是忍不住让他出声:“许廉,你这力气可真大,不如我让东家雇你来得了,给你两倍的食饷,成了专工,工作也会轻松舒服许多,你看如何?”米店经常都要搬运米粮,而米袋又非常重,这叫许廉的汉子,不仅干活认真,且一个人可以顶两三个人,雇资又只用付一份,实在是太划算了,哪怕是翻倍给他雇资,也比雇佣两三个人要好得多。
但许廉却没有上当:“算了何掌柜,做了米店的工,我就没法在其它店里做了。”虽然在米店里做专工会轻松一些,工钱也多,但是是不能再给其它店打工的,而两倍的食饷,完全不够他用,他一内在四五处打工得的钱,比在米店做工要多多了,无非是多付出些力气而已,而他最不缺的,就是力气了,只要能赚到钱,就是卖命他都愿意,又如何愿意为了舒服而来做米店的专工呢。
看到许廉不愿意,何中全不仅叹了口气,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不是他第一次询问许廉了,只是每一次许廉都不同意,这让他十分好奇,许廉赚得很多,但却从来没看到他花销过,经常做帮工的人也邀请他一起去青楼,或是‘有一家店’,但他从来都是拒绝的,连午饭都吃的是最便夷麦饼,而不舍得吃一次那白馒头,真不知道他存这么多钱是干什么。
一连跑了四趟,许廉将米袋,在牛车上堆满了,这时他才抹了把细汗。
何中全将一块碎银递给许廉,这是这一次活的工钱,许廉看着手里的碎银,灿烂的笑着:“何掌柜,以后还有活,随时叫我,只要我有空,一定来。”他心的收起了碎银,准备去下一家干活。
许廉告别何中全,又跑到匠器铺子内,在匠器铺子里打下手,他不懂打造武器农具,因此只能为匠器铺子的高匠人做做搬搬矿石,压压鼓风,点燃炉子的事情,虽然钱少,但也轻松一些,上京坊市内,每一间铺子他都做过工,非常熟悉什么时候哪个铺子需要人,而坊市内的每间铺子的老板,都十分熟悉他,有需要时,也会第一个找到他。
曾有一些搬工的,因为许廉而损失了做工赚钱的机会,把他堵到了巷子里,但次日,许廉仍然一如往常一般的做工,反而是那些把他堵到巷子里的搬工们失踪了好几,再出现时,鼻青脸肿的,看到许廉都会绕路走。
今日,做工提早结束,坊市内暂时没有了空位,他也不想去抢其他搬工的工作,许廉得以提早结束,他一脸轻松的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