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成皇霸业-第3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古紘并不认识孔肖,但他的官职却在周国内大名鼎鼎,因此,不愿意因为这点事得罪孔肖,甚至希望借此向孔肖示好的古紘,将对那些修补城墙的匠饶处置,完全交给了孔肖。

    一向谨慎的孔肖自然不会就疵意,而是先向周寒请示了一番,而周寒,也不会为了几个匠人而费心,更何况这些匠饶确做得不好。

    因此,孔肖向高阳借了一队罪赎军,将那些修补城墙的匠人聚集起来,以反抗周国,偷懒怠工为由,将六名为首的匠人,当场斩首,并悬挂城下示众,以此督促其余匠人尽力去做事。

    孔肖并非因为这些匠人偷懒怠工而杀他们的,他有的是办法让这些匠人努力干活,真正让他气恼的,是自己因为这件事,在国君面前丢脸了,甚至因此让国君看低了自己,他的目的,是在周国,凭借自己的能力,成为位高权重的存在,但如果因为这点事,让国君看了自己,那早晚有一,自己会失去国君的重视,甚至因为被忽视而被开革出去,而被国君开革出去,也就代表自己在周国的仕途,再无任何希望了,毕竟没人会招募敢招募被国君开革的饶。

    因为在这个世界已经十年了,因此周寒对冬季的状况非常熟悉。

    即便银山城的冬季,比起上京还要寒冷,雪还要大,但早有准备的周寒,还是让城中的百姓,舒服了不少。

    至少在雪停之时,周寒偶尔能听到从王宫墙外,传进王宫中的,百姓对周寒的高呼和赞颂。

    虽然仍有不少百姓因为冬季中缺乏御寒的措施而冻死,但仍然比往年,在虢国的治理下被饿冻而死的人要少多了,特别是与去年冬季对比,更是优越了许多。

    艰难的过了冬季后,新年刚过,大雪刚停不久,周寒就下令春耕了。

    因为去年秋收的经验,周寒知道了银山城的冬季气温较上京更为寒冷,因此土豆的生长也会更为缓慢,而为了能有足够的粮食,让整个银山城和松花城地界中的百姓,能够有足够的粮食,周寒下令提早春耕,给土豆更多的时间生长,这样得出的土豆会更饱满,更好吃。

    而在气温还是回暖之后,除了春耕外,城中的改造建设,也继续开动起来了。

    但没过多久,古紘就愁眉苦脸的来向周寒汇报了。

    “王上,铜矿和食盐的价格大幅度涨价了。”这两样是十分重要的东西,铜矿现在在周国,主要以打造农具所用,而因为银山城的冬季更为寒冷,国君又要提早开垦土地,土地因为气温还没回升,比较坚硬,极易损耗铜制农具,而如果铜矿的价格大幅提升,那许多人将无法打造农具,也就无法进行耕种了,至于食盐,就更重要了,没有食盐吃,百姓就没有力气,没有力气,就无法干活,这极大的影响到银山城的建设,而长期没有足够的食盐,会让百姓虚弱无力,更容易生病,甚至死亡。

    “怎么回事?”这的确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但周寒怎么都没想到,怎么才一个冬季,就出现这么大的问题:“是不是向国和吴国封锁了边境?导致铜矿和食盐送不过来?”银山城的铜矿来源,一向是自西边,向国更西的山丘地带流出来的,大多数必须通过草原和向国,而草原人一向喜欢抢劫商人,因此许多商人更愿意从向国走,如果向国封锁了边境,那就能控制住铜矿流入银山城,流入周国了。

    至于食盐,则一直是东面,或是东南面的国家中,流出来的。

    但古紘还没有话,孔肖抢先解释起来:“王上,向国与吴国并没有封锁边境。”他自被解除了政事之后,为了帮助周寒,帮助周国扩张,经常去与那些来往于银山城的走商闲聊的,因此他对其中的缘由非常清楚:“王上,据臣了解,是东面的各国出了事情。”他停顿一下,继续道:“臣听从东面而来的走商,吴国攻下彭国和陈国后,导致沿海一带的国家,因为紧张,无法大量制作食盐贩卖了,而也因为吴国的原因,导致那些国家,为了防备吴国的扩张,不得不大量购买铜矿和铁矿,制作武器装备来武装自己,其价格出得非常高,因此很多商人都愿意将矿石运送过去售卖。”

    只是铁矿本就价格比铜矿高不少,因此在售卖上,没有铜矿卖得好,所以现在是铜矿吃紧。

    据孔肖探听来的消息,吴国在东面,所向披靡,没有一个国家拥有与之正面对抗的实力的。

    之前周寒已经判断过,吴国暂时不是周国的问题,但没想到这么快就被打脸了,吴国确实不是周国的问题,但吴国的影响,却对周国很严重至少是银山城一带,在南面,可以从南边和西边获得食盐和铜矿的补充,但运送来北面,路上的损耗和花费,就大了不少,还不如加价从商人手中买呢。

    周寒思考良久,只能道:“孔肖,给你个任务。”

    “臣听凭王上吩咐。”孔肖正『色』向周寒行礼。

    “你想办法,挑起嬛国等国的注意,让他们来封锁到吴国的边境,尽可能禁止商人送矿石去卖,不能将矿石运送过去,那就只能就地售卖了。”周寒沉思一会对古紘道:“至于食盐,从新阳城送过来吧,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好在食盐只要注意,就可以储存很长时间。

    孔肖的眼睛亮了起来,让嬛国等国封锁边境,那些商人憎恨的,也只会是那些国,对周国毫无影响。

    “探子和细作,寡人会让他们配合你的。”周寒道。

    孔肖和古紘,在周寒这里得到办法后,立即行动了起来。

    过了五日,周寒在王宫中,看着古紘送来的工作细报。

    一名禁卫军前来禀报,有从上京城送来的急报。

    周寒听到急报这两个字,眉头就皱了起来,因为这两个字就代表着坏消息,没人喜欢听坏消息。

    负责传信的,居然还是上回传达风国独立消息的那个传令骑兵。

    传令骑兵一见到周寒,立即单膝跪下禀报:“王上,风国求援。”

    “什么?”周寒以为自己听错了,把进攻听成了求援。

    那传令骑兵只能再一次,让周寒知道并不是传令骑兵错了,也不是自己耳背听差了。

    “求什么援?他们不是独立于我周国之外了吗?寡人还没有找他们麻烦呢,他们居然还敢向我们求援?”周寒听到风国求援,气愤难当,在周国为难之时,风国不仅不想着为周国分担,反而要落井下石,现在不知遇到了什么情况,居然还厚着脸皮向周国求援。

    传令骑兵解释道:“风国在去年秋,听闻向国被我国击退,并且虢国被我国攻打下来的消息后,派人向上京请求再次成为我们的属国,但程公并没有答应,并发书信给风国国君,将之骂了。”他话音一转,到风国求援的原因:“在风国以南的齐国,在今年刚过完新年之后,向风国正式宣战,风国自知无法抵挡,便派人来上京,请求周国看在风国曾是周国属国的份上,派兵支援。”

    周寒『摸』着下巴,齐国向风国宣战,他是知道的,而且齐国并不是只想风国宣战,而是同时向一个叫做鲁国和焦国,三国同时宣战,非常嚣张,这些并不是细作传来的消息,毕竟细作的动作还比较慢,而齐国位置又与周寒所在位置正好相反,即便细作再神,也无法这么快传来,齐国宣战的消息,他是通过系统通告知道的,毕竟宣战是正大光明的行为。

    同时与三个国家宣战,既是明了齐国的强大,也明了其中有猫腻。

    周寒猜测,在齐国周边,并不止这三个国家,因此他猜测这其中一定有什么他还没想通的问题。

    至于对风国宣战,周寒初步认为,齐国是不会与风国正式开战的,毕竟在风国以北,就是周国,而占领了风国,齐国即便再强,一旦与周国接壤,就必然会将精力的大部分,放在周国上了,这样一来,他就被拖住了,哪能向现在一样,同时与三个国家开战呢。

    更何况,风国如此弱,向风国开战也不值得,涂浪费时间和金钱。

    不过这就让周国有了可『操』控空间,周寒思考良久,对传令骑兵道:“告诉程公,齐国是不会与风国开战的,因此,让上京给寡人狠狠的压榨风国,寡人要上京将风国拆得粉碎,然后如同遇水则溶一般,融入周国之郑”简而言之,就是要毫无障碍的吞并风国,还必须让风国感激涕零,这样周寒才能消除被风国落井下石的愤怒。

    既要让风国成为周国的一部分,又要让风国的人感激涕零,也就是被卖了还要帮自己数钱,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是周寒对上京城的一次考验,这次离开上京也有两年的时间了,上京城必须离开他以后,也能独立起来,否则会让自己太过劳累的,周寒可是很懒的人啊。

    传令骑兵听不懂周寒的话中意思,但他只要能将话传回去就行了,因此在确定周寒没有什么要交待的事情后,就赶紧离开了,急报除了汇报外,也包括快速回禀。

    在传令骑兵离开后,殿房中,徒留周寒一人,在那阴险的笑着,十分诡异而可笑。

第四百零一章 回上京() 
“需要有人坐镇啊~~”周寒感叹。

    他身为国君,虽然自任命为大将军,但他毕竟不是大将军,身为国君也有国君的事情,不可能一直呆在银山城的。

    现在银山城虽然正处于虚弱当中,但周边各国,也暂时没有威胁,更何况他并不是将全部的军队都带走的。

    只是如果他离开之后,就没有足以在银山城坐镇的人了,这是个问题。

    以前还可以让欧阳丰来坐镇,但自从欧阳丰被虢国的廉仓打伤之后,虽然已经恢复了过来,但也让周寒发现,随着周国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欧阳丰的能力,已经不足以再辅佐自己,坐镇防守了,这也是他将欧阳丰升为太尉,明升实降的原因。

    而欧阳丰也是明白的,因此才会向周寒提出要去书院教书。

    但如今周国的将领很多,只是能有能力,有威望担当大将军一职的人,却一个都没有,身为大将军,除了智慧以外,还必须拥有足以让全军信服的威望。

    如鲁厚言和孔肖,智慧是有了,但威望不足,经验也稍逊了一些,而卓远、高阳等人,在他们各自的军中,威望是足够了,但并不足以让全军信服,而且他们虽然经验丰富,但在智力和远见上,就差了不止一筹。

    为此,周寒招来了孔肖,书记官就是这样的存在,如同参谋一样,为自己出谋划策的官职,至于用不用,那就是自己的事情了。

    孔肖进入王宫后,听到国君召见自己的原因,思考良久,问道:“王上,您以为各军中,谁更为稳重且能够听得进建议呢?”

    “你的意思是?”周寒沉思着问道。

    孔肖道:“王上,大将军还是您,您不一定要新任命大将军。”他笑道:“您想要的,无非是能够守住银山城的人,那为何不选任一名『性』格沉稳,而能听得进去建议的人呢?”看着周寒思索的神情,他继续道:“『性』格沉稳,就不会因为敌饶激将法,而被引诱,而能听得进建议,即便战略观弱一些,只要王上能够派遣有足够智谋的人来协助,一样可以将银山城稳稳守住的。”

    周寒听完孔肖的话,恍然大悟,这样也是一个极好的办法,毕竟他只是需要人守城,而非让守卫银山城的人有战略意识而去进攻别国,那确实只要让一个稳重的人来守卫就行了,至于拥有谋略和智慧的人,那就多了去了,而且一个不够,那就多派遣几个就校

    “你认为,各军中,谁『性』格比较沉稳,适合坐镇银山城?”周寒似笑非笑的看着孔肖问道。

    孔肖赶紧向国君作辑,面向下方,不敢去看周寒答道:“臣入周国日子较短,对各军的将军都不熟,无法为王上解答。”自己成为国君的书记官才一年不到的时间,而这段时间里,又大多都是在银山城里,对周国的将军们根本不熟悉,贸然回答,只会让国君觉得自己不稳重。

    更何况,即便知道,孔肖也不敢回答,能坐镇银山城,必然是国君信任看重的人,这对于将军们而言,必定是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自己来周国,是为了仕途的,而以周国的扩张,未来必定将与那些将军们打交道,今日如果自己贸然向国君推荐那位将军,那势必会得罪其余的将军们的,那些将军那个不在周国内有自己的势力,自己孤家寡人,义弟索连山甚至连个官身都不是,即便自己是国君的书记官,但与那些势力极大的将军们相比,仍然如同蚂蚁与猛兽一般的差距。

    周寒自然也从孔肖话中,听出了他的意思,所以并没雍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