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合众国力量极弱,相互间又多有摩擦,如果有一个有力量的外国进攻,这个合众国瞬间就会崩塌,这些年里,多亏了周国休养生息,吴国与齐国交战,让合众国能够幸阅存活下来。
“那你来捣什么乱?”周寒不满的瞪了诸葛司一眼,这样的事,还不足以让他离开与妃子的火热亲热。
诸葛司却没有什么,而是向周寒示意了一下卓远,对于皇帝的瞪视,他早已习惯,知道自家老板不过是不爽而已,到不会给自己穿鞋,而且他也确实有重要的事要,只是皇帝先问的楚国之事,自己才先明的。
卓远上前一步,向周寒微微躬身以示尊敬,然后从怀中掏出一份书信来呈上。
易忠来到卓远面前,接过那书信转交给周寒。
等看到皇帝接过书信后,卓远才道:“陛下,左将军昨日送急信来,言称截获了一封自燕国送予楚国的书信。”他示意周寒手中的那份书信,就是截获的那封书信。
在周寒看那书信时,卓远继续道:“陛下,根据书信中所,燕国要与楚国结盟。”
周寒看着书信中所写的内容,神情严肃,但也只是严肃而已,两个国家同盟也不是什么大事。
看到皇帝一时没有醒悟,诸葛司出声道:“陛下,您忘了向国和虢国的事情了吗?”
周寒听到这两个国家的名字,记忆逐渐苏醒过来:“英雄会?”
英雄会,这是一个威胁周国已久的组织,虽然在周国,对英雄会的打击从来没有停止过,但至今也没有抓到英雄会的真正主干,大多都是旁支而已,而到向国与虢国的事情,那就唯有向国和虢国因为英雄会而结盟进攻周国这件事了,这样的事情,周寒想忘都忘不了,不如,他至今仍十分好奇,是什么原因让向庞背弃与周国的结盟,与虢国合作坑周国的。
“这会一样吗?”周寒疑惑,虽然燕国十多年前,的确被那英雄会的人服与向国停战了,但今日与以前不同,周国如今可是超级大国,而燕国即便和楚国结盟,哦,还有那合众国一同结盟,也无法与当年相比,根本无法威胁到周国的。
“陛下不可不防啊。”诸葛司道,在他看来千里之提毁于蚁穴,而燕国和楚国对于周国而言,可不止是蚁穴这么的东西。
周寒沉默半响后出声问道:“这信是否是真的?”不是他疑心多,而是这样重要的结盟书信,为什么会这么轻易的被拦截了下来,他怀疑是不是有人故意伪造了这样的书信,特意让周国拦截下来,为的就是挑起周国和燕、楚两国的战争,至于那合众国,再次被周寒不经意间忽视了。
“陛下,臣以让人通知鲁厚言调查了,但还请陛下下令暗部支援。”卓远严肃道。
暗部,就是原本瑞木萌手下的那支探子队伍,也兼管刺杀和刺探,在瑞木萌怀孕以后,周寒将这支队伍正规化起来,能让瑞木萌少费点心,不然他会心疼的。
周寒对易忠示意一下,易忠立刻不知从哪里掏出一块黑色的上面写有一个‘暗’字的令牌,令牌上的字是银边的,来到卓远面前,双手递给卓远。
在卓远接过那令牌后,周寒道:“彻查这封信的来源,是否是燕国真的要与楚国结盟,他们的结盟内容是什么,也尽量给朕查清楚。”
“臣遵令。”卓远双手持着那块令牌,郑重向周寒行礼。
周寒又对卓远道:“不过不管这信是否是真的,楚国最近动作也的确多了起来,既然如此,那就让楚国成为我周国的一员吧。”这几年里,因为各种事,楚国与周国多有摩擦,可摩擦稍大一些,楚国就派人送礼来周国,摩擦却十分频繁且又,让周国无法发作。
趁着这个机会,周寒打算找理由将楚国灭了,否则病不医则成重疾,反正楚国也并非周国的盟国,就算干掉楚国,别国也无法什么,更何况,以周国如今的强势,需要什么吗?
“陛下,理由呢?”卓远皱眉,他没有周寒那么霸气,他还是觉得应该有个理由才能名正言顺的攻打楚国,否则虽然周国不怕,但让周边国家忌惮也不是好事,虽然周国很大很强,但仍无法与周边国家同时开战的程度。
“理由?”周寒嗤笑一声:“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光禄勋署不就是干这个的吗?让他们去想个名正言顺的理由。”
卓远立即沉默了下来。
“陛下,东面已经定下了。”在卓远沉默以后,诸葛司出声,这才是他今日来的目的。
“哦?得手了吗?”周寒来了兴致。
“文国、毛国已成,不过乱国有些不同意。”诸葛司道。
“乱国?”周寒回想着乱国的情报:“乱国似乎是合众国中的一国吧。”随即他对卓远道:“让右军前往毛、文两国接管两国,陈兵乱国边境。”
卓远立即应声。
右军中,以右将军梁启隆为首,帐下有白虎军、罪赎军,以及右军的预备役,足有两万五千人了,且都是正规军,战力优秀,别是那些国了,即便是东面的吴国,都可以一战。
至于移动到毛、文两国的方式,也是周寒早前的想法,用船,从游灵河上到达,速度极快,比起从原本的风国现在的零源城绕到文国要快多了。
而且有了右军在合众国南方,也能压制住合众国,即便合众国与楚国结盟,当周国向楚国开战时,合众国也无法帮助楚国。
“臣会准备好的,请陛下放心。”在卓远应声之后,诸葛司出声道。
周国文武分家,但却文武合作,军队的动迁,都必须有后勤,而后勤,就必须由政务部门进行,而管理这些政务部门,并为之协调的,就是丞相府了。
周寒点点头道:“心一点,不要让楚国察觉了,也要心被英雄会的人发觉了。”这个时候周国的行动,必然不能隐藏得过去,但动静太大的话,还是会让楚国与燕国察觉的,毕竟这时候楚国刚与合众国结盟,而如果那封信是真的话,燕国也要与楚国结盟,在他们结媚这时候,安静了十年的周国突然动起来,不论怎么想,都是朝着他们去的,这难免会让燕国和楚国警戒。
而因为英雄会的主要干部都没被抓到,周寒仍不知那英雄会对周国的渗透有多深,如果被英雄会的让知了计划,如果燕国和楚国的结盟,的确是那英雄会在背后主导的,那英雄会一定会将周国的行动计划,透露给两国的。
“是,陛下。”诸葛司郑重答道。
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怪的巴国()
如今周国已经是帝国了,而且是最大最强的帝国,周寒不用再如以前一样,事事恭维,随着官制的完善,他将政务尽皆丢给了手下,事政由宰相府负责,军政由太尉府负责。
而军队的调动和指挥也由卓远来负责。
虽然要与楚国发生战争,但如今,除非是楚国突然爆发,将周国在北面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丢城失地,否则周寒并不用花费太多的心思,他手下的将官们,都是在多次战争中培养出来的,在一定的范围内,都能独立行动,而不需要他每一步都去指挥。
在周寒下完命令后,太尉卓远就离开了。
但诸葛司并没有一同离开。
“还有什么事吗?”周寒纳闷,该的他都了,如今事情很多,作为丞相的诸葛司应该急着回去才是,如果不是什么很重要的事情,回去后,可以以书面告诉自己的。
诸葛司缓缓道:“陛下,不知御史大夫之职,您有何安排?”他话的时候,并没有看着周寒,微微低头,身体前倾,姿态很低。
“哦?你有何推荐?”周寒眯起眼睛,微笑着问道。
“臣不敢妄言。”诸葛司急忙抬头回答,让周寒能看到他的脸,御史大夫之职是三公之一,与他的丞相之职,卓远的太尉之职并列,但这么多年以来,皇帝都没有任命,此时自然不敢向周寒自荐,否则就有拉帮结党的嫌疑,虽然皇帝的脾气这些年里看上去更好了,但身为丞相的诸葛司深知,那是皇帝的心思更深了,就此时这一句反问,明面上是让自己推荐,但实际是在斥责自己:“臣数日前偶然听内务侍官言谈,您对御史大夫之职人选有了想法,臣对您任命何人为此职不敢去猜测,但臣以为此时正是御史大夫该出场的时候了。”
诸葛司的话刚完,还不等周寒开口,易忠就跪了下来,向周寒磕头请罪:“陛下,臣有罪。”身为皇宫的内务侍官,为皇帝服务,是不能透露出一丝皇宫的事情出去的,再都不能,而现在诸葛司却他听到了内务侍官的话,这就是易忠这内侍总管失职的罪了。
周寒用眼角撇了一下易忠,却并没有让易忠起身,这几年里,随着周国的官制不断完善,他这个内务总管的官职,也比起涂悦时要高了许多,手下管的人也多了许多,这两年周寒已经发现易忠有些飘飘然了,正好趁着这时候敲打一下:“找出那泄密的内务侍官。”他并没有如何处置那泄密的内务侍官,他知道易忠会知道该怎么做的。
易忠将额头抵在地上,沉闷的答道:“是,陛下。”他知道以皇帝的性子,此时他多少好话,做多少承诺都没有用,只有拿住那泄密的内务侍官,并给皇帝一个结果。
周寒不再理会易忠,而是看向诸葛司问道:“此话何讲?”他对诸葛司口中的该出场的时候有些好奇。
对于易忠的跪下,周寒对易忠的话,诸葛司好似没有听到看到一样,面对周寒的问话道:“如今我周国日益扩大,而人也越来越多,违法之事也越来越多,正需要御史大夫来指正。”
周国因为短时间内扩大改革,而周寒又是唯才是用,这么多人,他不可能一一都用技能看过,因此其中有不少或在私德上有异的人,或在事上有违法,如贪污、任人唯亲一类的事情,这并非只有政官方面,武官也是如此,虽因为周寒在周国的威势,这些都是不大不的事情,但光靠丞相之职手下的丞相司直来检举,已经渐渐没有什么效果了,而如果不在现在加以惩处,越发严重后,不止是会让周国的发展被拖累,甚至可能如千里长提毁于蚁穴一样,让周国遭受严重的损害。
周寒点点头,诸葛司的想法很符合他的心思,也正符合御史大夫一职的特性:“朕想让审佳来担当这御史大夫,你以为如何?”审佳现在是光禄卿,主管着光禄勋署,而审佳这几年里,为人严谨,且高傲,平日里因为这脾气,得罪了不少人,这样一来,任御史大夫正合适,不会偏帮。
诸葛司对于周寒的问,面无表情的道:“陛下任命,自有陛下缘由。”他并没有审佳任御史大夫好与不好,因为以他对皇帝的了解,以及为官这么些年的学习,他知道,皇帝的这句问话,还是在试探自己,如果自己但有任何偏向审佳的,那审佳就不可能被皇帝任命为御史大夫了。
周寒嘴角翘起道:“那就这样决定了,就由审佳任命为御史大夫吧。。。。。。”他到这,皱眉了一下,因为审佳任御史大夫了,那光禄卿的职位就空置了下来,而光禄勋署作为为周寒培养官员人才的署衙,权职重大,不可以随意任命的,因此他看向了诸葛司,想看看他有没有什么推荐。
但诸葛司仍然一脸正经,毫无表情,仿佛没有看到周寒的询问眼神一样。
在看到诸葛司毫无反应后,周寒眼中掠过一道莫名的光芒,嘴角微不可见的翘了一下道:“那就让房意来担当光禄勋吧。”房意是光禄丞,也就是辅佐光禄卿的官职,如此官职,周寒自然见过,这些年里,所作所为也让周寒满意。
诸葛司对于周寒的话,只是微微向前倾身,并没有表态。
这时,易忠不知道什么时候爬了起来,并且已经写好了两份帝旨,递到周寒面前。
看到诸葛司仍然没有什么反应,周寒才拿过自己的帝玺,随意的看了下两份帝旨,确认无误后,在上面盖上鳞玺,自称帝后,大部分时候,帝旨都是由内侍总管来写,然后由他来盖印。
这两份帝旨,会在之后,让宫中的内侍官送去。
“还有什么事吗?”周寒看到御史大夫之职被定下后,诸葛司还是没有离开,继续问道。
“还有一件事,需要陛下决断。”诸葛司的神情严肃起来,从怀中掏出一份书信来,双手呈上。
易忠将这书信转交给周寒。
打开书信,刚看了一些,周寒就皱起了眉头:“这是?”他都不敢相信这书信是真的。
诸葛司在周寒皱眉时道:“巴国希望归附周国,巴皇请求与陛下见面详谈。”他也觉得这十分扯谈,巴国如今国势日益增强,虽比不上周国,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