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来给他掐人中。”
正当柴象不耐烦应付这些厨师的时候,一个灶台旁,柴象的一名叫小四的学徒,正练习炒菜时,突然昏倒过去了,立刻有仆从熟练的把他拉出来,灌水捏人中,抢救,这已经是今天第三个昏倒过去的学徒了,别小看厨师这一职,特别是王宫的厨师,王宫的灶台比起现代农村的灶台要大得多,这是因为城市出身的周寒不了解灶台的原因,他只在电视上看见过灶台,所以在让匠人修砌时弄错了尺寸,因为灶台太大,产生的热量也就非常大,更因为灶台太大,为了炒菜,学徒们都要如同趴在上面一般的姿势,被那炒菜和炉灶产生的热气完全包裹着,而且为了防止汗滴落在锅里,还不能喝水,所以容易造成脱水昏迷。
如果是以前也就罢了,炒一次菜不仅可以让学徒们轮换上阵,而且,炒完菜后还可以休息一阵,而现在,为了赶时间,快速提高学徒们的炒菜水平,以应对接下来的两次大宴,柴象要求学徒们两人一组的使用一个灶台,不停的炒菜练习,中途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每天都有数名学徒被疲劳和脱水累昏过去的,即便如此,在他们醒来休息好后,还是会主动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加入练习当中。
学徒们练习炒出来的菜也没有浪费,在这王宫里,多的是人,对于许多侍女和侍从来说,这段时日的饭菜量大多了,相比于以前,他们几乎每顿都能吃撑,特别是那些禁卫军士兵,本来这段时日训练度就大,再加上体能操练后,胃口大增,吃起饭来也就不分好坏了,更何况这厨房里炒得再烂,也不会烂到哪里去,所以,经常有训练结束又没有执勤命令的禁卫军士兵,以保护厨房的名义,围在厨房的门口等饭吃,就连潘雄也不时跑来混一顿,还因此让王宫内上下,几乎所有人的忠诚度都有不小的提升,一般的侍从侍女们,以及禁卫军士兵的忠诚度都到了一百,对于周寒来说,也算是个意外之喜了。
看着缺少了一人的那个灶台,柴象立刻指着一名厨师说道:“你叫荣宝是吧,你去那个灶台练习。”每个灶台都是两人一组的不间断练习,现在空出了一个位置,正好让这厨师去填补上,这名厨师是宰相府家的,宰相是国君的岳父,他当然要优待一点。
叫荣宝的厨师,立刻眉开眼笑的连连向柴象道谢,并跑向那个灶台,与那灶台剩余的一名学徒一起练习,还不停向那学徒请教,丝毫没有因为自己是一名大厨,向学徒请教而产生什么不快。
其他的厨师们看到,都非常羡慕,更加挤向柴象,希望他也给自己安排一个位置,还有两名厨师,拿出自己高价买来的鳖和泥鳅,打算送给柴象,好让他优待自己。
柴象推开两名贴得太近的厨师,他也十分烦恼,灶台就这么多,没有国君的允许,他不可以私自请匠人来增添灶台,可是这些厨师也要给他们一点机会,否则要是他们回去告状,说自己完全不教他们,他也兜不下来啊,毕竟他只是一名厨师,如果这些厨师的主人都来向国君告状,就算他是国君的厨师,也会遭殃的,相比那些犹如国家支柱一般的官员们,他这个厨师也就无足轻重了。
因此,他再次推开那些贴近过来的厨师们,走到那一排灶台旁,对那些灶台前忙碌练习的学徒们说道:“每个灶台留下一人,去练习烹烤。”然后对那些官员的厨师们说道:“你们自己去挑一个灶台学习,炒菜的方式我已经教给你们了,你们和我的学徒们一起练习,别说我不给你们机会,多出来的人自行与其他人轮换,每个人都有机会,有不懂的可以问我的学徒们,他们都是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教你们还是可以的。”
听到柴象的话,灶台旁的学徒们,立刻对视一眼,他们可不想轻易离开灶台,虽然在灶台上练烹饪很辛苦,可毕竟这炒菜是国君传下的厨艺,练习得好了,以后说不准会有给国君做菜的机会,可是柴象的命令又不能不听,因此,他们互相都用剪刀石头布的方式决胜负,胜的人留下来继续练习炒菜,败的人去练习烹烤技术,这分胜负的方式也是国君传下来的,不仅可以快速分出胜负,而且也简单方便,还不会产生什么伤害,很快,除了荣宝所在的灶台外,每个灶台都有一名学徒失望的离开了,然后则是那些厨师一脸欣喜的冲上去,填补上灶台的位置。
看着那些厨师们上了灶台,柴象则在一旁转悠着,不时指点那些学徒和厨师们技巧,指出他们的错误之处,他的手上还提着那些厨师送他的东西,那些东西他没打算自己留下来,他想着把这些礼物做成好菜,给国君太后,以及程夫人吃,所以,他让几名仆从帮他把那些礼物都送进厨房的内厨里去放着。
在柴象和众多厨师学徒忙碌之际,突然从厨房外传来一阵喧闹声,柴象扭头往那个方向望过去,只听到从那边传来一个侍从的叫声:“王上驾到。”
很快,周寒就在众多侍从和禁卫军的簇拥下,走进了厨房。
“不要停下,继续练习。”学徒和厨师们听到国君的到来,手上不自觉的停了下来,想要去拜见国君,而柴象连忙对他们大声命令,让他们继续手上的活,毕竟如果这时停下来,不仅会让锅内的菜毁掉,也会浪费这一次烧的那些柴火,王宫里烧菜用的木材,可都是花钱买来的,如此浪费要是让国君看到了,可是会让国君不高兴的。
让学徒和厨师们继续手上的工作,柴象则简单整理了一下衣装,来到周寒面前,向周寒行礼问安。
“很忙碌啊。”看着忙碌的厨房外房内,周寒很高兴,他很喜欢这样的热闹场面,闻着厨房内不断飘散的各种菜肴的香气,他周围的仆从士兵们的肚子里,都不由得发出了一阵阵“咕咕”的叫声。
柴象向周寒汇报:“是的王上,我等正努力练习,之后的秋收大日与大宴,必定不会丢了王上的脸面。”
“那些是厨师吗?”周寒看到每个灶台前,都有一人,与学徒的衣袍样式不一样,就好奇的问柴象。
“禀王上,是的,他们是那些上官家中的厨师,来学习这炒菜的方法的,现在正在学习当中。”
能成为大臣们的专厨的人,必定都有一些过人的厨艺技巧,而就是这样的大厨,还得进王宫里来,向柴象学习周寒授予的厨艺,这让周寒的成就感倍增。
第65章 馒头与包子()
“不知王上此次前来,所为何事?”柴象对周寒突然来厨房,不知怎么的,有点心悸的感觉。
面对柴象的询问,周寒眨眨眼,突然让柴象一头雾水的微笑起来,他拍拍手,两个禁卫军士兵扛着两大叠极大的笼屉上前,来到周寒身边。
周寒指着这两个笼屉,对柴象说道:“寡人想到了两种烹饪方式,特意来厨房测试一下。”
说完不等柴象询问是怎样的烹饪方式,就径直向内厨走去。
柴象连忙让两名正练习烹饪的学徒,跟在他后面,一起跟着周寒进入内厨里。
进入内厨,周寒指挥两名厨房的仆从往大锅里倒水。
这内厨里也有灶台,不过柴象一般不给人在这里练习,这里面是给周寒、程紫柔和温太后做饭用的,因此这里的灶台也只有柴象与他认可的两名学徒,可以在为周寒三人做饭时使用。
两名仆从很快把灶台上的锅里加满了水,周寒一面命令仆从们为灶台点火,一面指挥着禁卫军士兵们把一摞三层的大笼屉放在锅上,忙得不亦乐乎,柴象想帮忙都没法开口。
在等待水烧开的过程中,周寒又招呼柴象:“柴象,来,和面,就是做饼子的那种面。”
原本还需要发酵好的面团,不过昨日温太后想吃饼子,就让柴象做,因此这内厨里还有些已经发酵好的面团,这正好方便了周寒,这些面团不是大米面,而是粟米面,比起现今的小米外观上还要大一些,粗糙一些,颜色也没有那么白,略有些发黄,吃起来也没有小米那么柔软,做成米饭倒是非常香,周寒挺喜欢吃的。
在周寒的指挥下,柴象把早已发酵好的面团加了水揉了又揉,并且取出一部分,按照周寒说的样子,做成圆球状。
那形状,周寒左看右看,怎么看怎么像是放大版的汤圆。
无奈,周寒捞起自己的袖子,在周围众人诧异的目光中,亲自上阵,把那面团做成馒头状,一连做了十五六个,才罢手,衣袍上沾了许多的面粉。
然后,周寒命令禁卫军士兵抬起上半部分的笼屉,他亲自拿着两个馒头状的面团,放在那笼屉的底层,两名侍从为他抬着袖子,跑前跑后的,有侍从想替周寒动手,都被周寒阻止了,连柴象的徒弟想要帮忙他都不许。
来回跑了几次,总算把笼屉的下层放满了周寒做的馒头。
周寒看着桌子上还有的,是柴象学着他做的馒头,因为造型简单,除了刚开始柴象做的像汤圆一样的以外,基本都和周寒做的差不多,他轻笑着命令道:“柴象,把你做的馒头放在那笼屉的中层,一会看看,谁做的比较好。”
看着手里的面团,柴象才知道,这个面团居然叫做馒头,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周君要把这东西叫做馒头,名字有什么意义,反正国君说它是什么就是什么,这个他倒是不在意,至于那个叫笼屉的东西,柴象倒是很感兴趣,这烹饪的方式,看样子与用铜鼎蒸煮有点相像,他把自己做的馒头放在笼屉的中层,仔细的观察着这个叫笼屉的东西,想着用这种烹饪方式能做些什么新式的菜肴,然后才向周寒回话:“小臣岂敢与王上相比,王上大智,这烹饪的方式还是王上教予仆的,仆还要向王上请教许多呢。”在周寒的面前,柴象也是会拍马屁的,而且那表情非常认真。
柴象一本正经的拍周寒的马屁,那认真的模样,惹得周寒哈哈大笑。
半个时辰后,估摸着差不多可以了,周寒让士兵们抬起笼屉出来,小心的放在厨桌上,那里原本是用来处理菜的地方,又让士兵们小心的打开笼屉。
原本蒸馒头只需要大火二十分钟就可以了,不过周寒考虑到这个时代在炉灶上蒸,火力不够,因此,为了保险,多蒸了半个小时。
当士兵们小心的揭开最上层的笼屉时,一道白色浓密的水汽,立刻喷薄而出,呼了士兵们一脸,让他们差点拿不稳那笼屉盖。
当水汽逐渐散去时,众人才看清那笼屉里的东西,只见里面那被周寒称为馒头的面团,体积不仅比放进笼屉里时要大了一圈,而且颜色要更加黄,还有着一股粟米的香味飘散出来。
看着那馒头,柴象的眼睛亮了,他向周寒告罪一声,上前拿起一个馒头,轻轻的拿捏着。
这叫做馒头一样的东西,不仅比饼子更加柔软,也更加清香,柴象把馒头放进嘴里,没怎么使劲,就咬下了一大块,只是还没等他品尝,馒头里的热气就烫得他直叫唤,这景象,再次惹得周寒哈哈大笑。
柴象的一名学徒看到师傅被烫得大叫,连忙拿来水,递给师傅,想让他喝一口冷却一下,不想,柴象一把推开学徒拿着盛水的壶的手,坚持用自己的舌头来品尝馒头的滋味。
好一会,嘴里的痛楚才小了些,柴象顾不上嘴里的痛,看着手里的半个馒头思考着。
周寒看着柴象思考的样子,就问他:“柴象,你觉得这馒头怎么样?”
柴象回答:“回王上,这馒头比饼子要柔软,比饼子少了点油香,却多了点粟米香味。”因为舌头被烫得还有些痛,所以他说话还有些大舌头。
周寒又问:“那你看可以推广出去吗?能如同饼子一样作为主食吗?”他有些迫不及待了。
柴象却没有如同他想的一般给予肯定的回答:“可是王上,这馒头没有油盐,吃不饱啊,而且光有那粟米香味,香味太过平淡,与众多食物香味相比,恐怕除了作为零食外,无法作为主食。”
柴象说的问题很实际,在这个时代,大部分人都要每日劳作,以努力赚够一家人的口粮,如果用没有油盐的馒头当饭吃,不管吃多少,都会没有力气,没有精神干活了,也就不能赚到家里人的粮食,一家人就会因此饿死。
而只有那些家里较为富裕的人,才能为了尝尝新奇,买一些这馒头来吃,尽管如此,这馒头的香味也不如那香味浓厚的菜肴,吃过一次后,怕是无人再吃第二次了。
周寒又想到能不能在和面时加入一些油,可惜立刻就被柴象否定了这个想法,这馒头里加的油多了,油味会掩盖住馒头的粟米香味,馒头就不如饼子好吃了,毕竟这个时候的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