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像这种做帐方式在徐州,早已被弃之不用了,徐州商号早在两年前就普遍换成用微臣教的表格形式。
所以这几本帐册,要么就是微臣上任之初或之前所做,但这样一来的间对不上。所以微臣更偏向认为不是徐州商人所。
京城在徐州有分号的商号有三家,相信新方法好用,他们定会全部替换就方法,皇上派人一查便知。”
赵子安说得斩针截铁,没人会怀疑他这话里的真实性。
他说的却是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包括皇上:“还有这种事?”
“正是,微臣在徐州试着推广,经两年观察,见新方法并不会引起记数混乱,易学易用甚为方便,正想述完职之后和皇上提及些事,好向全国推广呢,没想还来不及就在这了。”
皇上给了一个字:“好!”
第517章 大殿上舌战群雄(十六)()
佟尚书忍不住急切地问:“赵大人说的新方法就是表格吗?表格又是什么?真的那么好用?”
要是真的有好用简单的记帐方法就真是太好了!
佟尚书管着户部,每天进进出出都离不开帐本,要是能有一目了然的记帐方式,户部受益最大,也不怪他急切!
赵子安看向皇上,皇上用眼神示意他说,皇上也等着听呢!
征得了皇上同意,赵子安给佟尚书祥细地解释了什么叫表格,要怎么写,怎么用。
佟尚书不愧是朝廷里管帐的,别的官员还只是一知半解时,他己经完全弄明白了!
“这样一对比,进出盈余果然一目了然!枉老夫在户部兢兢业业数十载,竟然从来没想过还能这样记帐!赵大人果然大才!”
佟尚书这会对赵子安除了欣赏就是佩服。
赵子安谦虚的道:“这个下官不敢居功,这新方法,下官也是从内子那学来的。”
佟尚书又传向云娘:“不愧是皇上亲封的兴国夫人,下官佩服!”
尚书都是二品,佟大人在云娘面前称下官倒没毛病。但能让一个自大的古代男人如此也算难得!
皇上也幽默赞了一句:“唔,有研制水车,推广水稻在前,又有这改善帐册在后,这一品兴国夫人没白封!”
一些官员给皇上面子,也纷纷赞两句,什么赵夫人名符其实、实至名归啦,什么皇上慧眼识珠,恩泽福广啦,好话一堆!
场面一派轻松,比刚刚众位大人看戏还热闹。
云娘想说:慧眼识珠的是她家赵大哥好吗?有皇上什么事儿?
赵子安一点也不介意妻子比自己出风头,嘴角轻勾,好心情地听着众家官员吹捧。一丁点被人审查的紧张也没有。
这让四皇子党愈加郁闷!心里也明白,照这情形,贪污这一条想咬入赵子安是不能了。几人之间用眼神交流着等一下要怎办。
直到徐州史官被宣进殿。
这史官回了赵子安是否经常离城,是否就下乡视察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他甚至说了几个明确的下县时间,就是信上所说的时间。
这就证明了赵子安的说词,也证明这信上所说是假的。
这史官并不知道新记帐方式的事,但这不防碍他对赵子安的推崇!
史官祥尽地说了徐州的各种变化,当场给赵子安歌功诵德一翻,连在天灾过半年后,陆续有徐州各地的百姓自发给赵子安送来万民伞都说了。
未了他说出这样一段:“皇上,微臣不知为什么赵大人会被说成是贪官!要让微臣来说,如果赵大人是贪官的话,这样的贪官还真是多多亦善!微臣当史官多年,也只遇到一个赵大人这一样的知府,真不愧对百姓的一声父母官,微臣就曾亲眼见到赵大人坐在没建好的河堤边上,和来遥役的百姓同食!试问有几位大人能做到赵大人这样的?”
听说赵子安贪污受贿,这位史官是一点不信。同时也为赵子安不值,多好的官啊!能有这样的官才是天龙朝之幸!谁人贪污还能贪出地方一片清明繁荣的?
第518章 大殿上舌战群雄(十七)()
史官的话全是偏向赵子安的。
四皇子党不服,嚷嚷着这是赵子安的人,在相互包庇。
这史官也是个嘴皮子利索的,而且他清廉一生异常爱惜官场名声,最受不了的就是别人质疑他的廉洁。
在廖大人和陈大人咄咄逼人地问他何以要和赵子安沆瀣一气时,他也不管不顾地和两人互怼!
说到激烈时,他甚至扒开官服,露出里面打着补钉的中衣。
“老夫为官三十八载,老夫一生都过得两袖清风,闲余时也只有陶看书籍一个爱好,家人也很是节检。如此,老夫全家一直过得颇为拉据!
这个十里八邻都知道!
早两年为了买一本书,害得儿子和孙子没了盘缠,差点没能上京应试,曾被自家夫人拿着扫帚追了两条街。还让邻里笑话了许久。
人为什么要贪?不就是为了挥霍过好日子吗?你们红口白牙就说我贪?贪的银子在哪?老夫一生甘以贫穷为伍,这样我为什么贪,难不成就为贪了银子好藏起来?”
皇上相当相信这老大人的为人!
事实上,能当二史官的人品德都是经过反复考核,又经过龙影暗卫长时间的观察的。
纵使皇上自己也被御史弹核过几次,但他非常相信自己的史官。
在赵子安上殿之前,他都以三位御史只是一不小心成了别人手中的刀。在经过刚刚的唇枪舌战,皇上不那么认为了。
他也在奇怪为什么会有三个让他看走眼的!
这会见个老清官被逼得豁出老脸当朝扒衣服,他也有些恼火!
“行了,老卿家把衣服穿了吧,衣衫不整,成何体统?!廖卿家,陈卿家,你们说话也注意点!没证没据的话不能乱说!胡乱攀咬有失官威!”
史官:“是,微臣失仪,请皇上恕罪。”
皇上这话明面上是各打五十大板,实际上是向着史官的。话里不只明说了廖大人他们胡乱攀咬,连个爱卿都没再叫,这说明他们已经不得圣心!
廖大人和陈大人都听得明白!背后冷汗涔涔,心里多少都有些后悔上了四皇子的贼船!可已经骑虎难下,只得硬着头皮继续!
陈大人:“谨尊圣意。请皇上恕罪!”
廖大人:“请皇上恕罪!”
这时,被皇上派去查证赵子安说的三家商号帐本的龙卫回来了。不只带回来了肯定的答案。三家的掌柜一听是为赵大人证明清白用的,都大方地请出平时从不示外人的帐册。
隆兴商号和一品香的大掌柜还特意跟去的人求情,请求上场为赵子安作证。
龙卫的一个小首领考虑一番后把人给带了回来。
经过层层禀报,两个掌柜被宣进大殿。
人山人海两位掌柜见过,高官权贵两人也见过。
可齐刷刷都聚在一起,这样的大场面俩掌柜还真没见过!
一品香的大掌贵还好点,他在京城时间长,呆的又是酒楼,打过交道的权贵不少,至少还逅得住自己。
进了大殿也只是有些紧张而已!
第519章 大殿上舌战群雄(十八)()
隆兴商号的大掌柜就惨了!
他调回京城还不到一年,大官和权贵见了不少,打过交道的却还不多。
从一进大殿他就有些发抖,同手同脚上前。见了高堂龙椅上的皇上,更是腿软!
不由自主跪下,五体投地趴着,抖着嗓音跟着一品香的大掌柜高呼万岁!
就是这样,心里该为赵子安开脱的话却是一句没落下!
最后当被皇上问到他们为什么会鼓起勇气自请来作证时。
一品香大掌柜的回答是:一品香的东家佩服赵大人的为人。经常以书信说起赵大人为徐州百姓作做的种种,因此他也相信赵大人不会是贪官。
因为一品香和云娘的渊源,一品香大掌柜的证词在众人心中没那么给力。
给力的是隆兴商号的大长掌一番话!
他说他在徐州见证了徐州短短两年,从一个千苍百孔的普通州城变成活力四射的全国第四的商业大州!其间还经历了一场天灾大劫!
请众位大人想想,作为做出这样成就的领头羊,赵大人得有多大的魄力,才能做到只靠地方收益和本地捐款支撑,不问朝廷要银子?
说赵大人贪污,打死徐州百姓和他都不会相信的!
每次他想替他们东家往知府后衙送点什么,上到赵大人,下到守门的就没一次有人收的!
还有每次公家有什么事,赵大人家还是带头第一次捐的呢!
而且近三年在徐州做行商的人都知道,徐州商业这一块,是户房典吏在管。赵大人是不参以的。当然出了事,只要是正当的找到赵大人那,也会帮着解决。
而他有幸跟着东家听了赵大人的好几堂课。
赵大人不只教他们做帐,给他们说从商也要多读书明理修德。
这掌柜还特意点出赵子安上的几堂课的内容。
赵大人说的一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更是使得一众商人的爱国豪情被完全激起。
赵大人说,一个城坚固以否,固然有精兵强将和建城劳役的血和汗,但如果平时作为商人的我们有为朝廷地方捐过银子,那么坚实城墙上的砖土,也有我们商人的付出!商人同样可以为此光荣!
赵大人还说,商人和农民一样都是一个国家必不可少的人。我们都有为家和国付出,我们就应该得到尊重。
当官的替我们治理地方,我们为当官的种出粮食,贩去布匹日用。因此,入士光荣,我们也并不低下,只要做好了都能的国出力。所以他要让我们都过上好日子!
最后一句:
“诸位大人在上,草民想请诸位说说,这样一个为国为民的好官,他会贪污受贿吗?”
得!继老史官之后,这又是一个赵子安的铁粉,来为他唱赞歌的!
官员们听了这么多赵子安在徐州的种种,对他还是很服气的,心里都相信他不可能贪污。
两个掌柜退下去之后,轮到洪大人他们三个御史找的所为证人。也就是那些帐本的所谓持有者。
假的就是假的,纵使几人从进来就一口咬定帐册是真的。
被赵子安和罗大人多问几句,就现出破绽,谁真谁假,一目了然!
第520章 大殿上舌战群雄(十九)()
来为赵子安作证的几人都是被小太监客气地引着出去,而这几个却是被士卫拉出去的。不用问被拉下去之后还会被严刑审问!
四皇子见了冷汗直冒,里衣都打湿了!心里更后悔:果然!赵子安能力太强就是威协啊!
在别人身上好使的手段用在对付他全完没用!
可恨自已留在徐州的人被他悄无声息地清理掉了自己当时还不在意。为了避嫌银矿的事,也没再往徐州派人,结果出了这么大的批漏,导致今日的失误。
其实这也不能怪四皇子。
他的私兵被迫解散,有关联的地方官又被揪出一大半。为了自保,那些来求救的,他不只不能理会,有时还得派人灭口。
加上银钱紧张做什么都缩手缩脚,他下面的人早已人心惶惶,又哪能好好为他效力?
从和赵子安对上,就是他倒霉的开始。今日注定他要失败
弹劾奏折中还有一条:赵子安其子满月之时铺张浪费开了上百席还不只,还在外面摆了一条街的流水席。而他趁机裣财,所有到场的官吏乡绅皆要送两份礼。其中一份是白银,最少的不低于二百两!
这是四皇子的人没被清出徐州之前打听到的。
但他忘了打听白银礼钱的去向,所以等于又给四皇子的人多挖了一个坑。
当陈大人拿这个指责赵子安的时候,赵子安奇怪地看了他和一旁的四皇子一眼,再扫向还在场的俩弹劾他的御史。
眼神除了讽刺还有同情。
赵子安也真是不知厌恶这帮人好,还是可怜这帮人好!
心里奇怪:听说几个有野心的皇子里,这四皇子势力最大。如果这四皇子和他的人都是这么不中用的,那他是怎么有这么大的势力和呼声的?办事都这样虎头蛇尾,皇上不会对其有意见?
云娘听了陈大人的指的,不爽道:“陈大人,你家儿子满月是你又用了多少银子?我家的是你的乘以三倍?有你家浪费吗?”
陈大人:“”
在京城这地界做好事能少得了吗?这有可比性?可他不能这样说!
赵子安腹诽了一下四皇子,等小妻子怼完人,才开口道:“回皇上,回陈大人,这裣财一说纯属诬蔑。下官当时说的是不收一两以上的礼。来的客人们都说不行,觉得面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