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福女:旺夫小农女-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赶集这天,云娘甩着小手,一点东西没拿。后面跟着背满东西的两个大小男人!昨天又上了一趟山,所以东西真不少!

    张氏想到供儿子读书,所费银子要不少,套到的猎物,除了两个死了的野鸡和一个被女儿说服留下的怀孕了的兔子其它的一估脑都要卖了,有四只野鸡、两只兔子、一只小山羊和一只长着长长尾巴的鹚鸪鸟分两个笼子装着。

    因为东西多父子两都是又背又提的。

    走了一柱香时间才到村口。

    看到坐了不少人的牛车,云娘迈不动脚了,开玩笑,到村口都走了这么久,到城里要四十里路呢!没有一个时辰别想。

    “爹,我们坐牛车吧!你看我这小短腿,你和大哥又背这么多东西,走到城里时辰肯定不早了;坐车能快点到,占个好位子。”

    周大喜听了女儿的话,咬咬牙,把身上仅有的十个同板掏出来,数了六个给赶车的老赵头。

    老赵头人还挺好,也不嫌他们东西多,还帮忙搬上车:“大喜哪,你和阳哥儿背这么多东西是拿去卖吗?”

    “是呀,赵叔。”

    “这都是些啥啊?拿城里有人买吗?”车上有人好奇,伸手就想掀开来看。那背篼里的刚好是药材。周大喜本来就老实,问的人又是个女的,也不好与其拉扯,正涨红着脸不知怎办。

    还是云娘机灵,装着给哥哥腾地方,把差点被掀开的那个背篼拖到自己面前:“这些吖,都是一些山货。婶子你也知到我们家才分家了,我的伤用了不少药,还欠着周大夫药钱呢,家里人都着急!这不,我大哥和二哥就上山捣鼓些东西看能不能换钱,也好买点油盐。”

    “这也老不少的了,山上的东西大家都有,有人会花钱买吗?”另一个年纪稍长一点的女人接嘴。

    “呵呵,正因为不知会不会有人买,所以多弄几样呀,多个多一样东西就多个可能,大娘您说是不?”

    “也是,哟,这闺女说话好利索呀!”

    “呿!穷酸样儿!别挑着去挑着回来,白费力气!”刚刚走过来站着等上车的人正是大伯娘孟氏,还是一惯的尖酸刻薄!

    “挑着去挑着回也要试试啊,话说,二堂哥推得我差点摔死,药钱都没给一个,怕我拖累,给不够两个月的粮食,就匆匆把我们分出来了,别说给我补了,家里粮食都没了!要不,大伯母等下到城里给我买点细面养养?”

    “分家那是爹作的主,关我什么事!你们这么多东西,把地方都占了,别人怎么坐吖?哼!我等下一架车好了。”说完扭着腰走了。

    “什么人哪,这是!”有很多知情的人看不过眼。

    “吁!你们家还有人会打猎哪?这么多野物!”

    “呵呵,我二哥运气好,帮一个被蛇咬的老猎人采了解毒草,老猎人教会他几种陷阱。”

    “那也是好心有好报。”

    一路应付着别人的好心或好奇,摇摇晃晃进了城集市。

第6章 济世堂卖药() 
宜兰县地广,除了县诚直属的十个村,外围还管辖有十八个乡,乡里是有自己的集市的;初一和十五是县诚大集市的日了。今天正是十五,人真的不少。

    城里分成东市,和西市。东市里都是比较高档们商铺,两三层的小高楼鳞次栉比,酒楼、医馆药铺有不少;西市就像现代的农贸市场,多为农人摆的地摊,也有商铺,大多都是卖些生活日用的和打铁铺、木匠铺小面馆之类的。

    出门前就相量好到城里就分开,周冬阳在西市卖其它的,周大喜带云娘去东市找药铺。

    他们从南门进的城,先到西市帮占个地把摊子摆好,留下周冬阳看着,父女两就往东市而去。

    “爹,你知道哪家医馆大,声誉好的不?”

    “爹也不常进城,不知哪家医馆最大,村里人都说济世堂的大夫医术了得,开的药也不贵。”

    “那我们就去那试试看。”

    “好,正好就在这条街上;看,前面就是。”

    济世堂还挺大,一个六门大厅,靠右边门口一个结帐柜台,里边一点有一个大夫在给人看病,还有一个桌是空的,应该是还有大夫出诊了或没来;靠墙两排大药柜用木桌隔开,里面有两个药童在抓药。左后方开了个门,应该是连着后院的。

    “两位要看病还是要抓药?”刚进门,就有小药童问,一点也没有因为父女俩穿得破旧而看不起。

    “我们有些药材,不知你们收不收?”

    “那您跟我们掌柜的说说看吧。”说着,把两人让到柜台边。

    掌柜正在给人结帐,算盘打得啪啪响,抬头看了一眼:“请两位稍等一下啊!”

    “好的,您先忙。”云娘看掌柜的态度不鄙不亢的心里也有点底,忙的脆声应到。惹得那掌柜又看她一眼。云娘对他笑笑,就拖着周大喜站到不挡道的一边。

    没一会儿,掌柜的给前面的两人结了帐,向两人走过来。

    “掌柜伯伯好!”

    “好,好;两位是来卖药材的?”

    “是,不知你们医馆收不收?”周大喜回的话。

    “一般我们医馆的药材都是专门从司药局进的,但也会有游医采了药来卖,好的我们也会收,但要经过严格验查过,品相上乘的才收。”

    “那掌柜伯伯,您让人看看我们的药材吧,年份都是足足的哟。”(我们云娘又开始卖萌了!)

    “呵呵,鄙姓陈,小姑娘你可以叫我陈伯伯或者陈掌柜,都行。”显然,陈掌柜对云娘印象很不错:“王二,去请张老先生过来看看。”

    “好咧。”

    不一会,刚刚那小药童又出来了:“里面还有一个重证病人,张老先生说一会出来。”

    “那你去忙吧。”说着转头问周大喜:“你贵姓哪?”

    “啊?喔,免贵姓周,周大喜。这是我闺女云娘。”这城里的大掌柜好客气啊!

    “周老弟,你看今天赶集,人挺多的,你们再等等啊,我也要再去给人结帐,等我们老东家出来给你们看药材啊!”

    “没事,我们不急,再等等。”

    “那我去忙了,你们可以去那边坐着等。”说着就回柜台去了。

    又等一会,从后院出来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慈眉善目的颇有仙风道骨的味道。只见他先走到柜台前,正好陈掌柜给排队的人结完帐。恭敬地喊了一声:“张老!”然后就带着他走过来了。

    “周老弟,这是我们东家,姓张!”

    “张东家好!”

    老先生有点小傲娇地道:“嗯,老夫行医五十载,徒子徒孙不少,称一声先生也当得起,你就叫一声张老先生吧,我不喜欢听人东家长东家短的叫。”

    “是,是张老先生!”周大喜又开始紧张了!

    “看你们也不像会医的,药材是帮别人卖的,还是你们自己采的?”

    “是我们自己采的。”

    “哦?你们会认?”

    周大喜不知怎样间话好,只好看向云娘。

    “张老先生好!是这样的:我娘的一个远房表叔也是个老大夫,他早些时间来我们这山里找一味药,就住我们家,我和哥哥熟路,就天天带表舅公上山;表舅公看我家穷,就教会我们认几种药,说可以采来换钱。我和哥哥就采了来试试,也不知收不收,打听到济世堂信誉好,张老生生您更是仁心仁术不只医术高医德更好!就找过来了!药是深山里年份老的好药材,您看看吧!”长长一段话不只解了惑,还拍了一句响亮的马屁!

    周大喜听着女儿口齿伶俐地胡侃,都有点反应不过来。

    果然,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哈哈,你这小娃娃倒是有意思!好,我看看!”张老先生说着就一样样去翻看背篼里分类放好的药材

    一边看还一边说:“果然都还不错,年份也够,可以收!”又转头问:“你们打算怎么卖?”

    “济世堂是个信誉好的大医管,肯定不会骗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啊!您老看着给就行。”云娘又抢在周大喜前面说。

    “哈哈哈!你这小丫头!”张老生先笑道:

    “药是好药,但你们只晒个半干都没有制过,价钱会压一些。”

    “行,这个应该的!”云娘也知道制药材也挺烦琐的,有些还要专业的工具,减点价也合理。

    “嗯,这何首乌应该有一百年了,小的也有八十年,就给二十两一斤,这当归个头也够大就三两一株,还有这田七”

    最后,竟然结算得了五十四两银子!

    陈掌柜按云娘要求给了四个十两的银定,十二两散碎银子还有二十吊铜板给周大喜拿着。

    说好了以后有好药材还可以拿来济世堂卖,父女两人就出了门。

    到了大街上,周大喜都还晕乎着,真不敢相信!就采两天草药就有几十两银子的收入,这都抵别人家两三年了!

第7章 卖蘑菇() 
挂心着周冬阳不知卖得怎样,父女两个从济世堂出来一点不担搁,又直奔西市。

    今天人多,东西也好卖,父女俩回到西市时,除了蘑菇,其它的都卖得差不多了。

    “爹,你们怎么去这么久?药材都卖了吗?”

    “卖了,呵呵,都卖了,你这怎样?”

    “野味好买,只剩一只兔子了,云娘和二弟采的野果、野菜也买完了;就里蘑菇没人买,我说没毒的也没人信,刚刚还有个大娘说我想谋财害命呢!”周冬阳说着心情有些低落,倒不是因为被人说了,只是觉得自家妹妹的努力怕要白费了。

    “怎会这样?”云娘听了也有些惊愕,这么好吃的东西竟然没人认同!

    “没事,没人买我们留着自己吃,晒干冬天没菜时炖肉吃正好。”周大喜安慰道,心想反正药材卖的钱足够送两个儿子上私熟和一年爵用还有剩,下次多采些药材就是了。

    可云娘不想背回去自己吃吖,山上那么多蘑菇,不能采来换钱太可惜了。云娘正想着,抬头看到对面正是一个卖陶器的铺子,里面除了盘碗还有各种各样的陶罐,旁边小面馆门口有一个闲置的风箱小炉子,眼前一亮。忙对周大喜说:“爹你先帮我卖个大罐子吧。”

    “买那个干麻?”

    “我有用,反正以后也能用来炖汤喝,你快去吧。”

    “好!”周大喜听女儿说要用也没再问,去对面买了。

    云娘赶紧去后面肉滩花一个铜板卖了两根没人要的骨头回来,又去那个小面馆找老板,花了十个铜板租了那个小炉子,还拿了些柴火,几双筷子。

    周冬阳看得一头雾水问:“云娘你要干麻?”

    “大哥,等下你就知道了。”说着又指使买陶罐回来的周大喜:“爹,你装些香菇木耳和这两根骨头去小面馆洗洗,再加些水回来吧。”

    周大喜洗好回来,云娘也把火生好了。正好把陶罐放炉子上面煮。这时周冬阳也把其它东西买完了。“哥你看着火,烧大些。”

    “嗯。”周冬阳把买得的钱给了周大喜,蹲下帮云娘烧火。现在他大概知道自己妹妹的想法了。

    不够半柱香的时间,一股香菇特有浓浓的香味裹着肉香从陶罐里飘出来,引得不少人围过来看:“这煮的是啥呀,太香了!”

    云娘趁机呦嗬:“都过来看看吖,又香又好吃的香菇免费吃啊!”

    “香菇?啊!姑娘,这里磨茹不能吃的吧?”

    “大家放心,我们这个没毒的,我家这几天天天都吃这个。不信我吃给你看。”说着用筷子夹了一块进嘴里砸巴砸巴吞下去了:“看,一点事也没有!”

    “姑娘,你真没事?我们村里老人说有人吃过上吐下泻,拉了三天呢!”

    “真没事,大叔,我家经常吃的。可好吃了!您尝尝?”

    “闻着是真的香,我试试。”这大叔是来卖猎物的,闻出有肉香味,心里想要真能吃,买些回去和肉一起炖,闻这香味比单单煮的肉好多了。

    大叔吃了一块忍不住又夹了一块吃:“好吃!好吃!这怎么煮的?给我来五斤。”

    哗!五斤不少了!不开市则已,一开市就来个大的啊,云娘听了乐开花!赶紧让周大喜装了过称,又忙说:“这个可以炒肉,可以炖鸡,还可以煮汤。也可以像我这样花一个铜板买两根骨头一起炖了,营养美味又省钱!”

    听了这话,心动的人更多了,看着两个人吃了都没事,纷纷要试试。试过了又听说鲜品只要十文钱一斤干货二十文,比青菜贵些,比肉便宜了得多,都会买一些。

    就这样过了半个时辰,香菇木耳买出去了一多半。周大喜抓着沉甸甸的钱袋子心里那个美啊!闺女就像个小福星似的!以前没人敢吃的蘑菇还能换钱。东西还能这样卖,除了自家闺女谁人能想得出来吖!这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