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倒合理,毕竟还没谈拢之前谁都知道防着方子外泄不是,佟掌柜干脆把云娘俩个带到了后院的小厨中,需要的材料让云娘自己去大厨房拿。
小厨房的灶台沏得比一般的矮些,云娘垫着脚用正好,都不用站小矮凳了。
云娘和周冬阳从大厨房拿了一大堆的食材配料,然后在小厨房麻溜地一阵忙活。
兄妹俩默契十足,洗洗切切弄好,然后周冬阳烧火,云娘用小厨房一大一小两个灶做出了口味不同的四个菜。
用小灶把排骨、里脊过油炸了,分别做成椒盐排骨和糖醋里脊;把一只兔子斩件过水,给做成了干锅兔,因为没有小锅,就用一个大沙煲替代。下面用大盘子装小盘子,在小盘子里然炭火,再在上面放置个小小铁架把沙煲放铁架上,铺好底菜,再把用配料炒好的兔肉倒入便成了;还做了一个口味比较重的水煮鱼,这个菜是在大厨房看到有干辣椒才想要做的,厨房有辣椒证明这也是有人吃辣的,不怕做出来没人接受。做水煮鱼时兄妹俩被呛得直咳,冲油时周冬阳更是受不了直接跑出去了。
云娘之所以会做这么多菜,还多得前世的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偏偏作为一个孤儿,经济有限,嘴馋了就只能买才料按着百度里面说的,做给自己吃了,久而久之,华夏的八大菜系她也会了不少。
云娘做完四个菜,找了个小二请来了佟掌柜。佟掌柜让人端着菜,还是把云娘两兄妹请到了第一次来过的小雅间。
才坐下,佟掌柜每个菜尝了尝,就有些迫不及待地让人送来一碗白米饭,就着四个菜吃了个肚子溜圆,佟掌柜好辣,兔肉和水煮鱼都吃了不少。
云娘也不急,和周冬阳两人慢慢喝着小二送上来的清茶,就这样看着佟掌柜吃。
佟掌柜吃饱,擦擦嘴,许是有点不好意思,说道:“周姑娘想不到你还会做辣菜,犹其这道鱼,就是京都那边专们做辣菜的厨子都做不出这味道。本来我没胃口,早饭都没吃,一尝这鱼胃口都开了,不错!”
喝了口茶又接着道:“周姑娘,这菜方还是像以前那样?”
云娘笑了笑道:“佟掌柜也看过了,这四道可都是大菜,第一次因为磨茹入菜少为人知,菜方我是半卖半送,也没给你要价,这四个菜方却是不行的。”
“喔,周姑娘想要什么价?”佟掌柜也是笑咪咪地问
“三十两!”云娘要价要得一点也不含糊!
周冬阳听了差点滑到地上去!
“这个价却是要得高了,周姑娘不如降一降,二十两如何?”
“要是别人,我是不会降的,但佟掌柜你人不错,又帮过我们家的忙,你们面子是要给的,二十五两,不二价了。”
佟掌柜还有点犹豫。
云娘见了又说:“佟掌柜,既然你主家在京都,一品香怕不只这一家吧?你看就这四个菜可不是一个地方口味的,你也尝过了,比当地口味更地道,对吧?以一品香的生意,这二十五两分到十年二十年所出的这几道菜上,几乎微不可见了不是?”
最终,佟掌柜还是把四个方子全要了。
结了帐,交了方子,云娘照样在大厨房当着厨子们的面又做了一遍,这下一品香后厨的人对这小姑娘佩服得是五体投地了!
在佟掌柜让云娘有方子还来一品香卖时,云娘说:“方子肯定是还有的,以前是因为年岁小,我娘不让我多近厨房,且家穷,也没啥好折腾的,现在托了佟掌柜您的福,我家也好过了,我想做些新吃食我爹娘也不会拦着了。”
佟掌柜嘴角抽了抽,在心里想着:谁家的女儿新吃食做着做着就可以拿去酒楼换银子,傻的也不会拦着了吧!
云娘也不管别人心怎么想,歇了口气又接着道:“我觉得吧,这方子就这样卖了,只有一次钱收,是有点亏了,不怕您笑话,我这次卖方子是想要用这银子起房子的。以后日子好过了菜方子就不急着拿来卖了不是!”
“这倒是,只是开个酒楼可不是小事!”
那不只是要一大笔银子,还要有人脉的,不然做起来也要被人吞掉!
云娘当然知道佟掌柜说的意思。
“酒楼我家这样肯定是还开不起的,我也没说不卖方子吖,只是不是现在这样卖。”
“喔?周姑娘想怎么个卖法?”佟掌柜大感兴趣!
“当然是换个我不吃亏,你们也安心的方法了。”云娘却卖关子:“不知你们东家何时会再来?下次佟掌柜的东家来,你找人告知我一声,我和他当面谈吧!放心,我会优先和一品香合作的,我保正在和一品香谈之前,我不会找别人。”
说着也不管佟掌柜会不会把她当成是想借此把上他家大少爷。
带今天得的一百两银子和周冬阳回去了。
佟掌柜想了想,还是把云娘所说的话一字不落地写在信上,连同誊抄的四个菜方一同送回京都了。
第16章 为起新房做准备()
兄妹俩回到家己过午时,张氏和周大喜也刚收摊回到家。
云娘就跟周大喜说,可以看日子起新房子了。
周大喜吃过午饭就去了村东头找人看日子,回来说是六月不宜动土,至少要到七月,七月初八是个好日子宜动土兴建。
这样倒是刚刚好,可以把先从山上引水下来的竹子先架好。
于是,一家人又分工,像勤劳的小蜜蜂一样,不停歇地继续忙活开来。
上午张氏只带了云娘周皓周为开难做准备,周大喜带着周冬阳砍竹子,打通。
下午一家人在院子旁边准备起新房做院子的地方挖了个小池子。
第二天上午一样的安排,下午云娘指挥周大喜和夕周冬阳接竹管子,低洼的地方就架木桩托起,到地的就挖沟,把连接好的竹管埋在地面下。
张氏和周皓月带着小豆丁去河边捡小石头,厚厚几层铺在小水池底下。这样到时流经水池的水也不怕浑浊了。
这样忙,又忙了四天,把竹管都接了,把排水沟也挖了,快到傍晚时把探到泉水口的最后一节竹管接上,不到半柱香时间,水池了就储上水了。
晚上睡着前,周大喜都不知第几次对着张氏叹自家闺女聪慧。
还有天,周冬阳和周皓月就要去周夫子的私塾报到了,云娘画了样子和张氏一起逢了个几层口袋的书包出来。
周皓月刚得了成品就背着显摆,惹周晨星小豆丁眼气得哇哇哭,直到张氏也给他缝了个小的才摆休。
周皓月少得被周大喜收拾一顿。
周冬阳拿到书包郑重地给云娘道谢:“云娘,谢谢你!你是大哥的生命中的一颗闪亮的福星,谢谢你为这个家,为我做的一切,大哥的前途都是你辛苦换来的。”
云娘被弄得有点不好意思:“大哥你干嘛说得这么感性啊,我也是这个家的一份子呀,你们好了,也就是我好啊,难道你以后读书出息了,还不管我了不成?”
“当然不会,大哥以后有的一切都是你的!大哥只是心痛你的辛苦,你看你,比分家以前还瘦了。别人家像你这么大的小女娃还在到处玩呢!”周冬阳摸着云娘的头说道。
周大喜也在一边点头:“是瘦了不少。”
“没事,说到辛苦,你们和爹娘不是一样都瘦了,我都是动嘴的多最辛苦的还是你和爹娘啦。等不忙了,我多做些好吃的养养肉就回来了。嘿嘿”
“你这丫头!”
这时周皓月也插句:“云娘你放心,二哥以后也给你当靠山,二哥的也是你的。”
“二哥你说的喔,以后可不能取了媳妇就忘了我!”云娘一句话说得周皓月脸都红了。
张氏给了她一个爆粟:“你这丫头,也不害臊,什么话都敢说!”
云娘翻了个白眼:“娘!我又没说什么!”
张氏又点了点她额头:“媳妇不媳妇的是该你个小丫头说的吗!?快把针线收一收,娘去做饭了,你大哥说得对你是太辛苦了,太瘦了,我这就做点好吃的给补补,你呀以后就动口就行了,有啥事让爹和娘去做。”
歇了一天,周大喜就去找村里的泥瓦匠说好了初八那天开工起新房。又让泥瓦匠介绍着去定了一大批的青砖和瓦。
这一折腾,村里都知道周大喜得了大钱要起青砖大瓦房了。
这一转开才知道周大喜家撞大运,得了百年老山参卖了不少银子。
不只买地建房,还不声不响地买下了后山两个大山头。
这下可爆锅了往后山去的人都多了不少。甚至还有人约伴想往深山去,也想发一笔横财的。
还是当时一起去办地契的人出来把周大喜当时的说词说了,又强调周大喜说当时差点没命,那些人才罢休。
照说周大喜买地也不少时日了,为啥此时才传开呢?
不得不说那天同去包括村长在内的三个大男人品得都是不错的。回来也没碎嘴乱说,也只是和自家媳妇说了一嘴。
也怕别人听了都往深山走出事造孽,说完了还让自家媳妇别出去说。,
所以这不到两个月时间才没传扬开,只有一小圈子的人知道这事。
直到周大喜又是请人又是买砖瓦的,大家家长里短的说,才知道有这回事。
老周家院子里,邹老婆子正骂骂咧咧的在喂鸡,就见罗氏一脸急色地从外面回来。
她立马拉着脸向着罗氏开火:“你这作死的婆娘!又死去那里浪了?男人都快从地里回来了,你还不做饭!畜口也不喂,还要我老婆子来伺候你们这些小辈不成?”
自从周大喜一家分出去后,一下子多了不少事情,好像怎么也做不完一样。邹老婆子的脾气是一天比一天大。
她知道,老大家这个,一惯是只会偷懒耍滑的,以前都赖到老三家和她儿女人上她也净只眼闭只眼当没看到,很少说她。
毕竟罗氏一气给老周家生了两个大孙了,在邹老婆子那,还是很得脸的。
她看老三一房不顺眼,巴不得他一房过得更苦点,谁让老三不听她的话。
可老三一房分出去后,这死婆娘还是那么懒,老二家的也只比这个好那么一点,还是个厉害的,只会敷衍地做完分到自己头上的事,不该自己的,就是酱油瓶子倒了都不会扶一下。
看到大房的孩子一个上了翠竹园,一个上私熟,她儿子年纪一到,便闹着也送进去了,更是说什么女娃要娇养,一点活儿都不让她闺女到手,以至二房的梅姐儿都十三岁了还什么都不会。
于是,每到了大房做饭的日子邹老婆子都要气不顺,边骂着罗氏,边无奈地搭把手。
罗氏被骂了也是不痛不痒,拉着邹老婆子急急地道:“唉呀,我一下就去做,娘我可听说了,老三,那是发大财了,咋的也不知道来孝敬孝敬你呀!咱这可是他爹娘大哥,咋能让他忘了去呢!”
“你说啥?”邹老婆子还没听清。
于是罗氏把这两天在外面听的加油添醋地学一遍。
“老三这是不孝啊!”显然邹老婆子被撩拨得忘了三房是被她分出去的了。
第17章 上学()
吃过早饭,周大喜要送两兄弟去,顺便去和周夫子说定周冬阳下午多学一个时辰的事,要云娘说干脆多给点束修再交点伙食费让哥俩跟周夫子吃了,再学一个时辰再回来,免得来回跑。
周大喜就是去跟周夫子说这个的。
云娘因为好奇古代的学生上课是不是晃着脑袋跟夫子读书的,非要跟着去见识一下,周大喜无奈就带着她一起了。
到了私塾,周大喜去后面找周夫子了,周冬阳两兄弟也没急着进去,陪着云娘在学堂前的柳树下看着里面高矮不一的十几个学子们。
云娘没能见证自己想见的画面,这么早周夫子根本还没来上课啊!
学堂里倒是坐了不少学生,只见他们有人可能是刚来的有紧张地坐着不动,有的在小声地背三字经,还有的在练字。
看了有会儿,云娘看到一个稍大的学生正在默写四书,铁画银钩,写得还挺有风骨!云娘一脸佩服地看着他写。
周皓月见自己妹妹一脸崇拜地看着别人,马上吃味了。
“让我学两年,就肯定比他好!云娘你等着看,我肯定比他利害。”
“二哥你这样不好,你学你的他学他的,为啥要作比?读书识字明理,可不是让你拿来攀比的,学得比人好不娇傲,学得比人差不灰心,介娇介燥知道不?正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
“好!好一句:学海无崖苦作舟!”
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者从墙后百转出来,显然是听到兄妹的对话了,听到云娘说到后面一句,忍不住连声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