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奇女子-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弘遇自从和韩公公联手想对付柳心,后来由于事情的败露,田弘遇被胡老爹夫妇告发,被削了爵位,就一股急火,身体一日不如一日。

    由于心情的关系,这几个月,病情越发的沉重,自然陈圆圆也得到了消息,思念义父,所以也想回去看一看。陈圆圆倒没有想到洪承畴的事情,因为本来也没什么,可是恰恰洪承畴上午走,陈圆圆下午就要回关内,吴三桂的心里就不舒服了。

    吴三桂看着陈圆圆,表情很是复杂,这是他非常喜欢的妾室,这几年一直温婉可爱,自己也很宠着她。可现在怎么瞅怎么觉得心里堵,想想洪承畴上午才走,现在也不过走出几十里远,这边陈圆圆也着急回去,火气就上来了。

    索性冷冷地告诉陈圆圆,自己派了一队亲兵护送洪承畴,要是抓紧赶路,还能追上他们,一路也能做个伴儿。

    陈圆圆现在着急往回赶去看田弘遇,也没有太注意吴三桂的冷漠神情,感觉要是有一队亲兵护送,能省了不少事儿。也没在意吴三桂的感受,赶忙回去收拾东西,不到半个时辰,就只带了两个丫鬟和几个侍卫,急匆匆去追赶洪承畴了。

    而吴三桂看到陈圆圆匆匆忙忙的离去,屋里的茶杯摔了好几个。随后和幕僚在书房里研究了很久,又重新拿起了他舅舅祖大寿送来的信,观察着京城内的动静,随时准备着做出反应。

第294章 同行() 
陈圆圆带着丫鬟侍卫急匆匆赶路,在离宁远城七十里的地方和洪承畴相遇了,至此洪承畴和陈圆圆结伴,在一队亲兵护送下一路向关内而去。

    洪承畴虽然已经五十多岁,但这些年锦衣玉食养着也不显老,瞧上去也就四十上下。而且他博文广识,谈吐不凡,幼时他的老师洪启胤曾在洪承畴的一篇文中批下“家驹千里,国石万钧”的评语,果然这些年下来,他运筹帷幄杀伐果断,凛然一股上位者的气势,算是位威严儒雅的大叔,正是一个男人很有魅力的时期。

    陈圆圆和吴三桂是年龄相仿,两人在一起也算是郎才女貌,不过陈圆圆是妾,以色事君只是个玩物,开始也是你侬我侬,时间久了,感情趋于平淡,真情更是没有,整日只能靠讨好吴三桂活着。

    和洪承畴结伴而行,开始的时候,陈圆圆还比较拘谨。当时为了追上洪承畴的队伍,她咬咬牙骑马而来,可是女子骑马毕竟在体力上有些吃亏,时间长了受不了,而且陈圆圆原本就是柔弱的江南女子,走路都是弱柳扶风的,只是后来在边镇的时候,吴三桂总是赛马,偶尔会带着陈圆圆,陈圆圆跟着学了几次,能够骑着小马驹遛一遛,倒没有真正长途骑马驰骋过,这次算是破天荒了。

    因为知道洪承畴是吴三桂的上司,而她自己只是个妾室,陈圆圆万不敢在洪承畴面前放肆,七十里路就把陈圆圆的大腿里磨出了血泡,她没敢吭声,只想悄悄地跟在队伍里,别让洪承畴嫌弃了。可很快,陈圆圆觉得自己真是多虑了。

    看到陈圆圆头上香汗淋淋,洪承畴为了迁就陈媛媛,居然让亲兵雇了软轿让陈圆圆坐上,而他自己则缓缓地骑着马跟在旁边。闲暇时,洪承畴就放下架子,一脸笑意低声细语地和陈园园说着话,时刻照顾她柔柔弱弱的样子,特意放慢了速度,队伍缓缓地前行。

    路途遥远,陈圆圆渐渐地会和洪承畴说几句话,快进京城的时候,两个人已经非常熟了,偶尔甚至会开几句玩笑。

    到了京城,洪承畴觐见皇上,陈圆圆去了田家。

    这时候,田家已经落魄了,田贵妃被打入了冷宫,田弘遇自己又被削了爵位,田家子弟也没有出色人物,这些年狐假虎威还激起了民怨,现在夹着尾巴做人。以前一些趋炎附势之辈要么成鸟兽状散去,要么就转换了门庭。

    田家目前冷冷清清门可罗雀,陈圆圆以义女的身份前来探病,田弘遇很是感动,毕竟陈圆圆已经是吴三桂的妾室,也代表吴三桂的心意,能千里迢迢来探病,这是很给田家涨脸面的事。田弘遇这些年最在意脸面,当即对这个义女打起亲情牌,没有让陈圆圆在外客居,而是以田家姑奶奶的身份住了下来。

    洪承畴进宫见了崇祯后,就赋闲在家等着朝廷的安排,闲得无事居然去田家探了病。

    洪承畴的到来,对田弘遇来说,可是意义重大。

    田弘遇作为一个贵妃的父亲,之所以这些年如此钻营,拉拢权贵,无非是因为他出身草莽,总想着有一天出人头地,成为世家贵族人上人,改换门庭使子孙传承下去。

    即使凭着各种手段,加上女儿在宫里有点位置,还是没有真正的贵族和重臣愿意搭理田家,要不也不至于当时还想叫田玉儿去拉拢秦木川。

    对于洪承畴这样的总督级的人物,在朝廷中举足轻重,即使现在赋闲几日,但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这马上就要官复原职了。这么炙手可热的人物,就是田弘遇风光的时候都是想拉拢也拉拢不来的,何况是已经落魄下来。

    可是洪承畴恰恰就来了,田家诚惶诚恐地对待洪承畴,不知这位洪大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洪承畴当然也没遮掩,再问了几句病情后,说明来意,说和田家的义女陈圆圆从边关一路而来,才知道田弘遇生病,特意前来探望一二,人参当归等珍稀药材不说,还送上了五百两纹银,这在田家兴盛时倒是不太显眼,可现在却是重礼了,田家的子弟赶紧进来答谢,把陈圆圆也请进前厅想见,当然大家都明白洪承畴是来看陈圆圆的,只是没有说出来。

    陈圆圆不过是个歌女,只是田弘遇当时为拉拢人,收为义女给个名头,可是田家败退后,就这么个义女,还只是吴三桂的妾室,都算涨门面的事儿,现在洪承畴明明是看着陈圆圆的面子来的,田家自然把陈圆圆推到了前头。

    洪承畴这次探望,直接把陈圆圆的位置捧高,此后只要来人话里话外,总让人觉得这是当家的姑奶奶,甚至有些大事也需要陈圆圆在前面照应着,把田家的几个当家奶奶都比了下去,不过此事也没人敢泛酸,还指着陈圆圆给田家争点门面,甚至以后的子侄辈还可能需要陈圆圆的照应。

    田弘遇终于没有熬过这个冬天,在腊月里过世了。

    田弘遇的葬礼,陈圆圆竟然作为出嫁女主持了丧三儿,洪承畴不但让管家送了丧仪设了路祭,而且亲自到府上吊唁。

    不知田家人心里怎么想,陈圆圆是真感动了,办完丧事后,给洪承畴邀进府,亲自下厨招待,款待洪承畴至夜半。

    在朝堂的吵吵闹闹中,来到了崇祯十七年的春天。洪承畴也终于接到官复原职的圣旨,不久就再次到边关上任了。

    而大美人陈圆圆也没有立刻返回到吴三桂的宁远关,而且不久就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众人不知道她的去向,当然也有风言风语说,她跟着洪承畴走了。

    在不知不觉之中,京城里就流传了洪承畴和吴三桂,还有陈圆圆的三角恋情版本,而不久后,也被吴三桂的亲兵传到了宁远吴三桂的耳朵里。

    吴三桂接到消息后,先是震怒,然后和心腹幕僚在书房里待了一下午,不久幕僚赵先生怀揣着吴三桂给祖大寿的书信悄悄出了宁远关。

第295章 生活还得继续() 
柳心在登州接到京城辗转送来的信儿,不禁有些脑仁儿疼,历史到这里又出现了一些转折,那个“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女主角陈圆圆还是出现了,历史上是李自成农民军攻占北京后,陈圆圆为刘宗敏所夺。吴三桂本欲投降农民军,但得知圆圆遭劫后,冲冠一怒,愤而降清。

    可现在大明朝农民军被镇压的没有还手之力,李自成也去了塞外,可陈圆圆还是出现了。

    这次陈圆圆的剧情倒不是被别人给抢走,相反的却是原本历史上投降大清的洪承畴没有投降,他回来了,而且和陈圆圆似乎两情相悦,有了意思,传出了绯闻,那么最终吴三桂会不会做出什么举动,和满清入关有没有关系哪,现在还真是不好说了。

    柳心大致理了一下,虽然自己改变了一些大事,但是似乎该出现的人和事都出现了,只是有些人命运发生了改变,自己对历史到底怎样把握,似乎已经不能按照既定的章节去想问题了,时也势也,历史的车轮怎么走自己也不知道了。

    柳心还没细想,实际上发生改变的,都和她有着关系,因为洪承畴是红娘子给放回来的,而红娘子之所以在关外,还不是因为当年秦家和克鲁他们联合把李自成赶到了关外,自然不会有闯王进京城这一剧情,而红娘子也从一个流寇乱匪,变成了一个有民族气节的人,宁愿放了和自己有深仇大恨的洪承畴,也不希望大清占了便宜,当然这也离不开克鲁那边的努力。

    柳心理来理去,也理不明白了,只是觉得事情还得照样做,日子还得照样过!

    大旱灾情终于控制住了,柳心的一个重要历史使命总算完成了。

    现在,她担子卸下了一些,顿时轻松了不少。

    她开始想着怎么才能好好的活着,过好自己的日子。

    屈指算算,和克鲁已经很久没见面了,也许到崇祯万寿节的时候,克鲁会进京朝拜一回,但是柳心现在又没有被获准进京,所以能不能和克鲁见上面还不好说,真的是有些想念他了。

    在柳心念叨克鲁的时候,克鲁那边也有了行动。

    崇祯给他封了景恭郡王,克鲁从草原派回来一部分人,正式接管了景恭王府,以前在关内的人有的借着徐老夫人的名头,有的只能在暗地里行走,现在也算有了光明正大的身份,在景恭王府露了面,成为了王府的侍卫、侍女、家丁,在京城内走动。

    克鲁已经是景恭郡王了,官署之间的来往,这事谁也管不着,和山东柳心的来往书信,也不像以前那么秘密了。

    要说克鲁晋封为景恭郡王,最激动的还是徐老夫人,这是她盼了多少年的事情,没想到现在终于有景恭王府复兴的消息了,虽然克鲁现在封的是景恭郡王,还不是王爷,但是毕竟景恭王府已经有了人,她也有娘家了。

    徐老夫人在河南待不住了,家里的养子养媳也就是面子情,徐老夫人也没有依依不舍,把家里的田产家业都给了他们,自己只带着私房,和以前跟随自己的老仆家奴赶到了京城。

    徐老夫人毕竟年事已高,硬撑着到了京城,就卧床不起了,明远不时地到景恭郡王府去探望徐老夫人,给她寻医诊病。

    当然京城里的这些宗室也不敢怠慢,徐老夫人以前是宗室格格,现在又是郡王的外祖母,身份很是贵重,连皇后娘娘也亲自去探望了一番。

    当然景恭群王府重新焕发生机期间,也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宫里的王老太妃,因年事已高,终于在上个月熬不住去世了。

    去世前一周,老太妃让人抬着,去看望了徐老夫人,两个人也不知谈论了什么,王老太妃回到宫里倒是心情很好,不过一周后在睡梦中安然离去了。

    宫里自然给王老太妃治了丧,不过景恭郡王府倒是在祠堂中重新给王老太妃上了牌位,每天都有人上香,上祭品,当做府里的长辈进行祭拜。

    徐老夫人休养了月余,就打起精神把把郡王府打理起来,除了徐老夫人这些年贴身的嬷嬷老仆以外,王老太妃去世后,她身边的姑姑和一些近侍太监,也求得皇后娘娘恩典,一起被放出了宫,也都到了郡王府这边,被徐老夫人给照应着。

    要说现在郡王府,虽然真正的主子还在塞外,但是从气势和底蕴上,那是不照任何一个王府差的,原本宗室皇室和朝臣们,还有些瞧不起这个落魄多年已经成为荒宅子的景恭王府,可是没出两个月,满头银发的徐老夫人开了一个品茶会,京城的女眷们去了一趟,回来都暗暗心惊。

    景恭王府倒也没有什么像样的花园和精巧的摆设,只有临时置办的一座小假山和凉亭,但是你看人家的规矩礼仪,就连奴仆,虽然年老,可是行礼的姿势站的角度都是丝毫不差,这没有多少年的功底是不行的,各个府里的女眷回去,都不禁看看自己的家奴,觉得是远远不行,自己的府邸还是没有底蕴啊!于是女眷们都不自觉想到徐老夫人那儿去取取经。

    很快郡王府和各个府邸都有了来往,相互走着礼。

    京城里又恢复了以前的平静,可明远却是越来越忙了,不但是秦家的事情,郡王府的外事也要明远打理着,再加上明远的东宫属官身份,还是未来的驸马爷,在宫里也是有脸面的,需要处理些事情。

    这些年,柳心和皇后太子做的生意,已经发展壮大了很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