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柳心现在却换了一种思维,来这儿一段时间,柳心也看出来,木川木周都是好孩子,自己也很喜欢,干嘛给他们还找人家,认在自己名下不就完了嘛。
柳心乐呵呵地说;“木川木周,你们觉得江南好还是姑姑这儿好。”
柳心这话问的很突然,思维跳跃太快,这俩小子本来正在等待柳心的回答,一听这话,俩孩子都是一愣。
“姑姑,江南好,这里也好,要是一定说哪里好,我还是喜欢这里。”木川率先说。
“我也觉着这里好,但有时能回江南看看也挺好,我也想能有时间回家看看。”木周说完小嘴撅起来,看来也有点想家了。
“呵呵,留在秦家岗是没问题,那你们想去什么人家记名?”
“不许打骂我们,让我们读书。”
“能让我们和明远在一起。”
“能总来姑姑家玩儿。”
“能和克鲁师傅一起练武。”
俩孩子说了几条,似乎觉得自己的要求太高了,赶紧止了嘴,紧张地看看柳心。
“哈哈,两个傻孩子,还找什么人家,给姑姑当儿子不就行了。‘柳心也不逗他们了,冲俩孩子大笑着说。
“我们给您当儿子?”
“你们还不愿意?”
“真的,姑姑,我们就不用走了,就留在这儿了!”
“这就是你们家,你们还想去哪!”
“这是真的,我们要给姑姑当儿子了,我们能留在这儿了。”
“快,我们告诉爷爷去!”
俩孩子转身就往外跑,边跑边喊:“我们不走了,我们要给姑姑当儿子了!”
客房的李老爹和李晚坤正在满腹心事地发愁,虽然从江南来就下定了决心,但今天把这事说出来,等着俩孙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命运,现在是更担心了。
外面一阵鸡飞狗跳,俩孙子闯进房门。没等李老爹开口问话,木周就机关炮似的嚷嚷起来;“爷爷,大伯,我们要给姑姑当儿子了,我们哪也不去了!”
“给你姑姑当儿子,这、这是真的,这是咋回事?”李老爹结结巴巴地问。
木川点点头,把在柳心屋子的事学了一遍。
“走,快去你姑姑那儿!”
爷几个就往后院走,王天书和晚春听到院子里乱糟糟,也忙起身来到后院。
柳心再次把自己的打算和众人说了一遍。
李老爹连连搓手,“这可太好了,这可太好了,怎么没想到哪。”
“这可是宗族的大事,你们秦家能答应吗?”
“没事,不用担心。”
“明远,你同意吗,这可涉及到你们家的大事?”
“我当然同意了,我最大,多两个弟弟多好啊,以后我们就可以一起上学了!”
“我们是兄弟了,当然在一起了!”明远、木川、木周小哥仨已经勾肩搭背到一旁窃窃私语去了。
一大家子又是欢声笑语地说起来。
心纯看看一旁的明珠没注意自己,悄悄地出了家门。
秦富家大门外,一个女孩用力叩响了大门。
已经脱衣上床的秦富披上衣服来到客厅,和小女孩说了一刻钟话,小女孩愉悦地出了大门,向秦宅走去。
第51章 认儿女()
今儿是个大晴天,一大早柳心领着一大家子浩浩荡荡往秦坤元家去,路边的行人纷纷和柳心行礼问好,柳心也一一点头致意。
木川木周都穿上一身簇新衣服,嘴咧着逢人就笑,李老爹也笑的满脸褶子。秦心纯也不动声色地跟在大队人马后面,嘴角浮现一丝笑意,在队伍最后还跟着个克鲁,手里还拿着个大包裹,不知装的是啥。
到了秦坤元这儿,秦富从屋里迎了出来,似乎知道柳心要来,他特意早到这儿等候了。
众人又去给秦三爷请了安,就说起了正事。在柳心来之前,秦富已经给秦坤元提点了,现在听柳心说起过继木川木周的事儿,也不觉得奇怪,甚至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李老爹正在这紧张兮兮地等着秦坤元问询,想着如何才能让事情顺顺利利不起波澜,可秦坤元二话不说就同意了,李老爹倒是有些诧异。
现在秦氏一族一千来口,这过继可是家族大事,涉及血脉传承,不管族长权威如何,也应该给族老商量一下,给族人一个交代,李老爹是预备今天过来透个话儿,怎么还得三五日才能有结果。
没等李老爹诧异完,秦富在一旁又开了口:“恭人,赶上今儿是个好日子,你把心纯也过继了吧,正好儿女一起进门,也是一桩大喜事。”
“这过继子嗣还能扎推凑热闹,这可是头回听说,长见识了。”李老爹心理翻了一翻,张大了嘴巴。
“这,心纯是本家孩子,怎么还说到过继不过继的。”柳心没心理准备,也奇怪着那儿。
“先生,你要是不愿过继我,我在你这做个下人也行,别赶我走。”心纯说着跪在地上眼泪一串一串地流了下来。
“这,快起来,什么下人,都是自己家的孩子,怎么回事呀!”柳心看心纯流泪也心急了。
“都是本家,这秦福大哥那儿怎么说,也不合规矩呀!”
“恭人大可放心,秦大婶子同意这哪,你要是还看得上这丫头,就收了吧,正好和明珠是一个伴儿。”秦富说道。
“先生,您收了我吧,我一定好好地孝敬您,您就收了我吧,呜呜。。。。。。”心纯在地上磕着头;呜呜地哭起来。
“娘;就让心纯姐姐在咱们家吧;我不让姐姐走!”明珠抓住柳心的手哀求着。
“大伯;大哥;我当然喜欢心纯这丫头;只是过继这事儿;是不是得和心纯的爹娘商量一下?”柳心对秦坤元和秦富说道。
“恭人,这您放心,族里会把这事办稳妥的。”秦坤元说道。
王天书还着急往回赶,事情定完了,秦坤元和柳心商量,时间就不拖了,明天就添族谱,正好让王天书参加完过继仪式,做个见证再走。
第二天,族里各家都接到通知,今天恭人要过继孩子,大家兴冲冲地起早来到祠堂。
今天木川、木周、心纯打扮一新,明远明珠也换上了新衣服,跟着柳心来到祠堂。
秦家也不是什么大家族,没有那么多繁琐的规矩。只是照例,在祖宗灵牌前烧香上了供品,秦坤元领着大家给祖宗磕了头,然后秦坤元上前向先祖汇报了今天过继的事,和秦富两人把族谱请出供上。
秦坤元领着仨孩子给祖宗磕了头,让族人给柳心拿了把椅子坐下,三个孩子在地上跪下,向柳心三叩首,改口叫了“娘”,柳心答应着拿出三块玉佩分别递给了三人,算是确立了母子母女的名份。
然后又和明远明珠重新叙了齿,哥仨是明远为长、木川次之,木周最小。姐俩当然是心纯为长,明珠次之。
最后秦坤元郑重地把秦木川秦木周和秦心纯的名字,记在秦朗和柳心的名下,木川木周从此就改了秦姓。
秦家众人也对多了两个文质彬彬的子侄很是高兴,众人都明白俩孩子过继是为了科考,可要是真中举了,那不也是秦家的荣耀。
李老爹为了感谢秦家,在祠堂拿出一千两银子给族里添了香火,众人更是对李家多了几分真情。
完成了过继仪式,柳心安排了酒宴,毕竟是自己的大喜事,大家都跟着乐呵乐呵。
摆了一院子流水席,熙熙攘攘地人流不断。
心纯用眼撇了下靠边的几张桌子,自己的奶奶在那大吃特吃,自己娘还是个受气包般挨在旁边,低眉顺眼地给奶奶夹着菜,没抬眼瞅自己一眼,奶奶的手脖子上一个大金镯子在闪闪发亮,她夸张地往上撸了撸袖子,脸上看着金镯子放着光。
心纯的心一下安稳下来,对新生活突然感到非常幸福。
酒席过后,回到家中,大家没等喘口气,克鲁一脸严肃地说:“今天我要正式收徒了,你们要给我行拜师礼。”
克鲁让秦大娘倒了五杯茶,然后让柳心和他坐在一排,让孩子们敬茶行拜师礼。
几个孩子懵懵懂懂地就一个个上前敬茶拜了师傅,克鲁看孩子们敬了茶磕完了头,脸上又浮现出笑眯眯的表情。
转身拿出一个大包袱,五个精美的盒子,打开,哇,五把亮闪闪的匕首,明珠第一个叫起来。
“克鲁师傅,你昨天去族长家就背着这个大包,我问你是啥,你还不告诉我,原来是这么漂亮的匕首呀,就是没我娘那个漂亮!”
“你娘那把是唯一的,剩下的咱家里每人一把,好不好?”
“好!”
“好!”
几个孩子都高兴地选着自己的匕首。
克鲁望着柳心,又看了看这五个孩子,心里美滋滋的。
柳心这五进大院子整日空荡荡的,实在是没多少人气儿,现在自己有了五个孩子,家里就要重新安排一下。
让明远、木川、木周哥仨住在二进,心纯和明珠住在三进,自己住在四进。
柳梅暂时也在三进,几个女孩在一起,也热闹。
五进后面就是个树林,就把克鲁安排到五进,对家里也好保护,那儿有后门也方面来客和外出。
秦大娘让下人把几个小主子的称呼也改了,这里的习俗是管男孩叫“哥儿”,管女孩叫“姐儿”,现在人多了,也按照官家的称呼,几个男孩按年龄称呼为大少爷、二少爷、三少爷,两个女孩称呼大小姐,二小姐,而柳梅被称为梅小姐。
自从王翠回了县里,就柳梅在管着家务,明珠有些小事伸伸手。现在心纯来了,而且她年龄最大,这次柳心把家务主要让心纯管着,柳梅和明珠协助。
可没几天就发现,心纯和明珠整天往克鲁那儿跑,把家务都扔给了柳梅,柳心也只能苦笑,这俩孩子都是拿枪弄棒的好手。
明朝的科举考秀才要经历县试府试和院试三关,过了县试和府试这两关,就是童生,有了童生的资格以后可以不考前两个直接参加院试,你要不是童生,那不管哪次考试都得从头来,三关都得过。
这县试有知县老爷决定,府试由知府主持,院试由各省学政或学道主持。
目前江南文风鼎盛,书院的夫子水平较高,木川木周的基本功都很好。当然在江南考试考生竞争压力也大,这次科举移民实际还占了便宜,要是在江南可能下场还有些早,但如果在山东这儿,机会还是很大的。
考秀才是三年两试,明年正好赶上。柳心和李老爹商量,张云白是知县,吴维城是知府,县试府试问题不大,明年就让秦家这些学习好的孩子下场,取个童生资格。然后参加院试,不管中不中,都到江南找个好书院,好好地去求学。
李老爹和晚坤都高兴,孩子明年又能回去了,高高兴兴地回了江南。
柳心在闲暇时,又是和克鲁去骑骑马,或者一大家子忙乎点吃的,日子悠闲地过着。
第52章 谨言慎行()
明远、木川、木周每天去学堂,回来和大富大贵也是说说笑笑,五个男孩子好的像一个人。心纯和明珠平时舞枪弄棒,偶尔和柳梅说说悄悄话儿。可每天一到饭时,八个孩子都叽叽喳喳的围在身边,还有克鲁不时地陪自己骑骑马,聊聊天,有时还和自己喝点酒,练一会儿剑,柳心这一段时间过得真是舒心,偶尔心里想着也许过段时间还能得到朝廷的奖赏,更加觉得幸福感蹭蹭上升,终日乐呵呵的。
朝堂经过一番博弈,东林党元气大伤。孙元化虽然没有被立即追责,但崇祯皇帝要求以孙应龙招抚结果论处,要是孔有德不被招抚,李梦辰和余应桂还会穷追猛打,不会放过他,孙元化的命运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
徐光启养病,周延儒领着马仔嘘寒问暖,缓和东林党内部的关系,湘党鲁党纷纷出马,朝堂又是乱哄哄。
千呼万唤,登州战事的封赏终于在崇祯的授意下,经过兵部、户部、礼部等诸多部门的反复推敲出炉了。
京城的圣旨终于上路了,从府城一路而来,吴维城升任山东布政司右布政使,从二品;王天书升任登州知府,
正四品;秦牧升任府通判,从六品;戚兴国升任山东总兵。
莱阳县张云白升一级,正六品知县;秦槐升任县丞,正八品。驰援登州的秦刚升任府城所在地蓬莱知县,正七品。
圣旨到秦家岗时,柳心、克鲁和几个孩子正在一起吃饭,俨然一大家子儿。
听说圣旨来了,大家赶紧收拾桌子,准备香案接旨。
这次来宣旨的太监行色匆匆,全没有上次王太监来的威仪和气派。
“登州战事张成、李富贵、王大刀、秦富、秦坤元等乡民忠勇报国,随戚家军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