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一路追着大汗,收拢了残部三万多人,都安置在靠近陕西边上,那里没有大明守军,在草原上也没人注意,暂时还有些玉米能接济着,这几年旱情严重,好在我们玉米还有些存量,但我们一下多了好几万人,几个月后粮食就困难了。”
“天不亡我,瞧瞧这个番薯。”克鲁笑着指了指旁边的番薯。
“这是?”塔木和哈尔丹不解地看着克鲁。
“这是柳心在登州种出来的,亩产能达到三千多斤,春天的时候我跟着育了苗,知道怎么种,而且这东西不挑地还能抗旱,开春种下去,只要坚持一个月,我们就挺过来了!”克鲁自信地说。
“真有这么高的产量,那咱们以后都不用饿肚子了,真是太感谢柳夫人了,她可是我们察哈尔的大恩人!”
“呵呵,等柳夫人
到蒙古做你们的女主人,你们再和她道谢吧!”
克鲁大笑,笑声传出很远……
几天后的春节,克鲁决定带领部众在归化城外面度过,归化城已是一座空城,而且被大火烧得面目全非,但城南的银佛寺有人驻守,虽然现在完全可以把这些人吃掉,但克鲁选择了隐忍,等待有利的时机。
虽然在归化城外很是简陋,但除夕这一天,克鲁的部众还是吃上了“手把肉”,克鲁用刀在羊头的额部划一个“十”字后,两千多人开始享受丰盛的晚餐、大碗喝酒。吃着欢乐的年夜饭,克鲁不禁又惦记起柳心了。今年过年我没能回去,也不知柳心在秦家岗怎么样,她是三品淑人了,看来崇祯不怪柳心了,她应该心情好点了吧,是不是正在吃饺子……
年初一凌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在大帐的西南,用沙土堆起的离地高出半米左右的祭坛已搭好,男女老少在克鲁的带领下参加祭天仪式。
祭坛前摆设一桌,其上放置羊背、各种白食、糖果、茶酒。克鲁在祭坛上点燃火和卓拉,用特制的九眼勺向天献祭,大家在祭坛周围铺好的毛毡上向天叩头。
克鲁在前面大声诵读“伊金桑”祭文,部众手捧招财箭、招财袋、招财桶以及盛肉的盘、盛酒的瓶子、盛茶的壶等呼唤:“呼瑞!呼瑞!呼瑞!”
克鲁问:“福禄财运到否?”
大家齐声回答:“到了!”
这样祭天仪式以前只有林丹汗主持,克鲁只有远远看着,连到附近祭拜的资格都没有,望望归化城的方向,克鲁暗暗握紧拳头,今天自己也能堂堂正正地主持祭天了,明年,后年,也许我就能重建归化城,几年十几年也许我就能和柳心一起在草原上向苍天祭拜……
在克鲁带领部众祭天时,柳心正和心纯、明珠、木川、木周一起吃团圆饭,桌子上摆了七套碗筷,孩子们觉得空着的两套是过世的秦朗和在京城的明远的。可柳心却是摆给克鲁和明远的,秦朗在祠堂受着香火就行了,柳心的心里已经没有他的位置。
木川木周去族里祭祖回来,柳心就把他们都打发去睡觉了。
自从收到徐老夫人的年礼,柳心就没平静过,她的心全被克鲁占据了。
这些天只要一愣神儿,三年的一点一滴就出现在眼前,从自己打开大门,克鲁栽进院子开始,自己的生活中,这个男人无处不在,和自己进城,和自己种田、帮自己出头,和自己杀人,和自己喝酒,和自己骑马,不时傻笑,三年坚定地站在自己身边,没有怨言,没有要求,平时都是默默地,在自己有危险有困难时,就立马挺身而出,这是怎样的一种情谊哪
自己前世今生已经五十岁的心路历程,已经把爱情这种东西抛弃,特别是来了大明朝,这末世将至给自己d带来的压力和折磨,已经快要把自己的精力榨干,没有心思想别的。
可这个男人的离开让自己方寸大乱了,自己陷进去了,两辈子久违的爱情悄然而至。。。。。。
崇祯二年的大年夜;他陪自己过年;全家四口人吃着榨油团,他给自己拜年要红包;崇祯三年他陪着自己过年,乐呵呵地吃饺子;崇祯四年大年夜,他陪自己在奔赴登州的战场,吃着点干粮;今年,克鲁你在哪,在吃饺子吗,你想回到这个家吗?……
第63章 备考()
去年登州战乱,耽误了一些事情,科考也受了影响;今年正月提督学政把院试时间定在七月初一。
院试考试是科举的第一步,通过了就取得生员资格称秀才。可在此这前还要经过县试、府试,取得考试资格。
按照院试的时间安排,莱阳的县试定在二月中旬,登州的府试定在四月中旬。
柳心去年就打算让明远、木川、木周下场,一道圣旨给明远弄京城去了,家里还有俩考生,本来几次考试的时间没有这么紧,之间还能多点时间学习,可学政这么一安排,一个多月的时间了就是县试,紧接着就是府试院试,真是紧张得很。
好在木川木周自从明远离京前急训,就没歇下来,过年刚停了几天,就接到张云白的县试通知,小哥俩马上又投入到学习中,每天都熬到半夜。
柳心心疼俩孩子,每晚都煮顿夜宵来补补,也不麻烦秦大娘他们,就自己动手,后来心纯也不睡来帮柳心。
学堂里还有些孩子今年想参加县试,问问王先生的意见,觉得保守估计四五个有希望过童生试,至于过院试,可能木川木周还有点希望,其他人不好说。
王先生对这事有些纠结,怎么说哪,在这个时代如果没在私塾待个七八年,下场就是个笑话,因为连基本的四书五经都学不完。金銮殿上除了前朝的杨延和和严嵩等屈指可数的几个是翩翩少年郎,那个不是中年大叔,甚至白头发老叟。即使这些所谓的神童,不也都是从三四岁就开始起蒙。
按照这么计算,秦家的学堂满打满算也不足四年,最早的一批学生开始还是柳心的启蒙,不是按科举方向学的,现在下场就太早了,只有秦富归宗后有过私塾经历的孩子底子稍稍厚一点,比如秦富的俩孙子,可以下场参加童试。
可这些学生被柳心启蒙后,对字和数的理解和旁人不同,特别是学了汉语拼音和标点符号,四书五经就学得快了,秋实班已经把基本的教义学完了。算经上更是超过大多数读书人。科举虽然主要考四书五经,但近几代皇帝在组织科考时,朱程理学占了一定比重,也涉及算经的一些知识。
今年还有个特殊情况,就是柳心的标点符号终于经过了礼部的决议,正式纳入科举,作为一种书写形式和传统的句读共存,这种新式句读方式,估计整个大明朝就秦家族学的人学的最好,如果利用标点符号做文章可以录取一定比例,那秦家就占了大便宜。
所以王先生现在都不好评论这次下场到底能怎么样。
柳心自己心里想的是,学的差不多的孩子,在县试和府试上,让王天书和张云白关照一下,取个童生身份,以后可以直接参加府试,也不用每次县试府试的折腾,趁着现在两个考试都有自己人,借点光关照一下,以后要是换了人,还得一关一关的过。当然她不能和王先生说,也不能让学生知道。
柳心和王先生说,既然现在不好预料,那就让尽可能多的孩子下场,不管考没考上,都可以长点见识,对孩子也是一种锻炼。
王先生也同意,觉得让孩子下场对于以后教学也是促进,这样在学堂一说,结果秋实班的孩子纷纷表示下场要试试,一共十四人。
至于报考的手续,五人同结,廪生作保,这些都没问题,大家都是身家清白的,而且李厚德就是廪生,还有王秀才的关系,这手续没什么问题,剩下来就是怎么考前突击了。
柳心是经历过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都挤上来了,靠的就是题海战术,做题看题型练吧。王秀才也是久经考场,经验也是足足的,这就有了考前突击班。
每天族学里通宵灯火不断,十几个人连夜奋战,李金元在秋实班里,李厚德也在秦家岗不回去了。这样王秀才熬半宿,李厚德熬半宿,孩子们想什么时候回去就什么时候回去睡一会儿,想什么时候来就来,这两年柳心到处淘登书都放在族学了,孩子们可参考的东西还真不少。木川木周本来在家复习,看这里学习氛围浓也整天泡在族学里,柳心每天晚上做一大锅夜宵给族学供应着,其他人家也有送东西的,就这样紧张了一个多月。
进入二月,柳心去了一趟县衙,到号场去看看,以前就听说有的号漏雨呀,什么臭号呀,考生很遭罪,这次自己家孩子考试,有这方便条件赶紧和张云白说说看看考场,到时给安排个好号。
这一看还真看出问题了,号场多年不修,真有几间漏雨,看看还有时间,张云白安排人抢修一下,也算给考生创造点好环境。
临走时告诉柳心让孩子多看看孟子,柳心明白这是张云白在给自己透题。
接下来这一周孩子们就集中看了孟子的注释和历年的县试文章。
临考试前两天,柳心、王先生还有李厚德带着孩子们到了县城,在柳心的宅子住下,放松下心情。
二月十五,十四个孩子去了考场。
县考分四场,入场按卷面盖号戳对号入座。第一场试一文一诗。第二场仍一文一诗。第三场覆试一策一论。第四场覆试以小讲三、四艺。
每一场都贴名有陶汰者,秦家这十四人挺幸运,直到最后一场才把年龄最小的秦明平和秦昌远给淘汰,剩下十二人都过了县试。四场后发了“长案”,秦木川居然是案首。
县试后大家返回秦家岗,通过的十二人接着进行魔鬼训练。柳心之前也从王天书那儿把历年府试的好文章借来了,大家揣摩揣摩,当然这次不可能透题了,毕竟涉及全登州的考试,是严肃认真的事,只要在王天书阅卷时同等情况下能优先录取就行了。
一个半月后,大家启程赶往登州,为了避嫌,没有到府衙,被戚夫人接到大营,四月府试筛下四个,有八个通过了。
在此期间,柳心在府城买了房子,府试过后就带着八个孩子和李厚德、王先生在这儿接着备考院试,其他人返回秦家岗。
第64章 又一个科技牛人()
通过府试就取得了童生身份,也就达到了柳心的心理预期,至于能不能考上秀才,那就看真本事了,新来的学政是翰林出身,自己也没有他的文章可以借鉴,这只能靠孩子们自己了。还有两个月时间,柳心就让李厚德和王先生带着孩子们继续备考,自己则开始着手研究在府城推广杂学。
推广杂学是崇祯圣旨上要求的,标点符号这一块,算学这一块,还有农学这一块,都是明旨可以推广开来的。其实没有崇祯的旨意,这两年又是玉米又是番薯的,秦家也有人在登州指导怎么种植,但毕竟只是农学,还不系统,范围小,真要把好几个学科,这么多知识普及到老百姓,还是有很多事情要做的,有些东西还需要完善还可以增加些内容。
柳心边思考边整理讲义,也抽空和晚春以及戚夫人聊一聊天儿喝喝茶。
戚兴国任山东总兵,就不在戚家大营待着了,他在济南府和登莱之间来回奔波,接手山东兵事。
原来在对登州血战封赏时,朝廷还为戚兴国的赏赐犯愁,结果山东总兵金国奇没等崇祯撤他就死了,正好让戚兴国捡了这个差事。
耿仲明跑了,现在登州驻军衙门这里留了一队戚家军,戚夫人就在城外的戚家大营和城内的驻军衙门两头跑,这段时间因为总和柳心见面,就干脆搬到城内来住。
柳心到登州一转悠才知道,登州军事衙门实在太多了,什么登州卫指挥署、巡抚院署、军器局、总镇署、兵备道署、海防道署、中营游击官署,还有登州营署,水师营游击、守备署,水城守备署等等。其实蓬莱自古以来,不光是州、府和省派出机构的所在地,而且还是我国北方和山东沿海重要的军事防御重镇。
但这些军事衙门最高统帅是登莱巡抚,为都察院派驻地方的官员,统辖登、莱、青三府军事、行政事宜。
这也是孔有德为什么要掉头反攻登州的原因,实在是因为这里是军事重地,得儿据之意义重大。
当时孙元化就在巡抚院署,耿仲明就在登州卫指挥署,城内衙门多,但就指挥署有驻军,这也是为什么耿仲明一反,登州就失控了。
现在戚夫人就在指挥署这儿住着,柳心到这儿来过好几趟了。
今天一来,门口的守军笑笑拱了拱手,就让柳心自己进去。
指挥署衙门是个挺大的院落,从门口进去得走一刻钟才能到正堂。
院落里来来往往的